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還到演武場上揮劍炫耀,這哪是修煉,純粹作態!我只是勸你不必如此。”
此言一出,全場儒家門生議論紛起。立刻有人站出來反駁︰“甦辰師兄年輕恰恰是優點,鬼谷縱橫名震武林。”
“他的劍術源自鬼谷子前輩,如有差池,師尊定會指導。”
“連前輩都沒制止,說明有道理在其中,你憑什麼隨意評斷?”
贊同的人紛紛點頭。“說得是啊,難道你真認為你能比鬼谷子前輩更能領悟劍法?”
眾人紛紛責備李斯。
“李斯,請立即向甦辰師兄道歉!”
“你的行為不僅丟了自己的臉,更是我們儒門之恥!”
“認可別人超過你並不困難,我看你才是羨慕嫉妒恨啊!”
听著周邊人們的聲討,李斯的臉色越來越沉。若非怒火燒心使他失去理智,他可能早就接受現實。他毫不退讓地辯解︰“我說我從未覺得自己比前輩更通曉劍術,只是認為甦辰師兄不應自以為是。”
“我的行為並沒有錯!”
他強硬地說出這句話。
听完李斯的話語,伏念和韓非都顯得極為驚訝,原本他們已經盡力給李斯一個挽回的余地。
李斯卻毫不示弱,依然對甦辰口出狂言,不斷指摘他的過失。目睹這樣的場景,伏念與韓非無奈地對視後,皆深深嘆氣。
然而面對這個堅決對抗的態度,甦辰決定不再姑息。因為他代表的是鬼谷,不能容許李斯的言論一次次侮辱鬼谷之名。
“欲成棟梁,不當與小草相爭”
,他注視著伏念和韓非說︰“武者手握長劍,不會去斬殺微小的蒼蠅。”
但他也指出,如果那些嗡嗡擾人的蒼蠅不停歇,確實令人不堪其擾。“但若蒼蠅擾人心煩,又該如何?”
這表示他和李斯之間已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對于甦辰的決定,伏念與韓非面露憂慮。甦辰剛才演示的劍術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就連身為先天境界的伏念也無法完全看破,甚至還感到一絲威脅。李斯更是不及。
雖然韓非看不懂“斬天拔劍術”
的精妙之處,但從甦辰深厚的修為來看,他也能看出甦辰在武學方面的天賦非凡。
他們擔憂的是,一旦真的動起手來,李斯可能承受不了甦辰的力量,尤其他們是同門師兄弟。為此,伏念急忙再度出言安撫,“甦辰師弟,請原諒李斯一時失言,切勿往心里去。”
“你是儒家貴客,豈能與之爭戰?”
他又補充道︰“此事傳入師叔耳中,我們必定難以逃脫責任。”
四周儒家學子紛紛表示贊同伏念的立場,並勸慰甦辰“甦辰師弟,請不要在意!”
、“對,師門定會怪罪于我們!”
還有人強調︰“無論傷了誰都不利兩家和睦!”
大家普遍認為,李斯的言語刺痛了甦辰,導致他要求比武以挽回尊嚴。實際上,他們雖認可甦辰學習文字的天賦出色,但他的年紀實在太小,任何意外他們都無力承擔。
面對甦辰的比劍提議,李斯雖然吃驚,更多還是認為荒唐。
因為他認為,那些如今勸告甦辰放棄的人其實是在擔憂甦辰最後只會自找苦頭。
想到這里,李斯信心滿滿地對甦辰說道︰“正如他們所說,何必硬是要讓自己承受無謂的苦楚呢,甦辰師弟。”
“承認不如你的文學天賦,這確是實情。”
“但說到劍術對決,這可是體質起關鍵作用的地方。”
“我不想落下倚強凌弱之名啊。”
“因此,這次我就不和你爭斗了。”
他言語之間,流露出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就算是勸服甦辰,他也自認為已經贏得了尊重。
然而就在這時,一股寒冷犀利的聲音傳開︰“既然已經到了這個階段,何不干脆決一雌雄,尋求一個內心舒坦?”
眾人循聲望去,原來是荀子,不知何時,他已經在訓練場上現身了。
看到荀子出現,原本吵鬧的現場剎那沉寂無聲,伏念與韓非更加不敢輕易開口。
看到荀子到場,李斯頓時心中一陣緊張。他沒想到,自己做的事情竟會驚動荀子。
隨即,李斯連忙略帶忐忑地向荀子行禮︰“ ** ……參見師父!”
四周儒家學士也猶豫一會兒,然後相繼勸誡︰“師父,比劍之事就免了吧!”
“對啊,師父!劍無眼,萬一受創怎麼辦呢?”
“讓李斯師兄與甦辰師弟較量,實在不合適吧!”
“剛才他說得也有理,他在體質上的優勢確實會對甦辰師弟不公平。”
“……”
盡管大家不斷勸誡,但荀子卻神情認真︰“我之前說過,為人當謙卑如海。”
“切莫將表面看到的優勢誤以為真正的勝勢。”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有些差距,單靠體質優勢彌補不足。”
這句話一說,大家都相視而愕然。他們暗自揣測︰莫非,連武功練習,甦辰師弟也是一名絕世奇才?
眾人齊齊轉向甦辰,不由仔細重新審視。可是不論怎麼審視,甦辰依舊是那個一兩歲大的孩子,他的體力優勢似乎受到嚴格約束。
這場比劍還有進行的必要嗎?
另一邊,荀子的話對李斯造成了一定困擾。他明悟了荀子暗示的信息︰甦辰在武藝方面天賦出眾。
然而習慣性的思維使他認為甦辰並不具備戰勝他的可能性,畢竟面對的是小孩的身體。練武講究的是體格,沒有力量怎能對抗敵人?
胳膊哪能擰過大腿?小孩子如何抗衡青年體魄?因此,在短暫沉思後,李斯向荀子行了一禮︰“既然師父有命, ** 自會遵從。”
“那就點到即止,我去拿木劍吧。”
說完,李斯起身準備取一把木劍代替鐵劍。他對甦辰存有敵意,但這並不代表他對利益毫無認知。既然他自認為勝算大得多,自然不宜繼續使用鐵劍,畢竟荀子很看重甦辰,而他也曾親授技藝于後者。
倘若在此使用鐵劍對甦辰造成傷害,進而使得儒家和縱橫家之間的關系惡化,這不是他可以承擔的結果。但在李斯打算邁出腳步的瞬間,甦辰卻打斷了他的話︰“不用那麼費事。”
“我就以木劍對抗你的鐵劍便足夠了。”
盡管甦辰聲音稚嫩,但語氣中充滿自信與霸氣。這一話語落,四周立即炸開了鍋!沒有人料想到,甦辰不但要用幼小之軀與李斯一戰,更是選擇用木劍對抗他的鐵劍——這是明顯以己短攻彼長。
于是,在那一刻,不論是尚不知甦辰實力的儒家 ** 們,還是已知他修煉至先天境的伏念和韓非,都神色劇變。伏念立刻靠近甦辰,輕聲道︰“甦辰師弟,這件事千萬不可嘗試!”
“兵器無常,用木劍與鐵劍對決,即使境界高深,勝算恐怕也會大打折扣!”
“師弟,怎麼能如此大意?”
韓非在一邊不住點頭同意︰“對,甦辰師弟!”
李斯雖從未真正習武,卻因體魄優越而不容忽視。“實在不能掉以輕心啊!”
他想了想,提議道,“不如找師父說一下,就此作罷如何?”
兩位清楚甦辰擁有先天之境的技藝,遠勝過李斯的半桶水。但是,考慮到甦辰年紀幼小,體質遜于對方,加上他們認為甦辰缺乏實戰經驗,用木劍對抗鐵劍的風險似乎更大,未戰先處于多方位劣勢。
反倒是听到甦辰的要求,李斯心中涌上憤怒與屈辱感。他們的差距本來就有多年,他沒有要求謙讓已經算情理之中。而今甦辰竟反過來提條件,使他覺得對方並未重視自己,甚至是侮辱。當下決定無論如何,要讓荀子決定︰
“請師父作決定,對此該如何處置呢?”
他是以客人的身份來訪鬼谷,不好輕易答復。所以他覺得讓荀子處理更為合適。無論荀子會怎麼裁決,都不會讓他有所吃虧︰若是吩咐他取出木劍,他會照辦,並有自信用木劍戰勝甦辰;若是批評或禁止,他也樂見其成,認為兩人根本沒有必要交手,面子問題他並不在乎。然而,出乎他的預料,荀子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就如甦辰所言。”
“你可以用你的佩劍,與他的木劍對決。”
相比于伏念和韓非對甦辰的認識程度較淺,荀子對其來歷和能力更有洞悉。他明白甦辰定有所依憑才提出此挑戰。他認為甦辰並不會做那種讓自己和鬼谷顏面掃地的事。正因為了解甦辰,荀子此時反而為李斯捏了一把汗。但這事兒畢竟是由李斯發起,哪怕身份是師尊,他也難以有所偏袒。不過對于此刻李斯的反應和情緒轉變,他並未有所意識。听到荀子應允讓甦辰木劍對抗,李斯瞬間失神,臉色時紅時紫。
隨後,李斯緊握雙拳,在心底暗自發狠地自問道︰“連老師您也這樣輕視我嗎?”
讓李斯感到意外的是,荀子竟然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這個建議。
對他來說,甦辰以木劍對抗他的利劍根本就是荒謬至極。用木制的劍對上鋼制的劍,實在是天大的笑話!可是,荀子卻真的同意了,這讓他覺得,或許就連師尊都認定他必將落敗!
想到這里,他對甦辰的做法更加憤恨。他暗暗下定決心,面對這樣的侮辱,他在儒家眾人面前的羞辱,一定要討回公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