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裴改變不了楊渥的一意孤行。
或者說,就不可能改變,因為這個計劃,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楊渥自己的安全,那怎麼可能換成別的方案。
一早出發的大軍一直到次日臨近傍晚才趕到了蒲塘場(今江西九江市德安縣),因為前面都是官道,士卒們又大概都猜到了是在逃命,速度比以往快了很多。
蒲塘場,號稱“贛北通衢”,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從這里往西穿過幕阜山,就進入了岳州。
100多里路的山路,完全是在幕阜山山脈里的群山之間穿行。
發現前鋒的騎兵行走的方向,後面的步卒隊列里,議論聲開始越來越響。
“不會吧,要從山里走過去,那兵器糧草怎麼辦?”
“不至于吧,吳王也不是傻子,怎麼會從這里走?”
“吵吵什麼?閉上嘴巴邁開腿!...”
隊列里的都將、隊正之類的基層軍官開始大聲訓斥,把議論聲鎮壓下去。
在隊伍後半部壓陣的秦裴一臉嚴肅,他心里也是沒有一點底。
這才哪到哪?等下到了山道谷口,要把大車上的物資全部卸下的時候才是最關鍵的,處理不好這兩萬多大軍也許一朝崩潰都有可能。
扛著幾十斤物資穿過100多里山路,這是多腦殘的人才敢下的命令。
雖然前面也有三國時鄧艾偷襲成都的案例,但人家那是輕裝好吧,走出陰平小道的時候整個一個叫花子軍。
這一仗根本就不是軍事的勝利,蜀軍滅掉他穩穩地,說白了是成都的世家早就厭倦了無休無止的北伐了,盼著魏軍來結束這煎熬呢。
秦裴的心思還沒有收回來,最後方就開始了一陣混亂。
他心里一驚,回首望去,前面幾十騎沒命奔逃的是他放出去警戒後方的踏白,後面,煙塵彌漫間,看不清什麼情況。
但是他的心理已經有了答案︰燕軍騎兵。
撇開從蘄州渡江過來的一個師,前面過江的燕軍一共有三個軍一個鐵騎旅。
再除去一個純步兵軍,佔領袁州的一個師,也就是說燕軍在江南還有三個輕騎兵旅和一個鐵騎旅。
是啊,以燕軍的精明和善戰,怎麼可能把騎兵放到宣州、歙州這樣的崇山峻嶺里,當然是在洪州以北的鄱陽湖平原上等著呢。
他還沒有決定是否迎戰的時候,前軍已經開始了混亂。
楊渥的東院騎兵望風而逃,率先沖進了幕阜山的山道里。
後面,步卒開始跟著準備進山,躲避燕軍的追殺。
可是即便是谷口,也就是一兩步的寬度,兩萬多人都想擠進去,那不是開玩笑嗎?
頓時,谷口人擠人、人推人,咒罵聲、埋怨聲、斥責聲響徹于耳,所有人恨不得飛躍過山道。
秦裴的臉上一絲苦笑。
誰能想到,後方的追兵壓迫上來,居然是前面的軍隊先亂,這個世界真的太魔幻了。
可是他能說什麼?逃跑的是吳王,不是自己屬下的士卒,自己還要幫忙收拾殘局。
此刻,後方的騎兵已經如滾地的旋風一樣掠過吳軍的兩翼,前鋒已經接近了山道谷口。
兩千五百鐵騎,五千弓騎。
“列陣,列陣!”秦裴大聲呼喊,自己隊伍里別的不多,大車足夠,3000多輛呢,
如果把車陣組織起來,未必會立刻輸掉。
可是任憑他如何招呼,甚至把橫刀都抽了出來,士卒們依舊像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很多人都已經把刀槍扔到了地上,一副絕不反抗的表情。
軍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起來,趕快布陣!”秦裴一腳踢在一名營將後背上,催促他組織士兵布陣。
可就在這個時候,從前軍開始,一陣喊叫聲山呼海嘯而來︰“我們願降,我們降了!”
叫聲很快傳遞到了後軍,猝不及防地影響了後軍士卒的情緒。
看著身邊拋下武器,雙手抱頭的士卒,嘴里還在喊著投降,秦裴最後一絲僥幸被徹底磨滅了。
看向西方楊渥逃離的方向,秦裴的目光里全是破碎的絕望。
即便他當年固守昆山,面對浙西節度使錢 手下大將顧全武一萬多人的圍攻,打到最後只剩不到一百人。
即便他被顧全武俘虜,在杭州足足被囚禁了四年多。
他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全無生趣。
戎馬半生,就跟了這樣一個君主,算不算得上是一種悲哀。
“嗆...”的一聲,他把已經回鞘的橫刀重新抽了出來,就要往咽喉上反手割下。
一邊早就注意到他情緒不對的牙將隔著戰馬撲了上來,不要命地抱住了他的手臂︰“將軍,不值得啊!”
“將軍...”更多牙將、牙兵全部圍攏了上來,從他手里合力把橫刀搶下,甚至把他從戰馬上拖了下來,一臉緊張地看著他。
“將軍,兵敗如此,不是您的責任,何必如此!”
“對啊,姓楊的不是個東西,您又何必...”
周圍七嘴八舌的議論,要不是在晚唐這個特別的時代,早就砍了**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唉!”秦裴長嘆一聲,他有些體會到嚴可求的感受了。
吳王楊渥只身帶著六千多人逃亡岳州,手下就剩朱思�禳@隊觥 顱[三員親信將領。
失去指揮的淮南各州在燕軍摧枯拉朽的攻擊中被一一擊破,駐守鄂州的鄂岳觀察使劉存也率軍投降。
他是聰明人,分析了一下形勢以後,覺得去投朱溫或者馬殷完全是多此一舉。
到了此刻,天下大勢還不清楚嗎?
與其將來在梁軍或者武安軍中再去歸降燕軍,早一點一步到位不香嗎?
征南戰役,用時四個多月,王彥章橫掃淮南、江西境內常州、潤州、光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饒州、洪州、袁州、吉州、鄂州、蘄州、黃州、光州十五個州,俘虜受降大將朱瑾、嚴可求、秦裴、劉存、陳知新,偏將副將數百人。
俘虜士卒十三萬人。
對于這樣的成績,王彥章特別開心。
他屬于嗜戰分子,打勝仗比升官還過癮。
在他眼里,這一場酣暢淋灕的大勝,你就是拿一個王爺來都不換,那又什麼好的?
沒有看見王彥庭折騰了一個燕王,沒事就要和朝廷過幾招,王彥章自認為這不是自己擅長的。
一直以來,他身上最大的優點就是清醒,武力上誰都不服,一輩子都為沒有和李存孝過上幾招而遺憾。
但是從政方面,他從投軍的第一天就放棄了,全力以赴做好小堂弟的打手就好。
還有一個心情不錯的耶律阿保機,他現在已經沒有了要和王彥庭爭一下高低的**了。
一旦發現有人全方面碾壓了你,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態。
雖然是契丹人,但是也是看過項羽、李建成的歷史記錄的,他得到的知識是,即便你再厲害,也要保證沒有比你更加厲害的人存在才行。
而關鍵是,這一點不取決于你自己,而是老天決定的。
因為阿保機已經決定做不了雄主,就做雄主的肱股之臣。
反正當初內遷的耶律家族歷經了多年,現在已經漢化的差不多了,婦女兒童都能種一手好莊稼,紡織家務也干的不比漢人差。
仗打到這個地步,周邊的幾鎮都是緊張的不行了。
梁軍也就算了,反正不是一天兩天了,債多了不愁。
鎮守蔡州一線的劉知俊就是把守軍往前移了移,反正燕軍要過來自己說了也不算,愛咋咋地。
其次是武安軍節度使馬殷,他把主力全部調到了岳州、潭州、衡州、郴州(今湖南郴州市)一線,絲毫不敢大意。
楊渥是從岳州過江直接投奔了朱溫的,甚至手上的三員戰將和四千人馬也完好地帶到了梁軍的地盤上。
馬殷心里糾結了半天,他很想把楊渥的人馬扣在手上,又怕燕軍以此為借口趁機進攻武安鎮。
一直到最終離開,楊渥都不知道自己這一次的好運氣是為了什麼才有的。
和他差不多的是錢 ,無論地盤和兵力都比較接近。好在錢 知道燕軍的兵鋒在西線洪州一帶,自己的甦州暫時還很安全。
最害怕的是兩邊兩個小藩鎮,一個是只剩下江陵一塊地方的荊南節度使成熘,一個是守著信州(今江西上饒市信州區)和撫州(今江西撫州市)的鎮南節度使危全諷。
對于他們來說,燕軍隨便拔一根寒毛可能就把兩家給壓死了,所以這段時間一直是戰戰兢兢,不敢大意。
不過因為小到了極致,倒也不至于操心怎麼布防。
對于成熘和危全諷來講,你燕軍不來打我就多做一天土皇帝,要是來進攻我,那要麼逃、要麼降,倒也不需要糾結。
喜歡五代︰鐵騎縱橫縱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