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漸漸安靜了下來,大營里,王彥庭先見了元行欽。
倒不是說他多麼重要,而是他的行為實在是太奇怪。
用王彥庭的話來講,就是顯眼包。
他實在好奇,是什麼讓這個小將如此的行事。
結果在元行欽把事情原委介紹完以後,連王彥庭在內的所有人都樂了。
劉守光真是個妙人啊。
還要給個姿態。
結果元行欽果然拿出了一個分外妖嬈的姿態給你。
王彥庭莫名地有些喜歡元行欽,這是個懂幽默的。
“元將軍是不是還沒有字?”他看眾人稱呼元行欽都是直接叫名,尤其是高家兄弟和他算是曾經的同僚,不應該不知道。
估計眼前這小子出身不怎麼樣,而且還沒有行冠禮,所以是只有名的。
“稟太尉,我是孤兒,至今無字。”元行欽答道。
王彥庭想了想,道︰“我希望你成為安東軍的甦烈,為安東百姓開疆拓土,給你一個字︰幼方!”
甦烈,初唐名將,字定方。
和演義里不同,歷史上甦烈是大唐忠心耿耿的名將,參與了平突厥、征高句麗、滅蔥嶺、夷百濟等一系列戰事,平定三國,都是生擒國主,後世稱其為“滅國狂魔”。
他給元行欽賜字幼方,是寄予了厚望的。
元行欽大喜,連忙拜謝。
接下來就是康懷英和葛從周了。
康懷英倒是好對付,立刻就降了。
王彥庭也沒有在意。
有些人,降著降著就習慣了。
這種人,當不得大事,但是拿來沖鋒陷陣還是可以的。
王彥庭是實用主義者,他準備把康懷英調去對付草原民族,做個副將是綽綽有余的。
不過葛從周就有些難辦。
王彥庭親自走過去給他松綁,還說了一堆的好話。
這個家伙就是不發一言。
這就有些難辦了。
他明白,葛從周算是朱溫的創業團隊的元老,彼此之間是有信任和感情的,和康懷英之流截然不同。
但是沒有想到葛從周如此固執。
殺了吧,有些可惜。
畢竟這個人人品不錯。
他記得葛從周為人至孝,又懂感恩。
平盧軍王師範手下大將劉 因為善待了他的母親,後面被俘以後葛從周在朱溫面前極力保薦,終于救下了劉 一命。
後來,這個劉 還成了後梁可數的大將之一。
不過要他放虎歸山,那也是辦不到的。
自己憑本事捉來的,憑什麼?
甚至像當初劉守光這樣用錢糧來贖人也不可能。
養虎為患的事他這個務實的人是不干的。
一邊,高思繼看事情陷入了僵局,連忙給王彥庭一個眼色。
王彥庭連忙吩咐把人重新押了下去。
“子義,你有主意?”他問高思繼。
畢竟對方這一年都在瀛洲,離義昌這邊很近,有很多事自己可能不知道,高思繼知道。
“太尉,葛從周的一家老小全部在鄆州!”高思繼回答。
他和安東軍其他人不一樣,還沒有熟悉到叫王彥庭老大的份上。
“家屬在鄆州?”王彥庭一愣。
按照慣例,大將的家屬都在汴州為質才對啊,所以他根本沒有想過這個方法。
難道是因為朱溫對葛從周特別信任。
他突然想起,自己記憶里劉 也是在王師範天才的十三路出擊計劃里攻破了一城才俘虜了葛從周一家,難道就是鄆州?
他看向高思繼,對方給他一個肯定的點頭。
臥槽!
機會來了。
他馬上召來了投降的宣武軍牙將,這個家伙,從高思繼的介紹里也是個人物。
“我給你一支兵馬配合你,你能否把葛將軍的家小全部接來?”王彥庭開門見山,直接問他。
嗯?眼前的牙將明顯一愣,馬上狂喜。
他單膝下跪,拜謝道︰“謝太尉恩典,末將還有一事相求,懇請太尉成全。”
什麼?
王彥庭沒有想到他是這樣的反應,有些奇怪地問。
“懇請太尉允準我等把兄弟們的家小全部接過來。”牙將再次拜謝道。
嗯?
這是什麼套路?
王彥庭疑惑了。
這一路,加上這一次的四萬俘虜,安東軍俘虜的義昌軍、宣武軍都有十多萬了。
即便王彥庭已經遣散了義昌軍的大部分,還是留下了至少九萬人。
這樣大的規模,安東是養不起的。
他還不想像其他藩鎮一樣飲鴆止渴,盤剝到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
安東軍如今的戰力,都是因為背後家屬過上安定生活的原因所致。
所以,人口一定是重中之重。
問題是,還有送上來的嗎?
他都覺得不對勁了。
還有,一家一口接出來問題不大,如果接出來幾百戶人家,那和攻佔一座城池有什麼兩樣?
王彥庭一肚子困惑,連忙追問原因。
隨之一問之下,王彥庭簡直是無法置信,這是天上掉下的潑天富貴啊,居然送到了自己門口,那還不得接住?
原來此次作戰之所以宣武軍全員被俘,就是因為根據“跋隊斬”,老大沒了,他們回去也是死。
可是現在他們投降了,自己的命保住了,家小就會遭殃。
所以此刻所有的降兵心里正在七上八下呢,如果王彥庭願意幫忙接回家屬,那是感恩戴德。
最關鍵的,此次葛從周率兵五萬,已經把附近州縣全部抽空了。
本身上個月龐師古抽調了近十萬兵力,南下和楊行密對峙。
結果葛從周又來一下,像齊州、鄆州、濮州等地駐軍已經各自不足2000人。
王彥庭大喜,看大帳里其他人都是兩眼放光了。
這是什麼?
戰略資源,可以把幾個州的人口搬空的機會啊。
怎麼辦?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直接佔據了這幾座城池,都是上州啊,比瑞州還大。
但是從目前來看,不能得罪朱溫過甚。
而且安東軍的兵力不宜過度分散,反而處處薄弱處處破綻。
那就不要地盤,要人口。
派誰去呢?這些牙兵當然可以,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回去也是死。
但是自己總要有個信得過的跟著去組織。
高氏兄弟就算了,他們還要破城呢。
復仇在望,不讓他們參與有些說不過去。
他打定主意,抽調了王彥童和康懷英、元行欽帶2000破垣軍、1000萬虎軍前往。
有康懷英和牙兵們帶隊,詐開城門不是隨隨便便的事嗎?
萬虎軍就當保險了,萬一激戰的時候一錘定音。
沒事就在遠處警戒好了。
畢竟破垣軍可以穿宣武軍的服裝,萬虎軍的鐵甲沒有地方換。
當然,這麼大行動,還需要其他人的配合,怎麼組織幾個州的人口往回走都是問題。
他想了想,從步卒里抽調了四個都的人馬,分別跟隨前往四個州。
宣武軍四萬多的降兵里,抽調十分之一,一樣分成四個隊,跟著自己的四都步卒前往。
原本還提心吊膽的,害怕俘虜炸營。
現在知道了游戲規則,他覺得完全可以放開了浪了。
朱溫搞出一個不講人情世故的“跋隊斬”,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作用吧。
王彥庭心里美的冒泡。
不過他做夢沒有想到,光組織這四支隊伍整整用了兩天,因為所有俘虜一方面希望家屬接過來,一方面又擔心安東軍有什麼陰謀。
好不容易說清楚了,選擇人員又是一堆問題。
降兵之間彼此信得過信不過的,全是糾結。
最後王彥庭實在沒有辦法了,按照每隊1人,每個都10人的方法,讓他們投票選舉,才算擺平了這件事。
王彥庭身心疲憊。
這富貴也不是那樣好接的。
最關鍵的,他發現在軍隊里面,很多事講不清楚是很危險的。
前期很多降兵產生了誤會,差點引起了對峙。
有一個念頭曾經在他腦子里轉過,現在無比強烈地再次出現。
那就是必須建立思想政治的工作人員,類似于後世人民軍隊的政委。
王彥庭還曾經想過官名,就叫︰思政官。
不過之所以後來他想想也就算了,就是讀書人太少,沒有合適的人可用。
現在,這件事情已經迫在眉睫了。
他覺得如果不抓緊時間落實,後面自己的很多事情就沒法貫徹下去。
想起去年自己在長安的時候,認識那麼多的官員小吏,他覺得可以去爭取一下。
這些可都是讀書人,又是在官僚階級的底層,完全可以給他們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他記得其中還有幾個自己很是看重的世家殘留的年輕一代。
送走王彥童率領的搬家大隊,他馬上修書給了李秉思。
情報司成立很久了,派下去的人員都有好幾千了,也該發揮作用了。
何況,這一次還只是要他們送幾封信而已。
【最近有留言問為什麼寫了這麼多的戰爭場面,卻很少戰術計策和朝堂權謀,這里統一回復一下。我是邏輯狂和強迫癥,這個大家都知道,所以在我的計劃里,前期是不會出現這些的。
戰術計策在最近幾章才會慢慢出現,到了125章左右打朱溫的時候會有一個**。在實力不到一定程度之前,我覺得所有戰術都是沒有意義的。絕對的實力差距會抹殺很多戰術的價值。
至于朝堂權謀,在提綱里還要後面,因為現在王彥庭根本沒有資格參與,而且他的謀士還沒有出現。我的定位里,王彥庭是戰場上的大師,因為作為一個現代人他能夠接觸到的信息是古人不能比的,自然更能夠把握戰場的局勢,但是朝堂上沒有別人輔佐是不可能適應那個年代的爾虞我詐的。寫平原公主就是為了後面的朝堂埋下的伏筆。
最後,再說一次,我確實有點邏輯控,所以不自覺的就會寫很多心理活動,我也很苦惱,但是改不掉。總覺得不寫就沒有交代清楚,這算是強迫癥晚期了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