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我的發明天下無敵林海李慕兒!
國也沒有好辦法,這麼遠的距離他們的氣象武器也很難能夠干涉。
他們的氣象武器必須要提前做好布置。
根本沒有華夏那麼靈活。
想要干涉這麼大面積的天氣可不是小工程。
國的貨輪不能及時的到達。
歐洲國家已經變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眼看著就要徹底斷電。
連汽車都沒有辦法加油。
恐怕要陷入混亂之中。
很多國家已經徹底慌張了,沒有能源,國家都會陷入混亂之中。
油價和天然氣節節攀升。
而且是有價無市,無論出多高的價格,都無法買到足夠的天然氣和石油。首發
這時候華夏的商人不緊不慢的聯系到這些歐洲國家。
馬上就有十多艘船到港,有石油也有天然氣。
只不過這些能源依然還是杯水車薪,完全不夠整個歐洲國家使用。
但是能夠買到一船石油或者天然氣至少可以解燃眉之急。
能夠支撐一段時間。
繼續等待國的貨輪及時到港。
這些國家如同發了瘋的一樣,立即找華夏的商人搶貨。
而且出的價格都比市場價還要高出一大截。
華夏商人表現的非常淡定。
想要這批貨可以,價高者得。
貨可不多,要是不趕快購買,恐怕你們國內的燃油和天然氣又要馬上枯竭了。
歐洲國家的領導人當然明白華夏商人想要趁火打劫。
十分的憤怒。
真想把這些船全部都搶過來,一分錢也不給。
但是現在的華夏實力非同小可,就算是他們所有國家加起來也不是華夏的對手。
更何況這些貨輪依然停靠在公海上。
不提前打款,休想得到這些資源。
要是敢派軍艦去搶奪,就等同于跟華夏宣戰。
沒有辦法的情況下。
這些國家開始拼命的抬高價格,無論如何也要牆下一船石油和天然氣。
這些燃料都必不可少。
畢竟在歐洲國家車輛眾多,要是沒有足夠的燃油,車子全部都得拋錨。
而天然氣是發電廠和很多工廠能源的來源。
要是缺少了天然氣,工廠都得停擺。
價格抬到了平時的十幾倍,終于有一些國家支撐不住了。
只能放棄競爭。
一船石油或者天然氣輕松可以賺取五億美元。
這次一共運過來十七船貨。
淨賺七十多億美元。
而這些貨從熊國運送過來,也只是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而已。
就賺了幾百億的華夏幣。
這錢賺的真是太輕松了。
以華夏的運輸能力,輕松就可以運送過來幾百船石油和天然氣。
但是華夏不能這麼做。
既然這些國家跟隨國自己作死,華夏當然沒必要慣著他們。
繼續維持能源緊迫的局面。
等到他們快要耗光支撐不住的時候,華夏的貨輪才會趕到。
以高價賣出去。
歐洲國家的能源越來越貴,油價比開戰之前貴了好幾倍。
但他們也只能打碎了牙和著血往肚里咽。
他們的交通幾乎全靠私家車,可以說沒有車寸步難行。
很多工業產品價格直線飆升。
由于電價和天然氣價格貴了十幾倍,生產成本當然也越來越高。
這樣一來華夏廉價的商品就佔據了巨大的優勢。
同樣的商品當然喜歡買便宜的。
何況華夏的制造業越來越強,質量也在提升。
價格便宜,產品質量一點都不比發達國家差。
因為華夏的電價實在太便宜了。
而且有很多機器設備代替了人工,大大提高了效率節省成本。
華夏工人工資不降低的情況下,工作時間大幅度減少。
已經有很多制造工廠實行八小時三休制。
並且由于油價暴漲,西方國家的民眾更喜歡油耗更低的混動車型。
而這些混動車華夏技術最強。
華夏車企的銷量也在節節攀升。
為了能夠維持住純電動汽車的銷量。
華夏還在歐洲國家建造了很多的充電站。
表面上連接了電線,但實際上充電站大部分的電能來源于太空發電站。
充電比原來貴了好幾倍,但是算起來照樣還是比開油車劃算。
華夏的混動車型和純電汽車賣的越來越好。
西方國家和倭國甚至棒子國的汽車銷量持續下降。
畢竟油價太貴,普通的民眾根本負擔不起。
買車當然要選擇使用成本更低的車型。
華夏的車型都可以使用華夏建造的充電站進行充電。
電費比其他的充電樁便宜一倍。
而國外品牌的車型,不允許使用華夏的充電樁。
就算是使用價格也跟其他充電樁一樣,必須使用高價電。
哪怕是有一半的優惠,利潤也極其的豐厚。
因為華夏太空發電站只需要一次性投入,就可以終身受益。
發電成本接近于零。
購買華夏汽車的人十分的得意,突然間有了很大的優越感。
“還是購買華夏汽車好啊,價格便宜,技術含量高,配置也高。
更何況現在華夏汽車的質量越來越好,跟以前可不一樣了。”
“在電動和混動汽車領域,華夏生產的汽車已經完全超越了歐洲和國。
華夏汽車的質量絕對是最好的。”
“華夏車企真的很棒,在能源非常緊張的時候,華夏的車企居然大量建造充電站。
能夠保證客戶的用電需求。
而且價格比其他的充電站便宜了一倍。”
“現在電價提高了十幾倍,華夏的電動汽車可以實現反向充電。
我充完電之後就使用汽車給家里供電,真是太棒了。
這樣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
“沒錯,我也是這樣用的!華夏汽車的反向充電功率非常高,完全可以支持家庭用電的功率。
而且充滿電一次,能夠使用好幾天。”
“太羨慕了,真後悔沒有購買華夏的電動轎車。
我要把手上的油車賣掉,別去購買華夏的純電動汽車。
現在充電站建造了那麼多,任何時候都可以充電並且價格更加便宜。”
華夏的穩定售後,一下子征服了很多西方消費者的心。
汽車的銷量越來越高。
尤其是整個西方國家的能源成本節節攀升,電費已經到了普通民眾無法承受的地步。
但是他們卻沒有任何辦法,因為能源成本實在太高了,只能接受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