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南方已經十分暖和了,南淵和大燕沿途的風景如畫,但天氣卻明顯愈加干涼。北行至燕北間的邊境太京,夜闌心里突然隱隱作痛,雖然幾息後就恢復如初但他還是很在意。
順著那種無形的感應,他來到了一座高陡的懸崖。站在空曠的崖邊,他的心情很奇怪地平靜了下來。正嗤于自已太過敏感,一紅一白兩條絲帶悄然從面前飄落,帶著風塵僕僕的塵香,夜闌下意識伸手接住了它們。
“上邊的污漬是血……看錯了嗎?”喃喃自語忽然收聲,上邊的“梅花點點”轉瞬即逝,眼前所見只是幻覺。他低頭凝視,感受著手中傳來的親切感,忽然感覺很適合一個人。
山上時不時傳來各種鳥鳴,夜闌忽然想起了錦燭山的百靈,他已經很久沒有它的消息了。自從冰蓮山失散後,無論他怎麼找,不僅是百靈,蒼棋和零予也都不見了蹤跡,他都有些懷疑自已是不是進入了一場靈幻而荒唐的夢境。
常勝將軍和譽王是同一人的消息早已傳遍整個芸生大陸,同樣出名的還有他那代表身份的黃金面具。為了隱藏身份,夜闌只好摘下了佩戴多年的面具,包括那張人皮面具,因為從未有人見過面具下他長大後真正的容貌。
迎面走來一個上山采藥的姑娘,她被夜闌身上矜貴俊朗的氣質所吸引,夜闌不想理睬,對方卻不依不饒。夜闌的自卑向來只會對卿卿產生,直到看見他大大方方地露出自已的臉,姑娘才羞憤惱怒地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夜闌向來被人趨之若鶩,也不缺嫌惡、咒罵之人的惡語。他淡淡地笑笑,其實保留著這樣的容貌也是不錯的,只要他傾慕的卿卿不嫌棄他就好。對愛人的偏愛讓他只希望得到一人的關注,多余的目光反而令人反感。
一路上遭遇過許多冷眼和嫌棄,不過也有不少人給予他善意溫暖,善良的夜闌待人總是溫和友好的,因此從太京進入普狄台都很和平。
普狄台最出名的是一座 望塔,以及塔下的一間許願廟,城中的百姓有什麼心願都會來這兒,而每人每年只能許一次願。他們在廟里寫下心願誠心祈福,然後走上 望塔將心願石拋到塔後的白湖里,願望實現後再回來還願。
夜闌並非信仰神明之人,但有了心上人心境就變得不一樣了,對于菩提大師所說的話更在意了。趕往許願廟許願之人風雨無阻,為了保護山里的環境和山神的安寧,每一日許願人數有一定的限制。
站在山腳往上望,許願之路人山人海卻井然有序,夜闌很幸運得排到了末位。作為第一百位,夜闌得到了住持特別的接待,這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幸事,畢竟他的目的本就是解惑。
“施主有何難解之惑?”緒舟大師面容嚴肅,眼神冷靜有神,身著寬大的袈裟盤腿而坐,雙手持著念珠閉目開口。
“無象之卦,勞煩大師令卜一卦。”夜闌態度恭敬得體,卻沒有信徒那種崇拜和敬畏,尊重每個人是他的禮貌。
“命數已定。”緒舟大師听出了夜闌的言下之意,雖然他比常人要平靜淡然,但心底的憂慮總是騙不了人的。“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有無相生。”
大師說完看了夜闌一眼,他確實和他人很不一樣,氣質、領悟、心性都不同凡響。有一瞬間,緒舟看見他身上亮閃閃地散發著天地靈氣,逆天改命之人嗎?
知曉自已命運之人難以接受者總會不停地求證,希望能得到令自已滿意的結果,但結果總是不如人意。也有平淡地接受事實者,他們大多數都是心境平和之人,無為而無不為是他們的處世之道。
無象,沒有束縛,沒有認知,就如同一張白紙,它被賦予了自由選擇的意義。“無”只有落上筆墨才會成就“有”,如何在白紙上發揮,又會生成怎樣的畫面,這全靠個人的意志力。
夜闌在緒舟大師莫名其妙的欣慰笑容中離開了禪院,他來到殿中挑了一顆不起眼的石頭,然後跟在人群後緩緩踏上許願之路。
一層一層,一階一階,一刻鐘的路程夜闌卻仿佛走了好多年。他獨自站在塔頂俯瞰眾生,然後閉上眼虔誠許下了自已的心願。一顆白淨的石子就這樣落入平靜的湖面消失不見,沒人看見上邊十閃而過的文字。
【一願韶光輕悄,十里桃花,與卿相識;】
【二願歲月靜默,烹雪煮茶,與卿相知;】
【三願青山綠水,宿雨沾襟,與卿相攜;】
【四願紅塵萬丈,潑墨描畫,與卿相親;】
【五願擾攘人間,鬢發星縷,與卿相愛;】
【六願百轉千回,白首天涯,與卿相依;】
【七願風雨蒼茫,月落歸家,與卿相伴;】
【八願天上地下,剪燭殘燈,與卿相守;】
【九願千帆過盡,三生緣定,與卿相約;】
【十願剎那永恆,世世生生,與卿相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