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樂跟著小高來到整潔的生產車間。
工人們都在有序的忙碌著。
許樂看著逐漸堆積起來的槍支,一陣恍惚。
隨著涼州第一兵工廠不斷的擴建,生產設備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這里一個月能夠生產兩萬支八大粒,速度還算可以。主要是同時還有許多其他槍械的生產任務,如果所有生產線全部上八大粒的話,一個月的產量可以達到五萬六。”小高解釋道。
“確實很快了。”許樂拿起一桿八大粒,檢查起質量來。
這一批槍械是用老美的機床造出來的,槍械的功能和性能都已經達到標準,甚至比許樂他們現在在用的質量還好些。
“想不到你們還進行了創新了。”許樂有些詫異。
他給出的圖紙是經過現代調整過的,應該已經達到極簡的生產工序了。
“是根據現場環境進行調整的,有些工序沒辦法達成,不得不這麼做。沒想到經過我們兵工廠的工程師調整後,效果反而不錯。”小高說了幾個名詞。
許樂已經听不懂了,他也沒有追問,反正這是好事。
八路軍可是有不少人才的,兵工泰斗劉鼎、新四軍的吳運鐸,還有從重慶兵工廠出來的許多工程師,成了涼州兵工廠的中流砥柱。
“我果然沒有看錯你,當初讓你來主持涼州第一兵工廠,是最正確的決定。”許樂毫不吝惜他的夸贊。
“前幾年也很迷茫,不過後來隨著工作的深入,漸漸抓到了重心。”小高笑著說道。
“軍工大學有沒有我們第一兵工廠的工程師任教?”許樂突然問道。
“沒有,他們的事情太多了,根本抽不出身來。”小高不知許樂為何這麼問。
“兵工廠步入正軌後,在研發方面可以放緩一些,應當把重心轉到培養人才上來。這樣,你讓這些工程師先生們出個課程,每周都要到大學里去授課一天。”許樂說道。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小高覺得這個想法不錯,以後可以實施起來。
人才培養刻不容緩。
參觀完後,許樂滿意的離開了。
他幾年前投下的錢,終于開出了美味的果實。
這讓他很欣慰。
等到了明年,就把邱小姐項目提上議程吧。
到時候可以讓小高主持工作。
不過這項計劃非常復雜,需要非常多的人才投入進去。
分拆研究就要拆成三個大組。
理論研究、彈頭核心材料提取、起爆方式。
後面,還要進行組裝試爆。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這些都不太成問題。
問題是現在研究比上一世提前了十幾年,相關的研究人員也不大相同。有些功勛現在不過十幾歲而已。
這個事情沒有辦法依樣畫葫蘆。
但是不管怎麼樣,先把那些人找到,不管年紀多大,先找到他們,能投入工作的直接工作,年紀尚小的,就先培養。
現在國內已經有不少核能先驅,有幾個就在浙大。
比如王淦昌老師。
許多功勛都跟他學習過。
想著這些事情,許樂心里開始有了些底。
不像一兩年前,只有大概一些想法。
現在他準備把這個計劃列出來,不管用多少時間,一項一項去執行起來。
之後,他又去了幾個學校進行視察。
學生們听說許司令來到學校,瞬間圍了過來,學校一陣騷動。
最後無可奈何,許樂在校長的邀請下,在學校進行了臨時的演講。
他沒有什麼準備,兩眼一抹黑。
不過他打了很多仗,就把那些戰役當成故事給學生們講講。
效果好像還不錯,學生們听得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上陣殺鬼子。
“前線最缺的還是技術兵種,像炮兵和坦克兵是急缺的。”臨了,許樂和校長聊了起來。
“對此我們做了一些計劃,不過成效並不是那麼快。
其實,第一批炮兵、飛行員還有坦克兵,都是之前的知識分子,培養起來,兩三年就能進入部隊。
事實上,這一批學生,也大多進入到你的兵團里了。
後面的生源就少了很多。
我們光是提升全民識字率,就要用上好幾年時間。
想要通過考試,進入這里學習,他們需要三到五年的學習。”
“確實如此,不過,既然步子既然已經邁開,以後會越來越容易了。若是在教學上有什麼難題也可以找我,我會派部隊里的同志們來這里進行教學。”許樂說道。
“多謝許司令大力支持啊。”
這幾年,他部隊里的同志就經常回到涼州總部進行教學。
其他學校也是同樣的教學模式。
不過許樂認為,最好的教學是在戰場上。
如果有小規模的圍殲戰,可以讓這些學生直接上戰場磨練一下。
之後幾天,許樂又去找了許世友,之後他便匆匆離開回到太原。
長治那邊的各種工廠建設得如火如荼,而太原這邊卻是百廢待興。
杉山元老鬼子落敗之前,炸掉了不少工廠。
特別是鋼鐵廠。
雖然經過搶救,保護住了不少設備。但是損失還是很大。
華北方面軍在太原落敗後,小鬼子本土震動。
再加上若門罕戰役一敗涂地。
他們國內的輿論已經差到極點。
所有人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把錢都變成軍費,結果陸軍就拿出這樣的成績。
陸軍參謀本部最近一個個都沉默不語。
氣氛壓抑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