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庭松口氣,這是意外的福利。
至少,會少了很多麻煩。
他前世也是喜歡看網絡小說的,對于穿越者和世家門閥的斗爭認知滿滿。
那些小說的描寫爽是爽了,但是他也知道現實里是不可能的。
皇帝都慫了,你還想打敗世家?
曹操牛逼吧?
和世家斗了一輩子,殺了崔琰,逼死荀𨘥@ br />
結果呢,到死不敢上位?
兒子曹丕看在眼里,老爸一死,直接來了個“九品中正制”,先給世家門閥送個大禮包,才敢讓漢獻帝禪讓。
說白了,就是告訴世家們,你們這些創業老臣的功勞我是不會忘記的。
只要我當上董事長,你們的子孫後代就可以永遠在我這里當項目總監、部門經理。
大家都是董事會成員,每年分紅少不了你們。
所以呢,今年的董事長選舉你們懂的,該換換了。
選我!選我!選我!
後面的司馬家篡位了,篡的是曹家的位。對世家,還是要遵循游戲規則。
特別是東渡以後,司馬家皇帝拉著瑯琊王家的手,痛哭流涕地感謝大股東支持。歷史上甚至傳出了“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這特麼就是股權激勵啊。
而這個瑯琊王氏,始于秦代名將王翦,一路走過來,西漢出過諫議大夫王吉祖孫三代高官,一直做到大司空,魏晉時期有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和官至宰相的王衍、到東晉時變成了皇帝邀請坐龍椅的王導和大將軍王敦,包括書法大家王羲之等,最厲害的時候,朝廷四分之三的官員和王家有關。
看看這名單,世家的牛逼氣息,撲面而來。
只有隋朝的楊家父子頭鐵,還敢搞什麼科舉制。
馬上就出現了十八路反王給你點顏色看看。
里面有多少是世家推波助瀾的,聰明人都知道。
王彥庭記得自己看過的小說《大唐雙龍傳》,作者黃易是懂歷史的,直接就叫“宇文閥”,一個“閥”字,用的妙。
“明軒...”遠遠地,一個跑來的漢子招呼著,打斷了王彥庭的思緒。
臉上不由地生出黑線來,穿越過來才10天不到,副作用還在。
對于80後來說,很多人的名字都是一生之恥。
自己的老媽當初就是看多了瓊瑤連續劇,給自己取了王明軒這個名字。
從小學到大學,他至少有5個同名的同學。
網上流傳的段子是︰兩個叫“梓軒”的男生打架,撞上了一個叫“梓萱”的女孩和一個叫“子 ”的男孩。勸架的是3個叫“可馨”的女生,跑來的時候還遇到了3個“若曦”。
要不是派出所基本不接受改名字了,王明軒死活要換一個不那麼社死的。
還好,穿越過來以後,明軒只是這具身體的原主的字,而且放在這個時代,居然還很應時對景。
這個年代,弱冠以後賜字說明家庭還算小有家底,算是讀過書的。
不過經歷了王仙芝、黃巢和各路平叛大軍的不斷搜刮,王家早就不如之前了。
王彥庭在原主的記憶里找了半天,也沒有發現吃肉的記錄,就很悲催。
不然自己堂兄也不會帶著家族里的200來人投軍。
看著遠遠跑來的堂兄,王彥庭嘴角不由得綻開了笑容。
現在是公元887年,堂兄24歲了。
這是自己目前最大的金手指了,也是最粗的大腿。
因為他叫王彥章。
五代十國威名赫赫的鐵槍王彥章,字賢明。
要說牛人就是牛人,就像口袋里的錐子,一定會冒出頭來。
即便現在王彥章還只有一支鐵槍,也還沒有干過槍挑十三太保的牛逼事。
但自己這個堂兄投軍入伍才幾天,就憑著一身武藝和膽魄拿下了一眾追隨者,現在已經是一個200多人的踏白軍都將了。
“都”,是晚唐軍隊一個基層單位,本來是100人的固定編制,但是後來發展亂套了,有上千人的,也有幾百人的,到了宋朝才慢慢穩定下來。
一都的長官就叫都將,也叫都頭。
《水滸》里的武松武都頭就是這麼來的。
王彥庭記憶里五代最牛逼的幾支部隊叫什麼“橫沖都”、“廳子都”也是這個意思。
踏白軍,也就是偵察兵、斥候,有些類似于後世明朝的夜不收。
王家來了200多人從軍,有20多人進了踏白軍,剩下大部分進了騎軍,也是因為這個時代會騎馬的不好找。
王家幾個嫡傳的子弟,算是有一技之長,榮幸入選踏白軍。
既然是偵察兵,那就用不著上千人了,所以王彥章的一都只有200多人。
不過在一都的兄弟里,只有少數幾個王家弟兄才知道,看起來威風八面的王都頭,卻不是當家人。
大家的主心骨是這個掛著隊正的21歲斯文少年王彥庭。
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他讀的書最多,見解最有說服力。
包括這一次來宣武軍投軍。
本來按著大家的意思,這一次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派了大將朱珍進攻天平軍節度使朱 、泰寧軍節度使朱瑾兄弟,一路打到了鄆州(今山東鄆城)。
作為鄆州本地人,當然應該投軍天平軍。
不過王彥庭卻不這麼看,他其實也不記得朱 兄弟最後的下場。
但是僅有的印象告訴自己,目前來說朱溫的軍隊還算是安全的,至少比自己完全記不住的朱 兄弟強。
朱溫還有好多年可以蹦 呢,算是上升期。
即便這個年頭當兵的都是提著腦袋過日子,好歹也要選一個打勝仗的多點的老大。
費盡了口舌,總算是忽悠大伙來入了宣武軍。
沒想到,第三天就遭到了當頭一棒。
大將朱珍中了天平軍鄆州守將朱裕的詐降計,一戰損失了數千士兵,包括10多個加入宣武軍步兵的王家子弟。
大敗之下,全軍退守濮州。
王彥庭心里苦啊。
他是真的不記得有這麼一場敗仗了。
誰吃飽了沒事干把五代十國每一仗都背下來的?那不是服務器該干的事嗎?
今晚又是王彥庭一都的人負責在外巡邏警戒,可是自己實在是無心探查。
對于死去的王氏子弟,他有愧于心。
而缺乏安全感,這是罩在王彥庭內心深處黑壓壓的烏雲。
五代十國,如果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亂世,相信沒有人反對。
禮樂崩壞、綱常廢黜,這就是軍頭政治。
用白話講,就是誰的拳頭大誰有理。
這個原則,可以說是從上到下貫徹的十分徹底。
只要你夠強,朝廷都拿你沒有辦法。
成德節度使王武俊死了,他兒子王士真說我現在就是節度使。朝廷︰oK! No problem!
廬州的小軍官楊行愍把上司砍了,自封廬州八營都知兵馬使,他的上級淮南節度使高駢︰oK! No problem!
還貼心地覺得你的官小了,所以,你做廬州刺史吧。
另外你的名字不太好,我給你出個主意,改叫楊行密吧。
不但皇帝拿節度使沒有辦法,就是節度使拿手下的兵也沒有辦法,各種花樣死。
盧龍節度使李可舉,手下大將李全忠打了敗仗,怕被追究,索性把上司砍了。
李全忠兒子李匡威繼位盧龍節度使後,綠了自己弟弟李匡籌,沒多久就被奪了位置。後來被成德軍砍了;
靜海節度使朱玫造反,結果形勢不對,被需要立功贖罪的手下大將王行瑜砍了;
淮南節度使高駢修仙,寵信一幫假神仙混混,被很不爽的手下砍了;
魏博節度使韓簡,帶兵把河陽軍、天平軍打了一圈沒有收獲,手下牙兵一看這個老板不行啊,老做虧本買賣,砍了。
這些事件,王彥章當然不記得。
但是他知道,這個年頭,藩鎮之間互相打是常態,內部兵變也是常態。
一年到頭沒有幾起發生,都覺得今年是不是年份不對。
以上都是低水準的,頂級玩家也有,比如建立後周的郭威、建立北宋的趙匡胤,直接黃袍加身,本質也是兵變。
朝廷對此類事情的基操就是一概承認,主打的就是一個民主,尊重人民的選擇。
問題是王彥庭接受不了啊。
眼前就發生了他記憶之外的大敗,證明自己的上帝視角有盲區。
這年頭,兄弟相殘的事都有大把,比如朱溫和李克用兩個大佬的兒子,都一個德行。
家族手藝就是相互遞刀子。
還有屁顛屁顛跑去幫忙,結果人家要殺了你的,人物還是朱溫和李克用,地點上源驛。
差點死掉的李克用你就說郁悶不郁悶吧。
這些事情印象深刻。
也讓王彥庭特別缺乏安全感。
人與人之間是一點信任度都沒有啊。
誰知道明天自己是怎麼死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