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鐵騎縱橫

第39章 英烈祠1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霧里的煙 本章︰第39章 英烈祠1

    九月二十,晴。

    這一天,瑞州每個城門口、各級政府衙門門口都貼上了統一的告示。

    就瑞州、營州以及下屬各郡縣的農業稅收作了統一說明。

    在一個個大嗓門士子的誦讀聲中,一批又一批百姓來听了又回來。

    這是拉上了自己的親戚朋友一起來了解的。

    一天之內,整個瑞州籠罩著喜氣洋洋的氣氛。

    自去年楚州軍登陸瑞州以來,無論是楚州來的,還是瑞州本地的百姓,總有一個問題橫在心里。

    那就是自己就算種了田,官府又怎麼收稅。

    雖然一個冬天到秋天,百姓都是政府養著,但是那又怎麼樣?

    普天下,多少節度使是把百姓當家禽養著的。

    我保證你活著,但是你下出來的每一個蛋都是我的。

    所以,在稅收沒有出來之前,即便今年的收成比往年要好很多。

    所有人臉上還是眉頭不展。

    現在好了,十稅三,錘音落地。

    這已經是大家听聞過的最輕的稅了。

    而且多余的糧食還可以賣給州府衙門。

    這是听都沒有听說過的好政策。

    以往官府來家里征糧,別說付錢,就是給你解釋一句都算你臉大。

    官府要打仗,要保護你一家老小,問你拿點糧食養軍隊還要解釋?

    刀子要不要?

    如果說告示出來還只是半信半疑,那麼隨著第一批賣糧的百姓拿到一貫貫銅錢的時候,百姓們真的信了。

    無數人喜極而泣。

    這一趟,從千里之外跑到瑞州挨凍受餓了半年多,真的值。

    隨後,從營州遷來的百姓,還有契丹送來的百姓陸續到達。

    每天刺史府前面的廣場上人山人海,州府的各級官吏都被調派到了廣場負責這些百姓的安置。

    首先是落戶,然後分田,最後領取救濟糧。

    對于新來的百姓,州衙給出的是借支一年的糧食,但是次年開始,除了應交的稅糧,還要開始分期歸還救濟糧。

    官府給出的政策是分十年償還。

    很多新來的百姓找人算了一下,如果種的地夠多,其實兩、三年就可以還清了。

    來之前忐忑不安的心情終于在瑞州當地百姓的介紹和吹噓中安定了下來。

    是的,現在連當初從楚州來的百姓也開始接受了自己是瑞州人的身份。

    沒有瑞州,哪里來這樣的安定日子。

    誰特麼還懷念楚州?

    關于營州的規劃,王彥庭和王彥章商量出來的是放棄。

    因為根本沒有這樣多的機動兵力去駐守,與其這樣,還不如只要人口。

    現在從契丹和營州遷來的二十九萬百姓全部從瑞州開始,一路向北。

    安置耕地,也修築民居。

    反正現在百姓的要求都低得很,能有些土房,上面是稻草的屋頂,就滿足的很。

    王彥庭的規劃是,把百姓集中起來,這樣便于保護。

    有一天發展到營州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把北面的那座城市就佔據了。

    那時候的人口和軍隊,一定是足夠的。

    就這樣,整整將近一個月,瑞州城里每天人來人往,喧鬧異常。

    所有人臉上出現了如釋重負的笑容,這是這個時代難得的風景。

    只有王彥庭每天黑著臉,因為他才裝的半滿的糧倉又空了。

    隨著救濟糧的發放,不但收上來充稅的新谷子發完了,就連從百姓手里買來的糧食也見了底。

    還得從江南買糧啊。

    王彥庭深感當家的不易。

    這沒有人是愁,有了人更加愁。

    明年春耕,還有巨大的耕牛的缺口。

    北面來的移民,少有自己家有耕牛的。

    要不再去奚族搶一波?

    王彥庭暗戳戳地盤算。

    他還好奇,去年冬天冒充契丹人搶了奚人這麼多次,怎麼沒有反應呢?

    北來的移民漸漸越來越少了。

    從最鼎盛時期一天來了兩萬多人,到現在每天就幾百人。

    刺史府的官吏有了喘息的時間,瑞州城也重新平靜下來。

    然而,到了十月初八,城里再一次人聲鼎沸。

    這一回,是官府提前三天通知的,集中地在城西破垣軍軍營門口。

    無數百姓好奇,這是干嘛?

    即便宣布稅法,也沒有要求集中過。

    帶著疑問,至少兩萬多百姓向破垣軍營門口匯集。

    因為事先毫不知情,百姓間互相打听,一時熙熙攘攘,七嘴八舌,現場一片鬧騰。

    人群慢慢走到了軍營門前,突然有人大喊︰“那是什麼?”

    很多人這才注意到,軍營對面,隔著大路,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建築,佔地足有20多畝。

    這里可是瑞州城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啊,誰這麼大手筆建的?

    要知道,這個時代軍人絕對是百姓中最有錢的群體之一。

    不但有軍餉、拿了軍功有賞錢,就是戰場上摸個尸有可能就是人家一年的收入。

    所以破垣軍進駐以後,對面馬上就形成了一片繁華市場。

    賣菜的、賣衣服的、飯館、甚至還有娼館。

    沒有人注意到什麼時候這里居然被清空了,蓋了這麼大的一個建築。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一年都不見得來這里一趟。

    大家都忙著種地干活,哪里有時間。

    而且因為軍隊士卒的消費能力,這一片的物價都被抬高了,普通人還真的消費不起。

    巳時(上午9點),刺史府的大小官吏和軍隊將領一起出現在建築門前。

    大家這才注意到,大門左邊搭著一個一人高的高台,而門楣上的牌匾居然被一塊錦帛遮擋住了。

    這是干嘛?

    所有人的好奇心被吊的高高的,雜亂的議論聲漸漸平息。

    大小官吏將領一共二十多人緩緩走上了高台,有人注意到,眾人里軍隊的將領佔了一多半,連部分都將都上了台。

    “瑞州的鄉親們!”王彥庭走前喊話。

    他抑制不住的激動,這一刻,他等了4年。

    甚至在契丹大戰回來後,他把儀式整整拖了一個多月,就是為了等這個建築的建成,等稅法宣布先把民心穩住。

    台下,百姓都是第一次听到這種新奇的叫法,互相打听︰“他阿耶,王將軍叫的什麼?鄉親們?啥意思?”

    一邊,有些見識的人煞有介事地分析︰“估計...應該是鄉鄰加親人的意思吧?”

    “嘿,這個叫法新鮮啊...”

    “王將軍新鮮的事多了,沒有他未卜先知,我們能來瑞州?”

    高台邊上,盧浚揮手下按︰“安靜、安靜。”

    他是司田,分田春耕都是他組織,幾乎瑞州所有的百姓都認識他。

    “今天我們在這里,是因為我要宣布,從今天開始,我們瑞州百姓、瑞州鄉親們的好日子來了。”

    “彩!...”下面一片歡呼,即便很多百姓不明白,也跟著湊熱鬧。

    “我們有了自己的田,也有了穩定的收成,官府保證,以後就按這個來,讓大家日子過的不慌,有盼頭。”

    王彥庭覺得,和這些百姓說話,就整實在的,否則別人听不明白,今天就沒有意義。

    “但是,過著好日子的同時,我們要問,這日子是怎麼來的?又能過多久?”

    全場突然鴉雀無聲,很多人在思考,也有人擔心是不是官府又要出什麼ど蛾子。

    “從楚州到瑞州,為了保住城池,為了找到糧食,也為了解救在契丹受苦的鄉親,我們無數將士浴血奮戰,光榮捐軀。”

    “為了什麼?當兵吃糧嗎?不夠,遠遠不夠!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他們不去犧牲,敵人就會殺死我們的男人,搶走我們的女人和小孩,讓我們餓死、窮死。”

    “更可惡的,就像淮南的孫儒把揚州城燒光了,把人做成肉干,那些草原騎兵把人當牛羊吃,取個名字叫兩腳羊。”

    “所以,我們的將士們慷慨去死了。因為只有他們死了,你們才能夠活著。”

    “正是有了他們,我們才能保證,明年、後年,一直到很多年,我們都還能好好過日子。”

    身後的王彥章看著自己堂弟的背影,這活,自己真的不會玩。

    劉瓚也是臉上嚴肅,心里笑眯眯的,這女婿,真特麼的會忽悠。

    “所以,今天我們要隆重地紀念這些為了瑞州鄉親捐軀的將士們,我們將為在歷次戰斗中犧牲的將士家屬發放撫恤補助。”

    “下面,我們將請出在瑞州犧牲的596名將士的家屬,每家可以得到撫恤金20貫錢,城南的良田20畝。”

    臥槽!

    下面一片沸騰。

    “難怪分田只往北面分,原來城南的地是給死掉的軍人的。”

    “廢話,人家拿命換來的,沒有人家,你城北的地也保不住。”

    “那倒是,當兵真的不容易...”(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五代︰鐵騎縱橫》,方便以後閱讀五代︰鐵騎縱橫第39章 英烈祠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五代︰鐵騎縱橫第39章 英烈祠1並對五代︰鐵騎縱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