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統治的維度,不管是中樞層面,亦或是地方層面,是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事兒,而真沉下心去總結歸納,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即很多事是重復的,典型的換湯不換藥,這會帶來不同的影響,畢竟所處的時期不同,所在境遇不一樣。
為何會出現這類現狀,歸根到底是人性使然。
楚凌是打心底里不相信人性的。
因為人性經不起試探,更經不住考驗,如果將希望寄托在這方面,或許你會贏一百次,但只要輸一次,就會叫你萬劫不復!!
清風徐來,吹在人身上很愜意。
升起的驕陽,不似前幾日那般躁。
“這次榷關總署做的不錯。”
大興殿內。
楚凌倚著靠墊,御覽著所持奏疏,不加吝嗇的夸贊道︰“邊榷員額競拍能得此錢財,為朕,為社稷,解決了不少煩惱啊。”
“這都是臣等的本分。”
垂手而立的劉諶听後,忙抬手作揖道︰“榷關總署競拍一事,能夠取得此等成效,也是臣沒有想到的。”
“臣就是跑腿听喝的。”
“如果沒有陛下的高瞻遠矚,針對邊榷一事做出英明決斷,誰能想到我朝竟然坐擁此等寶庫啊。”
“呵呵……”
楚凌笑著搖起頭來。
劉諶這個人,要能力有能力,要眼界有眼界,要想法有想法,唯獨就是嘴皮子太利索了。
死的都能說成活的。
不過誰不喜歡听些好听的話?
見天子笑了起來,劉諶也跟著笑起來。
可劉諶的內心卻很復雜。
站在世人的角度,這次邊榷員額競拍圓滿落幕,這叫朝廷賺的盆滿缽滿,通過競拍獲得員額的群體,接下來也將斗志高亢的展開邊貿,一切都是呈向好的趨勢發展,照這樣下去大虞勢必會興旺起來。
可劉諶心里苦啊。
跟楚徽踫一次面,叫劉諶不再猶豫,他已篤定在暗地里,有很多利益群體盯上了新形態下的邊貿了。
即中樞直轄管控的邊貿,要如何融入其中獲取利益。
先前是殺不少人,還是公開處決的形式,這的確是震懾住不少人,可短時間的震懾,不能維系較長時間啊。
走私依舊會存在。
且跟過去會不同。
想叫走私徹底消失,除非一種可能。
即北虜、西川、南詔、東吁等國皆亡。
可亡了又如何?
一切不過是換個由頭罷了。
走私沒了,私販興起。
這就是統治最難的地方。
制定的律法,終究是制約多數群體的,以此勾勒出一個公平的環境,可這是在陽光之下展現的。
但在看不見的地方,各種腌 事層出不窮。
一個利字,不知叫多少人前僕後繼。
‘看起來邊榷又有新狀況啊。’
別看楚凌在笑,可劉諶細微的變化,他是一眼就瞧出來的。
對于有些事,楚凌是知曉的。
但是他沒有點破。
簡單一句話來講,從正統六年開始,大虞跟過去不一樣了,一個內外形勢利好大虞的格局,基本上已呈現出來。
楚凌無需像過去那樣戰戰兢兢。
什麼質疑啊,擔憂啊,已從楚凌身上抽出來。
作為大虞皇帝,楚凌要做政治機器,不把個人的情感起伏,加到日常的治理之中,這就是要抓大放小。
大方向,是楚凌要把控好的。
但是大方向下的事,是需要底下的人,去一件件做的。
對于某些貓膩,楚凌心知肚明。
只要不影響到大虞的格局,楚凌在很多時候,是不能直接干涉與插手的,這需要底下的人,根據各自的位置,去把遇到的問題解決了。
當然了,誰要是解決不了,把問題鬧大了,矛盾激化了,楚凌就要打板子了。
“要跟九門提督府、南北兩軍、國子監、軍器監、少府監、都水監、將作監等有司對接的,卿對此理的如何了?”
想到這里,楚凌將奏疏放下,看向劉諶道︰“朕知卿最近勞累,不過上述有司所定開支,要從快解決好,特別是九門提督府、南北兩軍,這關系到虞都及京畿的安穩,朕不希望出現任何差池,卿應能知朕之意吧?”
“臣知道。”
劉諶不假思索道︰“陛下放心,臣都已理順清楚,近來就會將上述諸事處置好,斷不會影響到陛下所定旨意。”
“嗯。”
楚凌欣慰的點點頭。
楚凌知道劉諶所領榷關總署,是承受著不小壓力的,所以在跟上述有司對接時,難免會有一些小算計在。
都是同朝為官的,你有壓力,我也有啊,不能說為了解決你的,就把我的給忽略吧,到時你把差事從快辦好了,我這還在頂著壓力辦,這不知道的,還以為我不如你呢,事兒可不是這樣辦的。
所以就算是按制辦的事,也是要有所表示的。
這個表示,不一定是行賄。
也可以是別的。
比如你在職權內,給我行個方便,叫我壓力減輕些,或者在別的時候,該提醒時提醒一下,這總可以吧?
官做到一定位置,考慮的就多了。
只是有太多的人,把站隊考慮的簡單了,也把手里的權看的太輕了,這也使得他們在一次次風波下,會被提前清場出去。
這就是政治的無情所在。
“朕這里有一份名冊,卿可以拿去。”
楚凌撩撩袍袖,指著御案上的一份名冊,對劉諶道︰“邊榷員額競拍結束了,參與競拍的,獲得員額的,都要比預期的要高不少。”
“這對邊榷總署接下來的運轉,征稅,檢察,巡察,監察等都會有不小的壓力,不過這批人,要通過正經的篩選,對外召開一次招錄,就是吏員招錄,表現好的,酌情提拔,表現差的,按制來辦。”
“臣遵旨!!”
劉諶忙作揖應道。
可劉諶的心底卻很不平,果然天子還有夾帶啊,說實話劉諶很是好奇,天子到底是怎樣辦到的,能夠聚攏起這麼多人,可這些話,他除了敢在心里想想,講出來他是萬萬不敢的。
而想到這些,劉諶想的卻是吏員招錄。
這在此前是從沒有過的。
這要是搞出來,是不是會引起較大風波與影響啊。
但天子都把話講明了,他不能不辦啊。
也是這樣,叫劉諶下了決心,接下來跟楚徽這小王八蛋一定要配合好,把注意給轉移了才行,不然全都盯到榷關總署這邊,他反倒被架起來了。
這多年的處世之道,叫劉諶知道一點,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能成為眾矢之的,不然的話,那肯定是會遭人妒恨與算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