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張浩是哪兒都沒去,就在家里三樓的書房里,構思匯通大廈該如何建造?
在此期間,蔡文豪也找了好幾波設計師來到張家別墅。
張浩在看完了幾個設計師的設計圖後,便否決了。
因為他們的設計圖紙大多數都是那種居家型的。
因為港島的房地產現在大多數都是這種類型的。
所以房屋設計什麼的,也是跟著市場走,而張浩要的是辦公型的商廈。
張浩在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之後,告訴了設計師們,他要的是商用大廈,一切以商用為主。
最後設計師們,還是按照張浩的設想,歷時一個禮拜,為匯通大廈一共設計了15層。
佔地20畝地,每層4米,再加上地基,樓頂閣樓,高60米。
大廈前面還有2000平的小廣場,可以舉辦活動。
地上十三層,再加個上天台固氏閣樓,地下兩層為停車場。
一層至三層,為商鋪,酒樓和百貨商場。
四層至九層,全部當寫字樓租出去,收取租金。
十層至十三層,為匯通金融集團的總部。
至于閣樓嗎?會在四周圍上鐵柵欄,內里則是一派江南景色。
不過就有一點不好,港島他刮台風啊,所以閣樓只能加固,並且縮小。
等這里建好之後,除了張浩跟維修人員,一般人是不會讓他來這兒的。
等圖紙定下來之後。
張浩便是在股票交易所附近的中環,拍了塊地皮,聯系建築公司進行投標。
最後20畝的地皮總共花了將近600萬,建築公司500萬,上報材料1200萬。
再加上裝修跟水電,大概花費將近3000萬港幣,才能建成。
平均每平米440塊的報價,在蔡文豪等人的眼里,當然覺得很貴了。
但張浩覺得正合適,這個報價真是好便宜,3000萬港幣就能蓋這麼一棟大廈。
不說50年後,就是20年後,那最少也得賣個幾億。
在張浩把前期資金1000萬港幣打到了李氏建築公司的帳戶上。
李氏建築公司得到了資金後,便開始打地基,買材料,開始了建造商廈。
之後便是每個月,陸陸續續的打款結,。
終于到了1970年年底,港島中環路的匯通金融商廈終于建成。
商廈的頂樓,13樓是總經理跟其他部門經理的辦公區。
不過他們用到的,只不過是小一部分地方。
大部分還是屬于空置?張浩不忍心讓他空著,畢竟浪費是世上最大的犯罪。
張浩打算等開業後,便把婁小娥的光明天使集團遷過來。
畢竟光明天使集團總部,還是有些太小了,不利于以後發展。
再往下一層的12樓,則是員工們的辦公區域。
同樣的,他們也是只佔據了樓上一小部分面積,用來辦公。
11樓則是分成12休閑區域,有著大量的健身器材。
桌球,羽毛球,台球,甚至籃球,保齡球,都可以在這看到。
洗浴,咖啡廳,美容美發,足療室,也是應有盡有。
這是張浩,為了那些租了商廈的公司高層,提供的休閑區。
更多則是給那些老板一個休閑聊天的地方。
當然,這地兒可不是免費的,來了得花錢辦卡。
但也有些例外,那些公司在入駐的時候通常會贈送3到4張卡。
等他們什麼時候搬出去了,這卡的作用也就消失了。
等年後大廈開業正式運行的時候,招租之前。
張浩打算成立個部門,用來管理大廈,其實也就是大廈物業。
每個月,也就負責替他收租金,收拾衛生。
不過這個部門經理張浩還沒有頭緒,說來還是手頭能用的人太少。
不過還好,這個時候孫九已經生完孩子回來上班了。
所以張浩打算讓她來當這個物業經理。
這幾個月匯通公司也沒閑著,由于孫長林被辭退。
匯通公司被張浩投入了一億三千一百萬港幣的資金。
雖然其中的3000萬資金用來買地皮,蓋大廈了。
但匯通也迎來了一波發展,招收員工高達100人。
加上之前的老員工,大概能有個130多人。
之前的員工也成為了小主管,每人都能管著3到4個人。
蔡文豪成了總經理,還是替張浩打理匯通公司的事宜。
陳老,陳列成為了投資部經理,管著投資一部跟二部,還有新成立的三部。
孔林則成為了大廈的保安部,成為了保安經理。
保安更是擴展到了50多人,而且人數還在增加。
張浩則是屈居幕後,成為了匯通公司董事長。
各行各業的股票,匯通公司在調查明白了旗下股份結構之後,再會下手購買。
哪怕有一絲不對勁的地方,匯通公司就會舍棄,不會動這只股票。
這也是繼陳萬賢跟孫長林事件之後的一記警鐘。
等商廈建好了之後,張浩來了,看了一眼,全都是簡裝呀。
張浩又批給蔡文豪1000萬用來裝修和買東西。
先把那些健身設備啊,和休閑設備,全都買回來。
那句話怎麼說了?種好梧桐樹,吸引鳳凰來。
這不先把商廈的噱頭搞出去,怎麼會有人來租呢?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張浩開著車直接來到了佐敦道光明天使總部。
剛一到門口,便有人把門打開。
張浩把車停好了之後來到了,婁小娥的辦公室。
婁小娥正在這簽文件呢,根本就沒抬頭,張浩來到窗邊,看著窗外。
等婁小娥寫完了文件,一抬頭“喲,這不是大忙人嗎?不在家待著,今天怎麼上這兒來了?”
“還記得自己是公司的股東啊,我還以為你忘了呢。”
張浩听著婁小娥在這陰陽怪氣,也沒在意,只是微微一笑坐在了旁邊的沙發上。
“這眼瞅都過年了,婁總不說回家陪陪孩子,陪陪我呀。”
“嗯,我也想陪啊,可是某個人把這一大攤子事全堆給了我一個女人。”
“我不得兢兢業業的,不然這個家該怎麼辦呢?”
“行了,有話就說,你來不會就是為了說這些事兒吧?”
“確實,這些話只是順帶,3月1日的時候,我有一個朋友得商廈開業。”
“想讓我帶你過去。”
“誰呀?是陳老嗎。”
“還是其他的什麼人?”
“這個你就別打听了,到時候你就該知道了。”
“行了,我就不在這陪你忙了,今天晚上吃餃子,我得回家包餃子了。”
“唉,這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為了這麼事,特意來找我,真是閑的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