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劍

第六十一章 玉溪縣志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劍心常在 本章︰第六十一章 玉溪縣志

    玉溪縣,再往南兩百里就是哀牢山,算得上是這禹州中部最為荒僻的一處地界了,人煙稀少。

    史料記載,整個縣城百年前還有近三萬人口,時至今日,卻不知緣由僅有當初的三分之一不到。

    一座土坯的老舊城牆,環繞在縣城四周,上面掛著一塊破敗的石牌坊,盡顯歲月幽痕。

    一駕馬車自小城外面的驛道上搖搖晃晃駛來,駕車少年屁股放在馭位上悠哉游哉,是一個玉面少年。

    就在半個時辰以前,這座小城莫名出現了天地異象。

    白日間,一道流星從天而降,在縣衙門前,硬是給撞出了一個深坑來。

    李來福一手一個,左手拽著那個瘦小男子的衣領,右手則是死死鎖住了曹大娘的脖子,大步流星般跨入府衙大門。

    馬車在小城的路面上,行駛的並不張揚。陳萍端坐在車內,屏息凝神,復而內觀,只覺得心中火氣躁動,難以平靜。

    車廂外,陳白看著一樁樁從身邊掠過的小城屋舍,玉面少年轉頭對車內輕聲說道︰“王爺,前面縣衙馬上到了。”

    陳萍點了點頭,將兩腿伸直,緩緩放在地上,他突然眼神一凜。

    “小白,以後不在王府的時候,你叫我老哥就行了。”陳萍說道,語氣柔和。

    他緩緩走出了車廂,拍了拍駕車少年的小腦袋,而後手扶車板小心落地。

    眼前,是一座上了年頭缺乏修葺的老舊門頭,上書“玉溪縣衙”四個大字,屬實算不得氣派。

    但也許,這里的官吏,為人清白。

    不遠處,先前李來福到此時,撞出來的大坑還在那里。

    陳萍大步朝著衙內走去,經過府衙門口,少年朝兩個手持殺威棍的威嚴衙役點頭致意。

    衙役們興奮異常。

    要知道,禹州真正意義上的天,只有兩位。

    其中一個,是世俗意義上的南國天子,坐擁西南四洲之地的大蜀皇帝,武宗劉烈。

    另一位,就是他,世襲罔替的禹州守護神,禮王,陳萍。

    這世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諺語,被老百姓們戲稱作︰流水的凡間皇帝,鐵打的天地君王。

    前者呢,是通過各種手段收納資源,最終在凡人堆里稱王稱霸,實現秩序與權力的統一。

    後者呢,則是憑借自身傳承得來的寶劍,以心中真意,鎮守一方氣運,護佑萬千黎民。

    此二者,熟高熟低,高下立見。

    故而,在老百姓的心里,縱使凡間帝王權勢滔天,他們卻大都仍舊以為,傳承了古代聖賢所言的“禮”字真諦的禮王陳萍,照理來說會更加尊貴一些。

    畢竟,天子皇帝換著坐,世家大族,你方唱罷我登場。

    而禮王,只要“禮”字還在,還深入人心,便會一直存在。

    陳萍邁過了縣衙門檻,走過一段廊道,來到了一處廳堂門口。

    此刻門內,有兩個跪在地上的身影赫然在目。

    其中一個,是那位身形肥碩的彪悍女子,此刻上身被捆扎的像個粽子般的曹大娘。還有一個,就是那賊眉鼠眼的瘦小男人。

    “啪。”縣令手持驚堂木,將之狠狠地拍在桌岸上。

    一時間,整個房間,鴉雀無聲。

    李來福坐在一旁縣衙臨時搬來的太師椅上,手中端著一盞茶,優哉游哉的翹著二郎腿看起了熱鬧,嘴角掛著一抹嘲諷笑意。

    曹大娘知道自己惹了誰,黝黑女子神色倔強,死豬不怕開水燙般,將兩眼目光死死盯在了坐在高位上的主審判官身上,她神情淡漠。

    玉溪縣縣令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者,兩鬢早已蒼白,目光卻炯炯有神。

    頭戴一頂烏紗帽,帽檐兒的最低處,恰好遮蓋住了他那高聳的發際線,縣令劉成清神色肅穆。

    “台下何人,報上名來。”縣令高聲問道。

    驚堂木的余威散去,整個縣衙頓時充滿了肅殺氣氛,四位手持殺威棒、腰懸官刀的捕快衙役神情肅穆,隨著縣令的話音落下,紛紛將目光釘在了跪在地上的兩人身上。

    尖瘦男子忐忑,他上氣不接下氣的哭喊道︰“大人饒命!小民陸老六,家住原城外陸家村,族中排行老六,大名陸廣澤。”

    “哦,居然是陸家村?”縣令有些詫異,他上下打量了一眼這個瘦猴兒般的男人,眼中閃過一抹思慮。

    “是八年前西亭亂葬崗,被一把秋後山火燒干淨的那個陸家村?”縣令眼神微動,開口向瘦小男人確認道,他不由拔高了音調。

    陸廣澤點了點頭,眼楮唯唯諾諾的看著地面,完全不敢抬起頭來。

    “原來如此,想不到陸家村竟還有活人,我以為……”劉成清捻須長嘆,雙眸有意無意的低視著身前桌案,視線余光斜撇著一本被秋風吹開的小冊子,愣愣出神。

    這是一本縣志。

    記載了這個位于哀牢山下的小縣城多年的歷史。

    劉成清桌案上放的這本,是自打他這位毛驢縣令上任以來,整整十五年,玉溪縣轄地內所發生的大大小小數十起懸案、疑案的卷宗拼湊而成的。

    第十七頁,記載的是一起玉溪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人口失蹤案。時間剛好是武宗建川五年初春,也就是陸家村被燒的那一年上半年發生的。這是本縣有史以來,最為撲朔迷離且大概率與鬼怪相關的案件。

    縣志是這樣記載的︰

    建川五年,驚蟄。天忽晴,衙外傳鼓,有婦孺十一人,赤身裸體,相擁喊冤。時縣令劉成清坐堂審理,師爺李德林手錄之。

    問所從來,答曰︰深山。問所從出,答曰︰本縣住戶。問堂下觀者可有相識之人?答曰︰未有。遂畫像公示,經數月無人認領。期間,本縣數百嬰孩于襁褓中不翼而飛,民生怨氣,毀我府衙百年牌匾,甚災。

    七月初九,有長者高功途徑本縣,自號游山玩水一散仙,見玉溪氣象有異,故作停滯。縣令劉成清聞訊大喜,特請上座,為本縣百姓奉茶言謝。

    次日,高功鄒顯于城南東極嶺設壇,誦經吟唱至正午時分,請五猖兵馬將婦孺十一人架于台上,手起刀落。斬之,葬西亭。遂懸案方止,本縣重歸平靜,日日炊煙未有諸般詭狀。

    然,八月廿八,有幾匠人經報自城西而出,過西亭亂葬崗,入大合山拾木材翻修鄉紳高哲之府衙,入夜未歸,家人入山尋處,三日余,仍銷聲匿跡,遂報官。

    縣令劉成清以為,此行入山者雖消失日久,卻人員多精壯,許是走失,繞遠路長,不日當歸,並無大礙。故為避免烏龍一場,分散府衙守備釀成禍端,便遣門下堂客三十余人,過西亭入山尋找。

    不料……

    三十余人,全然失蹤。

    尋找未果!

    時至今日,依然不知所蹤。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葬劍》,方便以後閱讀葬劍第六十一章 玉溪縣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葬劍第六十一章 玉溪縣志並對葬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