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江南的一堆小藩鎮。
這些節度使,要感謝楊行密。
因為後面楊行密在清口(今淮安一帶)一戰狠狠吃掉了朱溫的七萬大軍,使得北方諸多大佬紛紛對過江打江南避之如虎。
這一戰,被譽為晚唐五代的赤壁之戰。
後面無論是後梁、後唐等五個大國帝位如何變遷,繼任者都像赤壁以後的曹操一樣,對江南的土地再也沒有熱情了。
這也造成了南方十國漸漸成型,地盤雖小,卻順順利利地立國了。
不過這個王彥庭就不怎麼關心了,對于這堆偏安一隅的小國之君,他就記得兩個。
一個是吳越國的開國之主錢 。
這個錢 是五代十國號稱最講信義的人,對老百姓也很好。
後世的錢塘江就是浙江百姓紀念錢 命名的。
據說《百家姓》里之所以錢就跟在趙後面,就是因為這本書是宋朝編的,皇帝當然放前面。
但是編書的人是浙江人,感念錢 的恩義,就把錢 放在了第二。
第二個當然是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了。
這小詞寫的,害了多少中小學生。
上一世王彥庭每次看到“春花秋月何時了”,內心的郁悶就立刻“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當然現在還沒有南唐,那塊土地上,連吳國都還沒有建立。
就這樣,王彥庭終于從一個歷史發燒友蛻變成了歷史研究員。
現在,他可以毫不謙虛的說,五代歷史,我最懂。
那是,後世那麼多歷史學家都是在史書典籍里研究,哪里有他這樣直接听到看到的詳細。
當然,也有別的收獲。
至少有近百名的小官吏通過他對安東三州的描述產生了向往。
畢竟,現在在全國找這樣一片安寧的土地已經不多了。
對于真實性,他們都有自己的判斷。
有些東西,就不是他們認為的一個帶兵的人可以編出來的。
作為世家門閥被清洗後殘存的子弟,這些人的眼光還是足夠的。
王彥庭現在也只是埋下一顆種子,反正無論能否發芽,他自己都不虧。
不過,前腳剛剛吹牛安東多麼安定祥和,後腳他就被打臉了。
因為壞消息終于來了。
7月21日深夜,熟睡中的王彥庭在一陣粗暴的搖晃中被驚醒。
眼前,除了自己的親兵,是六七個個渾身是血的安東士卒。
他們帶來的消息,是耶律阿保機發精銳騎兵十五萬,圍攻瑞州。
盧龍劉仁恭,發兵五萬,在薊州、平州牽制王彥章。
這幾人,是來報信的。
王彥章一共派了破垣軍和踏白軍各一都人馬,但是遭到了一路的圍堵。
跑到這里就剩了這六、七人。
這還是掩護的士卒把戰死同僚的戰馬全部集中給這幾人才能擺脫追擊。
眼前幾人,每個人都跑死了五、六匹戰馬,卻也在20天不到,直接跨越了2000多里路。
終于來了嗎?
王彥庭心里感慨一句。
這是他到目前為止面臨的最大危機。
不過細問一下,好在各州的準備都很充分。
特別是瑞州的李秉思和周思校,自從王彥庭西征,他們直接把踏白放出了100里警戒,也使得瑞州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契丹人來襲。
劉瓚指揮的州府官員,在一天內就把城外所有的百姓全部收進了城里。
更加值得稱道的是情報司的工作。
在李秉思的授意下,不等上面命令,直接把有契丹臥底嫌疑的200多人全部收監,一天之內的審問,就確認了其中100多人,更加牽連了前面沒有發現的30多人。
接下來就是李秉思的神操作了。
他把全部從契丹回來的漢人集中起來,當場砍了確認的100多人連帶家屬中的男子,女子全部充為奴隸。
最厲害的,李秉思宣布,還有100多人收監中,一旦他們招供,牽連的人全部一樣待遇。
但是,如果主動承認,既往不咎。
不過,家屬還是要充為奴隸,但是,此戰之中,每5個契丹人的人頭換一個家屬脫離奴籍。
如果戰死,全家立刻全部自由,重新成為瑞州百姓。
就這一下,又找出來100多。
這一手被李秉思通報薊州王彥章以後,大腿堂兄照方抓藥,也在薊州和平州找出了300多契丹臥底,包括那個李秀慶。
王彥庭倒吸一口涼氣,自己是知道一定有契丹臥底,但是沒有想到這麼多。
加上自己軍中,估計有上千人,這如果是陣前反水,他良的想想都膽寒。
他慶幸自己選了李秉思這個膽大心細的家伙負責情報司,真是無意中下了一手好棋啊。
“大將軍,這是我家指揮使大人讓我交給您的。”為首的軍士將幾張被血沾到的紙給了王彥庭。
這一看就是自己不熟悉的部隊,如果是踏白,都是一口一個老大的。
王彥庭展開,這是目前為止最詳細的臥底名單。
有安東三個州已經確認的,還有懷疑中的。
也有自己軍隊里已經確認的,還有懷疑中的。
王彥庭小心地折起來,放進懷里。
他收到李秉思的啟發,也覺得可以用一下,但不是現在。
一早,安東軍就開始拔營,隨時準備出發。
王彥庭則帶著王彥童又一次來到了皇宮門口,求見李曄。
他明白,時間再緊也要和皇帝說一聲,否則李克用一挑撥,這一次算是白來了。
還落下一個不尊皇權的壞名聲。
等了半天,皇帝終于傳令召見。
此時王彥童都已經開始小聲罵罵咧咧了。
“明軒,一大早覲見,不知是何事?”李曄也覺得奇怪。
這王彥庭自從那天離開以後天天和各部官吏混在一起,再也沒有見到過。
結果今天一大早,宮門一開就主動前來,不知道是什麼事情。
他對王彥庭倒也不擔心,因為安東遠在東北,對長安現在談不上什麼訴求。
就算他對自己有什麼歹念,也要過得了李克用和朱溫兩個大佬的關。
他相信此去瑞州2000多里,以李克用、朱溫的立場,才不會放你順順當當過去。
“陛下,契丹人20萬精銳來犯安東,臣特來請辭,回瑞州抵御外夷。”王彥庭才不會傻到把盧龍也牽進來。
那樣的話,說不準皇帝還樂見其成呢。
這就是契丹這個蠻夷來犯,純純的民族矛盾。
“什麼?”李曄手里一桿毛筆跌落書案上。
他做夢也想不到是這樣的事。
大唐這些年飽受外敵侵擾,無論是吐蕃還是回紇,都沒有什麼好心思。
但是契丹一向還算親善,如今也要對大唐下手了嗎?
內憂百年,如今又添外敵,他這個皇帝,已經不堪承受了。
“除了武周年代,契丹自松漠都督府設立至今始終安分,何以現在敢如此挑釁?”李曄看著王彥庭。
他在分析事情的真實性。
更加懷疑王彥庭企圖在這件事上得到什麼。
王彥庭一下讀懂了他的眼神。
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對李曄的態度太好了。
你不知道你沒有資格說站在實力的角度和我說話嗎?
他現在對皇帝這個人物開始產生了厭惡。
就這多疑的性格,還談什麼帝王格局,海納百川。
但凡你們的祖宗對郭子儀、李光弼好一點,大唐就不會混成現在這個樣子。
可是看看眼前李曄的樣子,哪里有半點檢討自己的?
他自問安東軍的目的就和白紙上寫的字一樣一目了然,在長安這個破地方還真沒有什麼訴求。
即便要官,還用得著過來一趟嗎?
王彥庭記得就眼前的這個李曄,好像想派一個親王去取代王建的西川節度使。
結果人家也不廢話,拉著那個親王在城樓上看著城下無數高喊太尉的士卒道︰“我也不想做這節度使,都是將士們的民意逼得我做啊。”
結果呢?民意順利逼退聖旨。
不過眼前也不好僵持,王彥庭忍了忍,只能回話︰“契丹迭剌部夷里堇耶律阿保機幾年前就統一了契丹八部,又滅了渤海國,現在正是野心膨脹的時機,所以對于契丹來犯臣和安東各級官員都有準備,請陛下勿憂。”
他心里是真的有些不爽,主要是對方這種只要是人就懷疑的性格實在是不討喜。
關鍵你還給不了我什麼,憑什麼?
好在李曄也是看出來王彥庭的怨氣。
大唐天子能屈能伸,想通了各個關節,他很快也調整了自己的情緒。
“如此,明軒你盡快趕回,一定要把契丹蠻夷驅逐出去,我到時論功封賞。”
他趕緊補救,剛剛自己的表現確實有點差,對于王彥庭他還是存著拉攏的心思的。
這一戰如果打贏,就好好地封他一個官,想來也就可以彌補了。
李曄心里盤算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