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音樂換成了喜慶的旋律,玉門學院學員方陣,玉門學院醫師方陣,千亦雪和秦玉站和第一台千玉仿制機的展覽方陣,玉門村慶祝豐收農民方隊陸續走入場中,玉門廣場的氣氛終于達到了**,玉門村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在玉門村的快樂。李凌這次的安排的方陣雖然有二十個,但是平均每個方陣也就一百人的樣子,總人數也就兩千余人,但是在場的十萬人都沸騰了,他們此時都對玉門村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這時李凌說道︰“各位鄉親們,我宣布!今天玉門村的玉門村周年閱兵游行結束了,下面由陸有替我主持!”眾人都笑了起來,在場人都笑了起來,大家當然都知道接下來是李凌的幾位女弟子婚禮,李凌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李凌也看到了村民們對自己更加信任。只是隨著幾隊新人的入場,前面是玉春和李豐,玉夏和黑飛,隨後是玉秋和一位玉門學院叫伊休的學子,玉冬和黑飛,楊梅和薛老五,馬忠和紅秀,江靈兒和項立,七對新人此時都是光彩照人,李豐和黑飛的死黨們看了都開始起哄,只引得玉春和玉霞也羞紅了臉,在場人紛紛贊嘆中卻發現多了兩對新人,後來一打听原來是李凌之前收的一個徒弟馬忠和冷月谷的一個女弟子紅秀結婚,還有一個是李凌的義女江靈兒也和項立成婚。
隨後按照李凌之前修改簡化的中式婚禮禮節,七對新人拜了天地,拜了父母,夫妻對拜儀式後。李凌就大聲宣布道︰“諸位鄉親,今天是我的弟子和義女的婚禮,玉門村的各村食堂已經準備好了酒席,大家都吃好喝好!”這時候也快中午了,頓時各村的村民都爭相來與李凌道別,李凌站在那足足站了近一小時和大家一一告別,這是沒辦法,李凌這中心村雖然最大,但是也招待不了全村十萬人吃喝,所以這里也只招待之前眾代表和婚禮雙方的親友。眾代表這次終于吃上了美味的酒席,李凌帶著幾對新人去和眾親友去一一介紹謝禮,這是給他們一個建立交際平台的絕佳機會,雖然李凌很討厭關系網,但是完全杜絕交際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人是社會性的,李凌只能做好自己作為榜樣,盡量杜絕一些不好的習慣在玉門村發展,因此幾對新人項立和李豐兩人表現的最為活躍,他們和在場的軍中將領和各縣代表聊得很開,李凌雖然看在眼里也沒有去干涉,因為有些事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而去干涉,這或許只是自己的缺點別人的優點。這場婚禮下來只把李凌累得比自己結婚都累,真是當爹當媽不容易。
晚上十點過,眾代表和親朋好友紛紛散去,李凌獨自坐在自家院子內許久不動,秦雪看了以為李凌喝醉了有些埋怨的道︰“夫君,叫你少喝點少喝點,看喝醉了吧。”李凌微笑道︰“我沒醉。”張金鳳就沒好氣的道︰“醉了的人都說自己沒醉!”李凌有些無語,實際上李凌真沒喝醉,這種大場合李凌反倒不會醉,因為基本都是走一個形式,大多都是酒杯在嘴邊踫一下就可以了,這也不是李凌沒有情義,要真喝誰也不能擋住這麼多人敬酒。李凌就道︰“那我醉了!”幾人瞧了李凌語言清晰知道李凌並沒有醉都安下心來,秦玉就道︰“夫君可是舍不得玉春她們?”張金鳳一听頓時盯著李凌看,附近幾個丫頭都不由的升長了耳朵,李凌知道秦玉有讀心術,但是她大多只會根據話的真假來判斷,李凌笑道︰“玉兒,你可別亂猜,我可受不住你金鳳姐的醋勁,我是有些舍不得玉春她們,但是女大不中留早晚得嫁,只是這家里一下少了六個人,我覺得冷清了不少。”頓時幾人都一陣感觸,現在前五個丫頭都出嫁了,而最活潑話多的趙燕也暫時住在了玉門村學院宿舍去了,這家里的確清淨了大半。眾人听了想來也的確如此有些感慨。
這次近十天的年會活動終于結束,李凌終于又可以開始平靜而忙碌的生活,而眾代表回去也把自己在玉門村的見聞傳了出去,玉門村從只是傳言的玉門村,在玉門村甚至全大夏的人心中慢慢變得形象生動起來,而李凌也印發了第一份報紙玉門周報,把玉門村的這次年會和閱兵及集體婚禮與命同樂的事跡書畫在上面發了出去,上面雖然說的是年會閱兵等事,但是李凌卻在報紙上把玉門行會理念深入其中,這報紙李凌堅持只用的漢語,而同時李凌也以低價向周邊售賣漢夏字典,李凌相信只要有人看見這報紙上那些軍民一起慶祝的畫面,人們一定就會去想知道上面寫的什麼,李凌的目的自然是吸收真正上進的人來,只有真正向往玉門村的,听了玉門村的傳言,知道了報紙上說的內容,他們才會去專研學習漢語,只要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學了漢語,他就會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還有一點就是李凌現在地盤內想吸收的是外面的精英進來,而不再是什麼難民都收進來了,雖然李凌說的是要救助廣大百姓,但是李凌的糧食盈余的也並不多,這些多余的糧食李凌還要用來加工生產成飼料餅干肉干釀酒飲料等等,社會的進步是需要多樣化的生產,而不是只種地!餅干肉干大家都知道可以做軍用干糧,也可以給百姓做方便零食,飼料是利于規模化的養殖,而適量的釀酒飲料自然是豐富人民的生活,這些產品的流通就能把村民的錢運轉起來形成經濟循環。
同時對于玉門村內的商業模式李凌也在研究,李凌吸取了知道的經驗設立了玉門村商法,大致規定了哪些行業只能由官府運作,哪些行業可以由私人運作,所有商家都將以銷售產品開票記賬,以銷售額計算交稅,這是李凌的本行各種條款設計的妥妥當當,而李凌也會給各商家發放特制發票,同時公告廣大村民發票號碼會每月定期抽獎,而有商家不給發票者可投訴查處等等,李凌將玉門村商法公布出來後,讓盤山州等地的許多人看了有些覺得麻煩,但是按這規定算起來這交的稅也似乎比以前還少,一些商家就琢磨著怎麼偷稅漏稅,但是他們不知道李凌以前的專業就是干這個的,他們的後果可以聯想,李凌也有意的將商法讓冷艷秋傳到冷月谷,李凌自然是想學招商引資活躍市場,因為冷月谷的網絡幾乎可以采購大夏地盤上的所有物資。
李凌在玉門村帶領著玉門村一邊穩步發展逐漸走上軌道,一邊享受著天倫之樂的時候,玉門村外已經打成了一片,大夏朝廷的夏弘盛率領三十萬北方軍團和程飛的八萬容州軍團號稱八十萬征討寧王夏元智,寧王夏元智及過雇佣軍十五萬和請來助陣的無妄國的無妄寺五萬大軍正擺開陣勢迎戰,同時夏元智也請求慶州金刀門和武州真武們等各勢力出兵牽制夏朝廷軍隊,真武門和金刀門雖然不怎麼情願,但是想到如果寧王被滅,那麼他們也難以獨自抗擊朝廷,所以真武門和金刀門也只有出兵吸引夏朝廷的一些注意力,就連陽州李家也派出了一萬人馬協同金刀門出戰,頓時大夏朝廷控制的地盤交界處到處都是戰斗不斷,而同作為反抗夏朝廷陣營一員的玉門村李凌,李凌得到消息後只是回復寧王夏元智道︰“相信寧王必定能大破敵軍,但是我玉門村兵少將寡,又有朝廷寧州軍虎視眈眈,我們玉門村就只有盡量牽制住朝廷定州軍,為寧王聲援了!”寧王夏元智得到回復頓時大罵李凌無恥,朝廷的寧州軍早就被李凌打的心驚膽戰,哪還敢攻打玉門村,但是玉門村的兵少卻是事實,寧王心想多半是自己偷襲了冷月谷,李凌對自己不滿所以不出兵,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夏元智為了壯聲勢還是公開了玉門村李凌牽制定州軍和對自己的聲援,只引得一些聰明人猜想多半是夏元智打了李凌的老丈人家不滿呢,不過現在各路義軍都是十萬八萬的,李凌那一點人響應不響應他們也不在乎,不過如果他們後來知道李凌周年慶閱兵的真實情況後就又是一種景象了。
朝廷大軍中軍帳中夏弘盛此時比金陽洲大營時成長了許多,他此時已經成為了以為一位合格的統帥,他精細的布置著的作戰計劃,雖然外族有火槍但是自己手里有仿制神弓,而攻破冷月谷的外族大炮的情報他也知道了,夏弘盛也做了相應的預案,然而沒接觸過火炮的夏弘盛卻低估了火炮的射程,他認為火槍和弓箭一樣也就百余步,火炮最多也就和一般的弩一樣三百余步,因為當時攻打冷月谷時候火炮的射程就是一百余步,那是因為現在火炮的準度還很低,那克萊因為沒有危險為了提高命中率才靠近到一百步才發射的。
雙方近六十萬人的廝殺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決出勝負的,不過連續十多日的試探交鋒,雙方基本已經彼此了有了一些了解,而試探的結果就是大夏朝廷勝多敗少,朝廷大軍士氣越發高漲,而夏元智的人馬因為相對訓練較少,即便以前有火槍的優勢,但是朝廷有了仿制的神弓,這神弓比現在的火槍更穩定射程也更遠,頓時打的夏元智措手不及,因此寧州軍連戰連敗丟失三座縣城,夏元智的寧州軍士氣越發低迷,而這時夏元智終于忍不出請求墨波斯基帝國和堅美利合眾國的雇佣軍出戰。克萊和馬勒也知道如果再不出手,寧王被滅,自己在這大夏地界就找不到代理人了,而且作為外族來到這大夏地盤搶食,這大夏朝廷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于是克萊和馬勒還有夏元智夏子成幾人一番討價還價,克萊和馬勒得到了滿意的承諾,克萊和馬勒通過這些天的作戰情況進行了分析,就制作出了一份精密的方案。
這日退了幾陣的夏元智在要道的一處平原擺開了陣勢堅守,這地方李凌還來過,這就是寧州的咽喉要道信陽坡,歷代在此發生了數次慘烈戰役,如今多少年後又出現兩支軍隊在此要決一勝負。夏元智將十余萬人馬全部擺開準備在這里和夏弘盛決一死戰,而程飛此時的人馬也和無妄寺的人馬對峙起來。這信陽坡就是一個小丘,因為南北都有河流交錯,所以這里成了一處要道,方圓幾十里都是平地一覽無余無法伏兵,夏元智的寧州軍和兩萬雇佣軍都清清楚楚的擺在那里。朝廷軍中諸將也都看得清清楚楚,有了神弓的輔助,他們現在對那些像燒火棍的火槍也不再懼怕,只要在這里擊敗夏元智,幾乎就可以宣告寧王的沒落,士氣高漲諸將就紛紛請戰!而夏弘盛現在卻沉穩的多,他知道夏元智敗不起,而他代表大夏朝廷帶領著大夏的主力精銳同樣不敢敗。
經過幾天的對峙後,夏元智的陣營沒有一點變化,夏弘盛在眾將的多次請戰下,夏弘盛終于發起了總攻,戰斗一開始朝廷大軍士氣高昂,而寧州軍也寧死不退,這方圓數里數萬人馬都在廝殺,只殺得天昏地暗,不過在朝廷大軍的猛烈輪番攻擊下,第一道防線不久就被攻破,朝廷大軍士氣大振,也讓夏弘盛放松了警惕。在第二道防線再次攻破後,夏弘盛已經徹底沒有了警惕之心,他看著夏元智的兩道防線敗兵都再次退往第三道防線時,夏弘盛下令讓六萬精騎發起沖鋒夏元智的帥旗,因為在他看來前面十余萬主力都敗了,最後那兩萬外族雇佣軍和兩萬預備軍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擋得住自己的攻擊,夏弘盛自然不想讓夏元智收攏殘兵加固這最後的防線,這六萬精騎就是平地都應該能擊敗夏元智的二十萬大軍,夏弘盛忍住此時才下令出擊就是要一舉擊潰夏元智軍隊的信心,朝廷的大軍看見最精銳的北方軍團精騎出擊都聯想到勝利在望士氣高漲紛紛跟隨。
然而對面剛退回最後防線的夏元智看見卻是心道夏弘盛你終于忍不住了!這時第三道防線的寧州軍和雇佣軍卻前進一段距離,把那神秘火炮亮了出來,三排大炮足有上百門,夏弘盛雖然感覺到有些不對,但是他估算著只要再需要一點時間,自己的前方的騎兵就能奔射到對方陣中,于是夏弘盛下令道︰“擊鼓,強攻!”頓時朝廷陣中擂鼓助威,而前鋒精騎也領會到夏弘盛的意思,為首的將領大呼一聲道︰“夏!”頓時奔馳的精騎紛紛熟練的挽弓搭箭,只等進入射程就對寧州軍致命一擊。
五百步,四百九十步,四百八十步,四百七十步,只要進了四百五十步,自己的奔射就能射到對方,忽然︰“ ! ! ! !……”,夏弘盛在後面高台上就見那些大炮口吐火光,然後听到 的聲音,緊接著就看見自己騎兵陣中多處爆裂開來,“轟!轟!轟!……!”那是炮彈爆炸的聲音,頓時這些第一次遇到如此景象得朝廷精騎也一時蒙了,不少人落馬被踐踏而死,而戰馬也被驚得不再一個方向的前進,四處都是爆炸聲,馬兒四面亂竄,馬背上的騎兵自顧不暇那還能安心作戰,不少騎兵是沖到了寧州軍防線,然而等待他們的是寧州和雇佣軍的盾牆和火槍三段齊射,一群一群的朝廷騎兵落馬,他們零星的弓箭並沒有對寧州軍的防線有多少作用,然而後面的騎兵看不清前面的情況隨著大流往前沖,這差不多就是中國滿清騎兵的八里橋之戰的重演。那火炮太厲害了,朝廷的人馬哪見過如此威力的武器,夏弘盛看得心中滴血,夏弘盛首先反應過來大呼道︰“鳴金撤退!”忽然又是左側幾聲巨響,夏弘盛隨即往左側北面望去,卻見朝廷的人馬似乎在紛紛躲避什麼,原來是夏子成炸了河堤,實際那也不算河堤,因為這一切都是一個圈套,這前面兩道臨時的土牆防線實際就是為了挖出小河溝,然後引兩邊水流過來就成了兩條淺淺的護城河,雖然不至于淹死人,但是卻能切斷和遲緩軍隊,尤其是朝廷的騎兵就更成了甕中之鱉,騎兵變成了步兵。頓時朝廷大軍慌亂成一團,而夏弘盛這時立即指揮著寧州軍開始了反攻,勝負已定。
這一戰朝廷人馬大敗損失過半,朝廷北方軍團的主力精騎損失殆盡,寧王夏元智雖然損失不少但卻異常振奮,他寧王的名號再次名震天下!而可憐的夏弘盛這次又成了別人的墊腳石,在朝廷人馬逃回容州城途中,夏弘盛終于抑郁而死,他實在無顏再回到朝廷,或許只有死才是最好的歸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