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打好的同時,
覺醒計劃也來到了豐收的時節,
不僅凡階巔峰的士兵大批涌現,
能夠操作各種無人裝備、擁有不俗技術功底和軍事素質的裝甲僕從預備役也成批畢業。
高端裝備方面,
中央鷹城和附屬的六個軍事區軍工廠,
全都提升到了26級,
不僅產能極高,
產品質量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讓莊小山底氣大增的是,
軍團城終于提升到了9級,
高端智能芯片的產能獲得極大的釋放,
戰機性能的全面提升終于可以提上日程。
為了和鋼城軍團對抗,
莊小山不斷囤積超高速空空火箭彈和各種防空火箭炮、防空火箭筒,
為了應對那種自殺式噴氣飛行器,
大型、巨型的雷達站和大中型預警機沒少造,
用于控制空域的巡邏、應急戰斗機都保持在了兩個軍、兩千架以上。
這些戰斗機全都裝配了升級版的機載雷達和火控系統,
能夠搭載空空火箭彈進行戰斗,
造價是以航炮攻擊為主的野馬戰斗機的三倍以上。
龍淵軍團所謂的普通野馬,
其實也都裝配了機載雷達和配套的火控系統,
使用大口徑航炮,
造價在普通野馬戰斗機的兩倍左右,
戰斗力是能夠碾壓帝國空軍戰斗機,
面對其他幻界指揮官的特色戰機也從不會落在下風,
一夜過去,
數量也達到了四個軍、四千多架的規模。
至于經濟實惠的強擊機,
為了安撫陸軍,
生產線基本就沒停下來過,
各式伊爾-2和斯圖卡加起來已經超過了五千架。
這方面莊小山是不會吝嗇的,
葉菲莫夫和曼施坦因對于強擊機也是極其鐘愛,
常常在軍事會議上講︰
“如果說坦克是陸軍的面包,那麼攻擊機就是我們的土豆。”
因為速度夠快,
利用率夠高,
一架伊爾-2或斯圖卡對戰場的貢獻是遠遠超過主戰坦克的,
要不是主戰坦克的成本隨著主要城市軍工科技的提升壓縮到了很低的水平,
陸軍甚至會大幅度減少主戰坦克的訂單以添置更多的攻擊機……
算上數量近六千架的運輸機和上萬架作為消耗品的滑翔機,
龍淵軍團僅在大陸上就裝備了近三萬架飛機,
擁有現役飛行員五萬多名、預備飛行員三萬多名,
地勤人員超過五十萬名。
黎明時分,
莊小山通過了空軍法案,
將在短時間里極速擴大空軍的規模,
首先是升級版野馬戰斗機,
其數量將擴充到六個軍,
現行標準版的野馬戰斗機則要擴充到十個軍;
新設遠程轟炸機部隊,
專業的高空轟炸機將新編兩個軍,
全部配備制導炸彈或空地制導火箭彈;
強擊機數量增加到兩萬架;
運輸機數量增加到三萬架,
同時允許馬歇爾自行組織生產運輸機用于新佔領城市的快速發展;
地勤方面要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兩百萬地勤人員,
用以快速補充接下來大規模空中突擊形成的機場地勤人員缺口。
人員方面消耗最大的,
卻是機降部隊和用以就地編組、擴建駐軍的“教導團”。
新的計劃中,
將要建立一百五十個空中突擊戰斗群,
除了空軍,
核心的空降突擊力量是裝甲戰士中隊和配屬的空降團,
在他們打開局面之後負責大部分地面戰斗的,
就是即將建立的機降部隊和“教導團”了。
預設的規模是每個突擊戰斗群出擊的時候配屬一個機降師,
這就需要超過三百個機降師以進行輪換休整,
需要的兵員超過了三百五十萬!
每個“教導團”的兵員數量雖然只在千余人,
卻幾乎都是尉級以上的軍官,
而且,
需要快速突擊佔領的城市,
預設的第一批都在一千五百座,
也就是說,
第一批就需要一千五百個教導團,
這就是足足一百五十萬精銳老兵和軍官。
也就是龍淵軍團的人才培養挖掘做得好,
擱在先鋒軍團,
想要在開局前三天就組建如此精銳的部隊,
缺的根本就不是經費或裝備,
是高級人才的嚴重缺乏。
解決了裝備和人員,
彈藥消耗也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普通的彈藥還好說,
空軍需要的火箭彈卻不是那麼容易生產的。
只說升級版的野馬戰斗機,
擴大到六千多架之後,
一次全軍出擊需要攜帶的空空火箭彈就超過兩萬四千枚,
加上在使用時需要區域覆蓋打擊,
按照戰術設計來算,
基礎的彈藥儲備基數就高達十五萬枚,
最少也得準備三個基數,
那就是四十五萬枚火箭彈……
簡單的陳列數字可能沒什麼概念,
如果換算成四十五萬輛裝甲戰車呢?
這可是足以武裝起近五百萬人數的裝甲步兵的裝甲車。
所以說,
限制高端裝備規模的,
往往是經濟生產能力,
若不是莊小山有超越常人想象的水晶,
又有精于謀劃後勤的馬歇爾及其長期培養出來的數百名精于後勤的將領團,
他也根本不會考慮組建這麼大規模的精銳空軍。
計劃定下,
接下來的執行就沒什麼難度了。
這次匹配的戰場相當龐大,
僅僅大陸的面積就超過了四億平方公里,
大陸上分布的城市總量大致在三十五萬座左右,
按照正常進度,
這個等級的戰場基本是不存在被征服的可能性,
但在莊小山這里,
只要海軍速度夠快,
征服就沒什麼大問題。
對,
海軍要夠快才行。
按照常例估算,
大陸面積達到四億平方公里的話,
海域面積應該會超過六億平方公里,
這麼大的海域,
海軍只是跑一遍下來就得消耗不少的時間。
龍淵軍團在海軍方面也沒有多重大的科技成果,
所以也只能老老實實增加海軍規模以達到快速奪取島嶼的戰略要求。
經過一段時間的戰斗,
這個戰場上暫定的海上遠征戰斗群,
規模大致在每個戰斗群兩艘航母、兩艘戰列艦、十二艘巡洋艦、十二艘驅逐艦,
負責後勤保障的專業後勤戰艦得有四艘,
專業的大型登陸艦要有兩艘,
運輸艦需要八艘以上,
專門配合作戰的陸基海航戰機得有三百架左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