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渝國小皇帝郗允,才會膽大包天,仗著母親和涅盤教的全力支持,驅逐岳飛。
如今更是屯兵于邊境,試圖入侵魏國國境,攻陷天斗關。
鹿玄元身為鹿摩柯義子,平時看起來人畜無害,但也早就被鹿玄機納入麾下。
但就連他這種級別的盟友,居然都不知道那神秘奴隸具體的樣貌、只知道對方當初被稱之為“阿大”。
這阿大短短時間,不但積累了大量財富,數年之間還將涅盤教迅速壯大。
由此可見,此人絕非等閑之輩。
只不過即便是滲透進北涼的錦衣衛,都沒有探听到涅盤教教主的行蹤。
否則對于這種擅長蠱惑人心、還用毒品操控世人的貨色,蕭梁不介意動用暗殺手段,將其物理毀滅。
鹿玄真肅清了凌霄城內的涅盤教分壇,又將鹿玄元直接坑殺。
對于這位義兄,他沒有半點留情。
叔叔鹿摩柯為了一統天下的志向,忍辱負重,犧牲了一切,包括生命。
而這些人卻完全不知道體諒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只是為了一己私利,就以邪教禍亂天下,謀取好處。
這樣的人,即便是血親兄弟,也是死有余辜。
天下沒幾個人知道,當初鹿摩柯在大梁城服毒自盡,尸體後來被蕭梁暗中已經收殮好,運回凌霄城。
更沒人知道,他鹿玄真已經和蕭梁義結金蘭,約定守望相助。
興許之前鹿摩柯看似有些過激的刺殺,讓蕭梁自己都心存疑慮。
但彼此之間的約定,以及鹿摩柯對他的囑托,鹿玄真可是從未忘記。
如今雖然還在守孝期間,但各方軍情,已經不斷匯總到凌霄城內。
此時的凌霄城,正位于大魏張家、渝國,以及祁連成三方中心。
張家在謀劃攻取龍池縣。
渝國忙著攻打天斗關。
祁連城則在大離三旗的圍困之中。
三方混戰,唯有凌霄城巍然不動。
鹿玄真將自己書寫的密信交給心腹,傳給亂石城的蕭梁。
同時點齊人馬,8000精銳騎兵,萬步卒,身穿白袍。
凌霄城委托莊天生鎮守,鹿玄真隨即帶著這人馬浩浩蕩蕩,向北而行。
......
亂石城中,收到鹿玄真密信的蕭梁,也不由一陣唏噓。
之前鹿摩柯的行為,一度讓他都產生懷疑。
但後續的發展,卻證明鹿摩柯、鹿玄真二人,一直在默默履行約定。
只不過沒想到的是,鹿玄機這個女人,居然如此野心勃勃,膽大妄為。
當初為了給亡夫報仇,就直接擅自做主,毒殺魏國上將軍龐沖。
之後又給公公郗虎下毒,垂簾听政。
現在想來,恐怕那時候開始,鹿玄機就已經想故意禍亂天下,好從中獲利了。
涅盤教,異族商賈,鹿玄機的奴隸。
有點意思。
雖然線索不多,但時遷那邊,至少也能縮小一些範圍。
這段時間,鐵呼圖的攻勢並未停止。
而且還有上頭的趨勢。
畢竟此刻所有人都知道,蕭梁不在辰州,就在這亂石城中。
只要能擊敗蕭梁,那就能一錘定音!
所以鐵呼圖發瘋一樣,不斷攻城,無論死傷多少,都在所不惜。
期間,又從天狼城方向調遣了兩次人馬,連留守汗帳的金狼衛都調了過來。
只要戰爭告一段落,蕭梁就會收殮城下尸體,也會任憑離人將自己人的尸體運回。
因為天氣炎熱,所以尸體也不可能保存太久。
只能在亂石城一處所在設立陵園,就地安葬。
這段時間,棺材鋪里的存貨早就一掃而空,工匠們都要分出一部分來打造棺材。
畢竟現在的人,對于火葬還是無法接受。
蕭梁也只能入鄉隨俗,費點人力和物力,起碼讓麾下士卒和百姓圖個心安。
下半夜時,離人一隊人馬又來夜襲,早有準備的王平直接令無當飛軍敲響鑼鼓,同時以毒箭射殺。
無當飛軍如果論綜合素質,比起無雙鐵騎、神火營士卒或者戚家軍等等,都還有一定距離。
但勝在眼力極佳,即便是夜晚昏暗的光線下,無需點燃火把,依然能精準射擊。
這種夜襲,鐵呼圖已經進行過不止一次。
雖然每次都是徒勞無功,但蕭梁這邊也不得不防。
......
清晨,祁連城外,白馬旗、玄鳥旗、修羅旗三部營帳之中,士卒們開始埋鍋造飯,擂鼓聚將。
如今三旗之中,修羅旗的摩羅星因為最受鐵呼圖信任,所以官職最大,是名義上三旗聯軍的統帥。
只是高長虯和鳳輕雲,也只是表面應和,心里對這金發碧眼的羅剎鬼沒有半分好感。
摩羅星和哥哥摩羅淵差不多,都是自負傲慢之輩。
連續攻城,被祁連城內的呂布和楚青雲化解,每次卻將責任推在白馬旗和玄鳥旗之上。
而漢王蕭梁其余領地的軍情信息,也都陸續送到了三人手中。
高長虯和鳳輕雲看了之後,都是暗自稱奇。
雖然蕭梁丟了歸墟港,但其余各城,卻都有收獲。
霍去病奔襲魏國南部,擊潰楊天賜部,收復了靈州。
陸遜則憑借著弱勢船只、兵力的新編水軍,居然擊敗了盛名已久的吳國怒濤水軍!!!
關羽部更是連戰連捷,先敗吳國大軍于白虎關下,再摧枯拉朽一般攻破虎江城。
龍池縣那,雪州張家耗費重兵,也無法將小小縣城攻破。
亂石城里也是,蕭梁親自坐鎮,以弱勢兵力,就將鐵呼圖的大軍擋在城下不得寸進!
最讓人驚訝的,則是駐守玉京城的戚繼光,憑借著區區五千士卒,居然敢出城挑戰三國聯軍,並且以零傷亡擊潰對手一萬步卒!!!
一樁樁,一件件,都讓人匪夷所思。
畢竟在列國聯合,一起攻伐蕭梁的時候,無論是高長虯還是鳳輕雲,都認為蕭梁此次就算不至于覆滅,但也必定會丟失大量城池疆域。
但沒想到,只是局部小敗,其余各地,要麼是以弱勝強的大勝,要麼就是穩若泰山的不敗之境。
照這麼看下去,但凡有任何一方勢力扛不住蕭梁麾下猛烈攻勢,選擇背棄盟約,與漢王議和。
那騰出手來的蕭梁,恐怕就要真正發威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