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州之戰打完,兩路大軍繼續向長安出發。
首先到達了河中(今山西西南部),這里的節度使就是李克用的女婿王珂。
翁婿相見,自然是要隆重迎接的。
王珂直接率領全體文武出城相迎。
王彥章也懶得摻和,他現在的態度就是我來長安是救皇帝的,和你李克用無關。
好在河東軍現在也確實有些怵安東軍,也不敢整什麼ど蛾子。
反正糧草給你供應好了,咱們兩家井水不犯河水。
也許是自己人不需要來虛的,大軍在河中只是停留了一晚,次日就繼續向著長安前進。
就這待遇,還沒有當初安東軍到太原府休息的時間長。
不過這一次,隊伍里又多了河中軍的人馬。
在皇帝面前刷臉,這樣的好處李克用肯定要給自己女婿安排上。
沒想到才走了兩天,前方就報告有不怕死的攔路。
匡國(今陝西西部)軍節度使王行約(王行瑜兄弟)率軍三萬在朝邑(今陝西大荔縣東部)擺開了陣勢,準備阻擋大軍救援長安。
接到斥候報告的李克用和王彥庭都有些懷疑真實性了。
這是喝了多少才敢用三萬馬步軍阻擋同樣兵力的純騎兵?
用王彥庭的話講,但凡有一盤花生米,都不會醉成這樣。
更加離譜的是,對方居然放棄了同州(今陝西大荔縣)的堅城,主動東出,準備和河東、安東聯軍來一場野戰。
帳下的大將們互相看看,都爆笑了出來。
就算你不知道安東軍的實力,也該了解河東的沙陀騎兵吧?
“明軒,這一仗就讓我們河東軍來打吧!”李克用看著王彥庭。
這幾日,他對王彥庭的態度明顯客氣了很多。
不過他這樣的安排也是有私心的。
絳州一戰,河東軍丟了大人,如果不能及時打一場勝仗,士氣軍心都有大問題。
“就依李太尉的安排!”王彥庭拱拱手。
他的立場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何況安東軍的實力已經展現過了,少打一仗只有好處。
他倒也不擔心河東軍會戰敗,如果連王行約這個廢物都打不過,他就不配叫李克用。
事實果然如他所料。
一場殺戮以後,王行約大敗逃走,連同州都不要了。
小插曲以後,大軍繼續向長安進發。
沒有想到的是,此刻長安已經亂了套了。
逃到長安的王行約會合了王行瑜在長安的駐軍的大將王行實,借口李克用打過來了,忽悠唐昭宗李曄一起去靜難節度使王行瑜的府衙所在地 州(今陝西彬州)避難。
這個操作,唐代皇帝已經是修煉到了圓滿境界了。
從唐玄宗開始,哪一代皇帝如果沒有幾次逃出長安的經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經歷過風雨。
安祿山來了、史思明來了,往西逃。
吐蕃人來了,往東逃。
發展到後來,連李茂貞這樣的下屬藩鎮F了,皇帝一樣要玩一出絕地逃生。
問題是,大家都是讀書人,對《三國志》之類的官員必讀課本都是研究過的。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套自從曹賊用過以後,算是所有權臣的基礎修養了。
李曄不是傻瓜,當然不同意。
消息走漏,李茂貞在長安駐軍的大將義子李繼鵬立刻也動了心思。
他和李曄任命的樞密使駱全 有交情,就內外一起下手,勸李曄西去鳳翔。
這一次,沒了主意的李曄索性誰也不听,繼續賴在長安。
結果,兩家誰也爭不贏,索性就武力決定誰說了算。
李繼鵬聯合了駱全 ,王行實也不認輸,聯合了神策軍中尉劉景宜,雙方在長安城里大打出手。
混戰里,一支箭差點射死了皇帝。
既然到了這個程度,大家也就放開了手打了,皇城宮門被焚燒,長安城里的燒殺搶掠,無處不在。
最後,戰亂平息,皇帝李曄帶著僅有的兩都神策軍,跑到了石門鎮(今陝西藍田縣西南)避禍。
這個時候,河東軍和安東軍的援兵已經到達了東渭橋(今陝西省西安市高陵縣耿鎮白家嘴村),已經很近了。
李克用派出了部將史儼率領騎兵三千,前往石門鎮護駕。
對于這件事,王彥庭無所謂。
他能夠出兵勤王就表達了態度。
至于說一下子和彼此不了解的皇帝的關系搞到什麼程度,就有些異想天開了。
他也從來不會高估朝廷里各色大臣的操守。
就這些人的水平,不給你穿小鞋就不錯了。
所以,沒有讓安東軍護駕,他樂得清閑。
這邊,皇帝李曄也派了宦官張承業前來接洽,甚至允許張承業留在了李克用身邊。
這個人,王彥庭知道,而且很尊重。
因為就是他,和李克用相伴30年,一直到了後唐建立。
李克用始終沒有反唐,張承業居功至偉,也被稱為大唐最後一個忠臣。
現在,皇帝的安全沒有問題了,那就是算賬的時候了。
7月,皇帝李曄下詔,先是削去了王行瑜的全部官職。
然後,任命李克用為 寧四面行營招討使,保大軍節度使李思孝為北面招討使,彰義軍節度使張 為西面招討使,王彥庭為東面招討使,開始討伐王行瑜。
保大節度使李思孝是定難軍節度使李思恭的弟弟,他們都是黨項人,也就是後來的西夏人。
李思孝兄弟原本姓拓跋,後來因為討伐黃巢立功,被賜姓的李。
這些年,他們既不幫皇帝,也不幫其他藩鎮,屬于默默掛機在一旁的狀態。
現在接到詔令,馬上起兵和河東、安東聯軍會合,向 州開拔。
收到戰報的王行瑜,親率大軍4萬,前出東南梨園寨(今陝西淳化縣)駐守。
有時候王彥庭確實很難理解晚唐藩鎮之間的用兵,都是這樣的千篇一律。
照理來說,這時候《孫子兵法》早就普及了的。
還有李靖的《衛公兵法》什麼的也應該讀過吧。
看到王行瑜又一次沖上來,他都覺得無聊。
果然,兩軍剛一交戰,王行瑜就連敗兩場,損失了大將王令陶。
這下,王行瑜也不浪了,老老實實堅守梨園寨。
戰斗一下變成了攻城拉鋸戰。
不過王彥庭一直很奇怪,如果自己猜測的是真的。
也就是說李克用要麼和契丹人,要麼和盧龍軍,要麼兩者都有,一起醞釀了一個陰謀。
為什麼不讓自己攻寨,消耗自己的兵力呢?
他確實猜不到,因為李克用現在已經後悔了。
所有的計劃在絳州之前都是順利進行的,唯獨絳州一戰,先把河東軍內部的士氣打沒了。
現在就連自己11歲的兒子李存勖都建議自己要三思,不要把瑞州人得罪過甚。
這也就算了,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絳州的影響會這麼久這麼大。
李思恭的保大軍過來會合攻寨,這件事剛開始誰也沒有在意。
這麼多年,保大軍算是很本分的藩鎮,只管自己內部建設的那種,大家對他沒有什麼恩怨,還能合作。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保大軍將士從河東軍、安東軍嘴里听說了絳州之戰的細節。
慢慢地,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連李克用都明顯感覺到,保大軍下至普通士卒,上至節度使李思孝,有事沒事都開始喜歡往安東軍營地混了。
現在李克用的頭有兩個這麼大。
保大軍很少和周邊沖突,但是不代表人家是軟柿子。
對于黨項族這幫頂著耳朵邊兩簇頭發的蠻子有多麼凶悍,他是知道的。
人家只不過身為異族,還沒有看清大勢,又受限于自身的實力和地盤,在猥瑣發育而已。
一旦王彥庭願意合作,甚至是收買人家,就憑炸彈這一個玩意,河東軍的西邊立刻就會出現一個大敵。
如此情況下,李克用怎麼敢讓王彥庭再一次在保大軍之前顯聖。
何況李思恭代表的還不光是保大軍,還有他哥哥的定難軍,兩個鎮的雄兵,壓上來誰不怵?
現在的李克用是騎虎難下。
他有心立刻讓王彥庭回到瑞州,遠離李思恭,又怕破壞了契丹人和盧龍軍的計劃。
按照前面的安排,這個時候安東那邊應該是已經開始了。
可是留下王彥庭那絕對是個大禍害。
別說自己能不能打得過王彥庭,就算河東軍徹底切斷了王彥庭的退路,一旦人家直接去投保大軍了,那就是自己的噩夢。
別說,這還真是晚唐藩鎮間的常規套路。
自己軍中的大將李罕之原本不就是河陽節度使,被朱溫打過來的嗎?
現在李克用又氣又恨。
氣的是皇帝,沒事把李思孝這黨項孫子弄過來干啥?
恨的是自己怎麼就傻到摻和到了盧龍軍的事了呢?
雖然河東軍和安東軍遲早會沖突,但是晚上幾年也許自己也能搞到炸彈那個玩意呢?
現在好了,人得罪了,還搞不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