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離攻滅乾國以來,列國之中,大渝因為離得遠,沒有遭受直接損失。
剩下齊國、吳國,都處于劣勢。
唯有魏國,表現驚人,不但接連俘獲白衣侯鹿摩柯,更有奇兵千里奔襲,攻破天狼城。
如此強勢耀眼的表現,也讓中土列國找到了主心骨。
就在離人和魏人扯皮之時,齊國、吳國使節團,以及許久未見的乾國郡王荊熊,都陸續抵達大梁城。
乾國被滅之後,部分宗室投靠吳國,客居大吳炎京。
嵐山郡王荊熊,當初因為龐沖斷然撤回魏國境內,決定獨自前往陵城與乾國殘軍匯合。
不過破軍可汗很快就將乾國殘軍擊敗,荊熊本人也只能被迫逃亡,輾轉抵達大吳炎京。
之後大離攜滅國之威勢,震懾諸國,大吳這邊也是風聲鶴唳。
乾國幸存的宗室每天惶惶不可終日,就怕吳人將他們交給大離謝罪。
之後吳國被迫答應割讓城池,繳納歲貢。
荊熊等人只能深居簡出,低調做人。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魏國這邊卻是接連傳來喜訊。
當初荊熊沒看上的區區秀才,已經一躍成為大魏冠軍侯。
小小年紀,便戰功赫赫,震動天下。
也正因為這位冠軍侯出自乾國,大吳這邊對于乾國宗室的態度,才逐漸緩和起來。
此次和吳國使者出使大梁城,一是希望大魏能夠稱霸,領袖中土列國,組建聯盟,驅逐離人。
二,當然就是交好冠軍侯蕭梁這顆新星。
畢竟從情感上來說,中土五國,同文同種,同出一脈。
與其對離人割讓城池、繳納歲貢,還不如花錢讓魏國做帶頭大哥。
不過目前為止,大渝卻沒有動靜。
畢竟之前的戰斗,大渝見勢不妙直接溜之大吉,沒有任何兵員損失。
而且大渝和離人之中的白馬旗、玄鳥旗以及白鹿旗,也是關系曖昧。
所以離人對于大渝而言,並非切膚之痛。
不過齊、吳、乾三國使者一起覲見,這已經讓大魏皇帝十分高興。
自從登基之後,五國互相攻伐,誰也不給誰面子。
如今三國一起來拜見自己,讓他做中土霸主,統領列國驅逐離人!
虛榮心頓時大為膨脹。
不過蕭梁卻清楚,首先這三國使者,乾國形同虛設。
只剩下那三瓜倆棗的乾國宗室寄人籬下。
齊國和吳國,更希望的是魏國站出來當冤大頭,自己不用割讓城池,向離人納貢。
而旁邊的大渝,態度不明,對方恐怕不會願意魏國成為真正的中土霸主。
所以對于這些使者所贈送的禮物,他雖然接收,但也會立刻讓周興準備差不多價值的回禮。
三國使者的宴請,蕭梁一律婉拒。
接下來的朝會之上,魏皇也開始讓三國使者出列。
荊熊這老頭許久不見,已經憔悴許多。
頭發大半雪白,很顯然,他這段時間飽受煎熬,身心疲憊。
不過魏皇則是春風得意。
黑眼圈雖然濃重,但滿臉自得,說話之時,聲音都不自覺的高八度。
蕭梁是知道的,自從哲哲和烏蘭朵被重新送回之後,魏皇又開始樂不思蜀了。
如今三國使者低姿態頻頻朝見,魏皇更是煥發第二春。
“大魏皇帝陛下,如今離人佔據玉京城,奴役中土百姓,強令剃發易服,以至于乾國境內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離人看似兵鋒正盛,但卻是內外交困。
後方又被大魏冠軍侯攪的天翻地覆,已有部分部落生出異心。
破軍可汗久駐玉京城,大離各旗也都有怨言。
為今之計,如果大魏能統領中土,令五國聯合,率軍驅逐離人,必定能澄清寰宇,威震八荒!”
大吳使者,乃是吳國南華閣大學士宋翰墨。
此人年方四十,但卻是文采斐然,能言善辯,是聞名天下的能臣。
南華閣大學士,相當于魏國內閣首輔的職務,四十歲做到這種位置,可見此人才干。
這段時間,宋翰墨邀請蕭梁不成,便直接轉頭去結交龐沖,還和大魏三皇子魏禮相交甚篤。
三皇子乃是當今皇後小劉後的嫡子,喜好舞文弄墨,結交文人。
平時也最受魏皇喜歡,所以很多人都覺得,他會是未來太子人選。
宋翰墨高帽子遞了出去,一旁齊國使者雍子安也上前附和︰
“宋大學士說的沒錯,所謂唇亡齒寒,乾國被佔,離人此時還疲于奔命;
一旦被他們徹底壓服乾國境內義軍,其所佔地盤,已經遠超其余四國總和。
到那時候,中土列國都難逃被滅之厄運。
此時此刻,也唯有大魏皇帝陛下振臂一呼,才能領袖列國,稱霸天下,驅逐離人!
臨行之際,我齊國皇帝陛下特地交代——
只要大魏同意會盟擔當盟主之位,從今往後,齊國願意尊大魏為兄長之國,今後世代交好,絕無二心!”
這雍子安乃是如今大齊皇帝寵妃雍氏兄長,雖是國舅,還是商賈出身,但本身頗有才干,擅長經營。
如今是大齊市舶司總管,獨立于大齊戶部之外。
吳國和齊國使者一唱一和,頓時讓魏皇心中自得,但臉上依舊是一派矜持模樣。
“諸位愛卿,吳、齊兩國使者之言,你們意下如何?”
第一個冒出來的,仍然是大魏內閣首輔,徐策老大人。
“陛下,老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頓了頓,徐策目光不善的掃視了一遍宋翰墨和雍子安︰
“這兩國使者,不過是想要驅虎吞狼而已!
名為列國會盟,尊我大魏為霸主;實則是讓大魏出人出力,與那離人廝殺爭雄。
如今離人雖然數敗于魏國將士,但並未傷筋動骨。
他們在草原時就已經有百萬控弦之士,如今佔據乾國境內,立乾人叛王為第十三旗部,又獲得大量乾國工匠。
如果說以前的離人只善于騎兵野戰突射,現在的他們,在攻城器械以及戰法之上,已經與中土列國沒有太大差距。
想當初威遠伯龐沖曾經也率領大魏十萬大軍,想要會盟列國,在玉京城下殲滅離人主力。
結果如何,一目了然!
縱然冠軍侯蕭梁功勛卓著,但那也只是名頭上好听,根本沒有讓離人傷筋動骨。
所以老臣以為,不但不能主動挑釁,還應當派遣使者前往玉京,與離人交好。
只要兩國化干戈為玉帛,彼此交好,才能消弭戰事,令我大魏太平無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