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賤人,存心跟我過不去!”
陸姝妍剛換掉高氏的人,不久那邊兒就得了消息,接著屋里就掃出了一堆碎瓷器。
高氏院子里的下人,個個噤若寒蟬,院子里只剩下高氏一個人怒罵的聲音。
從院子外頭經過,都能听到動靜,鄭氏的丫鬟對主子小聲道︰“大姑娘回來之後,那邊兒就沒消停過。”
鄭氏是司南伯的另一個妾室,也生了兒子,不過她性子靜,沒事兒的時候就自個兒安安靜靜在院子里待著,就連司南伯有時候都想不起來自己還有這麼個妾室。
司南伯一共三個妾室,除了高氏鄭氏,還有一個連氏,另外還有兩個通房。不過連氏和通房都沒有孩子,鄭氏又是個悶的,所以這陸家整天也就高氏整天上躥下跳的。
這回,鄭氏听到丫鬟的話,也只說了句︰“咱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不過奴婢還是喜歡大姑娘在家的時候,靈犀院那位管家,對咱們可小氣的很。”丫鬟想不明白,怎麼都是妾室,都生了兒子,自個兒主子非得被那高氏壓一頭。
陸姝妍來的這一手,高氏定然是忍不住要去司南伯那兒告上一狀的。
“伯爺……我知道大姑娘看不上妾身,可那鋪子您都給了浩哥兒,她說換人就換人,也太任性了些。”
“這事兒姝兒都跟我講過了,你找的人不行,哪有做下人的寐下主家的銀錢,不直接打死就不錯了,再說了姝兒換的人我也知道,都是陸家的老人了,以後還不都是浩哥兒的嗎?”
一番話堵得高氏啞口無言,若是陸姝妍換的是她身邊的人,高氏還能接著告一狀,可她換的是陸家原先的老人,任高氏也說不出什麼。
“可她還隨便關了鋪子,說是要換買賣,她一個小姑娘哪里知道這些,這鋪子可不能讓她這麼瞎鬧。”
司南伯活了半輩子也沒管過一天家,听高氏說起這些事兒腦子就大,“現在是姝兒管家,她管管家里的鋪子也是應該的。”
他愛憐地將愛妾摟進懷里,“好了好了,她就算管家又能管幾時,早晚是要嫁出去的,現在大戶人家的媳婦兒都得會管家,提前讓她練練手也沒什麼,你上回不是說看上佩雅樓的一套頭面?我給你拿銀子,你明日去買回來。”
高氏听到大戶人家幾個字,眼里閃過怨毒,小賤人憑什麼嫁到大戶人家去,接著又後悔自己當年怕身形走樣,生了兒子後就沒再生,要是自己還有個女兒,這些哪里輪得到關氏的女兒。
高氏這是還不知道司南伯又許出去好幾間鋪子,若是知道了,她屋子里的瓷器又得碎過兩輪,高氏如今,已經將陸家都當作是她兒子的了。
陸姝妍的母親,在床上休養一陣之後,身子也漸好了,就重新又把管家之事給接了過來。
“母親,您要不再歇一段日子,管家的事兒女兒也能做。”
陸姝妍現在還挺喜歡管家的,與高氏斗,其樂無窮。
“不了,娘歇得夠久的了,你沒事兒也可以約著小姐妹們出門玩玩,還是個小姑娘呢,別整天操心家里的事兒。”
陸姝妍笑著答應了,不過她並沒有打算出去玩,與其讓父親挑她日後成婚對象倒不如她自己先挑個好的。現在的情況,也不允許她不嫁人,既然無論如何都要嫁,嫁別人挑的不如嫁她自己挑的。
……
“什麼?!婚期就在九月!!”
收到沈汐來信的沈沅,看了信後沒忍住一巴掌把信拍在了桌子上。
“這個盧訥,積了幾輩子德能娶到阿姐啊,氣死我了。”
沈沅這氣生的,晚飯都少吃了半碗,沈肅看她蔫吧的樣子,笑著問她︰“這是誰惹你了?”
沈耘笑看了閨女一眼,對兒子道︰“汐汐寄了信來,說婚期定在九月二十六,她這不就舍不得了嗎。”
“這麼快?現在都六月了。”
“你祖母去寺里算的,說下半年就這日子好,而且萬一過幾個月敏思的任命下來了,那時候再著急忙慌也不好。”
“那咱們不是都去不成了,就滿滿能去。”
沈耘看了兒子一眼,告訴他︰“我告個假過去倒是可以,你估摸著不行。”
婚喪嫁娶之事,朝廷是允許官員告假的,只是不能經常告假,不然在外地做官的,家里兒子閨女要成婚,當爹的難道不去嗎?
不過沈肅才剛剛踏進官場,沒多久就要告上大半月的假,影響年底考評啊。
“嫂子可以去啊,剛好哥哥在家看孩子,白天奶娘看,晚上哥哥回來看。”
何瑛笑著舉起茶杯,“滿滿說的有道理,那就有勞夫君了。”
汐汐成親,沈肅這個做堂兄的去不了就罷了,她這個做堂嫂的不能不去,孩子她也試過了,是個不挑食的,她喂或是奶娘喂他一點不受影響。
“他是當爹的,看孩子也是他該做的。”
“爹說得沒錯,是我該做的。”沈肅原以為只有滿滿一個人能去金陵,整了半天一家人都能去,就他去不了,他沈肅命苦啊!
吃完飯,沈沅問沈肅︰“哥,你是不是快要去吏部上任了?”
最近哥哥天天在家,她都不好常去找嫂子玩兒了,哥哥嫂嫂太過如膠似漆了,她都不好意思去打攪兩人。
沈肅興奮地點頭,“是啊,二十就要上任了。”
即將踏入官場,沈肅還是很期待的,因他家就在京城,所以授官之後,皇上只給了他一個月的工夫休整。
沈沅的視線轉向她爹,好奇地問︰“爹,吏部怎麼樣啊?有沒有那種官場深似海的情況?”
沈耘無語地嘆了口氣,“你少看點亂七八糟的話本吧。”
現在不管哪個衙門,都差不多,有事兒就干活,到點了就回家,有誰吃飽了沒事兒天天爭來斗去啊,頂多年底考評的時候,多表現表現罷了,畢竟考評不好,可是要扣俸祿的。
不過對兒子,沈耘道︰“皇上讓你去吏部,也是對你寄予厚望的,你若想做到你策論中所寫之事,還須得慢慢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