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奇沒等陳杰真正反應過來,就對陳杰說︰
“陳總,李周工廠現在改造擴建項目,已經基本接近尾聲。你有沒有想過,這意味著什麼?”
王蘭奇的話,讓另外兩個女人,很快停止了關于孩子的討論,豎起耳朵听王蘭奇的下文。
李晴很清楚,陳杰早就講過,想降低現在廣東工廠的產品成本,必須實施人工智能改造。
現在王蘭奇這話,恐怕是在講,一旦李周工廠改完了,她們的成本會更低。
那麼,這時你廣東工廠的競爭力在哪里?怎麼跟我競爭?你靠人工,我靠人工智能,你的成本比我高好多,你不知道嗎?
李晴很清楚,這就是王蘭奇的潛台詞。
我蘭奇公司進軍美國市場,我的低成本、我的新產品開發能力,再加上邁克對美國市場的了解程度以及人脈,意味著什麼,美國李氏不知道嗎?
如果真不知道,恐怕你們就是掩耳盜鈴了。
李晴的腦子飛快運轉,她需要跟上王蘭奇的節奏。
這王蘭奇好厲害,自己早就已經胸有成竹,但是顧左右而言它。讓你放松警惕,然後突然拋出你意想不到的東西,讓你措手不及。
而且,人家拋出來的東西,你又不得不承認就是事實。
蘭奇公司有邁克和柳紅,誰都知道,新產品開發能力是強項。
剛剛吃飯,恐怕大家也都想明白了,邁克回歸美國市場意味著什麼。
然而,你們沒想到什麼?沒想到產品成本,沒想到李周工廠改造後成本的降低。
這也是蘭奇公司的殺手 。
這個殺手 ,不但蘭奇公司會受益,而且雪莉通過張蘭他們股本,也能在李周工廠受益!
你美國李氏,在美國市場中還剩什麼?新產品不行,成本不行,人脈和客戶維護也不行,美國李氏還怎麼立足?
在李晴看來,王蘭奇這就是殺人誅心!
我把條件都給你列出來,你自己看,你要怎麼跟我蘭奇公司談判,也是你自己說了算。
我蘭奇的這些優勢就擺在你們面前,隨便你們選擇。在這些條件面前,至少李晴是感到絕望的。
她開始佩服陳杰的高瞻遠矚,看來只能合作,否則,美國李氏,還能憑什麼跟人家競爭?
不合作可以,人家根本就不用理你,直接進入美國市場,分分鐘就可以把你打得滿地找牙!
可是,合作又談何容易?你總要有可以跟人家抗衡的實力吧?否則人家為什麼要跟你合作?
我分分鐘就可以把你滅了,就是直接降維打擊,還跟你合作什麼勁?
想到這里,李晴手心已經攥出汗。
她不知道陳杰如何應對,更不知道將來的美國公司如何應對。
這王蘭奇太厲害了,剛一出手,就已經卡住了美國李氏的七寸。
李晴不由得再一次看向陳杰,她不知道陳杰會如何應對!
美國李氏的出貨,現在大部分都來自李氏廣東工廠,你這個工廠根本就已經跟李周工廠不可同日而語。
你陳杰還能怎麼辦?還能拿出來什麼跟人家平起平坐?
就在李晴六神無主之時,就听陳杰笑笑說︰
“王董,你的意思是,直接進入美國市場,然後把雪莉當成直接競爭對手嗎?
即使你想跟雪莉直接對抗,恐怕也不一定有機會,您別忘了,還有杜朝陽。”
陳杰沒有直接回答王蘭奇的話,卻從美國市場本身,把話題岔開。
他沒講李氏美國公司,甚至根本就沒有涉及美國李氏。
既然美國李氏不是你的直接對手,難道雪莉,以及杜朝陽代表的李氏國內公司也不是嗎?
美國李氏可以任你宰割,難道人家另外兩家也會這樣嗎?
即使你能毫不費力地滅掉美國李氏,難道也可以同時滅掉另外兩家嗎?
有美國李氏在做擋箭牌,你可以很好的發展。
可是,一旦這個擋箭牌被你拋棄,那麼,剩下的恐怕就要面對別人的群起而攻之。
雪莉的貨一樣出自李周工廠,跟你的成本沒區別。通過杜朝陽幫忙,雪莉已經準備好了新產品投放。
下一步,估計還可以通過美國本土設計公司,研發更多的新產品。你蘭奇公司的新產品優勢在哪里?
恐怕就只剩下一個,邁克對美國市場的了解以及人脈優勢了吧?可是,這個優勢,難道會比雪莉和杜朝陽更強嗎?
恐怕你王蘭奇根本就不敢回答吧?
然而,如果你願意跟美國李氏合作,美國李氏就可以給你提供更多幫助。
至少可以減少你在美國市場中的營銷成本,同時給你提供一定的客戶資源。
美國李氏,現在擋在前面,至少可以讓你先站穩。在你還沒在美國市場中站穩腳跟以前,幫你立足。
如果你最初連立足都不可能,你那些優勢又怎麼體現出來?
這個道理相信你王蘭奇不會不明白!先把成本問題拋出來嚇唬我嗎?
最多,我美國公司不賺錢,甚至虧錢跟你拼一下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我直接跟另外兩家聯合,說服雪莉投資廣東工廠。
那麼廣東工廠的成本也可以降下來,只是比你晚一步而已。
只要我們在這晚一步的時間里,寧可承受虧損也挺住了,剩下的,就是跟你的成本在一條起跑線上了!
陳杰的話講完,看著王蘭奇,王蘭奇一時沒有出聲。
陳杰知道,王蘭奇不會想不明白這些事情。只不過在談條件以前,先給自己一個下馬威,讓他陳杰知難而退。
這樣接下來的談判,就可以按王蘭奇的思路走了。
他估計王蘭奇這樣做,只是這個目的,根本沒想過不跟美國李氏談。
否則,今天,她王蘭奇就沒來這里的必要了。
她既然來了,就想有收獲,這種收獲如果能滿足她的要求最好。
可是眼前看,她王蘭奇的突襲,至少在陳杰這里沒起作用。
陳杰恐怕早就想明白了這些問題,完全是有備而來。
陳杰在蘭奇公司那些日子,王蘭奇就已經知道陳杰的能力。沒想到,自己突然的發難,並沒打亂陳杰的陣腳。
看來,只能老老實實坐回到談判桌前了。
其實,王蘭奇的想法,跟邁克沒很大區別。
兩人一起討論過很多次,都不認為現在美國李氏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
人家能主動上門,恐怕就是未雨綢繆,早就看明白了下一步的發展趨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