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鐵騎縱橫

第145章 宿海之戰1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霧里的煙 本章︰第145章 宿海之戰1

    揚州,淮南節度使府衙。

    楊行密正在和常州刺史李遇和歙州(今安徽黃山市歙縣)刺史陶雅聊天。

    這兩個人都是當初跟隨楊行密在廬州起事的人,那時候楊行密還叫楊行愍,算得上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了。

    難得聚到了一起,楊行密也是頗為高興。

    這時候,右衙都將徐溫快步走了進來,對著楊行密就是一禮道︰“大王,安東軍佔據徐州,日後必然與我淮南不睦,末將請求攻佔海州、宿州,以為屏障。”

    嗯?

    談興正濃的楊行密還沒有反應過來,看著徐溫。

    王彥庭的人馬佔據徐州,他十幾天以前就知道了。

    但是他今年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差,前年又被朝廷冊封吳王,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爭霸雄心。

    他現在只想安穩地把大位過渡給兒子楊渥,就算圓滿了。

    此刻徐溫的建議不由讓他猶豫了,安東軍可不是好惹的,這個現在全天下的藩鎮都知道。

    尤其是王彥庭,不但深通兵法,而且很有城府。

    前年朝廷冊封他為成德節度使,誰都看得明白是想拆開安東、成德兩鎮,動搖內部的團結。

    結果他反手一個整軍,把軍權依舊牢牢地控在手上。

    以至于現在大家的概念里仍然是安東軍,只是分了朱雀玄武而已。

    就這輕描淡寫的一手,楊行密都覺得可以算是手腕高明的了。

    可是還沒有等他想好,一邊的陶雅已經開始發難︰“徐將軍妄自開戰,需要想好,安東軍可不太好打啊。”

    楊行密眼角看了一眼陶雅,他知道這兩人是各自看不順眼的,但是陶雅如此搶在自己前面說話,就有點不妥了。

    畢竟,自己這個老大還沒有發表意見呢。

    “國華,你且先听一下敦美的想法。”他默默地打壓了一下陶雅。

    雖然話里很客氣,叫的都是彼此的表字,但是意思已經傳達了,還是要听一下徐溫的意見。

    陶雅的眼神和李遇的交匯了一下,還是應聲閉嘴了。

    “大王,剛才是世子和卑職談到了此事,安東雖然強勢,但是如果沖突實在難免,為何不在淮河以北先試探一下,即便不敵,也有淮河天險可以倚仗。”

    這句話,讓楊行密多看了徐溫兩眼。

    他知道,自己兒子楊渥是絕對說不這些話的,徐溫無非是給楊渥臉上貼金而已。

    但是作為一個父親,怎麼會拆穿對自己兒子有利的謊言呢。

    而且徐溫作為右衙都將,說白了就是自己的親軍牙將,絕對的親信,忠誠度是不用懷疑的。

    再往深里考慮,徐溫的話也確實有點道理。

    清口一戰,滅了朱溫七萬大軍,陣斬宣武大將龐師古,因此現在淮南軍對防御淮河沿線充滿了信心。

    如此一來,好像也不是不能一試。

    他的心態轉變,被三人都看在了眼中。

    李遇已經站起拱手道︰“世子尊貴,不可親往前線,大王如果想戰,遇願意為大王一戰。”

    話音落地,徐溫和陶雅都是要表態。

    楊行密揮手制止了。

    他含有深意地看了李遇一眼,眼神里有些莫名的含義。

    不管自己兒子多麼紈褲,畢竟還是自己的骨肉。

    眼前這兩個當年跟隨自己的驕兵悍將將來會服從自己兒子的指揮嗎?

    他眼里陰霾漸起。

    “你們二人就不要湊熱鬧了,畢竟你們都各自鎮守一方,職責重大。”楊行密把李遇和陶雅先撇開在了事情之外。

    如果再讓二人立功,自己就越發擔心兩人功高震主了。

    從眼前來看,楊渥肯定是不能上戰場的,最多掛個名。

    至于徐溫加上張顥,是自己的左右牙將,忠誠可以,武力也行,但是對于戰陣之事還是要差一點。

    對于安東軍,他還是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的,就讓自己手上的王牌去吧。

    號稱江南第一將的李神福。

    公元899年初春,剛過完年,淮南節度使、吳王楊行密以舒州(今安徽安慶地區)刺史李神福為大將,張顥為副將,呂師造為行營都尉,起兵五萬,攻佔海州。

    安東軍馬上有了反應,先是派了一旅的鐵騎,直接沖到了泗州(今江甦淮安市盱眙縣淮河北岸一帶),算是威懾,也把海州的淮南軍退路給斷了。

    隨後,安東朱雀軍副將,都虞侯高思繼率朱雀1軍1師、朱雀5軍9師、朱雀鐵騎1旅,合計兵力兩萬三千人,以周思校為副將,進攻海州。

    最初,李神福仗著自己兵多將廣,出城迎戰,卻因為朱雀軍鐵騎以及2師的突騎兵的凶猛沖擊,退進城內。

    朱雀軍隨即展開攻城,連戰半個月,始終不能突破,兩軍開始進入對峙。

    這一下,安東軍身上的神秘光環終于慢慢被褪下了。

    大家都發現,只要和安東軍圍繞著城池打陣地戰,好像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首先是神武軍輝州刺史的張歸厚開始對徐州展開進攻,卻在徐州城下被朱雀鐵騎2旅和3旅一頓猛沖猛打,加上啊朱雀1軍2師的配合,損兵折將兩萬余。

    安東軍野戰無敵的說法再次傳遍全國。

    就在這個時候,淮南軍廬州(今安徽合肥市)刺史劉威,率軍3萬,進駐宿州,對徐州形成了包夾之勢。

    更有大將陶雅,率領騎兵五千,步兵兩萬,由宿州出發,增援海州。

    一時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海州城外。

    這段時間,淮南軍的戰績表明,安東軍並沒有想象中可怕,只要不給他野外沖刺的機會,對方也會對自己毫無辦法。

    這一來,楊行密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何況,最初出兵的建議是掛在自己兒子楊渥的頭上的,無論如何,現在這個局面都證明了楊渥的正確。

    為了讓楊渥建立更多的威信,幫助他承繼自己的位置,楊行密派出了自己的精銳。

    這支隊伍里,還有1000名黑雲長劍都的士卒,由指揮使馬指揮。

    楊行密的這一戰,指揮的頗有章法,首先宿州和海州一樣,幾乎就是空城。

    他也知道這是朱溫禍水東引之計,就是等著自己進城的。

    不過現在不管引不引,和安東軍都已經開戰了,所以無所謂了。

    何況只要劉威佔據了宿州,想來以三萬之眾,守城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那支援兵就更加講究了,陶雅是他手下少數對指揮騎兵頗有心得的戰將,黑雲長劍都更加是騎兵的天敵。

    黑雲長劍都是少有的重甲步兵,楊行密幾乎是傾盡所有打造了這支王牌部隊,士卒全身覆蓋鐵甲,可以說是刀槍不入了。

    手里的武器,說是長劍,實際上更加接近初唐和盛唐時期的陌刀,劍長近八尺,雙手持握,對付騎兵起來,常常讓對方騎兵人馬俱碎,頗有當年李嗣業率領安西陌刀軍抵御安祿山騎兵的風采。

    海州城頭,李神福已經接到了飛鴿傳書,知道了援軍已經出發的消息。

    他看了一眼身邊的兩個副將,道︰“夜間派人攀著繩子出去,監視安東軍動向,我估計安東軍撤軍在即,這一次,我們要讓安東軍再也不敢進犯我海州。”

    安東軍兵力不足,沒有圍城,可惜自己擔心飛雷炸門,已經把門全部堵上了,只能從城頭攀著繩子出去。

    “是,將軍!”張顥興高采烈地拱手領命。

    他是楊行密的心腹,更加是楊渥最倚仗的兩人之一。

    這一次,不但給楊渥掙了足夠的面子,自己也是鍍了一層金。

    牙將一般是很少有機會領兵出戰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將領自身安危。

    若不是楊行密要打壓一幫淮南軍的老臣,也輪不到自己。

    倒是一邊的呂師造很是擔心,忍了半天終于出言提醒道︰“將軍,安東軍騎兵犀利,即便撤軍我等也要預防對方回馬一擊為上。”

    他的話,讓李神福眉頭微皺。

    安東的騎兵確實是比較討厭,這一次過來的朱雀軍中,有一個旅的鐵騎,還有一個旅的突騎兵,各兩千五百人。

    眼睜睜地看著聞名天下的安東騎兵從自己眼前逃走,也確實是有點可惜。

    不過他事先是考慮過的,宿州距離海州500里,徐州距離海州400里,而且大部分路是在一條線上的。

    也就是說,只要援軍行軍8天以後,基本上就是堵在了安東軍撤回的路上,到時候安東軍一定已經是無心戀戰了。

    即便擋不住對方騎兵,也要把對方將近兩萬人的步兵留下。

    只要做到這一點,就是天大的功勞,還是名揚全國的好事。

    現在就看安東軍的情報能力了,如果對方再晚幾天得到消息,基本這個事就穩妥了。

    一直以來,李神福都認為自己的作戰能力是高于淮南軍的其他人的,但是自己的官職卻和別人沒有什麼區別。

    這讓他難免有些失落。

    這一次,如果自己把傳說中從未一敗的安東軍擊敗,可想而知功勞有多大,又會升幾級官。

    想到這些,他的身上暖洋洋的充滿了力量。(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五代︰鐵騎縱橫》,方便以後閱讀五代︰鐵騎縱橫第145章 宿海之戰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五代︰鐵騎縱橫第145章 宿海之戰1並對五代︰鐵騎縱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