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美人謀葉嬌李策

長庚婚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葉嬌李策 本章︰長庚婚事

    山河美人謀葉嬌李策!

    魏王案審定後,開始商討行刑日期。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太子仁厚,希望能把時間推遲到端午後。

    紫宸殿內朝,宰相傅謙附議,李策也沒有異議,皇帝聞言頷首,只是問道“葬在哪里,你們有決斷嗎?”

    太子與宰相對視一眼,回答說沒有。

    歷朝歷代,因謀逆而死的人,哪兒會有什麼墳塋墓室?

    不管他們生前的身份有多尊貴,都是拋尸在亂墳崗,任野狗啃食。沒有掛在城門曝曬,就算是皇帝仁慈。

    葬在哪里?

    這個問題,無論是三司還是皇室,都沒有想過。

    太子首先猜到了皇帝的深意。

    即便魏王李琛帶兵謀反,要囚禁父皇、弒兄篡位,皇帝還是心懷不忍。

    不忍皇室子嗣死後受到折辱,不忍他們的尸體在荒郊野外腐爛。

    “兒臣以為,”李璋進諫道,“李歹雖罪無可恕,但為皇室尊嚴,也不便隨意處置尸體。”

    皇帝看一眼李璋,謀逆案後,眼神第一次充滿贊賞。大唐需要仁厚之君,他希望太子在內厚待手足,在外寬猛相濟。

    “他畢竟姓李,”皇帝踱了兩步,又看李策,“皇陵那邊,怎麼樣?”

    怎麼樣,意思是有沒有合適的位置。

    李策在皇陵待了二十年,了解那里的情況。

    他神色無波,答道“父皇的陵墓去年已經竣工,周圍地勢如萬馬奔騰、聲勢浩大,不容破壞。但偏南百里有個山坡,形如戴帽,司天台曾勘察地形,可葬公卿。”

    皇帝繼位不久,便開始選址修陵了。按照常理,皇子禁入帝陵,會修建專門的園寢。

    李策挑的這一處,已距離皇陵百里之遠,算是另修了。

    眼見皇帝就要點頭,宰相傅謙上前道“聖上不可,李歹生前悖逆,死後怎可伴君、以公卿之禮葬之呢?”

    皇帝輕輕嘆息,搖頭道“到底是朕疏于管教,才會有今日之結果。朕沒說要以公卿之禮厚葬。”

    說到此處,皇帝突然停頓。

    他轉過身,背對十多位內朝重臣,背對太子和楚王,緊繃的肩膀有些僵硬,後背有些彎,扶住高福的手臂,沉默片刻,才道“給他和他的兒子起個墳、打兩口薄棺就好。”

    皇帝的聲音同往日一樣威嚴沉穩,並不怎麼大,卻能讓每個人听得清楚明白,像敲在眾人心上。

    “既然如此,”傅謙不再反駁,改口道,“微臣去工部傳旨。”

    “不必!”皇帝轉過頭,眼眶有些濕潤,語氣卻一瞬間嚴厲起來,“讓李璉回來吧,這件事讓他去做。”

    三皇子李璉,封齊王,曾因火燒玉瓊樓的事,被皇帝逐出京城,去九榅繕捻Q炅恕br />
    說起李璉,皇帝就一肚子氣。

    “朕听說他在皇陵吃喝玩樂、好不快活!朕派內侍前去訓誡,他又在皇陵亂竄,上表說找到一處密室,不知該如何打開。皇陵哪有密室?只有墓室!再不讓他做點事,葬在皇陵的列祖列宗就要無法安寧了。”

    听到“密室”二字,李策神情微動抬頭。他注意到皇帝雖然生氣,但並未動怒。

    魏王謀逆後,皇帝突然覺得,兒子蠢笨簡單些,反倒讓人放心。李琛假裝老實憨厚,日日服侍在他身邊,又怎樣呢?

    這一日內朝議事後,攜帶皇帝旨意的內侍向皇陵出發。要不了多久,李璉就會奉旨返回。

    他將會收殮李琛和李北辰的尸體,帶走安葬。

    所以皇帝雖然露出惻隱之心,但到底沒有赦免他們的死罪。

    這一日等候上朝時,李策在三三兩兩敘話的官員中,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葉兄。”他主動走上前,同葉長庚打招呼。

    見楚王走近,原本同葉長庚說話的官員紛紛讓出位置。

    葉長庚身穿緋色朝服,身姿筆挺、面色紅潤、氣宇軒昂,只是左臂仍用夾板固定,看來尚未痊愈。

    宮廷重地,他對李策鄭重施禮。

    李策連忙扶住他,問“怎麼不在家中多歇些日子?”

    算日子,他也才休養了一個月。

    “歇太久,渾身都不自在。”葉長庚笑笑,又悄聲道,“聖上也常派御醫來看診,就算想裝病偷閑,也不成啊。”

    李策也跟著他笑了,又問“眼楮無礙吧?”

    葉長庚故意瞪大了眼楮給李策看,又眯眼看看遠處道“能看到劉府尹的袖口是他自己縫的,歪歪扭扭。”

    不知道劉硯是不是听到了,轉頭看向這邊,嚇得葉長庚收回視線,假裝整理衣服。

    李策還想再同他說些什麼,內侍已站在殿門口,宣召朝臣入殿。

    緩步走上台階時,李策看了看葉長庚的面容。

    他仍舊意氣風發,似乎和從前沒什麼兩樣。但李策總覺得,在葉長庚竭力輕松的背後,有什麼沉甸甸的東西,壓在他的心頭。

    是什麼呢?

    一刻鐘後,李策才知道,是官職。

    皇帝見葉長庚上朝,贊賞他在晉州疏通河渠的功勞,提起他抵擋刺客、救助楚王的英勇,龍心大悅道“你養傷的這些日子,朕已另外委任工部水部郎中。至于你,朕想要你去戶部歷練,你意下如何?”

    自葉長庚丹陽門前射穿鐵柳葉,被破格拔擢入仕,已先後在兵部和工部任職。此時皇帝又讓他到戶部去,再換一個衙門。

    這樣頻繁更換,有利,也有弊。

    好處是,熟悉了各部衙門,又可在朝中擴充人脈;壞處是,這樣屁股還沒有暖熱就換地方,又只能從底層做起,升官會比較難。

    無論如何,這是皇帝的決定,葉長庚不能推拒。

    然而出乎眾人意料,他拒絕了。

    “回稟聖上,”葉長庚跪地懇求道,“微臣在工部這些日子,才知自己才學淺薄、難堪大任。臣無功庸,不敢居高位。若聖上真要賞賜微臣,就請命微臣到兵部歷練吧。”

    推拒官職的人古來有之,但像葉長庚這樣,拒絕去戶部,給自己選兵部的,還是第一個。

    當場便有御史上前駁斥,是因為晉州案,升職為御史中丞的林清。

    林清舉起笏板,吐沫星子幾乎噴到葉長庚臉上“微臣要彈劾葉長庚挾功邀賞、對聖上不敬!”

    有林清開口,其余御史也紛紛駁斥葉長庚。場面一時有些聒噪。

    皇帝看一眼林清,皺眉道“葉卿說話坦白直率,並無不敬。治理國家,當要知人善任。只是你想去兵部哪個衙門?”

    听說葉長庚要來兵部,兵部的幾位朝臣紛紛露出笑容,在心里夸贊葉長庚有眼光。

    兵者,國之大事。

    你們這些官員能衣著華麗地在朝堂上爭執,還不是因為我們兵部守好了江山?

    戶部的幾位官員則有些不滿。

    安國公府畢竟以武授爵,真是沒見識。

    我們戶部可是掌管錢糧、賦稅、漕運,最有錢的部門。兵部有什麼能耐?他兵馬再多,我戶部不給他發軍餉,照樣完蛋。

    兩部官員紛紛看向對方,目光頗有些不善。

    而葉長庚再次說出了令人驚訝的話“微臣不想留在京都各衙門,想到軍中去。披甲持戈,上陣殺敵。”

    兵部官員倒吸一口冷氣。

    這人的確有眼光,還有志氣。

    戶部官員則想,這人不光沒見識,還想尋死。

    多少軍中部將盼望回到京都,還沒听說誰搶著背井離鄉、風餐露宿去打仗的。

    魏王案後,軍中涉及魯氏族人,已清洗干淨。雖然鞏固了朝政根基,卻也讓部將們風聲鶴唳,擔心被牽扯株連。

    這種時候,需要有人到兵部軍中去,安撫人心。

    讓他們知道君威已過,接下來是恩赦、是拔擢了。

    葉長庚主動請纓去兵部,正中皇帝下懷。

    “好!”皇帝撫掌,看向吏部官員道,“兵部如今有許多職位空置,那便遂了葉卿的心願,讓他去軍中歷練吧。只是官職不能太小,就右遷折沖都尉,冬季回京率兵操練,其余時間听從兵部調遣。”

    折沖都尉,根據所轄地域不同,或為正四品上,或為從四品下。

    葉長庚叩首謝恩。

    散朝時,許多朝臣圍著葉長庚賀喜,李策沒有停步,轉身走出去。

    他們是一家人,一家人私底下有的是機會說話。

    果然,傍晚時分,葉長庚的馬車停在楚王府外。

    葉嬌迎出來,笑著扶住葉長庚沒有骨折的右臂,笑道“听說哥哥升了職,今晚就在王府慶祝,不要走了。”

    “九郎回來了嗎?”葉長庚問。

    “楚王在吃藥,”葉嬌引著葉長庚向前走,低聲道,“不過皇後娘娘派人來,等在這里,想讓我探探你的口風。”

    “什麼口風?”葉長庚有些警惕。

    “皇後娘娘要為你保媒。”葉嬌臉上似笑非笑,意味深長。

    ……

    比奇中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山河美人謀葉嬌李策》,方便以後閱讀山河美人謀葉嬌李策長庚婚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山河美人謀葉嬌李策長庚婚事並對山河美人謀葉嬌李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