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依靠刷臉進入東華門,幾乎沒有遇到實質性的抵抗。
一行人輕而易舉的進入了皇宮,進入了皇帝舉行朝會的奉天殿。】
“終于叫開了一個門,不容易啊”
“真的勵志啊,身為皇帝不忘初心,辛辛苦苦的叫門”
朱祁鈺破防了,這是真不把他當人看啊!
自己的大臣想著前主子,自己的侍衛估計也是想著前主子,那麼內侍是不是也在想念著前主子?
說到底,他朱祁鈺在這皇宮之中很多余是吧!
【宮中鐘鼓齊鳴,宮門大開。
早早等在午門外準備朝見的大臣們按順序走入奉天門,卻驚駭的發現,寶座上的皇帝已經不是朱祁鈺了。
群臣面面相覷,一時之間弄不清楚這是在搞什麼事,徐有貞這時站出來表示︰“太上皇復闢了! ”
哎嘿!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大臣們見狀,只能跪倒參拜,甚至沒有一個臣子站出來表示一下異議,朱祁鎮就這樣重新取得了皇位。
朱祁玉的反應也很平淡,得知是朱祁鎮後,只說了聲好,就回去自閉了。】
“其實說了也留不下記載吧”
“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就是罵人也沒什麼用吧”
“這算是對嫡長子繼承制的的絕對擁護嗎,因為出身,所以奪門也是師出有名”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時候的朱祁鈺快要死了,還沒有後代”
朱棣此時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些人為何口口聲聲的嫡長子繼承制,甚至認為朱祁鎮的行為在當時是被擁護的?
雖然奪門之變沒有受到太多的阻攔,但是這不代表在大臣們眼中,朱祁鎮的復闢是撥亂反正的行為,更大的可能只是大臣們對勝利者的臣服而已吧……
【朱祁鎮復位後,改年號為天順。
復闢當天,朱祁鎮傳旨逮捕了兵部尚書于謙以及一批大臣,無人為其仗義執言。後來,于謙以謀逆罪被殺,棄市,籍其家。
于謙慨然赴死,正如詩中所言︰“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麼多年,連個為于謙出頭的人都沒有啊”
“于謙不貪圖名利,但是別人會需要名利的,他的而存在還是阻礙到別人了”
“主要是太清正了,不合群”
“于謙和石亨當年也是好過的,但是北京保衛戰之後,石亨請封于謙的兒子,卻被于謙當眾指責,倆人就慢慢不好了”
“有點水至清則無魚的感覺,但是沒準這才是于謙的追求吧”
朱元璋對這首詩和于謙這個人贊嘆不已,“若是這個于謙能做朕的大臣就好了!”
這樣清正不貪的大臣合該配給他老朱啊!
他由衷的認為,于謙是生錯了時代,後面的子孫實在是無能,連這樣好用的臣子都不能駕馭!
無獨有偶,朱瞻基也是這麼想的!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真是好啊!”
朱瞻基將于謙的名字打了個重點號,多歷練歷練,這就是他留給兒子的寶貴財富了!
這樣的大臣簡直是自己最放心的一掛,不貪腐,不結黨,能抗事,還保皇,這簡直就是天賜的工具人啊!
至于處理不好朝臣之間的關系,這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這是極其寶貴的品質!
于謙,一個平平無奇的、被各個世界皇帝認證的天選打工人!
【關于于謙的死亡,《明史 》記載稱,朱祁鎮猶豫再三,認為于謙是有功的,但是徐有貞認為︰“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
朱祁鎮因此才會下定決心要殺于謙。
雖然看上去是無奈之舉,但是從朱祁鎮復闢之時起,于謙以及景泰重臣的悲劇就是注定的。
畢竟在禮法上沒有太上皇重新登基的道理,想要維護自己的正統,就要否定朱祁鈺的正統。
當初力薦朱祁玉上位的是于謙,對朱祁鈺說“天位已定,寧復有他”的也是于謙,所以于謙不死,那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朱祁鎮就是在認可于謙的。
所以于公于私,于謙都是必須要死的。】
“也是為了殺雞儆猴”
“我听有的分析說,于冕為了給于謙翻案,就把罪過推到了已經倒台的徐有貞身上,昧著良心美化的堡宗,給他加了句台詞”
“美化過頭了”
【而作為失敗者,景泰帝朱祁鈺被廢為 王,十幾天後,薨于西宮,時年三十。
朱祁鈺死後以親王禮葬于西山,謚號是“戾”,他的壽陵被毀,妃嬪也都被賜死殉葬了。】
“堡宗弄死了朱祁鈺的妃子後就廢除了人殉,也就是說,在明面上朱祁鈺是明朝最後一位人殉的帝王”
“這誰不說一句絕了呢”
“而且堡宗再次尚未之後太忙了,居然沒有直接罷黜景泰,直到幾天後才廢掉,所以這幾天大明有兩位合法的皇帝同時並存”
景泰年間
南宮中,朱祁鎮坐在榻上,听著天幕的絮絮叨叨。
雖然他一直都在做復闢的夢,但是當他知道未來的某一天他會夢想成真後,還是體會到了一種不真實感。
可隨之而來的,就是恐慌。
現在的朱祁鈺依舊是健康的狀態,很多人心中還沒有這樣的心思,有心思的人或許還沒有那時的權勢。
現在的他,還沒有這些人的幫助,這樣的未來還有可能實現嗎?
朱祁鈺會不會因為這些還沒發生的事,就想著徹底害死他?
此時的宮外,也有很多人在思考未來之事。
朱祁鈺並沒有和大臣們一起看直播的習慣,所以今日徐有貞還像平常那樣,約著幾個好友邊喝茶邊觀看天幕。
沒想到這次的天幕直接就講起了大明,這次的直播並不像是以前那樣,簡單的講一位主人公就結束,而是一朝一朝的講下去。
天幕那種樂子人的性格他們都知道,所以都清楚天幕肯定會講一講太上皇的事跡。
但是徐有貞是真的沒想到,這里面居然還會有他的事!
他居然摻和到造反里面去了!這事情現在還被陛下知曉了!有了這樣的從龍之功後,他居然還會倒台!
這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幾位友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幾人的關系是真的不錯,所以他們並沒有離開,而是陪著他一起想辦法向皇上陳情。
另一邊的曹吉祥就沒有這麼淡定了,正巧天幕開始的時候他不在皇宮,听了天幕的話,他趕緊跑去找張 商量。
兩人這麼一琢磨,覺得就以現在的形勢,朱祁鈺肯定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反正都是要死的,還不如來一出富貴險中求,趁著天幕沒講完,先調兵把朱祁鎮弄出來提前復闢,若是成功了說不得還能有一線生機。
說干就干,兩人熱血上頭,直接溜出去準備調兵。
【其實這里還有一點,于謙在事發之前究竟知不知道復闢的事情呢?】
“肯定知道的吧,他不是兵部尚書嗎”
“兵部尚書也不是直接統管軍隊的,一個政變,又不需要準備糧草”
“他要是知道為什麼不阻止”
【其實一些史書記載他是知道這件事的。
也許是顧及自己介入,會使兄弟二人奪權會進入白熱化階段,從而將大明拖入泥潭,亦或是存在其他考量,反正于謙並沒有什麼動作。】
“其實我感覺他是傾向朱祁鎮一脈的,但是又不想背叛朱祁鈺,所以就默認堡宗上位,自己陪著景泰死”
朱祁鈺看向于謙,眼中有著些許震驚,雖然他知道,這只是後人的猜測而已……
但是他莫名就覺得,于謙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