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經記!
詩曰
人生苦短莫計較,隱忍性情不激躁。
隨緣非是听天命,心態豁達身不老。
克制欲望依理智,雜念私心祛除掉。
初心不忘獲始終,本心不拒自逍遙。
因果經言曰“萬事皆空,因果不空,萬般不去,唯業隨身。”話說四娃三獸重登傳經路,日日山,日日嶺,遇林不小,遇水寬洪,行彀多少山川,歷盡無窮江河,經文廣播,不覺間已然是暮秋景候,這時節
枝頭黃羽風吹盡,冷落葉飄零。紛紛揚揚,翩翩舞舞,抹去山青。
秋風蕭瑟霜氣橫,蟬蟲共悲鳴。秋雨瀝瀝,落落停停,白露霜晶。
這一日,四個娃娃途徑一座寺廟,這禪院十分雄偉,臨江面水,群山環抱,飄然入耳的悅耳風鈴聲,猶如天籟,置身其中,仿登天界。但最讓人驚艷的是,從外面觀,寺中聳立一座鐵塔,十分罕見,但見它
純鐵築成,端正方形。層層鏤空窗,塔梯可攀登。環周鐵雕多尊佛,千姿百態各不同。奇花異草像間夾,珍禽怪獸穿其中。工藝絕倫,巧奪天工工藝絕倫極精麗,巧奪天工唐遺風。須彌座上鑄飛天,寶相莊嚴形生動。
再看這禪院,香客如雲,摩肩接踵,香火不絕。廟門上懸一匾額上書“修慧寺”四個大字,四個娃娃將三只神獸留在寺外,周圍的香客都來圍觀這三只奇異之獸,不斷發出驚嘆之聲。四人隨著人群進到寺中,但見殿宇恢宏,翹角飛檐,畫棟飛甍,金碧輝煌,香雲彌漫。廟院內放生池一潭碧水,盈盈無比,池中有一泉眼,噴流飛濺,雖已是深秋時光,池周仍舊花木蔥籠,綠草如茵,鳥語花香。阿彌陀佛、觀音菩薩石雕巨像兀立池中,供香客瞻仰,淨化身心。整座寺院古色古香,亭台樓閣,流光溢彩,佛號聲聲,梵樂悠揚,晨鐘暮鼓,發人深省,不啻人間淨土也!大雄寶殿正門六條青龍花崗石穿花雕刻石柱,整座大殿木石結構,雕梁畫棟,五彩繽紛。殿堂正中供一尊毗盧遮那佛像,端坐於蓮花台上,佛像身上的金褸袈裟瓖嵌寶石,光彩閃爍,露肌處用泥金法,頭頂波羅型彩畫藻井。
四個娃娃正在觀賞大殿,卻不知周圍香客及寺中僧侶,都對他們投來異樣的目光,這也難怪,他們四個娃娃三個生的眉清目秀,圓潤光滑,細皮嫩肉,且身穿仙衣,手持神器;而唯一一個生的丑的也是不同尋常,常言道的好“人有古怪相貌,必有古怪能耐!”在這些塵世人眼中,他們可不是鶴立雞群麼?
此時,有一僧人來到四個娃娃身前合掌詢道“阿彌陀佛!四位小施主,小僧看你們衣著相貌,絕非凡人?好似來自那座仙山瓊島,與眾不同,能來鄙寺燒香,乃讓鄙寺蓬蓽生輝,如不嫌棄,可否到禪堂作客?與吾家長老一見?”
木娃急忙合掌還禮道“這位師父,言之差矣!俺們沒有那麼神奇?吾們四人與你是同門,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今日傳經到此,能與貴寺住持相見,乃是必做之事,還望你多多引薦!”
這僧人聞听十分詫異!不禁又細細打量四個娃娃,不禁頻頻點首,隨即說道“請四位使者隨貧僧到後面禪堂與吾家長老一見。”說著在前引路,穿過大雄寶殿,又經過幾重院落,來到一處幽靜的禪院,四人舉步入門,往里觀瞧,只見那
青松翠柏,蒼綠映庭。竹徑幽碎花石鋪成,倚牆立幾株芭蕉挺。禪堂古雅,巍巍雕甍繡檻,軒軒八面玲瓏。一潭圓池,碧水泉流碎粼盈;卷雲照壁,曼妙如真飾禪境。更見那濃蔭蔽日不秋草,薔蘼滿架幽香濃。放生園里禽鳥歡,禪堂經聲伴風鈴。
四個娃娃不禁被這禪院的典雅靜謐所感染,未想到在這里能見到如此別致的寺中禪院?正在此時,四個娃娃又被一幕景象所吸引,卻原來在禪院的正中,有一方紅土地鋪成的練武場,在場地中央有一白髯飄飄的老僧在練武,四個娃娃不禁都被這老僧的武功之精湛所吸引!但見他
其技神乎,人龍世上。潛蛟騰淵爪飛揚,猛虎嘯谷百獸惶,蓄勁如張弓,發勁似箭放。袈裟伏魔功,三花聚頂掌。飛花摘葉術,神仙也難防。踏水神行渡,追雲趕月忙。射石飲羽神猴越,多羅葉指花苞放。空名拳劍化三清,縮骨功輕松脫綁。施展十三驚絕藝,雜阿含功暗中藏。
此時老僧已然收勢,那才是氣不喘,心不慌,站如松,面紅光。
那引路僧人合掌道“阿彌陀佛!師父,現有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來到咱們禪寺,前來拜見您老人家!”
老僧抬首看看四個娃娃,目中現出驚訝之色。
木娃急忙上前合掌躬身道“阿彌陀佛!這位大師,俺們四個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今日正巧路過貴寺,特來向老人家見禮,另有佛祖傳經事宜需貴寺相助。但不知老人家法號怎稱?”
老僧聞言,急忙還禮道“原來是佛祖的傳經使者,老衲有失遠迎望豈見諒!”
木娃謙道“老人家過謙了,俺們四個娃娃乃是晚輩,怎敢受老人家迎接?”遂即招呼三個師弟都來給老僧行禮!
老僧有些受寵若驚,忙不迭地說道“四位使者無須多禮,老衲法號聖嚴,四位請到禪堂內敘話。”遂對那引路僧道“性明,快去膳堂,讓他們準備廟宴,給四位使者接風洗塵!”
那被稱作性明的和尚,答應一聲轉身離去。這里聖嚴長老引領四個娃娃來到禪室,分賓主落座,有小沙彌奉上香茗點心,大家邊飲邊談。
憨娃突然向老僧詢道“老人家,我看您這寺院中那座鐵塔十分罕見,不知有何特別之處或奇聞異事麼?”
老僧見憨娃詢問鐵塔之事,面上現出愁雲,遂即嘆口氣道“這位使者,你有所不知?這座千佛鐵塔鑄于南漢大寶八年,至今都坐鎮在本邑這修慧寺中,此鐵塔共七層,高一丈二,底寬五尺,四方形,塔身鑄有千佛,故名千佛塔,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亦是鄙寺之瑰寶與標志,前來朝禮者絡繹不絕。但不瞞四位使者,如今此塔已是朝夕不保,很快就不屬鄙寺所有了!老衲也正為此事發愁,不知如何保護它?”
四個娃娃聞听十分驚呀!不僅互望一眼,知曉這里面定有蹊蹺?
修善娃詢道“老人家,此話怎講?能不能說明原委?”
聖嚴長老搖搖首道“四位使者,你們能來到鄙寺,咱們就是有緣,但你們身兼佛祖傳經事宜,不易多生枝節,還是莫管此事為好?老衲這幾日就助你們把傳經事情辦妥,你們趕緊離開這里,莫要趟這趟渾水,自找麻煩。常言道的好“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鄙寺的事情自有老衲承擔就是。”
憨娃不屑道“老人家,俺慧能心直口快,有甚說甚!您老人家不用客氣,到底發生了甚事?您老講在當面,莫要讓俺們雲里霧里!說不得俺們真能幫您了結此事呢?”
木娃瞪他一眼,遂對聖嚴長老道“老人家,俺這兄弟口無遮攔,您老莫生他氣,不過他也說的有道理,俺們四個也是佛門弟子,遇到貴寺有難,怎能袖手不管,更不用說鏟妖除魔乃是佛祖交給俺們的職責,您老不用為俺們擔心,如沒有點本領,俺們這一路過來豈不早就丟了性命,那還能到了貴寺傳經?”
聖嚴長老听了木娃一番話,頻頻點首道“慧空使者,你這樣說老衲就放心了,要說此事,確實讓人難以置信?距俺們這修慧寺幾十里的地方,有座大山,名為陰那山,山中有座寺廟慚愧寺,是祖師神建人于唐大中七年創建 ,他十四歲出家,十七歲行腳參學至此,壘石屋,刻苦參禪。翌年元月十九日晚,見雷鳴電閃,暴雨傾盆,火燒室前楓樹而開悟,自此即在閩西、粵東大演頓悟法門,石室亦稱萬福禪室,後人不斷擴建,亦稱慚愧寺。如今其寺中住持乃是道綽長老,與老衲更是同門師兄弟,俺們又都喜好武功,且皆有成就,他比老衲的功夫更勝一籌,故而俺們交往甚密,他更是個六根清淨,束身自修之人。但讓老衲未想到,半年前他竟對鄙寺的千佛鐵塔生出貪念,來到鄙寺與吾商量要將千佛鐵塔移到他的慚愧寺。眾位使者你們想一想,這千佛鐵塔是鄙寺的鎮寺之寶,更是傳世之物,老衲怎會答應他這無理要求,未想到他竟與老衲翻臉,並放下狠話,說讓老衲好好練功,半年後他要與老衲比試武功,勝者得塔,若老衲不答應,他就以武霸佔鄙寺,驅逐老衲,也要將鐵塔移往慚愧寺。老衲自知武功不是他對手,看來這千佛鐵塔是保不住了,但老衲也不會退縮,也在苦練武功,如果老衲已然盡了力仍舊保不住鐵塔,老衲就以命殉塔,絕不苟活!”
四個娃娃聞听不禁都義憤填膺!
憨娃粗口罵道“我把這不知羞恥的夯貨,身為一寺的長老,又是佛門中的前輩,怎能有如此貪念?看來真應為佛門清理門戶,咱們這就到他那慚愧寺,與他理論!”
聖嚴長老苦笑道“慧能使者,老衲至今也未弄明白,吾這師弟原是一個循規蹈矩之人,如今這般行事十分反常,真是讓老衲莫明奇妙?”
修善娃接道“老人家,依我看這里面一定有蹊蹺,咱們還是弄明白這里的緣由再行事。”
木娃道“請問老人家,這慚愧寺在甚麼地方?不如我先前往探探虛實,咱們再做道理!”
修善娃表示同意,憨娃嚷著要和木娃同往,被木娃拒絕,憨娃顯得十分不悅,正在此時,那個性明和尚回轉,告知長老,廟宴已然備好,請四位使者入席。憨娃一听有美食,心花怒放,一心只想著吃食,早把不悅之事丟到了九霄雲外。
性明和尚又對木娃道“四位使者的三匹坐騎還在寺外,俺們牽它們不動,還得你們將它們牽到寺里來!摩羅娃聞听便趕緊隨著他去牽三只神獸。
這里聖嚴長老請木娃眾人到善堂用膳,眾人來到善堂,只見已然排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眾人圍桌而坐。
聖嚴長老笑道“四位使者,今日能來到梅州地界,讓修慧寺無上榮耀,能為佛祖傳經獻上一份力,老衲甚感欣慰,今日為四位使者接風,老衲擺了一桌梅州特色美食,但咱們佛門食素,故而菜肴的食材都是素食材料所烹飪,但四位放心,味道絕對是原汁原味,絕無二致,不知用後能不能讓四位滿意?”
木娃起身回道“老人家不必如此破費,俺們一路傳經都是以化緣為主,粗茶淡飯乃是根本,也是得成功果必經之修煉,老人家如此關照,俺們感激不盡。”
聖嚴長老搖首道“慧空使者,此言差矣!雖說你們為佛傳經,須經魔難,方能終成正果,但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你們也應時不時有些精力的滋補,方才保有精力完成傳經事宜,故而今日就當是給你們補充養份吧!”
此時憨娃已有些按奈不住,口中嘟囔道“哪有那麼多講究?快些開吃才是道理,俺這五髒廟都叫個不停了。”
聖嚴長老不知他嘀咕甚麼?正要詢問。
修善娃岔開話頭道“老人家,但不知這梅州美食有何特點?”
聖嚴長老回道“梅州菜肴主要是家禽和水產,以客家菜肴為主要特色,菜味鮮咸,吃口脆嫩,多說無益,四位還是親口品一品,便知其中奧妙?”
此時四個娃娃便將目光聚在餐桌上,但見這張餐桌乃是精石雕造,晶瑩溫潤,如似漢白玉,有透明之感;部分石料有天然雲狀花紋,呈山水雲霧之狀,絢麗多彩。
修善娃不禁詢道“老人家,這張石桌必不尋常,不知是甚麼石料雕鑿?”
聖嚴長老見詢,面上有些自豪之色,遂道“這張石桌乃是俺們梅州的一大特產,稱作‘蕉嶺大理石’,其品質卓越,成品種類眾多,色澤艷麗,造型美觀,線條優美流暢,且這樣的雕造工藝更是獨具欣賞之價值,更是咱們梅州之驕傲。
四個娃娃也不禁對這石桌嘖嘖稱奇!再看桌上宴席,更是馨香純美,炊金饌玉,但見那
風味鮮咸,吃口脆爽。妙取膳祖之巧工,操刀大匠;智匯魚羊之暢想,神技廚王。簸箕 ,吃法獨特;涼粉糕,解熱清涼。開鍋肉圓趁熱食,客家腌面撲鼻香。黃金 條細嫩韌,鳳凰投胎餐前湯。浮水鯇丸,粒粒飽滿白如玉;雜錦腐煲,吃些齋菜清胃腸。釀豆腐中州古韻,苦筍煲質嫩滑爽。三及第湯,一碗鮮汁三及第;百侯薄餅,皮韌餡香錦秀藏。梅州特產鹽𤤾雞,皮脆肉嫩澤黃黃。算盤子珠圓玉潤,狗爪豆糟味濃香。黃板飯獨一無二,七層 誘惑難擋。蒸艾餈綠綠小粑,水晶肉剔透瑩亮。陰那山姜炒雞酒,甜糯之芳;平遠獨肴蔥油雞,四溢蔥香。梅菜扣肉拔頭籌,食之軟爛伴梅香。客家瓊漿甕密封,入口綿尾淨余長。修慧寺里品素宴,梅州佳肴美名揚。
這一桌宴席直到戌時方畢,撤下殘席,小沙彌又端上西岩茶,菊花糕讓四個娃娃品嘗,大家邊飲茶,邊商議如何對付那慚愧寺的道綽。
木娃道“明日吾先到那慚愧寺探探虛實,咱們再做道理。” 隨即又與聖嚴長老商量了如何在這梅州地界傳經事宜,此時已是夜深,性明和尚給四個娃娃安排了宿室,大家便各自歸寢。
翌日一早,四個娃娃被鐘聲喚醒,性明已然在室外等候,四個娃娃起身後,性明領他們到善堂食了早膳,木娃便讓三個師弟在這里協助聖嚴長老做好抄經事宜,他獨自一人駕雲趕往陰那山慚愧寺。時辰不大,已然到了陰那山,木娃手搭涼棚往下觀瞧,但見這陰那大山群峰競秀,形似五指拿雲,諸峰高聳入雲,山中森林茂密,這山真好去處,有詩為證,詩曰
峭壁懸崖削峰巒,奇岩怪石景萬千。
危嶠形似張五指,直插乾霄聳雲端。
林海蒼茫蔥蘢碧,泉潭瀑溪蒙煙嵐。
珍禽異雀群飛舞,獐 野鹿洞間穿。
木娃邊觀景色,邊尋找慚愧寺之所在,終于在五指峰下的密林之中見到了一座朱牆璃瓦,殿宇恢宏的寺廟,木娃不敢怠慢,急落雲頭,落在五指峰上,腳下就是慚愧寺,但見
怪古嶙峋圍寶剎,禪院矗立篐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