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稅警總團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姜星火朱棣 本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稅警總團

    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

    “姜星火,真的能做到讓不識字不識數的人,兩個多月就會加減乘除,會認識五百個常用字?”

    這下,連朱棣都有些不相信了。

    原因無他。

    他朱老四上學的時候,雖然上的有點晚,但是識字都是名冠天下的大儒宋濂手把手教的。

    嗯,就是那個寫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還有《送東陽馬生序》的那位。

    那麼朱棣學了多久呢?

    五百個字,學了半年。

    你說朱棣笨,那肯定是不笨的。

    你說宋濂不會教書,那更是不可能。

    所以朱棣參照自己兒時的經驗,很直觀地得出了結論。

    ——不可能!

    最頂尖的教育資源,配合上自己絕對是聰明的頭腦,而且還是兒時接受力強的時候,三者相加,五百個字還得學半年,憑啥詔獄里隨機拎幾個囚徒,兩個多月就能學明白?

    你是不是在侮辱朕?

    蹇義和茹也是連連搖頭,顯然他們也不相信姜星火能夠做到此事。

    唯獨老和尚道衍一臉淡定地坐著。

    他知道。

    如果這世界上存在什麼不可思議之事,那麼,一定是姜星火干出來的。

    當初,他就是被姜星火這種神乎其技的本領給震驚到了。

    所以才會在悟道後,想方設法要幫助他的姜聖開萬世之路。

    如今,姜聖說他能做到,那麼道衍就相信,一定能做到。

    反而言之,如果算數認字這點還在常理之中的事情都做不到,又憑什麼掀翻統治天下思想上百年的理學呢?

    “還有兩個多月,最多四節課,就要出獄了啊”

    道衍目光深邃。

    關于姜星火出獄後的安排,道衍的想法,跟朱棣截然不同。

    朱棣主張找一個合適地實際跟姜星火攤牌。

    畢竟,姜星火只要出獄,他又不是傻子,一眼就會發現自己給大明帶來的改變。

    所以既然不可能讓姜星火繼續待在監獄里,那麼就只能跟姜星火坦白這一切。

    朱棣打算直接拜姜星火為國師。

    反正周文王第一個前往溪河拜訪姜子牙,就拜姜子牙為太師了。

    一個道理,不突兀。

    更何況,姜星火的“化肥仙人”已經名聲在外,朱棣如果對百官宣布,化肥仙人降世,自己拜為國師,已經嘗到甜頭的百官,對授予一個這種名譽大于權力的高位,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反對之聲。

    反而會期待,化肥仙人,哦不,國師大人,再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實際利益。

    多扔出點仙丹仙方什麼的。

    這也是朱棣為什麼果斷采納了龍虎山天師張宇初的建議的原因。

    目的就在于,提前給拜國師造勢。

    朱棣當然知道,姜星火可能壓根不在乎這些名利權位,但料想也不會反對吧?

    道衍,則不這麼認為!

    道衍認為,世間如他這般純粹為了施展胸中抱負,不惜生死榮辱置之度外的理想主義者,是極少的。

    但如果他還有同路人,甚至是引路人。

    那就一定是姜聖!

    對于理想主義者來說,有什麼能讓他們真正地留下來呢?

    官位、權勢、美人、財富?

    不,都是過眼雲煙罷了。

    真正能留下理想主義者的,唯有理想!

    什麼理想?

    天下大同!

    如何大同?

    推翻理學!

    只有在大明發動一場思想革命,才有可能為社會主流思潮的轉型奠定基礎。

    而只有整個社會的觀念發生了轉變,大明才能走向那條新路。

    否則,英武而銳意進取的皇帝一旦駕崩,權力出現交替。

    整個大明帝國,就一定會被程朱理學支配的士紳階層,給拽回老路。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推翻程朱理學的統治。

    不一定徹底摧毀程朱理學,而是讓其從統治地位退化到諸多主流學說之一,就足夠了。

    那麼出獄就讓姜星火當國師,能直接做到這一點嗎?

    顯然不能,道衍清醒地意識到,想要開闢那條萬世之路,就必須從思想著手,而從思想著手對抗理學,現在“他們”所擁有的理論基礎,還太少太少。

    畢竟,程朱理學是一個經歷了十數代大儒,不斷添磚加瓦,完善起來的理論大廈。

    可這里還有一個關隘就是。

    ——如何讓姜星火覺得自己有必要實現這個理想?

    道衍給出了答案,也是佛門中修行的一條路。

    去體悟。

    去人世間體悟百姓的悲歡離合,去體悟生民之多艱,去體悟程朱理學對人性之摧殘。

    如此一來,姜星火方才有可能下定決心,去推翻理學,去開闢那條萬世之路。

    當然了,這也只是道衍目前的想法而已。

    ——————

    說回樹下。

    姜星火繼續以手代筆,在濕潤的地面上寫起字來。

    1組織準備,是否建立獨立鄉級稅收機構?可以。

    2人事準備,需要滿足識字、懂術數、廉潔、異鄉人?可以。

    3政策分解,新的稅收機構、人員、制度,‘大明稅警總團’?

    4政策實驗,尋一試驗地。

    5政策宣傳,擬辦報紙。

    6政策推廣,暫無。

    姜星火問道“也就是說,如果我能證明,不識字不識數的人,在三個月內學會加減乘除,學會認識五百個常用字,是不是人事準備就能完成?繼而倒退,組織準備也具備可行性?”

    “自然如此。”朱高煦悶聲道。

    夏原吉好奇問道“大明稅警總團,是什麼意思?”

    “警者,戒也。《周禮•天官•宰夫》載正歲則以法警戒群吏。”

    “稅警,便是用來警戒群吏切莫貪墨稅收的人員。”

    “如果我能證明之前那一點,便可以尋些老卒,同樣教導,先培訓出一個團體,在某處小規模試驗,繼而開始逐漸擴大推廣範圍。”

    夏原吉又問道“報紙呢?”

    “報紙便是跟邸報類似的東西,只不過在版面和內容設置,以及印刷精美程度下,都有所差別,主要是給老百姓看得。”姜星火道。

    “給老百姓看?老百姓又不識字”

    夏原吉忽然收聲,認真地看向姜星火“姜先生,�A 皇欽嬗惺裁捶ㄗ櫻 芙倘絲燜偈蹲職桑俊br />
    “自是有的。”姜星火笑著說道。

    “什麼法子?”夏原吉好奇問道。

    姜星火看著這位身份神秘的秋先生,淡淡道。

    “先不告訴你。”

    夏原吉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

    “接著說。”

    姜星火絲毫不以為意,繼續道“而既然有了稅警總團,便可以搭建稅警機構之前你們覺得新建獨立的鄉級收稅機構,最大的問題是費錢且佔用編制,其實不是的。”

    “其一,你把稅警當做獨立的幾個衛就好了,大明又不是養不起多出來的幾個衛。”

    “其二,費錢的原因,便是怕養人的錢,還不如因為新的收稅機構而多收上來的錢。”

    “但是如果你們換個角度去想,其實稅警的作用,絕不僅僅在于收稅。”

    “而在于,皇權下鄉!”

    夏原吉心頭一震,但還是勉力問道“每個鄉幾個稅警,皇權便是下了鄉嗎?”

    “不,皇權下鄉的真正含義不是幾個皇帝的人常駐,而是皇帝的意志,能夠傳達到鄉里的百姓,否則,鄉里便是土皇帝大過天!”

    “有了常駐或是幾年輪駐的稅警,這些稅警又識數識字,朝廷的政令很容易地就能通過他們的口,講給百姓去听。”

    “不要小瞧這一點,很多人一輩子都像是與外界毫無接觸的幼蟲一般,活在地域和宗族所構築的‘信息繭房’里。”

    “而稅警,就是打破這個‘信息繭房’的一把刀!”

    “從此以後,外界來自朝廷的聲音,就能傳遞到每一個尋常百姓的耳朵里!”

    ——————

    稅警!

    信息繭房!

    皇權下鄉!

    兩位尚書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明白了為什麼要培養人識數識字。

    目的不僅僅在于收稅本身,而在于皇權下鄉!

    此前便說過,面對朝廷的絕對武力,地方鄉里的宗族士紳,其實並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因為時代早就變了,隨著歷史的演進,漢代乃至南北朝、隋唐時期,地方足以自保的強力武裝,在宋代以後,就開始消失地無影無蹤。

    嗯,這麼說來,鐵血大宋在對內重拳出擊保證江山穩固方面,還是有一手的。

    事實上,從“我大清”的實踐來看,江南地方,面對八旗鐵重裝騎馬步兵,確實也沒有抵抗的能力。

    那麼,地方宗族士紳憑什麼能控制地方呢?

    之前兩位尚書還不太好描述,總往什麼宗法、血緣、權威、文化、習俗上面想。

    現在想來,姜星火真是一語道破。

    ——信息繭房。

    是的,就如同為什麼古代中國農民不識字一樣,因為他們不需要識字。

    那麼為什麼皇權下不了鄉?因為他們听不到皇帝的聲音。

    他們被包圍在由宗法血緣等等因素形成的,一個巨大的信息繭房里。

    從生至死,世世皆然。

    而外鄉人,如果用正常渠道,也確實無法進入到宗族勢力盤根錯節的鄉內。

    事實上,兩位尚書清晰地意識到。

    稅警,確實是最好的一個切入口。

    因為要給皇帝老兒交稅的嘛。

    在地方為非作歹亦或是安分守己,皇帝都不太關心。

    可不交稅,皇帝的刀可就不會慣著你了。

    皇帝派人來收稅,你敢攔嗎?

    讓一個稅警悄無聲息地消失?

    不要緊的,馬上朱棣就會給你表演一個戲法,讓你看看你的族譜除了封面頁,其余部分是怎麼消失的。

    那麼,稅警一旦可以入駐鄉里,而這些稅警又認識常用字,皇帝的命令,朝廷的政令,也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傳達到鄉間地頭。

    如此一來,信息繭房自然不攻自破!

    說白了,給農民構築的信息繭房,看似牢不可破,可就如同真正的蟲繭一樣,一戳就破!

    關鍵在于,西漢以後的歷代皇帝都覺得自己沒有趁手的刀(稅警),戳破了收益也不大(皇權下鄉成本)。

    所以也就達成了心照不宣的交易,鄉里的權力,包括治安、審判等等,都歸地方宗族。

    你們只需要給皇帝交稅就可以了,中間貪點無所謂,苦一苦百姓罷了。

    可朱棣不樂意啊。

    朱棣倒不是不樂意苦一苦百姓。

    他還沒有姜星火那種八世苦命人的切身體會。

    朱棣的心結在于

    ——那他娘的都是朕的錢啊!

    ——而且,你們還變著法的抹黑朕啊!

    “稅警總團,好一個稅警總團!”

    朱棣笑意吟吟地看向兩位尚書。

    “皇權下鄉,這不就解決了?”

    蹇義和茹默然無語。

    還能說什麼?

    他們在不久前認為絕無可能解決的問題,已經被姜星火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來解決了。

    可蹇義還是有些不死心“陛下,姜星火所說的教囚徒識數識字之事,臣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朕也是這麼認為。”朱棣反而道,“不如朕和兩位尚書也打個賭?”

    “賭什麼?”道衍忽然出聲,煽風點火。

    “朕還沒想好,賭未來不涉及國事的一個私人承諾吧,你們倆算兩個。”

    皇帝要打賭,兩位尚書自然無話可說。

    尤其是,這件事的難度蹇義和茹心知肚明。

    想要隨便挑幾個不認字不識數的囚徒,兩個月內教會,難度也委實是太大了。

    ——————

    “如此說來,第一部分便是暫時解決了?”

    听到姜星火的問題,朱高煦方才恍然。

    原來,這節課貌似才上了一大半?

    回溯一下便是。

    姜星火說上節課講的貨幣,這節課講稅收。

    而稅收的第一部分是稅收的本質,稅收的本質自然是博弈,博弈引發出了‘倭寇分銀’博弈論模型,隨後則是朝廷、地方、士紳的三方博弈。

    三方博弈里的朝廷和地方,引出央地二級稅收系統,引出了‘戶口累進稅’、‘分家公證稅’。

    而朝廷和士紳,則引出了稅警總團。

    那麼,第二部分呢?

    姜星火緩緩道“接下來,要講的就是,稅收,對于國家的意義。”

    “你們真的以為,對于國家來說,稅收,就是收錢?”

    朱高煦和夏原吉有些愕然。

    不然呢?

    稅收除了收錢,還有什麼其他意義?

    對于國家不就是如此嗎?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稅警總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稅警總團並對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