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 地府的生死簿,真的是個很迷惑的物件。
萬物生靈的名字都在其上,就算是無名無姓的,也有個“編號”。
更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是上了生死簿的生靈,都有其命數,活多少年都已經注定了,甚至部分的生靈,結局都已經書寫。
偏偏拿上筆墨,就能更改這生死簿,添上一筆,減去一歲,都是可行的。
照理來說,這樣的東西,不應該由“人”來管轄,但事實就是,陰曹地府有著較為完善的機構和邏輯。
雖然判罰行賞,都帶有一定主觀性,但不可否認的是,至少這套邏輯看起來賞罰分明,循環有序。
因此,地府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大多數都會挑選些正直的人來,也算減少些可控的腐敗。
但這不可能完全杜絕,比如,唐太宗與涇河龍王一事,判官崔玨就為唐太宗添了一筆壽命,讓他還魂去。
而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太過分,閉閉眼也就過去了,算是給地府體制內人的小優待。
地府,是天地之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算是“公事”。
不能要求其他人做無償的事情。
就像利益驅動的正義,它也是正義。
而讓“人”來,哪怕是成了鬼神的人,也是個人,注定在效率是有限的。
無塵仔細思考了一下,覺得地府的工作效率還可以提一提,也讓地府的諸位輕松輕松,減減負擔。
改革,是對的。
它能讓我們跟上時代的變遷,一成不變的制度會積累大量問題,上層建築需要和基礎相適應。
無塵受了十王的恩情,就還他們一個禮。
也讓地府的工作變得輕松點。
後面,無塵簡單查閱了一些卷宗,以及了解了相關的一些情況。
于是,在布帛之上,寫下了一些自己的小見解,至于采不采用,十王那麼久的經驗,能夠定奪的。
就是些善意的小建議,可能不妥但有啟發意義的地方也標注了起來,給十王看個小想法。
具體就是,圍繞著怎麼提高冥府效率寫了篇文章,提倡“惟變所出,萬變不從”,還有一些比較現代的機制,都提筆寫了些。
但恕他水平不夠,時間不足,不清楚地府每一處的具體情況。
而且,“地府改制”這種大事,是要牽扯到天庭的,玉帝要是不準,那又談什麼?
所以大多是建議,更多的,就要交給十王了。
無塵長舒一口氣,這種事情,有點不適合他。
不過,這都是些虛的,再來點實際的,有用的,這個恩情,就算是還了。
于是,無塵撐開道袍,使出個‘袖里乾坤",將里邊守著的東西,仔細找尋了一番。
摸出來些金石銅鐵,使個神通,無塵道行尚且不深,做不到如同女媧娘娘那般,創造生靈,也不可無中生有。
但憑借這些東西,還是可以創造點小玩意兒出來的。
當即就煉了起來。
說來,女媧娘娘的來歷也是有些神秘。
無塵記得,銀角大王曾經說過︰
“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
補到乾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