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這里因為史料記載的有好多內容書沖突的,找到的論文什麼的也有不同的見解,所以我干脆一怒之下怒了一下,按照明史寫靖難了,所以會有虛假的情節出現。
後面的幾個皇帝我會盡量按照《明史》《明實錄》《國榷》《明史新編》和一些學界論文去寫,有沖突我就隨機挑一個觀點了。
然後作者本人是看不懂古文的,史料看的都是白話文版本,如果有理解錯誤的情況希望得到指正。)
【朱元璋其實也是夠倒霉的,中年喪妻,老年喪子。
妻子是和朱元璋互相扶持同甘共苦的妻子,兒子……兒子是他寄予厚望的繼承人。
朱標年幼時就接受名儒教導,朱元璋做吳王,朱標就是吳王世子,朱元璋做皇帝,朱標就是太子。
別管這里有什麼政治因素,反正朱標的的確確是被老爹堅定選擇的繼承人。
上到丞相、下到御史基本都是兼領東宮,輔佐太子。朱元璋外出征戰,就是朱標和這些大臣在監國。
可以說,只要不出意外,大明王朝初期政權應該會有一個安穩的過渡。】
“偏生就是有意外”
“直接給他打擊變態了”
“這誰不瘋啊”
“人生差不多走到頭了,繼承人沒了,他能怎麼辦”
朱元璋又陷入到痛苦之中,整個人看起來像是一個老人,而非一個帝王。
他明白,沒誰能真活個幾千幾萬年,早晚都是要下去的,但他就是難受啊!
也是他不好,累著老馬當了皇後也不安生,讓她沒休養好,早早就去了。
但是這三個人咋就這麼忍心呢?
听到這個話題,大臣們更是一句話都不敢說,是啊,誰能想到如日中天的太子殿下居然是個短命的?
要不是天幕打破了朝中沉悶的氣氛,他們感覺自己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就要玩完了。
【但是,事實不會因為人的意願而改變。
身後餃接著常遇春和藍玉等忠臣的嫡長孫朱雄英早夭,兩三個月後互相扶持的馬皇後也在病中去世,穩妥的太子朱標在一次巡查的過程中染上風寒,不幸去世。
閥門沒了,能夠安穩過渡王朝的人選也沒了。】
“雖然我不覺得馬皇後能起決定性作用,但是有她在最起碼能不讓老朱那麼瘋”
“矮個子里挑將軍,挑出一個朱允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