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秦九章照舊得工作上幾小時。今天一天沒寫,總感覺袁大頭一直在向自己喋喋不休般地不斷質問︰你小子還想掙錢嗎?!
想!
秦九章打開買來的《京津泰晤士報》,找找有什麼可以翻譯的文章。
這也是一份英國人搞的報紙。
其實這份報紙名頭比《字林西報》更響,畢竟掛著英國《泰晤士報》的頭餃。
《京津泰晤士報》有中文版,也有英文版,發行量比較可觀。
前面的新聞部分,照舊在講目前各大報紙都在熱議的年底將召開的華盛頓會議。
不過秦九章看不進去,最多掃一眼——因為他知道結果,不想看這些報紙長篇累牘的各種推測。
就好像知道殺人凶手後,不想看前面的推測部分。
翻到文藝副刊,秦九章眼楮一亮︰“竟然選載了這篇文章!”
“人形燈柱”萱萱已經調好煤油燈,隨口問︰“有啥特別的?”
秦九章說︰“這篇《牆上的斑點》是意識流小說,罕見啊,真罕見。”
意識流小說剛誕生沒多久,國內還沒翻譯進來。
歷史上,最早翻譯到國內的意識流小說,正是伍爾芙的短篇︰《牆上的斑點》。
但那要等到1932年。
秦九章算是把這件事整整提前了11年,對文學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
萱萱好奇道︰“什麼是意識流?”
“這個不太好解釋,就是……想到哪寫到哪。”
“想到哪寫到哪?”萱萱訝道,“這我也行!”
“沒那麼簡單!”秦九章笑道,“意識流只是特別之一;特別之二,則是寫下《牆上的斑點》的作者,伍爾芙,是個女作者。”
“女作者?”
“對,所以更有意義。不僅有了文體上的創新,還有女性解放的積極導向。”
秦九章對這篇文章登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牆上的斑點》好歹是登上過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外國小說賞析》的!
按照與張恨水的約定,這篇文章要投給上海的《申報》。
4000字左右,即12元。
好在秦九章有穿越者“記憶掛”的加持,當年看過這篇文章,能夠輕松回憶起來,不然這種女性筆觸的意識流小說,翻譯起來還真有點麻煩。
一個半小時後,秦九章大功告成。
“人形燈柱”萱萱呼了一口氣,揉揉酸痛的肩膀︰“哥,咱啥時候安個電燈?”
“不好辦吶!”
秦九章拿起菜刀,費勁巴拉地削著鉛筆,然後說,“我白天觀察過,這個胡同沒有安電線桿,引不進來電線。”
“也是!住這里面的,都用不著電燈。”萱萱說。
“等以後,咱搬進個有好多電燈的院子。”
“啊?我還挺舍不得這里的,小福子姐姐,還有虎妞姐姐、祥子哥都好好。”
“放心,以後還會經常見面。”秦九章說。
——
第二天,秦九章先把稿件寄去上海《申報》報館,然後便帶著曹先生給的紙條來到了北大紅樓。
目前北京大學圖書館就在紅樓的一層。
北大最早的圖書館是利用和碩和嘉公主府的後罩樓改建而成的,當時叫“藏書樓”。
等北大紅樓建成後,圖書館便由公主府遷入紅樓一層。
差不多1930年底,蔣夢麟先生擔任北大校長後,又將北大紅樓北面的整座松公府買下,並將圖書館從北大紅樓一層全部遷入松公府東院內(如今為《求是》雜志社總部)。
李守常先生(大釗先生)于1918年成為圖書館主任。
圖書館主任听著好像不是什麼大官,但其實在民國大學里蠻重要的。
在沒有電子閱讀器的時代,圖書館是大學的靈魂所在,也是最考量大學硬實力的指標之一。
民國時期,圖書的價格非常高昂,比如一本《吶喊》,就要7角錢。
要知道,《吶喊》只有8萬字上下,是一本不太厚的小說集。
再稍微厚點的書,就要1個大洋了!
1個大洋什麼概念?!
之前說過好幾次,祥子這種不用交車份兒的車夫,拉一天車才能掙7角左右。
具體到購買力,一塊大洋可以買30斤大米。對民國普通人來說,除非家境殷實,怎麼舍得買書?
這也是為什麼楊曉寒認字,卻很多年不敢買書的原因。
真心貴啊!
從書價上,也能側面看出民國的教育便宜不了。
民國時期的各個大學,除了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最貴重的財產估計就是圖書館里的圖書了。
圖書館主任相當于掌管著大學的精神圖騰以及最大資產,地位自然不會低。
北大紅樓放在1921年的北京城,是個非常牛的宏大建築,體量一點不小。
秦九章帶著曹先生給的紙條,門衛果然放行。
但進入紅樓後,里面的人卻說守常先生在開會,讓自己稍作等待。
秦九章不著急,就在旁邊等著。
過了一會兒,祥子拉著一輛人力車到了紅樓外面,從上面下來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
中年人穿著西式襯衣,打著領結。
門衛立刻起身說︰“蔣總務長!”
听到姓氏,秦九章就猜到他是誰了——時任北大教育系教授兼總務長的蔣夢麟。
蔣夢麟掏出七分錢給了祥子。
然後他並沒有著急上樓,而是在門廳等候。
祥子收好錢,招呼了一聲秦九章︰“九子,你不是不拉車了?怎麼去里面等活兒?”
秦九章笑道︰“來這兒借本書。”
“書也能借?”祥子問。
“能借到當然最好,省一兩塊大洋。”秦九章說。
“嘖嘖,原來當個學問家也得想著法兒省錢!”祥子擦了擦汗,“這里頭咋借書?”
“一樓就有圖書館,不過主任不在。”秦九章說。
“哦!原來里頭還有書店。”
“是圖書館。”
“我知道,我見過京師圖書館和中山圖書館!”祥子笑呵呵道。
身為京城頂頂優秀的車夫,祥子對京城各個地方比秦九章還要熟悉。
京師圖書館,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國圖——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前身。
這時,蔣夢麟听到他們的對話,突然過來問了一句︰“你是那個秦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