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皇上任命我為文選司員外郎。”
“嗯,看來你寫的策論,皇上看進去了,皇上定然不是無緣無故讓你去吏部,選官制度,早晚要革新的。”說到這兒,沈耘對兒子道,“歷朝歷代,革新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是,兒子知曉,兒子不怕。”
要改革,就意味著要剔除舊的,而舊的不單單只是一種形容,這個“舊”字背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他們會想盡辦法,阻攔“新”的到來。
沈肅剛說完,就被打了,竹板子,許久沒挨過了,還是那麼痛。
沈肅委屈,“爹,你打我干嘛?”
“誰叫你不怕了?做官,就得怕,什麼都不怕,你想干嘛?官場上什麼都不怕的,都沒什麼好下場。”
“我知道了爹,我不會亂來的。”
“嗯。另外那兩人呢,是個什麼官職?”
“狀元李憑,他是海貿司吏目,探花徐珩是鴻臚寺司賓署署丞。”
沈耘有些不解,“吏目?怎麼就是個吏目?”
沈肅便給他說了李憑策論寫的,又說他擅長商賈之道,“皇上這麼做,定然也是有他的原因吧。”
“也是,這樣的人才,人讓他回去經商反倒可惜了。如今是個吏目,但海貿司剛起步,我猜他若是做得好,他的升遷速度,比你們都要快得多。鴻臚寺,一等一的清閑衙門,看來皇上對你,還挺不錯。”
“我看那位探花郎徐珩,似乎也有些不滿意。”
不知為何,沈肅覺得此人心思頗深,不是個好結交的主兒。
“有些不滿也正常,年輕人心中有抱負,自然看不上鴻臚寺。”
晚上,沈大夫人來到女兒的屋里,“汐汐,今晚娘跟你睡。”
“娘,您是不是在想盧公子會得什麼名次?”
“是啊,等他科舉過後,就該商議你們的婚期了,左不過就這幾個月,娘就盼著,他能在京中任職,有你叔父在,娘回了金陵,也能放心。”
除了一甲和進士頭幾名,後頭的進士,同進士,要授官,都得等缺,越往後,好的缺就越少。
“娘別擔心,就算是外任,也不過就是過日子,娘您應該相信女兒,在哪兒都能把日子過好的。”
“娘自然信你,娘知道你聰慧,只是再怎麼說,有家里人在,就沒人敢欺負了你。娘都後悔了,不該那麼早給你說親。”
一想到女兒要嫁人了,沈大夫人就是滿心的舍不得,到時候女兒出嫁了,金陵老家里頭,就剩自己跟老夫人了,這日子,著實是沒滋沒味兒的。
沈汐笑著靠進母親懷里,“娘,那女兒就不嫁人了,就陪著您。”
“說什麼傻話。”
頭一天晚上,沈大夫人還在憂心,女兒出嫁後的日子,卻不想第二日,老夫人就跟自己說起了這事兒。
“老大媳婦兒,這麼些年,苦了你了。”
沈大夫人不明所以,“母親怎麼突然說這個,兒媳並沒覺得苦。”
“從康哥兒和盧家那小子考試開始,我就在想這事兒了,等汐汐出嫁了,你就去老大那里吧。”
沈大夫人這回更是直接站起身來,“母親,您這是說的什麼話,難道要兒媳讓您一個人待在金陵不成,再說兒媳娘家也在金陵,兒媳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你先坐下,听我說。老大不比老二,你在家中操持老小,他還納了妾室,雖則這個妾室是上峰送的,不好推拒,但總歸這事兒是他對不住你,我也知道你們因此生了嫌隙,上回老大來也與你說過了吧,那個妾他已經打發了。”
“是。”
過年那次回來,丈夫確實跟她說,那個妾已經被他放出門,另嫁人去了,只是當初的嫌隙,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好的。
沈老夫人看她這樣子,就知道她心中還有怨氣。
“原先汐汐還在家里,我就沒說這些,等汐汐嫁人了,以後家里就咱們兩個大眼瞪小眼的,日子有什麼意思。我已經跟老二商量了,等汐汐出嫁,我就來京城,跟著老二過,你就去老大那兒吧。我不是趕你去,你若是不想,還在金陵也可,老二也說了你想在京城都可,只是你們畢竟是夫妻,你還年輕,難道就這麼過了嗎?”
沈老夫人說這番話,也是掏心掏肺了,這麼多年,說起來兩個兒子在她身邊的日子,都沒有這個兒媳婦在她身邊的多,她早就將兒媳當作了自己的閨女。
“娘說笑了,我哪里還年輕,就依您說的,您在京城小叔這里,比在金陵更好,這里更熱鬧。”
“我這老婆子都不說自己老了,你就覺得自己老了?日後說不定,咱們一家人,都能到京城來團聚。”
說完,婆媳倆都笑了起來。
沈沅也知道了,等阿姐出嫁了,祖母就要一直住在京城了,不過現在沈沅可不怕祖母了。
五月二十,正是瓊林宴的日子,一大早,禮部就會張榜唱名,公布二甲三甲的名次。
盧訥很緊張,進士,同進士,絕不僅僅是一字之差。
不知過了多久,盧訥終于听到自己的名字。
“金陵府,盧訥,二甲第五十五名。”
二甲,是二甲!盧訥狠狠松了一口氣。
唱完名之後,緊接著就是瓊林宴,皇上親自設宴,宴請新科進士。
“暄兒,你父皇說了,今年的新科進士,有不少青年才俊,你也到了選駙馬的時候了,今兒就讓你自己來看看。”
大昭並沒有駙馬不給實權的規矩,因此尚公主自然是十分榮耀的事,皇上今日設宴,還特地將子女們都帶上,他私底下也與皇後說了,若是女兒有看上的,就可招為駙馬。
“母後覺得鄺將軍家那孩子不錯,他家家風也好,不過母後不是非要你選他,你自己多看看。”
皇後屬意鄺千帆,鄺家家風清正,世代忠良,鄺千帆這孩子學識也不錯,她與皇上也說過了,皇上沒反對,只是說要看女兒自己的意思。
兒子的婚事是他做主,那是當時想讓葉家柳家消停些,對女兒,昭明帝還是想讓女兒嫁給她自己喜歡的人。
昭陽公主听了母後的話,還特意問了內侍,哪個是鄺家公子,結果她一看,正好看到他呲著牙同邊上人說話,傻不愣的,公主就有些不喜。
鄺千帆哪里知道這個,他三十多的名次,坐在人堆里,以為沒人看他呢!若是鄺千帆知道公主所想,八成會說他鄺千帆天生愛笑,怎麼就傻不愣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