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魏智此人在謀略方面,倒也不差。
多年蟄伏,讓他雖然錯失了許多人脈,但也養成了老奸巨猾的性格。
只不過輿論這個東西,並不是以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臉色都很微妙。
對對對,陛下您說的對。
嘴上都是這麼說,但眼神卻已經出賣了他們。
當初楊勛將一箱箱證據擺在朝堂之上,任憑大魏君臣集體傳閱。
但凡是看到過的都明白,徐策等人賣國無疑!
眼下蕭梁遇刺,魏智卻聲稱那些證據全部都是偽造的。
這種話騙騙無知婦孺還行,想要瞞住袞袞諸公,那就是笑話了。
但受益于先帝在朝堂之上的一言堂,所以滿朝文武,也沒人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當面諫言。
這種表現,讓魏智卻誤以為文武百官已經相信了這番說辭。
于是朝堂將此次“審理結果”以邸報形式傳遍各府。
這份邸報會張貼在大小城池門口,還會有專人宣讀。
所以其實在輿論宣傳上,朝廷天然就佔據優勢。
只是接下來幾天,事情卻出乎魏智的預料。
首先徐策等人並沒有因為被“洗刷冤情”,得到百姓的寬容。
反而很多人相信,如今的皇帝已經是這些奸佞的傀儡。
一些膽大的游俠,甚至半夜朝這幾個賣國賊的府邸丟火把、石塊。
周圍巡邏的五城兵馬司接連抓住了好些個膽大妄為的游俠。
而不久之後,大離王朝一支使節團無比氣憤的公然進入大魏境內。
離人雖然在亂石城遭遇大敗,但國力仍在。
這支使節團的主使,乃是白鹿旗鹿玄元,副使則是白鹿旗莊天生。
使節團一路從玉龍關進入大梁城,沿途所到之處,都會聚集百姓,大肆宣揚。
首先否認離間、刺殺蕭梁之事。
並聲稱大離雖然與蕭梁為敵,但破軍可汗最是英雄惜英雄,絕不會在戰場以外對蕭梁下手。
魏國各城守軍對這支離人使節團看的很嚴,但鹿玄元、莊天生都是一副講道理的模樣。
他們也不敢隨下手,而且一些天然就同情蕭梁的官員,也都默許了離人使團的行為。
沿途百姓之前听到朝廷邸報,本來就是半信半疑。
此刻見離人如此義憤填膺的到魏國來抗議、闡述真相,哪里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魏智都沒想到,自己這一手黑白顛倒的牌打出去,最先憤怒的不是蕭梁,反而是離人!
白鹿旗主動為蕭梁闢謠的行為,雖然有些奇怪,但即便是破軍可汗都沒想太多。
因為鹿摩柯此人本就是有些天真熱血,否則當年也不會自籌軍餉,組織軍民守衛無相城。
更不會在與離人有血海深仇的情況下,因為破軍統一天下的大志,而甘願輔佐。
而且大多數離人也更喜歡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所以此次白鹿旗單方面派出使者前往魏國抗議,倒也符合他們脾氣。
破軍可汗也在天狼城汗帳會議之中,與各旗旗主、重臣當面宣稱︰
自己對于蕭梁的確是英雄惜英雄,偽造信件、派人暗殺蕭梁這種事,從未做過,也不屑去做。
至于蕭梁密信的來源,倒也很好解釋,畢竟玄蛇旗的亂石城都已經完全被蕭梁佔據。
鹿摩柯挑選證據的時候,提供的也基本都是徐策等人與章宏稠的來往信件。
章宏稠現在還在渝人手中,他自己都以為,蕭梁手中的證據,是從亂石城繳獲而來。
......
七月中旬,夏季農忙開始,各地豐收。
魏國大梁城,卻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氣氛。
魏智的謀劃完全被戳破,但他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裝死。
只當徐策等人的案件已經結案,無論外面百姓的輿論如何,都是裝作沒有听到。
至于離人使者,抗議就抗議吧,放在理藩院內,魏智也不去接見,只做冷處理。
世人都是健忘的,只要等這件事的風聲過去,百姓們自然也就不會記得什麼賣國奸賊,不會記得什麼直言敢諫的蕭王爺。
此時在林山縣內,蕭梁的傷情也“恢復”了一些。
而且又到了召喚面板歸零的時候。
【兵種.大明戚家軍(1000名)】召喚後,獲得1000名大明戚家軍,忠心耿耿,冷卻時間為30個自然日。
【名將.張梁】召喚後,獲得三國名將張梁效忠,冷卻時間為30個自然日。
張梁就算了,如果是張良的話蕭梁根本不用考慮。
所以他選擇1000戚家軍,充入臨時王府的近衛軍之中,由典韋統帥。
至于魏國朝堂之上裝聾作啞的行為,蕭梁自然不會慣著。
錦衣衛中善于說書、唱戲的探子,已經將此次事件,編纂一番,開始在大街小巷、廟會集市之中表演。
比如什麼蕭王爺忠貞為國反遭刺,賊奸佞叛國居高位......
第一批抨擊大魏皇帝的說書人、戲班子,那賺的叫一個盆滿缽滿。
其他同行一看,哎呦,這麼賺錢?
那我也說!
還沒等朝廷反應過來,這大街小巷,類似的東西已經泛濫成災。
魏智甚至在某一天,听到有小太監在附近談論這些內容。
勃然大怒的魏國新皇立刻下令禁軍、五城兵馬司以及各府衙門禁絕此類說書、戲文。
宮中敢議論此事的,直接賜死。
民間但凡敢犯禁者,直接抓入大牢之中。
當七月下旬,蕭梁听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沒樂出聲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這種事情妄圖用如此簡單粗暴的手段禁絕,魏智還真是有些失了分寸。
正在這時,一則軍情傳到了林山縣。
之前被一把火燒個精光的豐禾縣處,吳國駐扎了五千軍隊,以及大量民夫、奴隸。
似乎是想要重築豐禾縣城。
而此刻玉京城之中,吳國南華閣大學士宋翰墨,居然兼職做上了乾國內閣輔政大臣之一。
要知道當初乾人回歸玉京城,設立了三位輔政大臣。
嵐山郡王荊熊;原兵部侍郎、現任兵部尚書的張甫臣;還有原陵城太守、現吏部尚書季遷。
連林拓這個乾國目前一枝獨秀的將軍,都沒能坐上輔政大臣之位。
很顯然,吳國人現在已經迫不及待開始伸出觸手。
首先掌控玉京城的乾國殘余勢力,之後則是逐步控制乾國各大城池。
甚至在星漢縣城,霍峻都有密信來奏,這幾天有吳國探子在周圍出沒。
只是對方看到這處縣城打著大魏辰州王的旗號,所以才沒有進一步動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