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經記

第29章 千山攬勝緣結四驕 桃花島上生擒蠱雕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古文 本章︰第29章 千山攬勝緣結四驕 桃花島上生擒蠱雕

    播經記!

    結義金蘭,佛事成緣。取經四聖後繼者,四小登程傳經篇。共涉千山萬水,同歷生死患難。經乃因果之真經,播撒塵世喚良善。心有靈犀意相通,斬妖除怪魔膽寒。度苦船未停,日何艙中眠?

    卻說四個娃娃,離了太白山天池,繼續傳經之路,約有半月光景,這一日又遠遠望見一座大山,這山由無數座狀似蓮花般的奇峰組成,連綿不斷,難望盡頭,風光秀麗,雖無五岳之雄峻,卻有千峰之壯美,獨特之群巒英姿,如一幅無窮無盡的天然畫卷,展現在大地之上,蔚為壯觀。

    四個娃娃不禁嘖嘖稱奇,憨娃又禁不住詩興大發,騎在小河馬上高聲吟道

    蒼天撒下蓮花稠,落地九百九十九。

    賞得此地千峰秀,不觀五岳也弗愁!

    憨娃正發感慨,忽聞頭頂有人高聲喊喝“下面是哪里來的游子,情發真摯,果然好詩!”

    四個娃娃仰首觀瞧,原來他們已然來到一處山峰腳下,頭頂峰巒之上有一巨大岩石形成的平台,那里並排站立四人,一般高矮,因離得甚遠看不清容貌,但四人所穿衣著確是十分醒目,白藍黃紫四色,隨風鼓蕩,居高臨下,腳下白雲浮動,猶如神仙般飄逸。

    憨娃聞有人夸他的詩文,心中甚喜,忙應道“上面是哪路仙神下凡,憨娃有幸能否一睹尊顏?”

    上面四人中有人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能交到你們這樣的朋友吾等甚歡,如有興就登頂相見,這里可是一覽眾山小,風景這邊獨好,不賞此景,終身遺憾矣!”

    憨娃看看木娃,征詢他意?木娃點首道“如此甚好,咱們正不知尋何人探尋這里的風土人情,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咱們這就上山見見這四個奇人。”

    一行人獸,順著山道攀向山頂,這山道十分陡峭,崎嶇難走,且荊棘丫叉,薜蘿牽繞,好不容易爬到山頂,卻是光禿的山峰,其上多沙少土,無草無木,如和尚光禿的頭,但讓四個娃娃深感驚奇的是,在這峰頂之上卻坐落著五尊佛像,既日月燈佛、阿佛、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和焰肩佛。正是那

    日月燈佛

    日以照晝造眾生,月以照夜破無明。

    燈照晝夜真俗並,圓融無礙佛為燈。

    阿佛

    不動如來妙喜轉,菩提之心定如山。

    七寶樹下獲禪緣,不起嗔恚為誓願。

    釋迦牟尼佛

    光芒萬丈降世間,無欲無求戀佛禪。

    大徹大悟為世尊,蓮花座上統坤乾。

    無量壽佛:

    無量光明照獨行,往生極樂淨土宗。

    大慈大悲度眾生,阿彌陀佛顯神明。

    焰肩佛

    智慧光明是為焰,二智擔荷在兩肩。

    清淨寂寞境界中,普度眾生善緣滿。

    佛像旁邊一塊巨石上刻著斗大的三個大字“五佛頂”,此時那四個奇人就站在佛像近前,竟是四個俊秀公子,你看他們雖皆俊秀,卻各不相同:

    頭一位

    高貴淡雅,俊美神體。目若秋水明,似雪面白皙。一襲月色帛長衣,身形頎長顯縴細。發漆如夜灑肩披,白玉扇面指彈擊。好一個傅粉何郎空靈子,王者之氣萬人迷。

    第二位

    風流倜儻,俊首微揚。曖魅目中流,淡金色臉龐。體罩長衫黃綢制,身材高挑貌軒昂。發瀉桔泉肩兩側,手持銀蓮釋芳香。好一個瀟灑無羈浪公子,狂蜂浪蝶擲果郎。

    第三位

    雅人深致,英俊瀟灑。五官清俊秀,頭頂挽黑發。冰藍長袍繡竹花,高挑身姿卻優雅。文房四寶箱籠背,眼觀秀景繪圖畫。好一個翰林子墨一儒生,慧業才子書香家。

    第四位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雙眸射寒星,滿面煥容光。烏發如波飄逸逸,皂色披風鼓蕩蕩。腰間懸劍曉清寒,骨健筋強氣宇昂。好一個撼天獅子下雲端,搖地麒麟立山崗。

    四個娃娃一見這四個俊公子,不禁心中贊嘆,這凡塵之界竟有如此俊美的男子!那四個公子一見這四個娃娃也是大為驚訝,看他們四個童子,仙衣神器,腳下似有祥雲浮動,身周隱現祥光瑞靄,身後還跟著三只神獸,不禁心中頓生敬慕之感。

    那身穿白色長衫的俊雅公子很有禮貌的對四個娃娃詢道“敢問四位仙童,是哪座仙山道場的神童,今降凡塵,來到此地?俺們四個凡塵俗子能與四位相遇,乃是一生修來的福分,如不見外咱們可一同游覽這山水佳景,交個朋友如何?”

    木娃微笑應道“阿彌陀佛!不瞞四位小哥,俺們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今日路經此地,不知四位小哥尊姓大名?仙居何處?”

    那白衣公子笑道“原來是佛祖的使者,難怪如此與眾不同,不敢相瞞,俺們是‘聖山四士’,吾是‘聖山空靈士’;在‘聖山四士’中排行在三;這個穿黃袍的是‘聖山風流士’排行老四;那個穿藍衫的是‘聖山翰林士’乃是老大;這最後一位稱作‘聖山神劍士’排行在二。”

    憨娃聞听哈哈笑道“四位小哥真是名不虛傳,就這般行頭就與眾不同,看來也定是胸懷錦繡,文武雙全嘍!”

    聖山翰林士笑道“這位仙童慧眼識珠,要說俺們四人在此地,確也有些名氣,但也止于此,出了這方圓幾百里之外,恐就是無名之輩了!剛才聞你所吟之詩,卻也是筆墨不凡,在下十分佩服,如有機會還想與仙童討教一二,不知可有雅興?”

    憨娃聞听有些心虛,暗道“看他們這般模樣,恐都是身懷絕學之人,自家肚里這點存貨恐難以與之相比,但又心中癢癢,總想在人前顯聖,鰲里奪尊。”便連連點首道“那是再好不過,本使者倒要好好向幾位高人請教!”

    修善娃見憨娃不知天高地厚,便要與人家拼詩對詞,急忙接過話題,對那四聖道“幾位小哥既然是這里人氏,正好給俺們做個導游,也好讓俺們飽覽這里的美景,不知四位小哥能否應允?”

    聖山風流士應道“幾位仙童,理應如此,你們到了這里就是貴客,俺們定當盡地主之誼,盡管放心,這里風景如畫,定讓你們流連忘返,不願離去,至于孔方兄都由俺們四人承擔,包四位使者滿意!”

    木娃聞听急忙道“四位聖士,不必如此,你們只當個向導即可,至于吃喝棲宿俺們自有道理,不可讓你們破費,這也是俺們佛門之規,不可犯戒!”

    “聖山四士”見木娃如此說,也不好勉強。

    聖山空靈士接道“四位使者盡管放心,絕不讓你們違反戒規,但俺們應盡地主之誼卻不可少,咱們就從這里出發,游一游這美景佳境,你們可能還不知這里是甚麼地界吧?俺這口才不如俺那大哥,就讓他給你們先容先容。”

    聖山翰林士笑道“俺說三弟,就你狡猾,這吃苦受累的事都得大哥代勞,你就會耍嘴皮子?” 聖山空靈士一笑置之。

    聖山翰林士對四個娃娃道“幾位使者,如今你們來到的這座大山,就是名聞遐邇的‘千朵蓮花山’,因山峰總數多達九百九十九座,其數近千,故名“千山”。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天梨花遍谷山花滿壑;夏天重巒疊翠,郁郁蔥蔥;秋天漫山紅葉,落霞飛虹;冬天銀裝素裹,雪浪連綿。美景佳境終年紛呈,吸引游人流連忘返。現在咱們所站立的地方稱作“五佛頂”,從這里俯瞰“千山”可一覽無遺,你們可放眼一觀!”

    四個娃娃來到山頂最高處,往下俯瞰,不禁驚嘆,但見

    鐘靈毓秀,山巒亙直鐘靈毓秀川嶺秀,山巒亙直萬笏峙。峰海旖旎(yi ni)多姿,千朵蓮花根植。望遠端,郁郁蔥蔥;觀近景,紅葉搖?(chi)。四季清泉淌,飛瀑瀉潭池。藍天白雲下,梵宇金映日。幽壑靜,響蟬鳴,樹影婆娑松濤叱。懸崖峭型蜿蜒路,蔟蔟黃藤桂奇石。白猿梅鹿隨隱現,鷹雕鶴鸛澗展翅。世上名山閱無數,眼前群巒嘆觀止。

    聖山翰林士看到四個娃娃那如痴如醉的表情,也很為家鄉的美景而自豪。遂接道“四位使者,這千山之地,有九百九十九座山峰,且峰峰都是景,要想全部觀賞到,恐得有個一年半載,你們也算有福,踫到俺們四人,可以帶你們把那些獨具特色的風景拿來觀賞,不用太多時日保證讓你們心滿意足的下山,不耽擱你們的傳經之路。好在這千山之中廟宇道觀無數,咱們此行不用擔心食宿之憂,這里的景致你們已然觀賞到,咱就從這里出發,攀登這千山諸峰,一路賞盡那奇峰異巒。”

    四個娃娃聞听童心大起,便跟隨聖山四士,下了五佛頂,開始攀爬無數山峰,一路上渴飲山泉,饑廟化緣,臥睡道觀,一連數日,雖累得筋疲力盡,但心情十分愉悅,這一路果然是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廟不古,無處不幽、重巒疊嶂、古松參天,確是游山賞景最佳之地,景致密集、步移景異、玲瓏剔透。你看那

    瓔珞峰巔頂峭壁,似一僧披袈默立。

    佛手峰中高兩低,豎五指掌紋清晰。

    保泰峰一峰化二,兩巨人對面相依。

    立鶴峰翠松滿壁,如仙鶴展翅鳴啼。

    獻桃峰浮石如桃,捧柿果人獻天禮。

    淨瓶峰頂上築塔,觀如瓶千般靈氣。

    芙蓉峰孤𤢂奇秀,木蓮容雲中隱迷。

    東象峰栩栩如生,鈍公子真身拔起。

    海螺峰巨石相磊,海牛牛懸空演藝。

    拜斗台幽僻高深,巍峨聳罕至人跡。

    四個娃娃在“聖山四士”的引領下,登峰攀嶺,涉谷越澗,在群山中穿梭,當真是賞不盡的山光巒景,真是大開眼界,心中十分驚嘆這天造的美景,堪比瓊瑤仙境。

    這一日,眾人來又到了一座山峰近前,四個娃娃看到此峰,無不驚駭,慌忙跪倒在地,口中念著“阿彌陀佛!彌勒佛尊!徒孫四使,叩拜尊顏!”

    各位看官你道為何?卻原來這座山峰竟是一座天成的佛像,他依山而坐,貌似彌勒,形象逼真,神態可掬,栩栩如生,端坐于千朵蓮花山之中,為千山增添了神秘色彩,你看他怎生模樣

    圓圓光亮佛峰首,炯炯有神大雙眸。

    五官端莊笑開口,雙耳垂至雙肩頭。

    左掌分張放膝上,右手握拳藏悲咒。

    身罩光環隱法論,肘上端坐南極壽。

    難怪四個娃娃一見佛尊便禮拜三匝,聖山翰林士看著四個娃娃拜禮已過,便先容道“這尊佛像就是奇特的千山彌勒大佛,是天然造化的巨大石佛,呈右傾之坐姿,你們看,在他胸前有天然形成的一只捻珠,其長短大小及位置非常神奇,迎著陽光還可以看到圓圓的珠環。再看那大佛的右手背上,有約丈方大的圓環,其凹凸處迎著陽光看去自然形成明暗強烈的光環,有人說這光環是“八卦圖”,也有人說是“法輪”。大佛腹部中央有一空洞,在其邊緣還長著棵小松,從遠處看去宛如一叢長毛掩蓋著大佛的“肚臍”,石佛的最底部還長著兩只寬大的佛足。”

    憨娃道“這真是巧奪天工,嘆為觀止矣!”

    過了彌勒佛像山,順著山道緩緩而下,進到一處山谷,面前出現一座廟宇,雖處諸巒環抱之中,但入其境並不覺其狹,反有遠峰近坡層次鮮明、深遠開闊之感,但見那

    寺周峰環,雲靄迷澗。峭崖雙夾護,鳥道繞千盤。馨馨陣陣花醉人,參參差差綠蔭繁。西峰岩屏形如象,東坡巨石蹲金蟾。北嶺狀似下山虎,南巒檀香爐內燃。朦朦朧朧,霧霧煙煙。清風吹幽幽,白雲飄淡淡。那中間有松有柏還有杉,多雀多蝶更有蟬。藤蔓隱青蛇,猿蹲枝杈間。寺後雙塔,鎮妖解難。金頂紅牆琉璃瓦,廟門兩旁雙獅站。裊裊香煙空中漫,鼓磬鐘聲壑中傳。

    眾人接近寺廟, 聖山空靈士正欲上前叩打門環,卻聞寺內傳出呼喝喊殺之聲,眾人都是一愣,那聖山神劍士果然身手不凡,一個躍身翻過寺院高牆,到了寺內,緊接著打開寺門,眾人蜂擁而入,見寺內前殿院內並無僧侶身影,打斗之聲是從後殿院內傳來,眾人不敢怠慢,轉過前殿,來到後面大雄寶殿院內,這才看清,原來在大雄寶殿一側有一株古松,生的形狀奇特,那才是

    盤升飛舞似群龍,升騰纏冠宇上空。曲彎彎,八條松干繞;郁蔥蔥,枝繁葉茂挺。偌大的冠幅觸屋脊,濃密的松針織蔭影。蒼皮皴若龍鱗甲,虯干蒼勁枝紛呈。一把大傘遮蔽日,滿地陰涼佛心淨。仙童對弈峰巔上,坐騎蟠龍化古松。靜處一隅英姿盛,歷經千載香岩宮。遒勁之姿寫傳奇,深藏崇山峻嶺中。流連往返眾騷客,文人慕名題詩頌。

    在這古松樹前,一群和尚各持棍棒,圍住一個妖怪,正在廝殺,地上已然傷倒十幾個和尚,看來和尚們已是堪堪不敵。再看這妖怪果然是凶頑毒象,但見他

    鷹頭雀腦嘴黑褐,頂生獨角似刀戈。形是豹身體龐大,兩只羽翅卷浪波。巨喙一啄吞人獸,鋼爪一抓掏心窩。鷙而健鷙凶狡詐,獸妖邪妖攝魂魄。號泣之聲似嬰孩,聞之神恍心脈折。倚仗陰風刺肉骨,顛狂躍舞妖法多。本是源自波中怪,卻生雙翅變飛魔。

    且說眾和尚堪堪不敵,有個和尚用余光看到了闖進來的眾人,高聲叫道“四位聖士,吾這香岩寺有難,快來助陣!”

    看來這些和尚與這“聖山四士”很有交情,那聖山神劍士笑道“清明師傅,休要擔驚,少要懼怕,俺‘聖山神劍’來也!”說著撤出腰間的寶刃“曉青寒”殺入戰團,只見一片劍光閃爍,頓時將那怪物逼退數步,解了眾和尚之困。那妖怪大怒,雙翅一展,雙足騰起,一對鋼爪直抓“聖山神劍”面門,快如閃電,口中還發出尖厲的嘶嚎,听得讓人心膽皆裂,毛骨肅然。這聖山神劍士果然不凡,劍法超群,身形飄逸,與這妖怪連過數招,但凡人怎與妖法相抗,眼見也已險象環生,四個娃娃一看有些不妙,便各挺兵刃殺上,將這妖怪圍在垓心,一場圍戰,那妖怪雖仗妖法厲害,但面對木娃這等神通,哪里抵擋得住,一看情勢不妙,雙翅一扇,掀起一陣狂風,果然好風

    狂飆卷地起,飛沙走石疾。乾坤皆昏暗,四方似涂漆。兩耳嗚嗚聲鶴唳,雙目難睜被沙迷。氣卷人軀足離地,猶似風中飄半旗。滅景追風雙翅下,滾霧生煙障眼計。只刮得香爐滾滾銅鼎傾,殿上璃瓦紛紛離。僧侶倒懸腦發脹,渾身皆疼筋骨皮。四士緊抱蟠龍松,風流瀟灑顧不及。三娃雖有定風咒,憨崽卻是呼聲急。

    這妖怪的妖風果然厲害,寺中的和尚被風刮的在半空飄蕩,早已暈頭轉向,聖山四士還算聰明,抱緊了蟠龍松才未被刮起,木娃等都會定風咒,安然無恙,只有憨娃沒這等本事,唬得嗷嗷叫,幸得木娃一把將他拉住,才沒著了道。此時那妖怪趁眾人被風吹的自顧不暇,突然出爪,將“聖山四士”中的聖山空靈士和聖山風流士抓住,駕著妖風竄上雲端,霎時不見蹤影。眾和尚摔落塵埃,香爐不滾銅鼎正,眾人睜眼觀瞧,寺院內一片狼藉,也發現兩位聖士不見了,聖山翰林士與聖山神劍士四處尋覓那兩個兄弟,卻不見其蹤,便知定是被那妖怪所掠,暫且無奈!最可嘆的是這香岩寺的鎮寺之寶,千年古蟠龍松的八支龍干,竟被妖風吹折了三枝,只剩下五枝,眾和尚不禁痛惜不已!哭成一團。

    此時從殿後禪房走出三個老僧,紅色袈裟罩身,都是年過古稀,白髯飄灑,慈眉善目,眾和尚一見他們都合掌施禮,聖山翰林士與聖山神劍士也急忙上前施禮。

    聖山翰林士道“曇鸞t n  n大師,一向可好?今到貴寺拜訪,不料遇此難事,小生等望大師節痛。”

    曇鸞大師合掌還禮道“原來是‘聖山四士’,老衲有失遠迎,望海涵!但不知那聖山空靈士與聖山風流士怎未一同前來?”

    二聖士嘆口氣道“不瞞大師,俺們那二位仁兄,就在剛才被那妖怪掠去了,俺們還未來得及想到解救之法?大師就駕臨了!”

    曇鸞大師點點頭,安慰道“二位莫要捉急,咱們傾全力定會救出他們!”隨後眼望被毀的蟠龍松,合掌嘆道“阿彌陀佛,可惜這千年古物被這妖怪致殘,老衲痛心疾首,也辜負了歷代主持的囑托,老衲罪該萬死,盡求廟祖寬恕,老衲定要鏟除此怪,為吾千山平安盡力!”

    遂率眾僧沐浴,漱口,至誠一心,在佛前燃香,長跪合掌,誦念往生咒,虔誠持念,為蟠龍松祈福。

    誦經已畢,曇鸞大師這才讓二聖士引薦木娃四人,當聞知四個娃娃竟是佛祖的傳經使者!大師十分震驚!慌忙合掌道“阿彌陀佛,老衲不知佛祖使者駕到,多有失禮,望四位使者見諒!”

    木娃還禮道“大師不不必如此,俺們四個娃娃乃是晚輩,哪敢受此禮遇?既是佛門一家,就沒有那麼多的虛情禮數,當務之急還是趕緊商議救人之事。”

    那二聖早就心急如焚,聞木娃如此說心中感激。

    曇鸞大師點首道“慧空使者所言極是,老衲就把這妖怪的詳情說與你們听听這妖怪是在半月前來到俺們這千山地界,如今霸佔了千山最高峰‘觀音峰’,據傳他已在這里吃掉了不少的觀光游客,由于至今這消息未能及時傳到山外,故而仍有不少的游客前來登山賞景,老衲在得知這妖怪降臨此地的消息後,就派出僧人到山下張貼告示,以警示游人休再登山,可收效甚微,有幾個僧人竟一去未返,老衲估計是被那妖怪所害。今日他來侵擾,一是要報復本寺救人之舉,二是听寺中武僧通報,它是要來砍伐這棵蟠龍松,為他制作寢具和座椅!老衲本應出來與他一戰,無奈被門下眾僧反鎖在禪房內,怕老衲出事,寺中沒了住持,等到這妖怪被眾位擊退,才有僧人開了房鎖,老衲方與眾人相見,說來十分慚愧矣!”

    木娃又詢道“敢問大師,您老可知這妖怪是何來歷?”

    曇鸞大師笑道“慧空使者所問正巧,老衲曾在一部經書的圖譜中認出他的來歷,這妖怪名喚蠱雕(gu di o),是上古凶獸,也是專門食人的異獸。它形如大雕,頭上長角,且身上有兩只巨翅,羽毛之堅韌,堪比鋼鐵。蠱雕叫聲如嬰啼,常用來引誘路人,然後將其吞入腹內。這蠱雕的身形龐大,雙翼展開長達數丈。他的食量極大,專門吞食人獸,巨喙一次可吞一人。它原生在雷澤湖,隨著時間的進化,跑到蚩尤的埋骨之處,稱作黎雲荒原的地方,那里漫天黃沙,隨處可見動物的尸骨,是片妖魔橫行的不毛之地,最後竟成為最可怕的妖怪,更是荒原霸主。他長年處在沉睡狀態,每十年醒來覓一次食,每次都吞食大量的人獸,數目不下數千。蠱雕身體強悍,長眠時隱藏之處極為隱蔽,難以發現,曾有勇者聚數百人,想在蠱雕沉睡之時,將其斬殺,人們浩浩蕩蕩尋找了七八年卻一無所獲,不僅如此,蠱雕醒來後,就將這數百人皆吞入腹中,成了它的食物,如此說來,這蠱雕十分殘忍凶惡,也極難對付!”

    二聖聞听急道“這妖怪如此凶殘,俺們那二位仁兄豈不凶多吉少,咱們還是趕緊趕往‘仙人台’好救出他二人才是。”

    木娃也道“二位所言極是,事不遲疑,遲則生變,咱們這就出發!”又轉首對曇鸞大師道“麻煩大師,俺們這里有三只神獸坐騎,望能在寺中暫留,代為看管,俺們這就啟程救人!”

    曇鸞大師道“吾可派些武僧協助你們,多些幫手就多份力量!”

    木娃搖首道“大師好意俺們心領,但您老寺中武僧對付這妖怪卻是幫不上甚忙,反而倒給俺們增添了負擔,還是不去為好,有吾們四個娃娃足以,只讓二聖士給吾們帶個路徑即可。”

    一切安排就緒,四個娃娃帶好兵器,與二聖出了香岩寺,趕往“觀音峰”,一路上聖山翰林士給四個娃娃先容了這觀音峰的情形,四個娃娃做到心中有數,又攀登了幾座山峰,終于來到了千山的最高峰“觀音峰”,眾人站定身形,抬眼觀瞧,果然與聖山翰林士所述無二,好一座山景。真個是

    腳下淡淡白雲飄,耳中陣陣听松濤。沖天石柱,形似那鵝頭浮雕;峭壁佛龕,端坐著觀音像貌。九仙石像圍棋盤,對弈逍遙;擴日經年化頑石,彩鳳環繞。好山!立此南觀滄海,北望古朝;東看鳳岫千障嶺,西俯遼河炊煙繚。極目遠眺,層巒疊嶂峰景妙;蒼翠盡染,碧海無盡霧靄渺。廟宇道觀星羅,鼓磬鐘聲裊裊。九曲盤環登山徑,成仙之導;輕雲薄霧山巔罩,蜿蜒回飄。林深谷幽,奇岩異石瀑澆;枝繁葉茂,鶯聲燕語雀叫。令威化鶴築神台,樂誘化人參仙道。

    眾人登上峰頂,來到那形似鵝頭的沖天石前,只見那蠱雕站立在巨石頂上,收斂著巨大的雙翅,足下踩著兩根粗繩索,順著繩索往下觀瞧,竟是將聖山空靈士和聖山風流士吊在了巨石上,緊貼著石壁,下面便是萬丈深淵。那二聖士已被唬得顏色更變,這邊的二聖士更是大驚失色,那聖山神劍士拔劍便要躍上石頂。

    被修善娃攔住遂勸道“這位聖士莫要沖動,現在不是與他大戰的時候,救人才是正理。”

    木娃看著蠱雕一陣冷笑,譏諷道“俺說爾這蠱雕,俺桃木娃聞听爾是那甚麼遠古奇獸,還以為有甚麼驚天的本事,卻原來就只能拿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做籌碼,真真讓吾貽笑大方矣!”

    那蠱雕聞听陰笑道“爾這幾個娃娃,不知是哪座仙山的弟子徒孫,學了點本事就敢來找吾的麻煩?識相的回去讓那香岩寺的住持乖乖的將那蟠龍松送到吾的面前,吾可不再襲擾他的寺院,但你們也休要管吾的閑事,否則吾不但要了這二人的性命,你們一個也休想逃得吾手。”

    憨娃怒道“爾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蘓s  憧芍 趁鞘嗆渦砣艘玻克黨隼茨惚鴰5麼誘饈 飛系糲氯Яェ齜凵硭楣牽 岬饒聳僑繢捶 嫻拇  拐擼 匣吧傺裕 煒旖 嵌皇Ю糠嘔兀 蚩扇畝幻 縟舨蝗唬  純窗澈┤薜拇筇祝 剎皇淺運氐模 ㄒ 盟槎牡褳罰 哿碩某嵐潁 狹碩乃 悖 倭碩撓е郟 枚舨壞萌  !br />
    蠱雕聞听大怒,罵道“我管爾是甚麼佛祖使者,本霸主每十年才醒來一次,定要食個千八百人,才夠吾再眠一場,如今還未湊夠數量,既然你們送上門來,那才是天賜我也,爾等有本事就上來與某一戰,勝了我隨爾處置,勝不得我就都做我的腹中食,哈哈哈哈!”說著蠱雕一陣狂笑。

    哪知,乘它不備,木娃縱起筋斗雲,快如閃電般沖到巨石前,一手一根抓住雙索,用力一扯,蠱雕未曾防備,木娃一拽繩索,它腳踩繩索,立時站立不住,身形往後一仰,便要摔下深澗,但這蠱雕宗是有一雙翅膀,只見他雙翅一扇,穩住身形,重新落在石頂之上。木娃此時一手一繩,提著二位聖士輕飄飄落到眾人近前,便救了二聖士一命,眾人不禁一陣歡呼。

    這下可惹惱了蠱雕,只見它雙翅一展,飛撲而下,一雙鷹爪直抓木娃面門,木娃不敢輕敵,挺櫻桃寶錘,迎擊蠱雕,這場撕殺與在寺中又甚不同,那才是

    赫赫聲威裂金石,森森戾氣凌攻勢。攪雲翻霧天色暗,陰寒森意勾魂使。櫻桃寶錘急如瀑,一對鷹爪若電馳。恨不得剪草除妖邪,咬切齒定要木娃逝。這仙童一柄櫻桃錘,精而奇絕施極致。蠱雕一對鋼鐵翅,扇起巨石飄如紙。人來怪往苦爭斗,掀沙摧岩分軒輊。

    且說木娃與蠱雕一場酣戰,從峰頂殺到半空,由半空殺到澗底,又從澗底斗到雲端,在這千座峰群中飛去往來,穿雲破霧,當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苦斗多時難分勝負,觀音峰上的眾人,直看得驚心動魄,憨娃跳著腳的為木娃吶喊助威。那“聖山四士”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何曾想到木娃竟有如此神通,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也是不住的喝彩。再說這蠱雕雖然厲害,但終難以抵住木娃的神力,已有幾次險象環生,看看取勝無望,便又使出扇風之計,雙翅一展,接連呼扇,馬上又是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雲飛霧亂,刮得眾人只能自保,無暇顧他,乘此機會,它便直飛雲霄,欲逃之夭夭。

    木娃看得真切,叫聲“哪里走?”縱起筋斗雲跳到雲端,手搭涼棚四處尋找,哪還有蠱雕的蹤影?木娃不禁有些泄氣,無奈之下,降下雲頭,回到觀音峰上與眾人會合。眾人見木娃未能尋到那蠱雕,也有些垂頭喪氣。

    修善娃卻道“既然今日尋他不到,常言窮寇莫追,咱們先回香岩寺再議除他之法。”

    眾人悻悻的回到香岩寺,曇鸞大師已在廟外迎候,見眾人都沒精打采,合掌道“諸位,莫要這般泄氣,老衲知曉這蠱雕逃往何處?咱們寺中詳談。”

    眾人隨曇鸞大師回到大雄寶殿,分賓主落座。

    木娃急詢道“敢問大師,不知您老所說的蠱雕藏身之處是在何處?”

    曇鸞大師笑道“慧空使者不必這般捉急,听老衲詳細道來。這蠱雕並非是長年累月侵擾塵世,而是長眠,只在睡滿十年之時,才出來禍害一番,那可就是誰倒霉運便會成了他腹中之食,而其長眠之棲息之所,是在一個小島之上,這個小島就是離此五百里之遙的桃花島,蠱雕是遠古異獸,原生在雷澤湖,乃是水中之物 ,雖然隨時間演變的他也逐漸變化,又經修煉最後竟成為最可怕的妖怪,更是荒原霸主,但仍願在水中長眠,故而在數千年前就已在桃花島的海中棲息,雖然那時已有人登島常駐,但因這蠱雕長眠在桃花島附近的海中,每十年一覺醒來便要出海食人,沒有幾天便把島上人吃得干干淨淨,有逃出來的也是寥寥無幾,到後來登島的人摸出了他的規律,便在島上居住十年便離開,等蠱雕又入長眠後再返回。故而這蠱雕每次醒來都在島上尋不到食物,便到其他地方尋覓,今年咱們這千山地界就成了他的眼中之地,看來他這些時日已然吃下了不少的人,如不盡快除之,恐又不知要有多少生靈涂炭,這蠱雕也快要到再次長眠之日,故而老衲斷定到那桃花島定能尋到他的蹤跡,離那桃花島不遠有座城池,稱作寧遠城,城東北有三峰矗立,你們可先到那里柱腳,再打听蠱雕的蹤跡。再說那桃花島有一龍宮寺,乃是佛門禪院,你們可在哪里做個落腳之地,如老衲猜的不錯,那寺中恐已無有僧人,都躲避蠱雕去矣!”

    憨娃急道:“五百里地,那得走上多少時日才能到達,恐那時這蠱雕早已不知在海里的甚麼鬼地方睡大覺呢?咱們豈不是干瞪眼尋他無果?”

    木娃道“這卻不難,二弟你與四弟帶著三只神獸慢慢行路趕來,莫要捉急!吾和三弟可駕雲先趕往桃花島,尋找蠱雕的蹤跡,如有機會就除掉他,如奈何它不得,便等你們來後再做道理。”

    聖山翰林士接道“二位使者盡管前往,這里你們放心就是,有吾四人陪伴二位使者一路趕往桃花島,絕不會走冤枉路,盡快趕到就是!”

    曇鸞大師笑道“此法甚妙!老衲寺中諸事纏身,無法陪同四位使者前往,四位使者如有老衲可出力之事盡管講來。”

    木娃起身合掌道“阿彌陀佛!敢請大師,慧空還有一事相求,望大師相助!”

    曇鸞大師手捻長髯微笑道“使者不必客氣,有事盡管講來,只要老衲力所能及定當盡心辦理。”

    木娃鄭重道“俺們一路傳播佛祖的因果真經,是所到之處絕無遺漏,今日來到這千山地界,傳經之事還未能完成,就因要除蠱雕而要趕往它地,故而就得托付給大師辦理這千山的傳經事宜,不知大師可允否?”

    曇鸞大師正色道“慧空使者所言差矣!咱們乃是佛家一脈,為佛祖傳經乃是俺們的份內之事,豈可兒戲,老衲定會虔誠辦理,絕無半點疏忽,但不知這經如何傳法?”

    木娃叫過修善娃讓他將因果真經原本拿出,交給大師,讓寺中藏經閣的僧人先抄錄一份,留在寺中,最好明日一早交還真經原本,待吾們走後可按抄錄的副本,再多多抄錄,分發給千山地界的眾百姓。

    曇鸞大師鄭重地接過真經原本,換來藏經閣執事,讓他馬上抄錄,不得有誤,在晚膳後將真經原本交還修善娃,並保證說要在一個月內,于香岩寺召開傳經大典,讓千山附近百姓都來接請因果真經。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木娃與摩羅娃問明了方向,架起祥雲,趕往桃花島尋覓蠱雕蹤跡暫且不提。

    且說憨娃與修善娃牽出三只神獸,辭別了曇鸞大師,由四聖士陪同下了觀音峰,走入山間谷壑,尋路趕往桃花島。一路之上,六人邊走邊聊,甚是投機。

    聖山翰林士對憨娃道“慧能使者,你那隨性所發之吟哦,在下十分敬佩,這般行路十分乏味,不如咱們講論修持,吟哦逍遙,放蕩情懷也!”

    憨娃聞听興致大發,附和道“如此甚好,這般行路卻也的無趣!那就請哥哥出個題目,咱們來個依題賦詩。”

    聖山翰林士高聲叫道“好好好!痛快痛快!”遂指著山谷密林中一座涼亭道“前面有座涼亭,咱們到那兒歇息歇息,再想想給詩募題。”

    眾人穿過樹林,面前果然有座小亭,雖然狹小,但卻建的十分精致,你看它

    亭頂上,似佛蹲坐;琉璃瓦,赫赫棕色。四亭柱古老涂墨綠,絲無剝落。欄桿亭中,有石椅石桌;桌上鮮果,不曉誰人擱。大賚櫻桃、票棗皮薄;藍莓扁杏,白桃離核;桓仁瓜甜,肉脆汁多;軟棗獼猴,別具一格。果香飄滿亭,樣樣都鮮活。四周景秀,輕風碧波;溪水潺潺,繞亭小河。合離草,戊己芝,山中神藥;鬼督郵,羊婆奶,救命之魔。鮮花爛漫,蝶舞蜂歌。枝頭嘰喳雀歡唱,鴛鴦戲水立仙鶴。幾只梅鹿遠遠望,不知亭中臨何客?玲瓏別致谷中閣,幽幽之境候陶伯。

    眾人來到小亭前,只見亭眉上懸一匾,上書三個大字“幻情亭”,更讓兩個娃娃驚異的是,亭前站立一絕色美女,手搖羅扇,婀婀娜娜,你看她怎生模樣

    盈盈容儀婉,飄飄若天仙。體罩彩衣,青絲披肩。桃燕之色,梨渦淺現。雙瞳剪水柳眉彎,玉骨冰肌十指縴。豐姿冶麗身曼妙,如霜三寸俏金蓮。珠圍翠繞十二釵,綾羅綢服靚妝艷。真個是貌比嫦娥,勝過那蕙仙唐婉。

    四聖中的聖山空靈士一見這女子,急步上前一揖道“蘭婷妹妹,一向可好?”

    那女子萬福道“空靈兄,小妹一切還好,早前得你們傳話,說有貴客路經寒舍,小妹特在這幻情亭中擺宴相迎,給眾位接風洗塵,不知幾位仁兄可滿意否?”

    聖山風流士接過話茬詢道“蘭婷妹妹,怎就你一人在此,那梅婷小妹怎不來見?”

    蘭亭聞听瞥了聖山風流士一眼,笑道‘俺說風流兄,看來你真是念念不忘舍妹,沖你這份痴情,舍妹怎能不來迎候?不像有些人心中想人家,嘴上卻從不表述,讓人心寒!”說著幽怨地看了一眼聖山空靈士。

    正在此時,忽聞亭後密林中傳來一串清脆的歌聲,猶如百靈般清脆,唱的是

    哥想采花入花園,有心戀妹愛當前。

    世上只有船靠岸,何曾見過岸靠船?

    遂即又一個秀麗的身影浮現,憨娃與修善娃仔細觀瞧,不禁驚異,原來這出林的歌者竟與這亭前的女子生的一般無二,卻原來這是一對孿生姐妹,看來與這“聖山四士”關系非同一般。

    聖山風流士一見這女子,急忙迎上前去,親昵地問道“梅婷妹妹,一向可好?可曾想念為兄呀?”

    那喚作梅婷的女子聞听,指著聖山風流士嬌嗔道“俺說風流兄,別光是嘴巴甜甜,卻沒半點真情,如今來見俺們姐妹,連份見面禮都沒有?哪有半點誠意?虧得俺們姐妹還這般盛情款待你的朋友,真是沒個良心!”

    聖山風流士嘻嘻曖昧道“俺說梅婷妹妹,本公子對你是一片痴心,天地可鑒,那才是一日不見揪心揪肺;二日不見,吃喝全廢;三日不見,變成冤鬼!”幾句調侃,惹得兩個女子笑得前仰後合,也沒了矜持!

    這時,聖山翰林士正色道“二位賢弟,勿鬧也!這里還有客人,豈不讓人笑話?”

    二男二女這才正容歸色。

    聖山翰林士對二位女子先容道“二位婷妹,這是兩位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今日前來多多打擾,驚擾之處還望見諒!”

    那蘭婷聞听,上下打量憨娃二人,不禁有些疑惑?

    聖山翰林士看出她們對兩個小娃娃成為佛祖使者有些懷疑?便解釋道“二位婷妹,你可休要小看這兩個娃娃,那才是有騰雲駕霧之能,斬妖除魔之技,本領神通十分了得,這是要去那桃花島,鏟除那里的凶獸蠱雕。”

    二姐妹聞听心中十分敬慕,向二個娃娃施禮萬福,二娃也還禮,被讓進亭中。大家圍桌而坐。這時又來了幾個丫鬟獻上香茗,憨娃見滿桌擺滿了各色鮮果,不禁口水欲流,心癢難耐,還是修善娃在底下踹了他一腳,讓他矜持些,莫要丟了身份。哪知這滿桌鮮果只是擺設,二位女主人也未招呼眾人品嘗,便讓丫鬟撤了下去,這下可把憨娃急壞了,他是又想吃,又不好意思,直憋得滿面通紅,眾人以為他是哪里生疾?

    聖山翰林士詢道“慧能使者,看你這面色通紅,是哪里不舒服麼?二位賢妹這里有郎中,可否喚來診脈如何?”

    修善娃忙止道“翰林聖士,莫要誤會!俺這二師兄有個毛病,一到腹中饑時,便會周身熱血沸騰,故而臉上發紅,只要用過餐飯,便就恢復!”

    蘭婷聞听謙道“看看,光顧的說笑,把正事都耽誤了!香草呀,快些讓丫鬟們擺宴。”

    不多時,亭上石桌便擺滿了珍饈菜肴,那真是琳瑯滿目,香味撲鼻。

    蘭婷姑娘笑對眾人道“今日有佛祖使者來到俺們這蘭梅谷“靜幽莊”,乃是上上嘉賓,吾姐妹設宴迎客,都是此地的特色珍饈,不知是否合二位使者的胃口?四位仁兄是常客,也能證明俺們姐妹是精心準備,如有不合二位口味的還望見諒!”

    修善娃起身謝道“二位姐姐,咱們乃是萍水相逢,只是有四位聖士哥哥引薦,有道是無功不受祿,吾們乃是佛祖的傳經使者,佛家自有戒律在身,是不能食葷的,這點還請姐姐們見諒,並非是姐姐的宴席不合俺們胃口,但吾這位二師兄是個俗家,他卻沒有這般限戒,可陪眾位哥哥姐姐們盡歡,小僧就食些素食填飽肚皮即可,你們不用管吾就是!”

    兩個女子看看四聖士,見他們點頭認可,便知此事為真,便也不再客氣,任由修善娃自便。遂將一桌美味佳肴向憨娃做了先容,果然道道精致,但見那

    喇蛄豆腐,玉都肉棗。案中間,是一盤大舞台油炸糕;桌四角,擺四碗虹螺峴干腐腦。老山記海城餡餅,貓耳湯牛肉火勺。蔥花缸爐,溜達雞炖蘑菇;鍋烙燜子,蕎面驢肉蒸餃。花開富貴葉子魚,紅目鰱頭紫茄燒。珍炖豬蹄甦耗子,蘆葦燒蛤海螺爆。凌源剝面朝陽砣,餃子燒麥山菜包。黃葵雪梅海涼粉,白肉酸菜血腸煲。

    這憨娃已是管不得這些,看到這麼多珍饈美味,哪里控制得住,便吃將起來,邊吃邊與四聖士高談闊論,還不住的贊嘆這桌美食,兩個美女被他這般吃相,引逗得不住咯咯嬌笑!亭內一片歡聲笑語。盛宴過後,丫鬟端來鮮果,憨娃又找回了先前的遺憾,把個鮮果品嘗一遍,個個不拉,這才心滿意足,站起身來挺著圓鼓鼓的肚皮,來到亭外走起了遛兒,意在消化消化食。

    丫鬟又送上香茗,眾人邊品茶邊閑談,憨娃又坐回亭內,也品起茶來!此時,忽見蘭婷姐妹起身走出亭外,那聖山風流士與聖山空靈士也跟了出去,並分成了兩對,蘭婷伴在聖山空靈士身旁,而梅婷與聖山風流士在一起,雙雙竊竊私語,不知在說些甚麼?

    憨娃有些好奇,便對坐在身旁的聖山翰林士詢道“敢問翰林哥哥,他們這是甚麼關系,看來很是親密?”

    聖山翰林士看看他們,對憨娃道“說來也是憾事,俺這兩位仁兄,論才學品貌可說一流,俺們四人有次游山玩水,無意間來到這山谷,卻發現在谷中有戶人家,且這戶人家還非是一般的貧民百姓,而是一戶官宦人家,據說這家老爺因看不慣朝廷的腐敗,辭官不做,躲到這清靜山谷隱居起來,不巧她有一對雙胞胎的女兒,生得國色天香,且才華橫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這家老爺的掌上明珠。這座小亭就是他家所建,也是天賜良緣,俺們四人正好來到這亭中歇息,竟巧遇蘭婷姐妹也來此乘涼,俺這二位仁兄本就是放蕩不羈,且風流瀟灑,又生的貌比潘安,且俺們四聖在這一帶也是頗有名氣,便引起了這對姐妹的青睞,大山之中也沒甚拘束,便在亭中結交為友,又對詩唱詞,各顯才華,就更是心有所屬。但終是好事多磨,此事被二女的老爹知曉,十分不悅,說自己的女兒怎能在外私見男人,敗壞門風,故而堅決不同意女兒嫁給吾的這兩位兄弟,但他們四人確實真心相愛,二女發誓今生絕不嫁他人!吾這二位兄弟也是除此二女她人不娶!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可這家老爺就是不松口,眼見這二女已是歲過二十,吾這當哥哥的也是為他們捉急,卻是無能為力。”

    憨娃聞听,眨眨眼,對修善娃做個鬼臉,修善娃就知他又有了甚鬼主意,也不便戳破,只是會意的點點頭。

    憨娃對聖山翰林士故作神秘道“俺說翰林哥哥,你那麼大的學問,怎麼連這點事都辦不成麼?要是信得過俺憨娃,此事交于我,定讓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一旁坐著的聖山神劍士一直未言語,此時忽笑道“俺說大哥,你還別說,要讓咱們做這事那還真是趕鴨子上架,吾看這位慧能使者,文武雙全,機智過人,此事交于他定能事半功倍,馬到成功!”

    憨娃一听心中大悅,他就愛听夸贊之語,故而晃晃頭,挺挺肚,一副神氣活現的樣子。聖山翰林士聞听心中大喜,便詢憨娃有何好主意?憨娃附在他耳邊嘰咕幾句,听得聖山翰林士不住的點頭贊許,並將二女和二聖招回到亭內,將憨娃的計策說與他們,又問二女是否願意配合?蘭婷與梅婷心中甚喜,但有些擔心。聖山風流士與聖山空靈士更是對憨娃刮目相看。商量已定,便各按計策行事。

    憨娃與修善娃離開眾人,先到樹林中藏匿等待,蘭梅二女便回到山莊,待到天色將晚,憨娃與修善娃便出了樹林,來到山莊門前,只見憨娃途黑了臉,不但看不出是個娃娃,倒像個野彘樣的丑八怪;修善娃會些變化,變成個呲牙咧嘴的山鼠精。二人都還是個娃娃,身材矮小,故而扮不成太凶猛高大的妖怪,也只能如此裝扮。來開門的是兩個身強力壯,高大威猛的護院,一人手中一根鐵棒,上秤稱一稱恐有百斤。這兩護院開門一看是兩個小妖怪,唬得臉色更變,各執鐵棒做好拼殺準備,但已是心中恐懼。

    憨娃裝出怪聲怪氣的叫道“呔!爾這兩個不知死活的東西,本大王來此竟敢舞槍弄棒,難道不想活了?快些報與你家老爺,出來迎接本大王,如有怠慢,本大王便要爾這一莊人等個個誅絕,死個精光!”

    兩個護院還有些僥幸,各掄鐵棒照定憨娃便砸,憨娃大怒,挺大鐵勺接招,只一個照面,兩只鐵棒便飛上了天。

    唬得兩個護院“媽呀”一聲,轉身便往院中逃,邊逃邊喊“不得了啦!妖怪來了!大家快逃命吧!”

    他們這一喊叫,驚動了院中人,紛紛跑出來想看看到底發生了甚事?這其中就有一莊之主的老爺,這老爺終是做過官的,見過世面,撐得住勢,讓眾人休要驚慌,都別亂跑,眾人這才安靜下來,聚在老爺身邊。

    憨娃與修善娃已然來到院中,眾人一看他倆的模樣,又是一陣驚呼。憨娃此時已然看到那老爺的模樣,果然與眾不同,不但身材魁偉,且相貌堂堂,一身華服,器宇軒昂,長髯飄灑,仙風道骨,確有一番氣派!

    此時老爺看清了來人,不禁心驚,暗道“老夫自隱居山林,多年來未曾遇到甚麼凶險之事,看來今日是要大禍臨頭矣!要是一般的土匪強盜,本院的護院完全能應付,可這是兩個妖怪,凡人怎是對手?這卻如何是好?”

    此時憨娃點指那老爺道“俺乃是鐵剎山狐仙洞而來的野彘大王。” 又用手一指身旁的修善娃道“這是俺的兄弟山鼠大王,听聞這蘭梅谷的‘靜幽莊’有兩位千金,一個蘭婷,一個梅婷,生的如花似玉,貌勝仙女,俺們是前來下聘禮的,想迎娶二位千金為妻,做你這老泰山的女婿,你可應允?如不準娶,俺們就殺光這莊上一概人等,一個不留,到時這兩個仙女仍是俺們的囊中之物,是必做俺們的洞主夫人!”

    這老爺聞听,頓時唬得心驚膽寒,這二女是他掌上明珠,任誰也不能欺辱!如今這兩個丑八怪,竟要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老頭哪里忍耐得住。點指二怪罵道“吾把爾這遭天殺的妖怪,竟要娶吾的女兒為妻,簡直是痴心妄想,來呀!護院武師將這兩個妖怪打出莊院,最好要了他們性命,替天行道!”

    只听一聲吶喊,十幾個護院各操兵器將憨娃二人圍住,可他們怎是憨娃與修善娃的對手,不出幾個回合,就都被打翻在地,痛苦哀嚎!老爺子一看,直氣的大叫一聲昏厥倒地,眾人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幸得有管家和幾個老爺子的親近家丁,將老爺子扶起抬到房中搶救,不多時老爺子轉醒來,立即叫家人去尋兩位小姐,可哪知還未尋找,便听到兩位小姐的哭喊聲傳來,片刻便見兩個妖怪,一人抓著一個小女來到廳上。

    其中那野彘精對老爺道“俺說老泰山,今日就在這大廳之上,俺們要和二位小姐拜堂成親,您老可要收兩個好女婿嘔!”

    此時老爺看著兩個心肝寶貝,就要被妖怪糟蹋,又無能為力,不禁後悔不已,暗道吾要早將兩個女兒嫁給她們喜歡的人,也就成全了他們的幸福,也就不會有今日之禍,老頭不禁嘆息。

    此時那蘭婷見父親如此痛苦,有些不忍再欺騙父親,便撲倒在老爺身前哭道“爹爹,恕女兒不孝,欺騙了爹爹,女兒罪該萬死,吾與梅婷決定終身不嫁,侍奉爹爹身前。”

    老爺聞听一愣,看看女兒,不知她是何意?憨娃在一旁老大的不悅,看看已然無法再裝下去,便將臉一抹,與修善娃現了本相,雙雙跪在老爺近前賠禮,老爺子被鬧蒙了圈,不知所措?此時蘭婷便將前後原尾說明,是想讓老爺子看到二女被妖怪搶去做壓寨夫人,是多麼不堪,好喚起老爺子良心發現,同意與二聖的婚姻。

    老爺這才恍然大悟,急忙攙起兩個娃娃,一個勁地道歉“二位原來是佛祖的傳經使者,是來拯救老夫,老夫誠謝了,都怪老夫一時糊度,險些誤了女兒的終身,老夫知錯必改,但不知那二位賢婿在哪里?快快請來,老夫認他們就是!”

    二女聞听大喜,急忙讓丫鬟香草去喚四聖士。不多時四聖士來到廳上,給老爺子行禮,老爺子有些尷尬,忙不迭的招呼眾人入座,讓人奉茶擺宴,席上說起婚姻之事,二聖急忙給老爺子跪倒行禮,拜見老泰山,老爺子此時是笑得合不攏嘴,怎麼看這倆女婿都逞心如意,眾人開懷暢飲,直到深夜方才散席。

    次日,二娃起身,向老爺子與二女辭行,老爺子誠心挽留,但修善娃說明除妖之事不可耽擱,四聖士商量後決定,聖山翰林士與聖山神劍士繼續陪同二娃前往桃花島,聖山風流士與聖山空靈士暫留下與二女完婚。

    憨娃與修善娃繼續趕路暫且不提,再表木娃與摩羅娃二人駕祥雲離了千山,不多時已來到一座城鎮上空,木娃手搭涼棚往下觀瞧,此城風貌一覽無余,但見古城

    城樓高聳,四門洞開。十字卷洞貫通,四街齊整氣派。鱗次櫛比商鋪多,摩肩接踵游客來。果然是個悠悠古韻都,靠山望渤海。屋脊璃瓦耀,箭樓設炮台。廟宇鐘鼓聲,穿雲蕩心脈。香煙繞寶塔,升騰霧徘徊。

    古城東北有三峰矗立,狀若人首,此山俊美多姿,遠望象一位仰臥的少女,渾身都充滿了靈秀之氣,那才是

    峰頂雲似白紗,煙霧繚蒙山崖。三首雲冠佳景,少女猶抱琵琶。奇岩怪石嵯峨,青松翠竹挺拔。亭台樓閣隱現,瀑布泉流飛灑。遠觀之,婀娜多姿山水畫;到近前,郁郁蔥蔥彩百花。

    摩羅娃贊道“這里果然風景如畫,大師兄,你看這山與那古城相伴,與曇鸞大師所述的寧遠城和首山正符,咱們已到了要找的地方。”

    木娃點首道“三弟所言極是,咱們這就下去到城中尋些蛛絲馬跡,說不定可尋到那蠱雕的蹤跡。”

    二人降下雲頭,來到古城外,見進出古城的人川流不息,便隨著人群進到城中,街上的行人都對他們投來驚異的目光。古城正中,有座雄偉壯觀的鐘鼓樓,凌空飛架,氣勢巍峨,游人莫不爭相登樓眺望全城風光。古城內南北東西四條大街十字相交,城牆東南角有座魁星樓。大街上的商店門首扎著“彩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兩個娃娃正在觀賞古城風貌,忽聞前面一陣大亂,人群蜂擁著朝他們這邊涌來,人們邊跑邊呼喊著“不好啦!快快逃命吧!這妖怪又來吃人啦!”

    二娃不禁一驚,木娃道“三弟,看到沒有,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蠱雕現身了!”

    摩羅娃不禁精神一振,按按身背後的一對金錘,做好了打斗準備。

    二娃便迎著人群前行,那些逃命的人見兩個小娃娃,不但沒隨人流逃命,反而往前行進?

    有好心人對他們喊道“唉!那兩個娃娃,別往前走啦!還不快逃!前面可有妖怪吃人,你們可是最鮮嫩的肉團,正合它的口味!”

    看看兩個娃娃並未理會,那好心人搖搖頭,嘆口氣“唉!真是初生的牛犢不畏虎,兩個水靈靈的娃兒就要成了妖怪口中食,俺是沒那本事救你們,老天有眼救救他們吧!”說著繼續逃命去矣!

    二娃迎著人群往前行有里許,人群已然稀稀拉拉,兩個娃娃這才看清,前面是個寬闊的廣場,此時廣場內已然沒了人影,到處都是被人群沖散的攤位,瓜果梨桃,雞鴨魚肉,各種商品,撒得到處都是,而在廣場正中可見那蠱雕正在撕扯著被他抓住的人骨人肉,不住地填進口中,它已是滿身血污,在他四周地上躺著幾具血肉模糊的人體,場面十分恐怖!

    摩羅娃見狀已然忍耐不住,大喝一聲“呔!爾這妖孽,在此殘害生靈,今日佛祖使者來到,定讓爾死無葬身之地,休走著錘!”說著舞動金錘照定蠱雕摟頭便砸!這蠱雕正在飽餐,忽聞有人大罵自己,猛抬頭見是木娃二人,不禁吃驚,他怎麼也未想到這兩個娃娃來的這般迅速,簡直是尾隨而至,又見摩羅娃金錘砸到,不敢怠慢,丟下吃食,翅膀一扇,身子便起在半空,躲過摩羅娃一擊,哪知剛躲過一錘,頭頂又聞金鋒,仰首一看大驚失色,原來木娃已然隨它起在半空,櫻桃寶錘當頭落下,蠱雕無奈只得再次煽動翅膀躲過木娃一擊,遂即也施出雙爪力戰二娃,三人在半空一場好殺。

    且說這蠱雕雖然厲害,但終不是木娃的對手,再加上摩羅娃也非弱者,慢慢的已然抵擋不住,無奈之下故技重施,又用雙翅扇起狂風,弄得飛沙走石,天昏地暗,趁機逃之夭夭,

    木娃二人豈肯放它逃脫,隨後緊追不舍。

    這蠱雕逃到城中的魁星樓前,忽然一晃身不見了蹤影,二娃趕到四處尋覓,難以尋到他的蹤跡,不禁有些泄氣。

    摩羅娃嘆道‘終于有個機會除掉他,沒想又被他溜了!”

    木娃沒有言語,繞著魁星樓走了一圈,暗道“以吾之火眼金楮,本不應跟丟了他,看來這蠱雕肯定是藏在了一個地方,說不定就是這魁星樓。”

    想至此,木娃來到摩羅娃近前低聲囑咐讓他如此這般行事,摩羅娃點首,便守在魁星樓外。木娃轉身進入魁星樓,此時樓中空無一人,此樓上下兩層,八面八角,建築精良,內有魁星像一尊,頭部像鬼,青臉紅發,一腳向後翹起,一手捧斗,一手執筆,猶如用筆點中應試人的姓名,就是古書中說的“魁星點狀元”,奇怪的是在這正中坐像的一旁,還有座一模一樣的魁星像,木娃仔細打量這座魁星坐像,忽感有些不妥之處,再聚火眼金楮透視,馬上恍然,這蠱雕藏在了這魁星樓,並變作魁星坐像,想騙過木娃,只可惜它變化的本事稍差,那對翅膀沒變化好,還有羽翅殘留在身後,被木娃發現。

    木娃笑著對魁星坐像譏諷道“俺說蠱雕,就這點手段,還想蒙混過俺的火眼金楮,有本事快些現出本相,咱們再大戰五百合!”

    蠱雕見被木娃識破,惱羞成怒,呼的從台座上飛起,利爪直抓木娃面門,木娃輕松躲過,反手還擊,二人在樓中又戰在一處,蠱雕見勝不得木娃,只得扇翅再逃,飛出魁星樓,哪知被正在守候的摩羅娃撞見,一頓金錘如狂風暴雨擊來,蠱雕未加防範,一只利爪被摩羅娃砸傷,失去拼殺之能,無奈之下靠著雙翅的威力沖上天空急遁。

    摩羅娃正欲追趕,被木娃叫住,笑道“三弟窮寇莫追,如今它已身受重傷,暫時沒有了害人之能,吾想他定是逃往了桃花島,咱們可從從容容的趕往那里,定可鏟除于它。”

    二人走出魁星樓,來到古城大街上,忽見周圍涌來了不少的人,見到他二人呼啦啦的跪倒一地。

    有一老者高聲說道“寧遠城百姓叩見天神使者,來此除妖滅怪,給吾一方百姓鏟除妖孽,吾等定會給二位仙神建廟塑像,永拜金身。”

    木娃急忙對眾人合掌道“阿彌陀佛!眾位鄉親,吾等並非是甚仙神下凡,而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路經此地,見有妖怪殘害鄉親,故而出手除妖,此乃分內之事,不足掛齒,大家都起身莫拜,吾等晚輩受不起這般禮遇!”

    那老者這才讓眾人起身,遂對木娃道“既然是佛祖的使者,那就請到吾的家中,俺們好盡盡地主之誼。”

    木娃笑道“這位老伯,俺們還未能將這妖怪徹底除去,故而這就要追趕他的蹤跡,不能讓他再來禍害鄉親,眾人的好意俺們心領,就不打擾眾位了,待俺們除掉了這妖怪,定會回來給眾位一個交代,到時還要把佛祖因果真經傳給寧遠城中百姓,到時還望老伯多多相助!”

    那老者聞听點點頭道“不愧是佛祖的傳經使者,二位使者請記住老朽乃是這寧遠古城中的護城團教頭,老朽姓姜,名武,肩負守護這寧遠古城的安全,但這妖怪實在厲害,俺們不是對手,他又是每十年才出來一次,故而這麼多年俺們對它無可奈何,只得听天由命,不想今日來了二位佛祖使者,真是佛祖開恩,眷顧俺這城中百姓,佛家的因果真經俺們更應好好領會,尊為座右銘才是。既然二位還有除怪大事在身,俺們就不打擾,待凱旋歸來時,請到俺的家中,記住就在城西的永寧門內有座‘護城團練府’,到哪里找老朽即可!”

    木娃又與眾人寒暄了幾句,便告辭與摩羅娃離開了古城,眾人簇擁著送到城門外,木娃請大家回轉,與摩羅娃又行一段路,見四外已無人,這才駕雲起在半空,趕往桃花島。

    一路無話,很快便在一片海面上看到一座島嶼,俯瞰這桃花島,形似葫蘆,兩頭寬闊,中間窄細,斜臥海中。島的南端有兩座小島,北端也有一座小島,環護主島。三島如影相隨,島周煙波浩渺,雲霧繚繞,像仙女籠罩著面紗,風姿綽約。那才是

    水天一色,蒼茫眩(xu n )。山骨嵯峨峭峻峻,古樹參天石嶙峋。島外波浪涌,舟帆點點返漁村;島內人無影,沙灘只見海鷗群。彩蝶飛舞,百花爛漫馨香芬;鳥雀輕鳴,林幽之妙意境深。金碧輝煌龍宮寺,唐王洞飄桃花雲。

    摩羅娃嘆道“果然是秀美之島,你看那金碧輝煌的殿宇不就是龍宮寺麼?與曇鸞大師所述一絲不差。只是這島上卻看不到人跡,是否都被這蠱雕吃掉了?”

    木娃點點頭道“這蠱雕十年一覺醒來,是要食人的,但聞曇鸞大師所述,這島上之人都已有所防備,所以也未必遭了毒手,恐都躲到外面去了!故而這里才成了一座空島,到底如何?咱們還是下去一探究竟。”

    二人降下雲頭,見島上景似仙境,山石秀美、樹木蔥蘢,松柏參天,野花飄香,海鷗翱翔。二人直落在那龍宮寺前,再看這宏偉的寺廟,果然與眾不同,但見

    菩提繁枝擁廟宇,千株桃花映佛門。紅牆朱門圍寺院,紫霧蕩漾鼎香焚。飛檐上塑龍兩條,金鱗金甲欲騰奮。黑色金絲楠木匾,門頂端懸醒目真。龍飛鳳舞題四字,“龍宮古剎”是禪林。四根紅柱擎廟威,一對石獅護佛根。青羅玉帶圍寺繞,遠山黛隱影姿峕牶寣@緦俸W淼海 ┼  尉蘩斯觥G僥詮虐贗Π慰。 巒餛婊ㄒ觳莘搖E改袢喝旱釕戲桑 樵趁仿勾砸懟C磯Ё鞜到鵒逑歟  C媸欠 輟7鴯餛照丈襝傻海 ι睬 曖懶舸妗br />
    二人來到寺前,面對莊嚴的佛寺,合掌躬身,默念阿彌陀佛,禮拜三匝,隨後推開寺門走入寺中,來到寺內,抬首觀瞧,但見這龍宮寺內,大雄寶殿、天王殿、鐘樓、鼓樓各守其位,

    寺院分前後兩進,前院有兩面石牆,上書兩黑體大字,左“禪”、右“佛”。正房中間是一尊南傳名佛—親那拉特,既釋迦牟尼,神容炳煥,眾民景仰,倍受尊崇。後院是“大雄寶殿”,門前長方香爐,上書“佛光普照”,香爐正旺,雲煙繚繞。一座兩丈高的寶鼎聳立在寺院的中軸線上,上書“萬年寶鼎,戒定真香”。

    兩個娃娃來到佛像前又是禮拜三匝,焚香祝告。遂在寺中查詢,這偌大的寺廟竟空無一人,顯見都到島外避難去了!但寺中香爐卻還燃著裊裊香煙,殿頂風鈴仍在搖曳鳴響,確然還有這莊嚴肅穆的禪林之氛圍。二人巡視一周未見異樣,便走出廟宇,沿著徑道在島中巡視,順帶觀賞島上的古跡名勝,欣賞海灘美景。

    此時天色漸晚,二人來到一處村落,見這村莊雖然不大,但建得井井有條,簡約明快,家家門前都曬著漁網,還有些雞鴨犬羊,在村中到處游蕩,顯見主人逃亡,它們也成了流浪者。

    正行間,摩羅娃忽湊近木娃身前悄聲道“大師兄,你看前面那座石塔麼?塔內似有人影晃動。”

    木娃抬首朝摩羅娃所指方向看去,果然在前面不遠處有座石塔,高有數丈,十分醒目,塔上留有窗洞,看來這石塔里面是空的,但因近黃昏,看不清塔內是否有人。

    木娃果斷道“如今島內人等都已逃亡在外,應沒有人敢在此塔中藏身,如吾所料不差,這塔里藏匿的肯定是這受了傷的蠱雕。”

    摩羅娃疑道“吾看未必,這蠱雕既然已回到了這桃花島,就該到他的海底巢穴,怎會在這小魚村內躲藏?”

    木娃笑道“俺的三弟,你真是想的簡單矣!想這蠱雕受了傷,如不養好傷,怎麼再去食人?因他還未食人到有足夠的能量,無法讓他再長眠十年,故而他得養好傷再去采食獲得能量,才能回他的巢穴長眠。”

    摩羅娃點首道“原來如此,還是大師兄有見識,小弟佩服!”

    木娃笑道“好啦!三弟休要埋汰你大師兄,要論計謀,見識咱們都比不得四師弟!還是快去將那蠱雕堵在塔內,莫讓他再逃了!”

    二人飄身來到石塔近前,木娃對摩羅娃道“三弟你在塔門處守候,吾進塔捉拿于他,如他用甚妖法逃出石塔,你一定截住去路,莫讓他再有機溜走。”

    摩羅娃點首,持雙錘守在塔外,木娃挺櫻桃寶錘進到塔內,見這石塔里面並不寬敞,可容數人,卻有一架盤梯,旋轉的通向塔的上層,木娃提錘高抬腿輕落步,順著盤梯上到塔頂,在最高層內與那蠱雕相遇,那蠱雕一見木娃不禁大驚,未曾想到木娃能追蹤到此,無奈之下伸單爪,與木娃纏斗。別看他只有一只利爪,由于空間狹窄,施展不開,木娃一時還真難以制服這受傷的蠱雕,二人打斗幾個回合,蠱雕終是受了傷,已然堪堪不敵,情急之下猛扇巨翅,竟然一陣狂風沖破塔頂,便要飛逃,木娃怎肯讓他逃脫,隨即也駕筋斗雲追出,摩羅娃此時在塔下,見那蠱雕沖破塔頂要逃,再追已是不及,靈機一動,將手中金錘擲出,不偏不斜,正擊在蠱雕左翅上,蠱雕身影一晃,往下掉落,但只是一時停滯,另一只翅膀連扇,竟又飛起,哪知此時木娃趕上,甩出赤龍鞭纏住雙足,往下一拽,蠱雕身子再難飛起,直栽到地面,摩羅娃趕上又是一錘,擊在另一只翅膀上,這下蠱雕雙翅皆傷,僅有一只利爪已無用,只得束手就擒,二娃趕上將他擒住,摩羅娃舉錘欲砸天靈蓋,取它性命。

    木娃攔住道“三弟莫要如此,它之罪孽得由天庭審判,咱們是佛門弟子莫要殺生。”

    摩羅娃撤回金錘,憤憤道“這般吃人不吐骨頭的妖怪,就應處死,要不是佛門不得殺生,俺摩羅娃真是恨意難平!”

    木娃道“三師弟,看來二師弟與四師弟一時還到不了這桃花島,咱們要等他們也是耽擱時辰,不如咱們先將這蠱雕押往天庭,交于玉帝處置。”

    摩羅娃也表贊同,二人駕起祥雲,木娃提著蠱雕,不多時已然來到三十三層南天門,抬頭見持國天王魔禮青,多聞天王魔禮海兩大天王把守天門。

    當面迎接道“慧空、慧緣二位佛使,意欲何往?”

    木娃施禮應道“二位天王一向可好,吾二人有要事求見玉帝陛下,你們在此何執?”

    持國天王魔禮青接道“俺們今日巡視南天門,在此值守。”

    多聞天王魔禮海看看木娃手中提的蠱雕,好奇詢道“二位佛使,這東西是何怪物,怎好提到天庭來?”

    摩羅娃譏道“看來二位天王是許久沒下凡間辦事了。你難道不知這凡塵妖孽橫行,如今俺們為塵世百姓除了一害。但如何處置還得玉帝下旨,俺們沒有生殺之權。”

    多聞天王魔禮海點首道“有理!在理!二位請入天門就是。”

    說著讓開道路,二娃踏著祥雲直至靈霄殿外,又見南斗六司、北斗七元在殿前迎著,木娃說明來意,通報了玉帝,下旨召見,二娃來到靈霄寶殿,在聖階下跪倒施禮,玉帝對這四個佛使心中喜愛,還有些偏寵,一見到他們就眉開眼笑,待听了木娃的敘述,十分滿意,讓刑部使將蠱雕先押往天牢,待日後判罰。遂即排龍宴款待二娃。

    話不多敘,次日,玉帝下旨,著蠱雕在凡塵食人無數,罪孽深重,本應刮刑,但念它已是此類異獸之最後一根苗,再要殺之必要滅絕,故而死罪免去,放到天庭御獸園中拘養。二娃見事已辦妥,便向玉帝辭行,玉帝準奏。

    木娃二人離了凌霄宮,返回桃花島,此時憨娃一行已然到了島上,正在四處尋覓他們,眾人會合,憨娃問起蠱雕蹤跡,摩羅娃簡要地說了經過,眾人歡喜,木娃見四聖只來了二人,問其原因,憨娃眉飛色舞的說了經過,木娃也給四聖道喜,祝賀聖山風流士與聖山空靈士喜結良緣。眾人在島上歇息一日,次日啟程返回,等到了蘭梅谷“靜幽莊”,正趕上二聖與蘭梅二女成婚大典,雖然“靜幽莊”地處深山谷壑,但仍舊很有排場,也請來了不少的客人,那才是

    香車彩輦,鼓樂喧天。蘭梅女喜滋滋配成夫妻,二聖士樂融融配就姻緣。新娘子流光溢彩穿嫁衣,俊夫君金繡焰服戴銀冠。女若天仙,男勝潘安女若天仙,莞爾嬌羞桃花顏;男勝潘安,尊貴優雅姿態賢。堂前遍插鮮花,但聞得百葩香氣充滿園;路鋪鮮紅地毯,象征著紅紅火火神仙卷。觥籌交錯喜婚宴,洞房花燭並蒂蓮。

    四個娃娃吃了喜宴,給兩對新婚夫妻道了喜,眾人散去,由于白日婚慶亂亂哄哄,聖山翰林士也沒有機會給莊主引薦木娃與摩羅娃,待到客走園靜之時,方給二女和老爺子引薦,雙方客套一番,便坐下品茗閑談,當四聖聞之那蠱雕已被除掉,大喜過望,都來向木娃和摩羅娃致謝,老爺子聞听更是敬佩不已,拉著木娃的手不放,非要讓四個娃娃在他這莊園多住些時日,木娃婉言謝絕,並說明傳經之事不能耽擱,老人家一片心意已領,並求老人家一事。老爺子慨然應允,木娃便把傳經之事托付給蘭梅二女,並讓修善娃拿出一本真經副本,交于二女,讓他們多多抄錄並傳給山外和桃花島的百姓,二女替爹爹接下這個重任,並保證圓滿完成,木娃這才放心。

    翌日,四個娃娃與二女及老爺子告辭,聖山風流士與聖山空靈士暫且留在這“靜幽莊”,聖山翰林士與聖山神劍士陪著四個娃娃返回寧遠古城。一路無話,回到古城,眾人來到城西的永寧門內的‘護城團練府’,拜見姜武教頭,受到姜教頭的熱情款待,木娃也是將傳經事宜求他相助,姜教頭十分熱情,找來幾位讀書先生抄錄經文,隨即又發動他們的學生弟子抄錄,沒有多少時日,抄錄的經文已然堆成小山,姜教頭又貼出告示,告知眾鄉親,今有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來到咱們寧遠城,為咱們除掉了蠱雕之怪,從此這里就可太平無事,再不怕妖怪逞凶,大家都應焚香禱告,到廟中給佛祖叩頭謝恩,並把佛祖因果真經請回家中拜讀,以辨善惡之因果,做善良之百姓。

    傳經之事辦妥,次日一早,為不驚動百姓,四娃就向姜教頭和二聖辭別,登程上路,二聖與姜教頭依依不舍,直送出十里之遙,方才返回。這才是

    山山水水傳經途,人人事事經禍福。

    風風雨雨平常事,因因果果在當初。

    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播經記》,方便以後閱讀播經記第29章 千山攬勝緣結四驕 桃花島上生擒蠱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播經記第29章 千山攬勝緣結四驕 桃花島上生擒蠱雕並對播經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