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築有系統面板

第47章 導彈家族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枸杞不好喝 本章︰第47章 導彈家族

    “按照你們早上的實驗記錄,做一次重復實驗。”

    陳澤想了一下,決定讓宋仁易他們再做一次重復實驗。

    雖然他在心里想,這次重復實驗八成是失敗的,但還是要試一下。

    “好的,陳總,我們這就做。”宋仁易他們馬上開始拿材料,調整設備,開始重復實驗。

    陳澤就坐在旁邊看著,順便盯著加熱爐內的金屬片。

    十幾分鐘後。

    材料準備完畢,設備也清理調整好了。

    宋仁易按照操作流程,抽真空,填充氬氣,再抽真空,再填充氬氣……

    反復三次之後,開始電弧熔煉。

    材料比較少。

    熔煉的也很快。

    就是等金屬液體冷卻需要點時間。

    而這個時候,加熱爐那邊的溫度已經固定了,停在了1600度。

    不是金屬熔化了。

    而是設備的額定溫度到頂了。

    這種普通的箱式電阻爐,最高也只能達到1600度,再高就不行了。

    這讓陳澤有點蛋疼。

    之前他給實驗室添加各種設備的時候,從系統中購買的都是高精密設備。

    像這類的加熱設備,正常情況下是夠用的,畢竟他研究的光電子材料,不是耐高溫合金,哪里需要那麼高的溫度做實驗啊。

    結果現實啪啪打臉,老疼了。

    “設備不要關,保持1600度,看看情況,我去拿一台新式的加熱爐。”

    陳澤對著幾名研究員說道。

    “好的,陳總。”

    二十分鐘後。

    陳澤帶著一群人,抬著一台加熱爐來到實驗室。

    這台他從系統中購買的加熱爐,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00度,怎麼都夠用了。

    “陳總,新制造的材料已經拿出來了。”

    “開始做測試吧。”

    “好的。”

    宋仁易他們拿著剛出爐的新材料,開始做測試。

    先是簡單的抗拉伸強度。

    結果材料剛固定好,才開始測試沒多久,材料就斷裂了。

    材料我裂開了。

    不光材料裂開了,宋仁易也裂開了。

    又來了。

    同樣的材料,同樣的實驗過程,結果卻完全不同。

    陳澤過去一看拉伸強度。

    嗯。

    3283pa。

    這個參數,連之前那塊的零頭都達不到,也是有意思。

    “重新再做一次,一定要完全重復你們早上的實驗步驟,一步都不能落下,哪怕你們中途打個嗝,這次也要補上。”

    “呃……啊,好的陳總。”

    宋仁易他們只能重新來過,這一次他們奔放多了。

    但是在開始熔煉之前,宋仁易沉默了片刻,因為他在心里祈禱。

    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求求你們,讓我這次一定要成功啊。

    祈禱完畢之後。

    宋仁易開始對材料進行熔煉,手法也是早上的那種奔放式,電弧在他的操作下不斷的畫圈畫叉。

    一頓操作之後,材料熔煉完畢,等待冷卻。

    過了一會。

    拿出冷卻後金屬。

    這次宋仁易一上手,就有感覺了。

    拿過去一測試,果然達到了之前的指標,沒有跟剛才一樣直接裂開。

    陳澤看到這里,就知道對方肯定在心里拜神了,至于拜的是哪個神,他就不知道了。

    “重復實驗成功,你們多做幾塊出來,接下來你們的工作就測試這款材料的各種性能,測試要全面。”

    “好的,陳總。”宋仁易馬上點頭。

    其實不用他提醒,宋仁易也已經找到感覺了。

    陳澤點點頭,起身離開實驗室,接下來沒啥好看的了。

    材料的測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有些數據甚至需要一兩個月才能測試出來。

    比如說化學穩定性和耐腐蝕之類的性能,是需要不少時間的。

    他沒必要這里等。

    反正材料都已經搞出來了,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來到研究所大樓門口,點開科技樹。

    陳澤通過材料配方查找耐高溫非晶態合金材料的技術資料。

    很快。

    他就找到了幾十種相關的技術和配方。

    都不用仔細看。

    全部購買。

    現在有錢了,他可以任性一些,直接把這類材料打包帶走。

    系統中的材料配方,是不會出現用途重復的,哪怕配方看起來差不多,但實際應用方面環境肯定是不同的。

    回到基地。

    陳澤讓月神把這些技術資料上傳到學習機的資料庫里,然後直接躺進學習機內,開始睡覺。

    不到兩個小時。

    陳澤就從睡夢中醒來,而他之前購買的技術資料,已經被他完全掌握了。

    “沒想到瞌睡就來枕頭,這個材料剛好用得上。”

    袁經理請他幫忙改造鷹擊-83反艦導彈,當時他說用固體火箭。

    不是他沒有技術。

    而是不能直接拿出來。

    現在好了,那個奇葩的實驗室,配合不太靠譜的研究員,稀里糊涂的搞出了奇葩的耐高溫材料。

    那還有啥好說的。

    原本的改造計劃刪除,這次完全按照鷹擊-83的推進設計來。

    固體火箭發動機加速,不過不是高亞音速,而是高超音速。

    之後的渦噴不用換固體,升級成大推力渦噴矢量發動機,提高機動性。

    等過了海天線,達到最後沖刺階段,同樣使用火箭發動機。

    但這次的沖刺速度就不是13馬赫了,而是13馬赫。

    這樣改造一下,哪怕鷹擊-83的外形沒辦法利用氣動力布局蛇皮走位,但憑借這個速度,怎麼也能沖破攔截線。

    七馬赫他們都不好攔截。

    更別說十三馬赫了。

    “月神,利用改造車間的設備,制造兩種發動機,每種十台,用資料中的合金材料。

    對了,殼體全部都換掉,普通殼體扛不住高超聲速,換成鈦合金的。”

    陳澤跟月神說道,他把改裝的事情,全交給月神了。

    人工智能配合基地的改造車間,改造幾枚導彈還是很簡單的。

    之後他又想到了海軍那邊事情,就是重型高超聲速火箭彈上艦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

    但現在他有了新材料,想法就變了,與其改造火箭彈,還不如重新設計一種導彈。

    最好這種導彈可以進行不同的改造,形成一個家族。

    到時候不管是維護保養,還是後勤補給都會很方便。

    想到這里。

    陳澤又打開系統,開始查找導彈的資料,而且還是那種體系類型的。

    很快他就找到一款集防空、反導、反艦于一體的艦載導彈家族。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建築有系統面板》,方便以後閱讀我的建築有系統面板第47章 導彈家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建築有系統面板第47章 導彈家族並對我的建築有系統面板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