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街上就沒有不熱鬧的地方,幾乎夜夜通宵達旦。
辛苦了一整年,到了過年就該尋個由頭好好松快松快,二來節日傳統,過節了總得穿新衣,串門子,攢了一年的銀子,不好到了過年了還摳摳搜搜的。
城里頭的各家店鋪,小攤小販,也想著趁著過節,賺上一筆,因此街上的攤子,幾乎沒有斷檔的時候。
做夜市的攤子退了,又有做早市的趕來補上。
過了正月十五呢,這場熱鬧也就歇一歇了,不論是百姓還是官員們,都得休整休整,開始新一年的“勞作”了。
因此,正月十五這日,可以算作是“過年”的最後一日,人們自然是想趁著這一天,再痛痛快快玩樂一場。
再加上這日又是元宵佳節,熱鬧程度,比起大年三十那日,也不遑多讓。
沈沅早早就跟阿姐說好了,元宵節這日呢,他們一家人一起上街上去看看。祖母和大伯母來了許久,都沒怎麼出過門呢。
“你家小謝大人,可是今日一早又差人送了節禮來,還家里人人都有呢,你今日真不跟他一塊兒過節?”
“是啊,我早跟他說過啦,今日要跟你們一起呢,他也陪著郡主和謝大人一塊兒過節啊。”
沈沅一邊挑著今晚出門要穿的衣裳,一邊回答阿姐的問題。
“就算是成親了,也不能時時刻刻貼在一起不是嗎?”
“嗯,你說的也是。”沈汐點了點頭,覺得自己在這個上頭,遠沒有妹妹懂得多,“祖母還一直擔心你這樁親事,我就跟她說你心里跟明鏡似的,不用太過憂心。”
“我知道,不過呀,像祖母吧,有時候就得讓她有事兒可以操心,你讓她萬事不愁,她還不習慣呢。”
沈汐被妹妹的話給逗笑了,但細細一想可不就是這樣嗎,年紀大了,你不讓她操操心,她還覺得這日子沒滋沒味兒的呢。
今日是全家一塊兒出動,提前好幾天,沈耘就讓管家去酒樓定了一桌宴席,元宵這日一家人在酒樓用了飯,再去逛街看燈。
“提前幾日,天悅樓的廂房都訂不上,不過這兒景色也不錯,也能看著江面。”
酒樓還是上年端午,一家人去的那家,臨江而建,從廂房的窗戶,能看見江面上雕梁畫棟的畫舫,還能隱隱听到畫舫上傳來的絲竹之音。
沈老夫人站在窗邊看了好一會兒,笑吟吟地說︰“這京城,就連畫舫也跟咱們那兒不大一樣,比起金陵的要大多了。不過雖然大些,可沒咱們那兒的精巧。”
沈沅听到話音,湊過去跟祖母一塊兒看江面上的畫舫,“祖母,您想家啦?”
沈老夫人生在金陵,長在金陵,幾乎一輩子都是住在金陵的,現在到了京城來,難免有些想念故鄉,不過當著晚輩的面兒,老太太可不願承認這個。
“听你說的這話,這里不是我家了?”
“那哪能啊!這不是您家還是誰家?”
沈老夫人來時,原本是想著是看孫子科舉來的,正好孫媳也有孕了,干脆多待一個月,看孫媳生了再走。
結果現在,小孫女兒端午要定親,這事兒沈老夫人可舍不得錯過了,這樣一算起來,得在京城待上小半年呢。
別說沈老夫人了,就是沈汐和沈大夫人,也同樣有些想家了。
一直待在家中,確實有些無趣,沈耘也考慮到了這個,早有所準備。
“城外有個莊子,我叫人拾掇出來了,過兩日母親跟大嫂,還有瑛娘,汐汐和滿滿,你們要不去莊子上玩幾日。”沈耘說完,瞥見女兒的神色,又加了一句,“放心,不是上回那個莊子,這個就在城外不遠,日常有衛城司的人會巡邏的,不會有什麼危險。”
說實在的,京城里頭,看來看去就這些玩意兒,也沒甚新鮮的,還不如去城外住住,看看山水。
至于沈肅,馬上就要會試的人,老實在家待著吧。
“這……咱們都走了,家里就你自己了?”
沈老夫人有些意動,但是想到兒子一個人在家,孤家寡人的怪可憐的。
“祖母,還有我呢!你們去玩兒吧,我跟爹相依為命。”
“從明天起,兒子日日要去大理寺當值的,在家也待不了幾時,莊子上景色不錯,閑時母親您還能爬爬山,對您身子還有好處呢!大嫂,您說呢?”
這些日子沈耘也看出來了,母親在這兒還算好些,大嫂是著實有些住不慣。
沈大夫人沒想到小叔子還會問自己,不過能去莊子上住些日子,她也是願意的。
“這…就依小叔說的吧。”
“我跟阿姐,嫂子也同意!”
“好,那些兩日你們收拾收拾要帶的東西,我再讓人去打掃打掃。不過也就住個半個月,二月初八三位皇子一同大婚,御街還會擺流水席與民同樂,宮里頭也有宮宴,熱鬧的很呢。”
“三位皇子一起大婚?這得多大的熱鬧,那是得瞧瞧。”
“母親,您可不光得瞧熱鬧,您別忘了,您還是三品淑人呢,還得進宮去吃一杯喜酒呢。”
三位皇子一塊兒大婚,這是開國至今都沒有的事兒,皇上也下旨了,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員及其家眷,都能進宮去參加皇子的婚宴。
“我還能喝上皇子們的喜酒?這可真是見了大世面了。”
“祖母,您回金陵之後,那得把你那些老姐妹們,都邀到家里來,好好跟她們說說!說你這回上京城,可是出息壞了。”
沈沅的話,把大家都給逗笑了,就連沈老夫人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一家人吃完了晚膳,街上也都熱鬧起來了,若是能飛到天上去看看,定能看見整個京城,都是燈火通明的。
“康哥兒,你可得護好了瑛娘,千萬別讓人沖撞了。”
“放心吧爹。”
沈肅站在妻子身側,一只手環著妻子的肩膀,一只手擋在妻子肚子前頭護著。
沈汐和沈沅姐妹倆也站在嫂子另一側,護著嫂子。
沈老夫人和沈大夫人走在他們後頭,沈耘則是一個人走在最後。
何瑛本是沒打算出來的,怕被人沖撞了肚子,是沈肅覺得一家人都出來,妻子一人在家太孤單了。
不過他們也不在外頭多待,只沿著街邊在人不多的地方走走,買兩只花燈,他就先陪著妻子回家去。
“三姑娘!四姑娘…嫂夫人,沈兄,真巧,你們也出來賞燈?”
喜歡大理寺少卿之女的快樂日常之女的快樂日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