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

第一百五十章 一觸即發(1)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涯逍遙 本章︰第一百五十章 一觸即發(1)

    舊問題會解決,新問題會產生,處于正統朝時期的大虞,恰好是在這一階段的,中樞開始以強硬姿態直面,下轄的十六道及諸府眾縣,在沉澱與發酵下,無不清晰感受到了這種改變。

    在這個頒布政令、傳達命令、傳播消息靠人力、馬匹、船只為主導的相對低效模式下是需要耐心的。

    楚凌恰好不缺的就是耐心與時間。

    他需要一樁樁具體的事,通過現有的驛傳體系,來讓大虞上下皆知一點,大虞正以他的意志為主導,開啟全新的統治模式。

    時至今日,按著楚凌知曉的情況,即便是位處偏遠邊陲的道府縣治下,多數皆知大虞中樞已從一帝三後之境,撥亂反正歸于帝統天下之境。

    別覺得這是小事,這在無形間能避免很多事。

    楚凌御極登基之初,出現的逆藩叛亂,繼而引發內外皆亂之境,給大虞帶來的傷害及影響是很大的。

    楚凌必須以強有力的全新模式,來震懾大虞治下可能有的野心之輩,投機之徒,以此確保大虞整體國情安穩。

    秋雨綿綿,天灰蒙蒙的。

    上林苑被薄霧所籠,似處仙境之下。

    上林宮,連廊處。

    “陛下,中樞有司缺員較大,朝中局勢日漸趨穩,然各道府縣呈匯中樞庶務繁雜,長此以往恐出錯亂。”

    吏部尚書史鈺腦袋微垂,緊跟在天子身後,在心中反復斟酌過很多次,可在講出之際仍有緊張。

    楚凌面色平靜的听著。

    此前數月間,吏部曾聯名上疏十余次,史鈺單獨上疏就更多了,為的就是解決因所出之事所致中樞缺額一事。

    對此,楚凌無一例外全都留中。

    中樞缺額會帶來什麼,楚凌是清楚的。

    但為了整頓風氣,鞭策有司,刺激上下,楚凌沒有選擇擢升一批官員補缺,這使中樞有司無不承受巨大壓力。

    一方面是御史台、廉政總署、榷關總署等一應有司,根據各自所持要案深挖深查,以此將漏網之魚全都揪出。

    一方面是有司要解決對應差事,關鍵是人手還不夠,這就使得有司諸官眾吏,在惶恐難安之境下,硬著頭皮去解決各項事宜,沒有一人敢有絲毫懈怠。

    ‘跟先前比,要憔悴不少啊。’

    楚凌心下思慮時,余光瞥了眼隨行史鈺,心底涌出了感慨唏噓,他記得史鈺初任吏部尚書時,這鬢角還沒有泛白,可眼下卻有了,不止是這樣,眼角也有了皺紋。

    在世人的眼里,吏部尚書是位高權重,炙手可熱的存在,作為管著官帽子的官,那隨便做些什麼,都能撈的盆滿缽滿。

    可史鈺不是這樣的人。

    他是有一顆公心的,在朝潔身自好,不結黨營私,對待吏部分管諸事,都是按律、制來辦的。

    這是一位孤臣。

    也是這樣,孫黎才會挑選此人,寫進給自家孫兒所留名錄。

    能進孫黎所留名錄者,無不是孫黎生前反復考察與衡量的。

    出于對自家祖母的信任,楚凌在得到那份名錄後,就按著孫黎的建議,將對應人選提拔到對應位置上。

    事實上這批在名錄上的官員,沒有辜負孫黎的信任,更沒有辜負楚凌的倚重,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

    “朕這段時日擬了兩份名單,卿可以先看一看。”楚凌停下腳步,撩了撩袍袖,伸手對忙停下的史鈺說道。

    “卿的難處朕是知曉的,但公器不可濫授,每每想起此前所出之事,中樞地方查出的腌人腌事,朕這心底就止不住殺意!!”

    史鈺垂著的手,不由微顫起來。

    天子這是何意,他如何會不知。

    過去這幾年,查出眾多貪官污吏、奸佞敗類,他們濫用職權、勾結上下,貪贓枉法對社稷造成嚴重損害,一樁樁要案的定下,不知產生多大震蕩及影響。

    這還不是關鍵。

    關鍵是這些要案在定下前,對應有司在查的時候,察覺到不對勁兒的人,就開始散布消息,挑弄人心,想以此來產生動亂,繼而阻止對應有司調查。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史鈺是看的很透徹的。

    所以對天子的很多決策,史鈺是支持的。

    或許有不同想法,但他不會因為這些,就為了反對而去反對。

    史鈺伸手接過李忠所遞公函,在對李忠微微低首示意後,隨即便打開翻閱,很快史鈺表情就有變化了。

    果然。

    看到最上面一份公函上的名單,特別是排在首位的,是現中書省平章政事張洪,遷任門下省鸞台侍中,史鈺就知怎麼回事了。

    為驗證自己所想,史鈺打開了第二份公函。

    當一個個熟悉的人名,映入到眼簾時,史鈺就更加篤定了。

    在這兩份公函中,有一半是參與十六道道試的主副考官,他們的升遷,有涉中樞,有涉地方。

    剩下的,是自己單獨上疏與吏部聯名上疏,舉薦一批人選出任對應職務下,被天子遴選出來的。

    天子過去壓著,特別是叫中樞有司皆處壓力下,為的就是這次大規模升遷做準備啊。

    “對這些人所遷之職,卿有什麼想法?”

    楚凌轉過身,看著陷入沉思的史鈺,面色平靜道。

    史鈺立時有所動。

    “臣…”

    可朝天子作揖行禮下,到嘴邊的話,史鈺卻講不出口。

    “我們君臣間,沒必要藏著掖著。”

    瞧出史鈺的顧慮,楚凌微微一笑道︰“有什麼只管講出來。”

    這就是楚凌。

    對待自己信任與倚重的肱股重臣,即便是講些自己不願听的話,楚凌他也是有很大耐心的,不會輕易動怒。

    要能听進去不同意見。

    不是說做了天子,做什麼事情全憑本心,這樣是能把事情做起來,但好壞就不得而知了。

    很多時候,執掌生殺大權于一身,最大的對手從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要能克制住欲望。

    在這方面楚凌做的很好。

    他從不會以個人喜好來做決斷。

    真要這樣,早晚是要出亂子的。

    “臣斗膽,陛下,上述兩函所涉之人,有些驟擢高位,是否資歷太過淺薄?”在天子的注視下,史鈺快速在心中衡量著,語速較緩的講出,如果天子有什麼變化,他也好再改些話來講。

    “如現任蘭縣令馬越,是去往多處任職,但卻一直在縣級兜兜轉轉,如此擢至軍器監任少監一職,這跨度是否太大了?”

    講到這里,史鈺停了下來。

    其實史鈺想講的,是張洪。

    其能力如何,朝中是有目共睹的,但其不到五十的年紀,且在中書省出任平章政事較短,就擢至門下省鸞台侍中,這肯定是會引來熱議的。

    是。

    真要說起來,現任尚書省左僕射蕭靖,年歲要比張洪還小些,二人履歷是相仿,但蕭靖沒有做過一州刺史,但張洪做過,不過蕭靖能出任三省之一要職,那不能只考慮這些,還要考慮所處環境及大勢。

    蕭靖任尚書省左僕射,乃太皇太後孫黎欽定,時值大虞最動亂之下,需要一位強有力的肱股,來統屬協調好六部,以此在穩定中樞的前提下,確保前線各項所需,使對外征戰,對內鎮壓不會出現偏差。

    這叫時勢造英雄。

    關鍵是人蕭靖做的卻是出彩,叫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來,還在不少場合下,得到了不少老臣的夸贊。

    誰要是在那時指摘、質疑蕭靖,那是純粹找死的行為。

    可眼下不一樣了。

    大虞承平了,即便是要樹立些不一樣的,但也要考慮好影響。

    “大嗎?”

    楚凌笑笑,看向史鈺說道︰“卿為吏部尚書,對這個馬越,應該有印象吧?”

    “有。”

    史鈺連連點頭。

    說起來,到史鈺這個位置,對一小小縣令是無需理會的,這叫底下的去管即可,之所以對此人有了解,純粹是在此前道試欽定主副考官時,此人被定為宗慶道副考官,類似這樣的還有不少,這在朝引起不少爭議,所以史鈺才有所了解的。

    “其所任職之處,無一例外多是下縣,少數是中縣,且這些縣皆有一共同特征,貧瘠,多災。”

    “沒錯。”

    楚凌伸手道︰“而在此人出任後,便會先解決堆積諸務,其中就包括處理積壓舊案,在這期間,還推翻一批冤假錯案,這使縣下被處置一批人,同時還能凝聚縣下民心。”

    “有此做基礎,此人便組織人手,清查人口,聚攏流民,推動水利整飭,縣道翻修等,以此使治下有所大變。”

    “朕實在想不明白,這樣的一個人,為何在吏部歷次評價中,皆為中下,難道在我大虞治下,有眾多比此人還要強的?”

    史鈺沉默了。

    這其中有何緣由,他再清楚不過了。

    這是一位全身心撲到公務上,卻不善于官場來往的。

    他能了解這些,是因為特意派人前去探查了。

    而天子講的,要比他派人探查的還更清楚。

    ‘天子這是要讓吏部重新篩評啊。’

    亦是這樣,史鈺立時想到了天子沒有點透的深意。

    自其上任吏部尚書以來,一個銓選改制,一個高薪養廉,便叫其坐穩了位置,只是這背後承受多大壓力,只有他一人最清楚。

    而今,如果要做這件事,這牽扯實在太大了,不止涉及到中樞,還涉及到地方,關鍵是這個事,需要吏部專門抽調人手來做,這耗費的人力和時間是難以想象的。

    “朕提拔這樣的良臣,就是要告訴全天下做官為吏的。”楚凌語氣鏗鏘有力,伸手對史鈺說道。

    這話,叫史鈺立時回過神來。

    “大虞不是過去的大虞了!!”楚凌眼神凌厲,“凡是一心為公者,不講資歷,不論年歲,只要是腳踏實地的在做事,為社稷,為百姓,或許不會被人看到,但終有一日,他們的付出是能得到回報的!!”

    “論資排輩,唯出身論,這些在過去怎樣,朕不多言,過去的都已是過去了,多說無益。”

    “但是現在,在正統朝下,這些沒有立足的土壤了,朕需要一批肱股,良臣,來跟著朕一起治理好天下。”

    “陛下英明。”

    史鈺作揖行禮道。

    但與此同時,他也知道一點,他揣測到的事,接下來同樣是吏部的重點,這是他必須要做好的。

    “英不英明,不應叫今下人來論,而是留給後世人來評。”楚凌呵呵笑了起來,伸手去攙史鈺說道。

    “朕只知一句話,一代人有一代人該做的事,不能說該做的事情,因為遇到些難處就去躲,留給下一代去作難,這樣是不對的。”

    “卿家,朕知你所處位置的不易,但即便是這樣,有些事還是要做,朕不做,卿不做,那大虞真的能好嗎?”

    史鈺一時有些激動,不知該說些什麼。

    楚凌走上前,伸手拍拍史鈺手臂,一切盡在不言中。

    吏治整頓,向來是兩條腿走路,一個是從源頭上嚴要求,一個是在監察上嚴把控,對暴鳶、楚徽他們,楚凌是信任的,同樣,對史鈺,楚凌也是信任的。

    所以他要用一些方式,叫這些人朝著相同的目標,去把吏治這件事做好,使得人才不被埋沒。

    “所涉之人,盡快以吏部的名義,向御前呈遞奏疏。”

    楚凌看著史鈺,語氣平和的說道︰“朕會命人派至中書、門下兩省,這件事,卿要上些心,朕希望此事能夠盡快促成。”

    “臣遵旨。”

    史鈺沒有猶豫,當即表明了態度。

    既然是要提拔一批人到對應位置,那楚凌就要按著常制流程來,他當然能以御前的名義直接提拔,但對今下而言,楚凌覺得是沒有必要的。

    規矩,是用來遵守的,不是隨意踐踏的。

    眼下中樞的大勢,是牢掌在他手中的,楚凌沒有必要做節外生枝之事,與此同時,楚凌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拋出誘餌來,畢竟有些人一直在蟄伏下推波助瀾,有這樣的變數下,那肯定會有些人坐不住的,一旦他們有了動靜,那麼楚凌才能根據形勢去做對應的部署,繼而將這些人挖出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方便以後閱讀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第一百五十章 一觸即發(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第一百五十章 一觸即發(1)並對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