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也沒想到這戰陣的效果這麼好,李凌現在擔心對面的吶塔和烈嬌打怕了調頭往後突圍。所以李凌剛看向漠北大營就是想知道對方下一步動向,當李凌听得烈嬌要填平溝渠全面進攻時,李凌都愣了半響不可置信,李凌認為烈嬌定是瘋了!只要自己死戰到底,就是他們最後贏了也必定元氣大傷,但是李凌並不願意和他們這樣血拼,吶塔和烈嬌敢于死拼在于這三十多萬人馬中真正是他們的人馬只佔一部分,每個部落哪怕死一半他們部落剩下的還是他最大,而李凌雖然自己帶出來的核心人馬也只佔一部分,但是李凌已經把這所有人都看成自己的人馬,這種心態就完全不一樣。不過李凌隨後一想發現這的確是烈嬌唯一可能勝出的辦法,正是狹路相逢勇者勝,三十萬精銳背水一戰沖十萬雜牌軍怎麼也是她的勝算大!而乖乖按自己計劃等死最後束手就擒,他們怎麼可能願意?李凌隨即想到長平之戰中趙括曾經指揮騎兵數次突圍,雖然都說趙括沒有辦法突圍最後戰死,但是後來武安君白起也親口承認秦國六十萬死傷過半,其中就明確記載死了的就有二十萬人,這也是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兵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秦**法殘酷,如果你死的比對方人多,即便勝了也可能得不到獎賞,還可能受罰,而長平之戰趙國死的四十五萬人中,四十萬是被坑殺的,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實際戰斗中秦趙死亡的雙方人數約是二十萬對五萬,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數字;同時這也說明突圍戰中並沒有電影中秦軍勁弩射的趙軍抬不起頭不敢沖,而是秦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那麼趙括很可能是身先士卒的指揮作戰,只是不幸被射死,那麼假設如果趙括沒有被射死的話,再打幾次說不定崩潰的就是秦軍了,因為死傷過半在任何時候都已經是很高的傷亡比率了,只是後來憑借司馬遷的一句話紙上談兵,以勝負定英雄直接否定了趙括,實際大家應該知道司馬遷這人也很有偏見性,把李廣吹的比衛青和霍去病都厲害,有許多錯處已經被後人證實,因為一是時間本來就跨度大,二是只要是個人就會有自己的主觀看法,李凌現在想來這長平之戰完全有可能是因為主將身死崩潰而敗的,據史書記載的事趙軍不得食46天,一個人沒有糧食有水最多活十天吧,能堅持46天,戰死5萬人,居然還有40萬人,雖然其中包括少部分是其他地方的趙軍降兵,但是大家按邏輯想一想,真的斷糧沒吃的話,怎麼會俘虜這麼多趙軍?李凌現在想來趙括完全可以殺馬等充饑,甚至還有可能沖殺直接吃秦軍人肉!不要以為這不可能,要知道古時易子而食都干過,大家也知道還有句豪言,壯志饑餐胡虜肉嗎,笑談渴飲匈奴血嗎?你們以為這只是一句豪言?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事跡,東漢耿恭就殺匈奴分食肉和將士吃了最後千古流芳!戰場是你死我活的廝殺,而且是秦趙兩國世仇,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而秦軍戰斗中死傷了二十萬,冷兵器戰爭野戰圍堵都是靠人去阻擋,很可能有幾次秦軍都被趙軍打的快崩潰了,就像現在看喪尸片一樣,可能喪尸武力比人厲害不了多少,但是他沖過來不怕你捅他,他死也要咬你臉上一塊肉你怕不怕?困獸猶斗,況人乎?所以白起圍了那麼多天估計心中也很難受,正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冷兵器時期這種拼死封堵並佔不到多大便宜,而到了這時候想撤也不能後撤了,最後白起就和趙軍死磕了那麼多天,要不死趙括被射死再打個幾天,可能就是白起扛不住敗了。雖說白起國士無雙,但誰說白起就不可能敗呢?歷史上之前打了多少勝仗、光輝顯耀的人物,最後卻一敗隕落的有多少?項羽,關羽,章邯,袁紹等等,大多都成了歷史書中的反面教材,而真正的內幕大家又能得知多少?而最後秦軍直接坑殺了這些趙軍,也完全可能是為了報仇泄憤,同時也是消除自己心中對趙軍的恐懼!後來都說趙括年少輕狂、紙上談兵、初生牛犢不怕虎等等?試問趙括真得只會紙上談兵的話,怎麼解釋趙括戰死前的雙方傷亡比,趙括是唯一一個把白起打得傷亡過半的!大家也都知道霍去病死的時候才23歲,他那麼年輕就創造了曠世奇功,怎麼沒人說他初生牛犢不怕虎?而趙括長平之戰已是三十多歲,按照當時的生活水平趙括就是壯年,所以以初生牛犢不怕虎來形容趙括年少輕狂本就不合適。
李凌之前相信長平之戰的記載,這也是李凌選擇這里圍困漠北大軍的原因,然而李凌現在卻越發懷疑趙括就是像對面的烈嬌一般要拼死一搏!李凌本以為只要穩固好自己的防線,同時又避免傷害到烈嬌的孩子刺激對方就可以讓對方乖乖認輸束手就擒。李凌卻沒想到這種境下對方還是會拼命,而且他們也不會像趙軍那樣相信秦軍投降了!因為自己之前為了鞏固己方軍心斬殺了漠北人的俘虜,現在漠北人都知道投降也是死,他們只會選擇拼死而戰,這樣對面三十萬大軍已經變成了比趙軍戰斗意志還強的仇敵!想到這里李凌不由得後悔起來!但是即便李凌能莫名得來到這世界來,也沒有後悔藥這東西,李凌拋開思緒細想之後怎麼應對!
果然很快漠北方便直接開始了大規模填溝渠,吶塔讓夏人士兵一邊射擊一邊推著裝滿沙土的車填溝渠,即便守軍的滿天箭雨之下也不能阻止,吶塔還派了漠北騎兵在後面督戰,那些死的士兵也直接被他們當做沙包一樣拉到溝渠往里扔,那些夏人士兵在溝渠前一個一個的死去,而那些夏兵卻不敢絲毫反抗,烈嬌明擺著讓夏人士兵消耗李凌的箭矢,同時也極大的震撼了守軍的軍心,的確就是李凌看到漠北人瘋狂的舉動心中也是一陣發沭,這或許才是真正的你死我活的戰場。
而秦安和秦尚等有經驗的將領都知道漠北人被李凌這戰陣刺激得發瘋了。李凌估摸著對方的進度,這溝渠明早前就應該被對方全部填平,而下一場戰斗將是一場驚天戰斗。李凌也知道生死成敗就在明天,李凌給讓所有士兵發放軍用干糧就地輪換休息,所有將士也都默契不多話,大家都早早休息,因為他們知道或許這是他們最後一覺了!
定安城頭,吶克等人看著吶塔的瘋狂舉動也被震撼了,隨後他就收到了吶塔神鷹傳信,自然是烈嬌讓他們出兵兩面夾擊李凌,雖然烈嬌不指望定州城中的出擊有成效,但是能讓李凌分心也是好的!吶克看了信後心中一陣猶豫,現在城門被堵只有城牆上用繩索掉下去,贏了自然是好的,但是輸了就只有死。不過吶克自然不會說自己不出兵,畢竟是吶塔帶大軍來救自己的,吶克不能表現的這樣無情無義是吧,吶克就把信件給公孫豹等眾人看,定州三大家族的人自然不想出戰,而漠北一部分人想到出戰的難度也不言語,只有公孫豹最想出戰,因為他也看到了李凌那陣線的強大,烈嬌的計策雖然是瘋狂,但是卻是唯一能勝利的機會,如果漠北大軍敗了,他的下場也就注定了,而如果漠北大軍贏了,這也是唯一能奪取功勞的機會!公孫豹就道︰“王,我認為應該配合大可汗出擊,如果他們敗了我們也就敗了,如果援軍打贏了,到時大可汗也必然追究我們不出兵的罪責!而我們出擊贏了的話也有一份功勞!”吶克心道的確如此道︰“那就出戰,只是如何出擊為好?公孫將軍有何計策?”公孫豹就道︰“明早天沒亮時可在東門城牆下三千人馬結陣吸引敵兵注意力,然後我帶本部一千精騎在城西北角下馬,只要城外有了我們的騎兵,李凌他就不能小視我們!”吶克听了道︰“果然妙計,就這麼辦!”而公孫豹心中卻想,如果漠北大軍真敗了自己也能跑,漠北的許多首領都被李凌一網打盡話,對他公孫豹而言並不是壞事,說不定自己回到草原還能成為一方首領,草原實際和大夏國一樣也是很多勢力範圍的,只是外人沒有多去了解。
只是公孫豹打的算盤雖好,但是李凌怎麼會給他機會?對于定安城李凌現在能不打就不打,李凌也沒精力分兵去搞伏擊突襲,因為萬一把八萬守軍都引了出來那不是弄巧成拙?李凌隨即下令在定安城外放了兩圈篝火,只把定安城牆都照的清清楚楚,又在周圍派神弓手輪流監視,只要發現下來的人就放箭射死!果然天亮前城東一隊人馬在吶克的督促下開始偷偷下城,結果剛下了兩個人就被幾個埋伏的神射手射死,隨後幾千青壯民兵開始在城外結陣,城上的士兵那還敢下去?吶克瞧了李凌有防備也是無奈,公孫豹在西北城角瞧見外面數人 望城頭也只得作罷,公孫豹恨得牙癢癢的心道,早知道之前自己就應該下馬出城,而他隨即向吶克道︰“王,必定是有人私通賊寇,把我們要出擊的消息告訴了李凌!不把奸細找出,說不得以後他們開門投敵!”吶克等漠北將領瞧著這貪生怕死的三大家族的樣子也是皺眉,定州三大家族頓時怕連累到自己紛紛表示自己沒有,小有智謀的馬明杰就解釋道︰“王,請相信我們!我等就是想獻城也打不開門啊!”吶克等其他漠北將領听了想到那封堵的城門的確如此,而那公孫豹被馬明杰點出開不了門的漏洞,更是氣惱的抓著馬明杰的衣領喝道︰“就是你通風報信,老實交代,不然我滅了你滿門!”馬明杰哪里敢認,認了可真是要被滅了滿門只得苦苦求饒,吶克看著周圍投靠自己的定州人都面露不安之色,吶克可不想外面還沒分出勝負,自己人倒廝殺成一片,吶克就道︰“算了,這未必是李凌得到了消息,大戰在即,他加強防備也是很正常的!”公孫豹听了也只得放手哼哼兩聲,馬明杰馬上拍馬屁道︰“王,高見!”頓時定州三大家族的人紛紛附和吶克高見,這公孫豹這麼一鬧,吶克知道這些夏人怕是沒以前那麼忠心了。
天沒亮李凌找到秦尚私下說話,李凌直接了當的道︰“父親指揮水平在我之上,今天就由父親您來指揮!”秦尚听了隨即婉拒道︰“你指揮的很好,何況將士們都願意听你的!”李凌搖頭道︰“今天我沒時間指揮!”秦尚疑惑道︰“為何?”李凌道︰“對面有烈火堂和漠北聖殿的數百武者高手,還有汗衛隊和格林狼甲騎等,那烈嬌還給我準備了幾百火槍手。”說到最後李凌都有些自嘲。秦尚听了細想起來也是皺眉,的確現在將士雖然團結一心,但是對上這些精銳力量缺少應對,一旦被對方的精銳撕破口子就會很危險,李凌道︰“我的特戰營、忠勇營、鐵甲騎都擅長搏殺,本能抵擋一二,但是人數太少而且還分了一半去封堵雙子山口!所以今天只有我帶親衛隊頂上去,才有可能擋住發了瘋的漠北人!”秦尚自然明白這戰斗的凶險,這種四面八方都是刀槍箭雨就是武宗都扛不住,但是作為主將也去身先士卒一旦身死就可能全軍崩潰,秦尚拒絕道︰“不行,就算你帶你的親衛隊也不過二百人,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如果你一旦有事,整個防線反而可能崩潰!”秦尚這種想法實際也對,兩百人在這幾十萬人的廝殺中起不了什麼作用,李凌道︰“我發了不勝則死的誓言,如果頂不住,到時候全軍潰敗,最後我也是戰死!”秦尚還是不同意勸道︰“你是一軍之首!”李凌最後堅決道︰“就這樣決定了,父親您就當這是我的命令,為了我們更多人能活下來,父親你就不要推辭了!”秦尚頓時一震,而李凌這麼說正是因為他從前天晚上開始心中警兆,這第三天心中警兆已經到了頂點,李凌昨天看了漠北大軍的瘋狂,雖然李凌不知道到底什麼原因,但是李凌知道自己這次必定有大危機,李凌心中認定問題應該出在對面發瘋的漠北大軍身上,而此時的李凌想到那二十萬軍民百姓對自己信任崇拜的目光,李凌就不可能拋棄追隨自己的他們,到了李凌現在的位置已經沒得選擇只有拼死一戰,這或許就是身在高位必擔重責的道理吧!秦尚听了看了看李凌道︰“如你真讓我指揮,你必須听我號令,我沒讓你上去,你就不準上去,不然我不會指揮!”李凌看著秦尚的眼第一次感覺到秦尚對自己的關懷,李凌听了點點頭道︰“好,那我和親衛隊就在陣眼待命!”秦尚也知道陣眼是這陣的關鍵就答應下來!
一炷香後,李凌就召集眾將議事,蠻羽樂行馬忠蔣儉定安及秦安等一到,李凌就宣布道︰“諸位!我現在宣布,將指揮權臨時交于秦尚參將,直到戰勝漠賊以前所有人都必須听從秦帥的命令,包括我也將听命于秦帥!違者軍法處置!”頓時眾將士面面相視,玉門村的將士對于秦尚並不太感冒,不過李凌既然也在這里也都沒什麼意見,而定州軍等人听了想到秦帥曾經是帝國的軍神,而且也是朝廷投靠過來的頓時心里有了一份親切,定安和秦安瞧了也知道李凌和秦尚必定私下說了!秦尚也知道軍情緊急也不廢話道︰“軍情緊急,諸將听令,我現在只宣布一條,一旦開戰後,每一炷香時間為限輪換,我會根據戰況以號為令,無論交戰與否均需後備隊替上,換下的隊伍也必須保證陣地不丟!”眾將听了心中卻是心中都松了一口氣,大家對于秦尚的命令都十分敬服,李凌听了心道這點確實自己疏忽了,自己之前都是通過感知士兵氣力來判斷是否換下,這樣就經常出現戰斗力強的士兵一直在戰斗,但是這樣對于這些戰斗力強的並不公平,畢竟戰斗力強不代表交戰不會死亡,憑什麼後備隊就可以躲後面?而且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真正的做到了全軍相對公平,而且只要多輪換幾次,所有士兵都將得到真正的鍛煉,而不是一部分只在後面吼兩聲就打完了,至于後備隊的死亡率可能會高一些,那總比全軍覆沒的好!
玉門人民這邊將士繼續各就各位,大部分將士見了倒沒什麼,而一些百姓和定州軍只見李凌的親衛隊來到陣中,卻不見了李凌和定安心中狐疑,一些對李凌不滿的不由的小聲道︰“那李凌或許想帶著老婆逃了!”而李凌正在帳篷內對定安做交代,李凌看了看定安道︰“如果我有不測,你到時就先撤吧!玉竹,玉菊你們兩個一定要保護好夫人回到玉門村,還有帶上李欣和樂詠他們樂隊!”李凌把一個包袱給了玉菊,里面李凌悄悄的放了自己從不離身的手機和一封信,如果自己有難相信玉菊能帶回給秦雪,這里最讓李凌信任的就是這丫頭,定安和玉竹玉菊听了都不敢置信,尤其玉菊對李凌有些盲目的崇拜道︰“家主,要走一起走,我要跟在你身邊一起戰斗!”李凌听了笑道︰“男子漢大丈夫,發了誓言怎能走,你又怎麼保護我?這種幾十萬人正面廝殺武宗也難抵擋多久,放心我也不是那麼輕易出事的,我只是以防萬一,畢竟天有不測風雲!”定安听了想到自己當初說跟李凌的時候也是說的不違誓言,而她感覺到李凌感覺到事態危機,她本想說什麼但看到李凌對自己的眼神,她知道李凌是想自己和腹中的孩子平安,定安是一個理智有主見的人終于忍住沒有說話。而李凌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中卻是一激靈,李凌心想難道天要下雨?下雨自己在上游也不怕啊,難道雙子山口冷玉那會出問題?李凌搖搖頭不再想,先度過眼前這場難關再說吧!
李凌在後面和定安交代的時候,漠北大軍這邊吶塔也開始了精心布置,漠北所有精銳汗衛隊鷹甲騎狼甲騎,神射手,蠻乃部勇士等各部精銳都一一擺開,而最讓人矚目的是吶塔烈嬌身後幾隊人馬,汗衛隊,烈火堂武者和聖殿武者,還有五百火槍騎兵,漠北眾將士也都是殺氣騰騰!相比起來守軍氣勢頓時弱了,吶塔等眾將領看守軍瞧了自己的布置都士氣低落變的鴉雀無聲頓時有些得意。
這時就听見沉重的一陣腳步聲響起,眾人不由的望了過去,卻是所有人都沒見過的一群魁梧盔甲戰士。隨即玉門守軍通過頭盔防彈玻璃認出了是李凌,眾將士頓時士氣大振大呼︰“村長,村長!”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李凌發明出來的東西必然是好東西,此時的李凌身著新制的外骨骼盔甲,李凌之前一直在思考怎麼抵擋火槍,藤甲雖然不錯但是面對後面越來越多的火氣很容易起火,而什麼凱夫防彈李凌也做不了,而且還有保質期很難維護,李凌就想到坦克裝甲車,足夠厚的鋼板到現代都很難擊破穿,但是厚盔甲又太笨重,即便武者來穿也堅持不了多久,但如果把盔甲的重量大幅度減低呢?于是李凌就想到了現在各國新研制開發的外附骨骼技術,李凌當初也看過這方面的科幻片,也看過一些發燒友的各種研究心得及各種圖片,李凌最後就選擇了適合現在的無動力外骨骼盔甲。而李凌現在作為一方之主自然要什麼有什麼,雖然材料沒有現代那麼先進,但是有外敷骨科的圖紙和基本原理,李凌用牛筋牛皮輕合金仿制出簡易的外附骨骼還是能辦到的。李凌做的這個外附骨盔甲,實際就是在通過外附骨架將大部分重量通過接地的鐵靴傳入地面,基本能省去七八成的重量,這比現代的外附近骨骼省力比率還高,並不是李凌發明的先進,而是李凌的要求不像現代要求那樣高,李凌的做法很簡單粗暴,外骨骼架構的肩部和腰部焊接如機甲一般的盔甲部件,相當于很大一部分盔甲重量直接傳到地面,就相當于以前人背著很重的背簍靠在斜坡上休息的感覺,因為考慮到戰士的靈活攻擊性,只有手臂部分的盔甲和武器重量需要戰士全部承擔。而李凌最後有進行了按自己審美的美化設計,這身漂亮帥氣的的機甲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他們的武器也不相同,有刀盾有加長版鉤 槍和短劍,這支人馬只有三十六人,算上自己三十七人,李凌都從自己親衛隊中選出的有內氣的武者選拔出的,因為李凌在玉門村公開鼓勵學武,這些小伙子都十七八歲才開始修煉能修煉出內氣實際都是天資很不錯的,只是因為現在產量的緣故李凌這一批就選了這三十六人,這還是李凌出發前兩天才完成的,而且因為外附骨骼對身材符合要求很高,所以這三十六人的體型實際看起來和李凌都差不多,至于以後其他體型的只有等技術改進後再說了。而李凌將這些人分成三小隊,每隊十二人,五個盾牌手四個鉤 槍手,兩個神弓手也配有短劍,隊長兵器隨意。這是李凌借鑒了戚繼光的鴛鴦陣十二人,但是李凌又根據實際情況做了改變,因為戚繼光的鴛鴦陣最初是用來對付倭寇的,倭寇以搶掠為主戰斗意志並不強。試想不怕死的正規軍用排盾沖來,什麼狼憲多少尖刺也沒用,這松散的鴛鴦鎮根本擋不住集體沖鋒,所以李凌從兩個盾牌變為五個盾牌正面三個左右各一個,盾是冷兵器中士兵的半條命,即便有外附骨盔甲,李凌也堅持配了盾,盾不僅能增加防護還能增加人的安全感,減輕士兵的緊張情緒降低氣力消耗,其次狼憲過長在這大規模作戰廝殺中也沒什麼用,而火槍手就用神弓手代替。
李凌自然為一隊的隊長,李豐和蠻七為另外兩小隊隊長,蠻七也是蠻村的一個很不錯的小伙子,李凌讓李豐小隊帶三十親衛隊去左面黑旗營的陣眼,蠻氣小隊帶三十親衛隊右側陣眼,李凌將自己的李字將旗也插在了中間陣眼。守軍將士見了都是心中振奮,李凌沒有獨自逃走,而是換上了那奇特的戰甲來戰斗,那些說閑話的人此時都閉上了嘴巴。而在場唯有秦尚和秦安蔣儉等老將見了沒多興奮,因為他們知道這身盔甲得多重,秦尚心道這盔甲就是站那一會都會很累,這樣也好你就站那就行了。
吶塔和烈嬌等人瞧了這沒見過的厚重盔甲也是一陣皺眉,雖然他們都心道這麼重的盔甲能干什麼,但是耐不住確實好看威武的樣子,而且是李凌搞出來的東西,這就讓烈嬌不得小視。雙方不再廢話,吶塔讓夏人步兵推著板車舉著盾在李凌防線前結陣,木板雖然簡陋卻是陣地戰弩箭的克星,雖然慢你卻拿它沒辦法,秦尚自然不會把過多寶貴的連弩車箭支浪費在這些炮灰身上,秦尚也沒有下令出擊攻擊對方的結陣,因為一旦出擊對方騎兵必然沖來混戰,在陣外廝殺當然不如在陣內以逸待勞,因為秦尚認為這木板雖然限制了自己的射擊也同樣限制了漠北騎兵的射擊。
很快漠北的炮灰兵結陣完畢,只見守軍陣前一百多米外立起兩排比騎馬士兵高一些的木板,每排的木板長二三十米間隔三四十米高低不等的木板,而第二排的木板後與第一排也相隔二十三米剛好對上第一排的空隙處,就像本來一排人隔一個人後退了一步成為兩排人,而後又在五百米處又立了兩排這樣的建議木排,有些木板上還有樹枝樹葉,這木板雖然可能擋不住床弩,但是卻能極大的限制了弓弩視覺影響射擊,李凌瞧了心中後悔自己怎麼沒把這玉兒湖周圍的樹都砍光了,不過好在他們砍光了這只有這麼四排木板,吶塔一揮手一聲牛角號聲響起,第一波幾千騎兵散開隊形開始了正式攻擊,騎兵在木板之間奔跑穿梭放幾支箭到防線,他們也是用來試探消耗守軍箭矢的,秦尚按兵不動,或許有了木板的遮擋這幾千騎兵更加肆無忌憚的放箭,偶有幾個守軍倒霉蛋中箭慘叫,眾守軍不由的憋了一口氣,如果是李凌見了或許就下令反擊了,但是秦尚仍然按兵不動。但是李凌想來秦尚這樣做確是對的,靠這些騎兵的攻擊射一個月卻也射不死多少人。
吶塔見秦尚做了對面的主帥,心中是既興奮又擔心,他興奮如果自己戰神了秦尚就證明自己比自己的父汗強,擔心的是秦尚給他的感覺比之前對上李凌更加沒有把握。而烈嬌心中也是一樣的感覺,那武宗高手李凌主動成為一個將軍站到秦尚指揮的軍陣中就是強強聯手的感覺,烈嬌想起自己以前的師傅聖母司徒樂和老可汗吶曼雖有些分歧,但兩人一直都比較有默契使得漠北逐漸強大,而自己聰明絕頂怎麼就和這蠢貨吶塔一起,眼看小把戲對秦尚起不了作用,吶塔終于忍不住了,他不可能就讓這些炮灰就這麼射一天。吶塔終于喊道︰“開始進攻!”隨即牛角號聲大起,大決戰終于開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