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暴力武裝組織,軍隊想要保持戰力,具有狼性,敢于亮劍,必須要有信念與軍魂的支撐,確保軍規軍紀森嚴,晉升渠道暢通,獎罰分明且有度,如此方能使一方國度所控軍隊有用。
    可上述提及的種種,是處于一個理想狀態下,往往開國十余載或更久些,軍隊就不可避免的出現衰減。
    這可能是貪污腐敗所致,可能是徇私枉法所致,可能是抱團取暖所致,可能是……
    正是因為有這些緣由,導致了軍隊的衰減,如果不加以重視的話,就會使軍隊持續墮落,直至不堪重用。
    大虞國祚傳承四十余載,不可避免的出現這種情況,有些苗頭在太祖朝後期就有了,而經太宗朝沉澱,問題也隨即增多了。
    在楚凌看來,大虞在此之前,出現一段波及中樞與地方的動蕩,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對大虞是件好事。
    這絕非是因為這件事,使他成為了大虞天子。
    因為帝位更迭,導致諸藩之叛發生,緊隨其後是外敵侵犯,內外雙憂下,反倒是中樞及地方,一部分群體緊密听從太皇太後的號令,使得一批軍隊在內叛外亂下得以錘煉,繼而在某一時期下,以博弈與斗爭的方式,逐步完成對中樞所控軍隊的更迭。
    如果沒有這件事,大虞哪兒會有大批能打仗,敢言戰的精銳啊。
    大虞是皇權專制的中央集權王朝,這就注定大虞軍隊注不進楚凌熟悉熟知的信念,那實在是太過超前了。
    可想要讓軍隊保持活性、戰力、狼性等特質,楚凌作為大虞天子,能夠做的就是確保晉升、獎罰分明,如此大虞就需對外擴張,不然怎樣讓上述種種推行?
    有了對外戰爭,打贏了,方能敕爵,晉升,獎賞,賜田,離開這一核心,根本就玩轉不下去。
    軍功授賞制,是一套完備的制度。
    楚凌要通過這一核心,實現大虞對外擴張的同時,還能實現大虞軍隊的新變,仗打贏了就進行賞賜,以此來增加新興群體,仗打輸了,對應是更嚴厲的軍改,這是在備戰期與征伐期的常規軍改,更為厲害的軍改。
    這種模式敢持續一段時期,則大虞勛貴、軍界將完成屬于正統朝特性的新舊更迭,以此落實楚凌徹掌大虞軍權的最終目的。
    只有新的群體增多了,楚凌才能著手軍魂、軍規、軍紀等層面的改革,這就是一個循環往復且不斷向上的過程。
    現在這一征程的號角,已在無形中吹響了!!
    大都督府。
    “這幫小家伙去了南北兩軍任職,看來要不了多久,南北兩軍治下要掀起變動了啊。”
    正堂內。
    孫河看著所持名單,在手邊,是一摞嶄新的官牒,孫河臉上露有些許復雜之色,言語間透著感慨與唏噓。
    自御苑內武庫所召御前廷議結束,獲悉了關于北虜、西川、南詔、東吁等國實況,孫河就有些心神不定。
    透過這些,孫河敏銳察覺到一點。
    今上對外擴張,是有很強興趣的。
    作為大司馬大將軍,武夫出身,孫河是在中樞待了很久,可在他的內心深處,對于征戰是有沖動的。
    寧戰死沙場,不沉迷溫柔鄉,這恐是很多武將的真實想法,奈何現實所致,這天下又有哪個國度,能長期保持對外征伐啊?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從亂世紛爭下崛起的雄主,在問鼎天下後,是對外發起不少戰爭,可這些無一例外,全都是帶有極強的政治目的的。
    而且這些戰爭,中間是有間隔的。
    不是說打就打的。
    到了太宗一朝,大虞動兵征伐的次數更少,在這為數不多的征伐下,起了位賊配軍出身的新晉勛貴。
    很多人都知這意味著什麼。
    如今的大虞,又隨著天子意志在變動。
    孫河一方面期許在今後征伐下,他這位大司馬大將軍,能夠統屬大虞諸軍各部,指揮一場場對外征伐,以為大虞開疆擴土。
    可另一方面,孫河又在想一件事。
    大虞真要如此頻繁的對外征伐,中樞國庫真能支撐這一切嗎?即便把天子內帑算上,這又能支撐多久?
    孫河是只主管大虞軍務不假,可他對大虞內部,不管是中樞,亦或是地方,是有一定了解的。
    如果大虞真要這樣,朝中文官定不會不管的。
    反對聲肯定有,且不會小。
    畢竟仗一旦打起來,這就是無底洞般的存在。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御前派人送來一份名單及眾多官牒,而這所涉及的就是宗織、昌封、李斌、董衡等一行的晉升,大都督府、兵部要各留一份存檔。
    也是因為有這些,使孫河篤定了他對天子的揣測。
    楚凌把天下這一概念,從大虞上升到更大層面,這的確是沒有對外傳遞,但是他在以一個緩慢過程,來叫更多人揣測到這一概念,直到這一概念被他徹底的挑明。
    而在這一過程中,誰能揣測到這一概念,並為之做了對應的事,楚凌是不介意對他們委以重任的。
    至于沒有選擇跟進的,或是干脆沒有揣摩到的,這些群體不是靠邊站,就是被查,這就是現實。
    “公爺,平、成兩位國公來了。”
    在孫河深思一些事時,一中年走進正堂,畢恭畢敬的作揖拜道。
    “嗯?”
    孫河生疑的看向那人。
    韓青、張恢這個時候過來是為了為麼?
    他們過來,會叫知曉此事的人怎樣想?
    這件事天子是否知情?
    不斷有想法在孫河心里生出。
    不怪孫河如此多想,實則是今下的形勢,早已跟過去不一樣了,更別提韓青、張恢二人,一個掌著北軍,一個掌著南軍,這兩位,隨便出來一位,到任何地方去,都是會引起很大關注的。
    “請他們進來。”
    沉默剎那後,孫河恢復過來,語氣淡漠道。
    “是!”
    那人應道。
    不管二人為何而來,但既然來了大都督府,作為大司馬大將軍,孫河必須要表明自己的態度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