1921,從人力車夫開始

第41章 嚴復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三秋空城 本章︰第41章 嚴復

    次日,祥子出門沒多久就急匆匆回來了。

    “九子!九子!”他大喊道。

    秦九章推門問道︰“咋了?”

    “你認識曹先生?”祥子說。

    “對啊。”

    “曹先生是個大好人,以前我在他家拉過包月!也對,你去過大學堂,當然認識曹先生。”

    祥子嘰里咕嚕自言自語了一大通。

    秦九章問︰“曹先生有什麼事?”

    祥子這才想起正事︰“曹先生找你,讓我來托個信。”

    “他在哪?”

    “曹先生說,他和嚴,嚴什麼來著,”祥子沒記清名字,“反正和一個姓嚴的在二院等你。”

    “嚴復?”秦九章問。

    “對,就是叫這個名字!”祥子說。

    “嚴先生不是身體不好嘛,怎麼又來京城了?”這次是秦九章自言自語,“謝了,祥子,我馬上就去。”

    祥子說的“二院”,就是北大二院,也就是北大最初的校區——和碩公主府。

    至于為何稱為“二院”,前文有過描述,是因為紅樓強勢崛起成為了一院。

    秦九章猜得出為什麼嚴復要去二院,而不是紅樓。

    因為嚴復和北大這批新人有些矛盾。

    早在五四之前,北大內部就有“新舊之爭”,具體比較復雜,但大體就是崇尚新文化的一批人,與崇尚舊文化的人的斗爭。

    北大的新舊之爭持續了好幾年,自然是新派勝利了。

    嚴復、林紓等人都被算在了守舊派中,黯然離場。

    但嚴復比較特別,他是在新舊斗爭最初的領導權斗爭中敗下來的,他本質上並不反對新文化。

    嚴復是袁世凱的人,被委派當了北大第一任校長後,與首任教育部長蔡元培關系不佳(蔡是南方孫先生的人,不喜歡袁世凱跳過教育部和國會直接任命校長的方式。)。

    後來嚴復更是因為參與了袁世凱復闢的“籌安會”,被京城所不容。

    此後,就再未踏足京城。

    這次算是破了例。

    二院是從公主府改過來的,風格完全就是傳統中式,而且這一塊校區面積也不算大。

    來到校門口,守門的看了看秦九章,又看了看手里的報紙︰“你是那個車夫秦九章?”

    “沒錯。”秦九章說。

    守衛對照無誤後,放行說︰“進吧。”

    邁進大門沒多久,秦九章便看到了曹先生,招呼了一聲。

    曹先生立刻說︰“快來!嚴先生一直在等你。”

    秦九章快步過去,果然看到了嚴復。

    此時的他已經67歲,生命不剩百日,神情也頗有老態龍鐘之感。

    秦九章恭敬道︰“嚴先生,久聞您《天演論》大名,今日一見,學生不勝榮幸。”

    嚴復慢慢抬起手,“後生可畏,坐下吧!”

    秦九章坐在凳子上,曹先生說︰“原來秦兄弟也看過《天演論》,知曉進化論?”

    “這種驚世理論,自然有所耳聞。”秦九章說。

    “見多識廣,很好,”嚴復的聲音很緩慢,“我看了你的幾篇譯文,姑且不論行文白話擬或文言,至少看得出,你的英文功底非常好。”

    秦九章說︰“這年月,不學英文,還真不行。”

    “還是先不談文言與白話,”嚴復又說,“我發現你的文章用了那幫年輕後生的新式標點,且頗為標準。”

    標點符號這東西對秦九章來說,如同呼吸一樣,根深蒂固,甚至察覺不到,自然而然就用了。

    新文化運動一直在推行新式標點,但還需要好多年才能完全流行開。

    “好用的東西,當然要拿過來用,”秦九章說,“而且,這樣利于知識的推廣,縱觀西方各國,掃盲的重要性要遠大于精英教育。只有足夠多有知識的工人出現,才能成為強國。”

    這句在後世人看來就是常識,但在二十世紀初,還是挺振聾發聵的。

    嚴復眼楮亮了亮,對旁邊的曹先生說︰“他比你說的還厲害。”

    曹先生俯身道︰“其實我也只見過秦兄弟兩三面而已,沒來得及深入交流。”

    “不用聊得太多,剛才幾句話,我就了解了,你很高明啊!”嚴復笑了笑,然後咳嗽了幾聲。

    一直站在嚴復身後的嚴夫人連忙撫了撫他的後背,接著端了一杯熱茶讓他喝下。

    熱茶下肚,嚴復的氣息順暢了很多,對夫人說︰“明麗,你曉得嘛,他原本只是個車夫。”

    嚴復的這位夫人叫做朱明麗。嚴格講,是嚴復娶的第三個夫人、第二個正妻。

    他原配死得比較早,後來迎娶了第二位夫人江鶯娘,江鶯娘是個大家閨秀,但他父母偏偏相信算命先生的胡謅,說什麼江鶯娘必須給人當偏房,才能白頭偕老。

    于是江鶯娘就嫁作了嚴復的姨太太。

    又過了幾年,嚴復在南京與小他二十歲的朱明麗相識。朱明麗崇拜嚴復的學問,一定要嫁給他,正好嚴復沒有正房,便娶為正妻。

    就是江鶯娘和朱明麗脾氣都不小,根本沒有和平相處一說,所以一般嚴復外出時只帶著一位夫人。

    朱明麗說︰“京城的車夫,真不簡單。”

    嚴復笑呵呵道︰“十年前,你在上海,也經營過一家黃包車廠吧?”

    朱明麗說︰“確有此事,而且已經運營到30輛黃包車,後來因為太過勞累,轉讓給了別人。”

    秦九章沒想到,嚴家還干過人力車的買賣。30輛黃包車,每個月收車份兒也有130多元。

    但對于嚴復來說,確實不是什麼大錢。

    嚴復說︰“京城果然有奇聞!曹先生昨天在天津給我講了你的事跡後,請我寫篇文,推介推介小兄弟。我也確實準備給上海的老友張元濟寫封信。”

    “多謝嚴先生,”秦九章說,“不過幾日前,上海的張元濟老板和《申報》的史老板已經派駐京記者聯絡過我,要我給他們兩家供稿。”

    “哦?”嚴復問,“譯稿?”

    “是的,《申報》的稿子估計月底就會發出,商務印書館則約了一本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應該下月中旬完稿。”秦九章如實道。

    嚴復有些小驚訝︰“速度竟然這樣快!我到上海後,莫不成就能看到?”

    “還請先生斧正。”秦九章說。

    “仍是新式白話文?”嚴復問。

    “是的。”

    嚴復頓了頓,抬起頭︰“看來我真是老了哪!”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21,從人力車夫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21,從人力車夫開始第41章 嚴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21,從人力車夫開始第41章 嚴復並對1921,從人力車夫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