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中心思想是法益嚴而弊益生,而不是官員貪污很合理。)
【官員們沒有足夠的物質生活保障,又做不到完全的高風亮節,那他們的選擇也不難猜,貪唄,畢竟他們手上還有些權力。
面對貪污,朱元璋也做出了相應的限制。
不過說起來,很多朝代為了防止貪污會采用“養廉”政策,比如宋朝,他們是標準的高薪養廉,比如清朝,雍正采用的是雙俸養廉。
也不是說這樣的措施就能杜絕貪腐,這不現實。但是有了足夠的工資,至少可以避免一部分人的貪污。】
明朝的官員們羨慕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陛下!你有听見嗎?拜托了!再多給點吧!
朱元璋別開頭,假裝看不見臣子們的視線。
給那麼多做什麼?到時候都去吃喝享樂,誰給朝廷做事?
清朝
康熙的大臣們頓時瞪大了眼,雍正?雍正皇帝真的會是雍親王嗎?感覺不太像啊!
康熙也有些詫異︰“老四居然還有這樣的心思?”真是不可思議!
老老實實在家閉門思過的雍親王︰“這就是我啊!”我就是這樣的漢子!
【面對那些在貪污邊緣瘋狂試探的貪官污吏,朱元璋的態度很堅決——貪污?不可以!】
“其實這麼搞就是在逼底層官員,頂層官員基本都有兼職,一份職業一份工資,收入很可觀”
“他們那個祿米數量還不是真正拿到手的數量,有時候還要折一部分換成布什麼的,甚至會換成大明寶鈔,這擱誰誰不瘋啊”
“還不止這些,明朝還取消了唐宋時期的職田”
明朝
“朕都算過了,這些錢已經夠讓你們養家糊口了!”,朱元璋才不管底下人幽怨的目光,理直氣壯道︰“行了行了,以後就只給祿米不折東西。”
這總行了吧!反正湊合湊合總能過下去的!
【朱元璋這個行為也不能說完全不成功。
反正至少他還在的時候,確實成功扼殺了不少貪官的想法,畢竟朱元璋的刑罰力度是真的大。
但是在這樣的嚴刑峻法之下,貪官們那就像韭菜,一茬接著一茬的。
以至于明朝這個反腐力度最大的朝代,竟然也是貪污**最嚴重的朝代。】
朱元璋︰“……”
前一秒還在洋洋得意的朱元璋,直接被打臉了。
“怎麼會呢?”朱元璋不敢置信,“大明怎麼可能成為**最嚴重的王朝呢?”
這麼大的打擊力度,雖然還是會發生貪腐之事,但是成為最嚴重的王朝,難道那些貪官們不怕死嗎?
秦朝
嬴政表示︰刑罰力度大?嘁!
別以為他不知道,後世已經廢除了肉刑和一些比較重的刑罰!
他們秦律在這方面的規定可是非常細致的,不僅有刑罰,還有嚴密的監察制度,後世那都是小兒科啦~
——今天也不服輸的秦始皇
漢朝
劉徹表示,小意思,死刑了解一下~棄市哦!
鄧綏︰死刑,子孫三代不得為官了解一下呢!
唐朝
比起前朝,唐朝的懲罰力度的確沒有很強,所以李世民心中只有好奇。
“歷朝歷代對于貪污的打擊力度都很大,也不知道明朝是怎麼做的。”
清朝
康熙\/雍正\/乾隆︰比不過,真的比不過!
【首先,明朝肯定是有清官的,只是比較少而已。
明朝的貪官多,一方面是我們說的俸祿低。
人家苦學十數載,辛辛苦苦當上了官,結果發現自己幾乎全年無休的上著班,可是只憑俸祿的話,就只能過縫縫補補的苦日子。
那人家當官做什麼?還不如拿當初供他讀書的錢買幾畝地,做個吃穿不愁的小地主了。】
朱元璋閉眼不看,再說多少遍都一樣,他不覺得自己給的少!
他還給了這些官員們鍛煉的機會呢,沒讓他們交培訓費已經是他仁慈了!
【另一方面,明朝的反貪制度也很奇葩。
洪武年間,受賄一貫以下杖責九十,每五貫加一等,至八十貫絞;監守自盜,一貫以下杖八十,至四十貫斬。】
宋朝
宋神宗︰“……哇,好嚴格啊。”
“陛下,你還好嗎?”陛下,你的眼楮都要瞪出來了啊!
回過神來的宋神宗不解︰“原來我是這麼沒見識的人嗎?”
一貫錢啊!這就值得打九十杖?
九十杖,那是能打死人的數量啊!
真是活閻王啊!明明可以直接叫他死的!
大臣們也默默的回想起以前收到的一些孝敬,越想冷汗越多。
別說十貫,就是一百貫,疏通個關系都是不夠的!
按這個標準,我死定了啊!
接著,姜瀾溪微笑著眾人送上暴擊。
【貪污銀子六十兩以上,要梟首示眾,剝皮楦草。
可能有朋友第一次听“剝皮楦草”這個刑罰,這個就是將人皮完整的剝下來,做成袋狀,然後在里面填充稻草,掛在當地衙門門口或是當地的土地廟的門口,用以警告繼任官員,切勿貪贓枉法。】
“老朱可真是活閻王啊!”
“工作強度高,工資低,老板還這麼變態,這是人過的日子嗎”
秦朝
嬴政︰“……大秦竟然輸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漢朝
劉徹︰“這瘋了吧!!!”
哪有這麼干的?
唐朝
眾人驚恐的目光看向魏征,魏征微笑回視︰“……”
你們就說有沒有方法吧!
明朝
明朝官員︰“……”
嗚嗚嗚,天幕就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啊!求求你多講點吧!他們這日子簡直不是人過的啊!
還沒有經歷過大逃殺的官員們表示,陛下,你快听人家怎麼說的吧!
【就以這個標準來說,歷朝歷代的大臣們沒貪污過的都是少數了吧。
所以朱元璋當年真可以說是殺瘋了,在重典治吏方面,朱元璋比起“以刑殺為威”而稱著的秦始皇來,凶猛太多了。
特別是朱元璋親自編纂的《御制大誥》,這是非常標準的法外之法,是華夏封建社會里一部立法最嚴峻的法典,剛剛說的這個剝皮楦草就出自這里。】
“他要求大誥要每戶一本,手持大誥,能夠罪減一等,遇見壞官還可以手持大誥告御狀”
“老朱就是要打擊所有不听他話的人,無論官民”
“明初社會狀況很差勁,他得緩和階級的矛盾,所以只能嚴刑峻法,相當于亂世用重典”
明朝
大臣們:“……”
他們拼命忍住點頭的**,心里念叨著,天幕多說兩句,多說兩句。
他們對《大誥》那可是非常討厭的,一國之君公然為法外之法站台!簡直是離譜!
【是的,明朝建立初期,地主階級瘋了一樣地盤剝農民。
這種行為不但是在激化地主階級同勞動人民的矛盾,也同樣侵犯了皇室的利益,再加上朝廷內部的沖突也日益加劇。
所以朱元璋直接下了這劑猛藥,想要緩和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嚴懲貪官污吏,以此來穩定政權。】
“打擊貪污,百姓們也能得到好處”
“老朱說封建吧,他會打擊‘官貴民輕’,說他開明吧,他重典治吏”
朱元璋示意大臣們多听听天幕說的話︰看到了沒有!這都是有用的東西!
這對百姓也是有好處的!
【在階級社會里,有階級壓迫、階級斗爭就有犯罪,用重刑苛法去消滅犯罪是辦不到的。
正所謂法益嚴而弊益生,頒行《大浩》的結果收獲並不大,既沒有緩和統治階級內部的斗爭,也沒能阻止官吏繼續貪贓枉法。
本來封建制度就不可避免貪官污吏,他還就給官員開那點三瓜兩棗,夠干什麼的?
再加上那麼一丟丟的逆反心理,也難怪明朝的貪腐程度高居各朝首位。】
“剝削的貪婪性產生于剝削者的階級”
“但是文治這麼拖後腿,老朱的排名還能這麼靠前,可見這老哥還是很牛的”
朱元璋听見階級什麼的就覺得腦袋疼,他最不喜歡听這種詞。
但是天幕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既然不能杜絕,能減少一些也是好的。
正巧宗室的俸祿要減,就把減下來的俸祿給官員們做養廉費吧!
但是說好了,升了工資就不能再貪污了哦,還想貪污的,那就給爺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