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經記!
且說那二郎神君駕祥雲脫出洞外,直奔南天門而去,時辰不大,已到南天門,把守天兵見是二郎神君,慌忙上前施禮,將神君迎進天門。那二郎神也顧不得與那守門兵將多語,直奔凌霄寶殿,來到凌霄殿前正遇守殿靈官。
王靈官見神君神色有異,便賠笑詢道“神君這是從哪里來?怎麼如此火急火燎,不知有何要事?靈官好與你通報值殿將軍,也好讓玉帝陛下知曉。”
二郎神忙施一禮,口中急道“煩請靈官速速通報陛下,就說二郎神有要事稟報,十萬火急,不能耽擱!”
靈官見他如此著急,心知他必有大事,也不敢怠慢,急匆匆進殿稟報玉帝,時候不大,那靈官即出,對二郎神道“玉帝有旨,傳你速速上殿。”
二郎神三步並作兩步沖進凌霄寶殿內,只見玉帝高坐龍書案前,左右站定文武仙道,那神君跪倒施禮,口中念道“臣二郎楊戩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玉帝道“愛卿平身,你下凡間除妖,解救那八仙可否順利?快快稟來。”
神君答道“啟稟陛下,臣尊聖旨,下凡間除妖滅怪,馳救那八仙眾兄,現已將眾妖孽生擒活捉,現正由諸仙看押,待听陛下旨意發落,現臣有一密事呈稟,不知此事可否金殿之上稟報?”說著二郎神沖玉帝使個眼色。
玉帝心中一凜,知道此事不宜宣揚,便對神君道“愛卿與朕後宮奏本。”說著站起身來往後宮行去,其他眾仙便各自散去,二郎神跟隨玉帝轉到後宮。
玉帝急忙問道“愛卿有何秘事稟報,如此神秘?”
神君見玉帝追問,面呈難色,支吾道“臣請陛下赦臣無罪,方敢啟奏。”
玉帝見他如此,不禁心中大疑,隨即笑道“愛卿盡管放心,朕赦你無罪就是。”
二郎神這才正色道“啟稟陛下,臣此次遵旨下凡,確是旗開得勝,馬到功成,不但救得八位仙兄,並將那群妖孽繩之以法,但這其中卻有一小女娃被那妖孽利用,本將軍原想與那些妖孽一同治罪,但卻因此引出一件大事,因此事與陛下大大關聯,讓臣不知如何處置? 故此,臣需先行稟明陛下再作處置。”
玉帝些許疑道“不知何事與朕有瓜葛?快快講來!”
二郎神道“此事陛下盡管放心,那妖孽只對臣一人述說此事,其他仙眾無從知曉,臣這里斗膽問陛下一件事情,望陛下能如實相告,臣方敢確認此事真偽,以防那妖孽混淆黑白,顛倒視听,從中作亂。”
玉帝點首道“愛卿盡管問,朕當如實告知。”
二郎神這才松一口氣道“臣斗膽問陛下可曾到那星宮一游?”
玉帝聞言面色驟變,望定二郎神道“此話怎講?”
二郎神慌道“陛下息怒,臣罪該萬死,不該如此犯上,還望陛下贖罪!”
誰知那玉帝卻低聲嘆息一聲,無奈道“要與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事到如今朕也不瞞愛卿,確有此事,卻不知與這些妖孽何干?”
二郎神定定心神,心中暗道“上蒼保佑!險些惹禍上身。”又忙回玉帝道“據這妖孽所述,他們在此山中撿到一棄嬰,襁褓里有一天書,書中有圖,畫的是上天玉衡星宮,有一仙女陪伴王駕,生有一女,後仙女下凡,遺女嬰于凡間,有收養者,贈月亮寶盒一個,可想無盡榮華富貴,但不得傷害這女娃半分,如有傷害定打入十八層地獄,讓他永無超生!臣想,這圖畫的明明白白,不光臣懂其中含義,就是那些妖孽也已知這仙女是誰?所以才收留這女娃,並對她百般呵護,授予本領,恐怕就是想在危急關頭當做護身符,以求陛下投鼠忌器,留他們一條生路,臣知此事重大,不敢獨斷,特先稟明陛下再作處置,還請陛下發落。”
那玉帝邊听,面上卻有千般變化,時是驚慌,時有驚喜,等二郎神述完,竟迫不及待追問道“愛卿所說那女娃,芳齡幾歲?生何面相?隨身還有何物為憑?”
二郎神答道“回陛下,那女娃似有八九歲年齡,生的活潑可愛,清秀可麗,可說是人見人愛,至于有何物件憑證,臣卻不知。”
玉帝忽正色道“此事萬萬不可讓王母知曉!待孤將原委說與愛卿,你便知內情所在。”
二郎神慌忙回道“陛下不必與臣說明原委,只下旨要臣作甚就是了!”
二郎神心中明白,此事還是知曉得越少越好,以免引禍上身。
玉帝卻道“愛卿勿要為難,除那些妖孽外,孤只對你說明實情,但只能你一人知曉,絕不能泄密,你需將項上人頭擔保!”
二郎神聞听,嚇出一身冷汗,急忙跪倒叩頭道“臣遵旨,絕不泄露半字!”
玉帝嘆口氣道“此事說來湊巧,只那日寡人甚覺煩悶,晚間步出後宮到御花園中散步,隨從只幾個護衛在旁,坐在望月亭上,極目遠眺,忽見遠方燈火明亮,愛卿你是知曉的,這天庭之上共有三十六天宮,七十二寶殿,特別是那北斗七星宮,神工天巧,畫棟飛甍,飛閣流丹,閬苑瓊樓,確是這天庭中最華貴的神仙居處。你看那
天樞星宮住桃花,凌波仙子是當家。
天璇星宮棲樂天,碧瑤仙子坐瑤塔。
天權星宮宿文曲,鳳凰仙子琴歌華。
天璣星宮歇燈芯,紫薇仙子化雙霞。
玉衡星宮寓百花,芙蓉仙子確瀟灑。
開陽星宮寄精靈,牡丹仙子英姿颯。
搖光星宮落玄都,陽春仙子是奇葩。
七座星宮七絕色,七位仙子七彩畫。
朕只見那七座星宮中有一座燈火最為明亮,且還有樂聲飄蕩,那樂聲淒婉,清雅,讓人聞听深感淒涼,不禁竟有同感。朕便起身步出御花園,預循聲而往,護衛們急忙趕來一輛麒麟車,讓朕坐上,這麒麟腳程確快,盞茶功夫已到那樂聲之處,下得車來,朕抬頭觀看,原來這里竟是玉衡星宮,那樂聲就是從宮中傳出,此時忽聞有一女聲輕聲吟唱,歌聲淒婉,憂傷,似夢似幻,好不讓人心酸,那歌唱道
秋風落葉百花殘,酒入悲歌玉衡寒。
痴望星空情難築,單枕孤眠枉神仙。
都說天堂無限好,哪曉憂女愁雲慘。
樓台夢境孤自賞,縱有情寄弗纏綿。
歌聲幽怨,朕卻听得好有共鳴,似有同感,孤家頓有抒發之念,便在宮門外高聲吟道
溯風寒雪御花園,醉臥龍榻愁滿殿。
雖掌天庭權無限,難尋知己遜塵緣。
凡心皆想升仙道,帝王也有淚濕衫。
群臣殿前稱九五,忘情之時能幾天?
那玉衡星宮內的聞听,便在宮中高聲詢道“門外不知哪位仙兄駕到,可否入宮一敘?”
此時有那星宮侍女來到門外,見是孤家,急忙跪倒迎駕,朕讓她快去稟報。
那芙蓉仙子急整衣衫迎出宮門萬福道“臣妾迎接聖駕,請陛下入宮。”
朕便與她一起入得宮來,這芙蓉仙子見朕駕臨,有些驚訝!侍立一旁,半晌未語,朕見她秀頸低垂,粉面生花,卻有那千般姿色,萬種風情,心中甚是憐愛,但也心中亂跳,想那王母凶神般嘴臉,不禁背後涼意陡生,怯怯便有退意。
不想那芙蓉仙子卻是大膽,見朕有些慌亂,便撲哧一聲嬌笑詢道“陛下可是懼怕王母,便要走人麼?只不過到俺宮中小息片刻,又未曾作甚,怕得甚麼?來來來,請陛下先嘗嘗俺玉衡星宮的芙蓉香茶味道如何?上茶!”
此時便有侍女手捧紫砂金邊壺,紅泥銀邊碗,給朕倒上一杯香茗,但聞此茶,香氣四溢,真是那
茶濃郁,香誘人,湯亮綠,氣芬真;目觀之,葉繽紛,鼻嗅之,味清醇;啜一口,茶香流經齒間唇,滲經滲血,入喉入心。朕愛茶,茶侍朕,人相伴,勝茶飲 。
這杯茶喝得朕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不禁龍心大悅,便不由自主伸手拉住芙蓉仙子的玉手,那仙子被朕嚇一跳,急要縮手,卻被朕一把抱住,摟入懷中。
轉首對那驚呆的侍女道“快快安排後宮,朕要與宮主挑燈飲酒,不醉不休!”
那侍女怎敢怠慢,口中應道“臣妾遵旨。”
便各去忙碌安排,時間不大,回旨道“啟稟陛下,後宮一切已安排就緒,請陛下和宮主起駕!”
朕便手牽芙蓉,來到後面寢宮,但見已擺下一桌酒宴。侍女手執酒壺,倒上滿滿兩杯美酒,敬到朕和芙蓉仙子的面前,口中說道“請陛下嘗酒。”言罷退過一旁侍立。
朕道“這里不用你們伺候,都下去吧!”
屏退侍女,朕便與那芙蓉仙子舉杯換盞,飲酒作歌,直喝得醉意濃濃,俗語道酒入愁腸愁更愁,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二人本就心中郁悶,無處傾訴,今日好似他鄉遇故知,久旱逢甘霖,更何況孤男寡女,干柴烈火,怎可能沒有事情發生,這晚朕便在這玉衡星宮中就寢。
次日朕將宮中一干人等招至駕前,厲聲道“昨晚之事不得傳了出去,如有違者,定斬不饒!”
自此之後朕便再未去過那玉衡星宮,也再未與芙蓉仙子見面,卻不知她竟有了身孕?這倒讓朕很是意外,此事原委如此,愛卿可明了?”
二郎神急忙應道“臣已听清,不知陛下想如何處置此事,還請陛下明示。”
玉帝沉吟片刻道“這女娃雖在凡間,卻也是天庭公主身份,怎能不聞不問,須想個萬全之策將她迎回天庭,恢復公主身份,至于那些妖孽,罪孽深重,天條不容,不能留後患,必須除之,此事應盡快辦理,但要秘而不宣,此事須辦的周密,不得有些許疏漏,愛卿覺得如何?”
二郎神躬身道“臣遵旨!告退。”說罷轉身步出凌霄寶殿,駕祥雲返回瞻禮那逍遙洞府,一路之上二郎神君暗自琢磨,心道“這玉帝聖旨,確是難辦,看來陛下是必殺這些妖孽,以堵住他們的嘴,要論罪責也確是該誅,可又不能公開明正典刑,那樣這些妖孽必要說出真相,可要暗中動手又有何理由向諸位仙道交代,真真難殺俺楊戩也!”
此時已到逍遙洞府,二郎神君降下雲頭,進入洞中,眾仙見他回來都圍上來問他去往何處?事可辦妥?二郎神搪塞幾句,便來到神籠前,眾仙見他神神秘秘的樣子,也就知趣的各自散去,神君見四周無人。
便對那假仙姑道“汝所說之事,本將軍已稟明陛下,但本將軍手中並無憑據,所以玉帝並不認可,不知你等可還有甚麼證據拿出來,讓本將軍再去認證?”
那假仙姑冷笑道“這玉帝老兒,自己做的孽卻不承認,當真有辱玉皇之稱,還要何憑據?你去問問那玉衡星宮主不就全清楚了嗎?可憐梅兒好苦的命!竟攤上這般親爹娘!”
神君聞言,也是無語,便轉身離去,他心中苦悶,便漫步出了逍遙洞府,坐在那木屋外的山石之上,暗自思量對策,可左想右思也難有萬全之策,正自無計可施之時。
忽听身後有人說話“不知神君遇何麻煩?這般唉聲嘆氣?”
神君回首,見是呂洞賓站在身後,便起身笑道“原來是呂兄,楊某正是遇到難事矣!正不知如何是好?”
呂洞賓笑笑,漫不經意的問道“何事能難住你楊兄?如有用得俺洞賓之處盡管講來,俺當盡所能去辦。”
神君嘆口氣“呂兄有所不知,此事關系重大,恕楊某無法將真相告知,適才兄弟我到玉帝處領旨,玉帝有旨要將那假八仙盡快處以極刑,但須秘密執行,不得公開,而那梅兒要另行處置,不得傷害,這其中原因兄弟我不便講出,但如此行事卻怎能瞞得眾家仙神?那些妖孽又怎會誠心服法?這其中要鬧出些亂子,違了玉帝心願,兄弟又如何交代?真真難殺吾也!”
呂洞賓聞听,咋咋滋味,忽然神秘的一笑,悄聲道“我看那些妖孽確實可惡,不但陷害吾等八仙,更是將那百姓害得極慘,縱是千刮萬刮,也難贖罪,但有一點兄弟我還沒有看錯,就是他們對這梅兒卻是真心,恐怕寧可自家丟了性命,也會設法救她,這便是你楊兄可利用的地方。”說著將口湊到神君耳畔,嘀咕幾句。
那神君聞听竟然轉憂為喜,沖呂純陽豎起大拇指笑道“呂兄高見,妙也!就照你的法子辦。”
他二人會心的相視一笑,轉身進入洞中,神君立刻寫了兩封書信,讓九曜星官去到那幽冥界找那閻羅王,九曜星官急駕祥雲而去,不多時已來到幽冥府,那閻羅王聞報忙迎出府門,二人寒暄過後,入府坐定,九曜星官拿出二郎神君的書信遞與閻羅王,那閻羅王展開觀瞧,面上露出異色。
轉而對九曜星官問道“神君所求之物欲作何用,不知九曜星官可否如實告知?”
九曜星官搖首道“不瞞羅王,此事乃玉皇陛下所差之事,本官不敢妄談,羅王只管辦理就是,切勿探究,以免引來煩惱。”
閻羅王無奈的一笑道“星官所言極是,但只憑神君一紙書信,並無陛下聖旨,本王卻也不敢私自做主,要知神君所求之物可是人命關天,非同小可,待本王與其他王家商量之後再給星官答復如何?”
九曜星官苦笑道“既然羅王有難言之隱,本官也不難為于你,俺在此恭候就是。”
閻羅王轉身出了府門,急匆匆來到秦廣王府,直入後殿。
廣王正在殿中品茗,見閻羅王急匆匆的樣子笑道“閻兄何事如此急成這般?”
閻羅王便把九曜星官傳信之事說與廣王,那秦廣王沉吟片刻,便命殿下域兵通報各位王家到此議事,不多時便有那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誠王、轉輪王先後到達,廣王見各家王駕已到齊,便把所議之事講述一番,並把神君書信給各位傳看,征詢各位王家的意見。
那轉輪王道“神君信中雖說是玉帝旨意,但卻無聖旨拿出,咱可別犯了天條,那可是後患無窮,我看還是讓神君求來聖旨為妥。”
楚江王道“這信中神君已言明,此為玉帝口諭,不得有違,如若有違,按抗旨不尊處置,吾看還是按神君信中辦理為妥。”
一時間各王意見不一,各持己見,難以統一。
那秦廣王見難得統一,便高聲道“各位王兄休再爭執,本王就做個決斷,我看就按神君信中行事,如有意外本王擔當就是,不過二郎神的這封書信一定要保存好,以作物證,閻兄你這就去辦理,休再耽擱,大家這就散了吧!”
眾王見廣王如此說也就不再堅持,各自散去不提。
且說閻羅王得到廣王許可,便回到閻府,見到九曜星官把商議結果說之,九曜星官大喜,謝過閻羅王,那閻羅王便命手下域兵到庫中拿來一個黑漆木盒,打開漆盒,里面放有十個蠟丸,羅王拿出一個蠟丸,便把漆盒送到九曜星官面前,九曜星官接過漆盒,躬身謝過閻羅王,轉身退出,閻羅王送到府外,二人拱手告別,閻羅王自回府不提。
只說那九曜星官駕祥雲並未返回逍遙洞府,而是直奔南天門而去,到得天門外,正遇守門天兵天將,見是九曜星官,忙躬身施禮,九曜星官打過招呼便直奔太上老君府,來到府門前,也不等通報便直入府內,那守府天兵知他常來常往,也不攔擋,他便來到老君煉丹爐前,老君正自閉目養神,鼻息一提,便嗅到一股氣味,閉目開口道“星官駕到,有何貴干?”
九曜星官笑道“老神仙果然厲害,星官無事不登門,今有要事相求,還望老神仙給個面子如何?”
太上老君睜開雙目笑道“是不是那二郎神君有事呀?”
九曜星官異道“老神仙怎會知曉是神君之事?”
太上老君哈哈笑道“那神君奉陛下旨意凡間除妖,滿殿文武誰人不知?你即來肯定神君遇到麻煩了,說吧要老朽幫甚麼忙?”
九曜星官又將給老君的書信送上,並將漆盒送到太上老君面前,那老君看過書信,打開漆盒,在九顆蠟丸中取出一顆蠟丸,仔細觀瞧。
隨後對九曜星官道“請星官在此稍候片刻,待我取來材料方好讓你高興而來,滿意而去!”
話畢老君轉身入丹房,盞茶功夫,老君轉回,手中仍拿著那顆蠟丸,與那漆盒中蠟丸一摸一樣,九曜星官接過蠟丸觀瞧。
不禁嘆道“果然神奇,真是難分真假,謝過老君,事不宜遲,星官這就告辭。”
太上老君送出府外,二人拱手告別,九曜星官速速返回逍遙洞府,面見神君交差。
神君接過漆盒,對九曜星官言道“謝過星官兄,一路辛苦,快快歇息去吧。”九曜星官轉身離去自是不提。
神君馬上命六丁六甲,帶那梅兒一起來到神籠近前,收了鎮籠寶劍,抖出天罡縛妖索,將那八個妖孽捆綁結實,由六丁六甲押解來到一處洞穴之內,神君命六丁六甲洞外守候,不得允許他人進入,只自己一人在洞穴內與那八妖會面,並把那小女娃帶在身旁,神君站在那八妖面前,面色陰沉,眼放寒光沉聲道“本將軍已將爾等所說之大秘密稟明玉皇陛下,陛下有旨,詔曰爾等罪孽深重,天理難容,本應打入十八層地獄受盡煎熬,念爾等撫養梅兒有功,特準減輕罰度,予以幽冥界奪命化形丹一枚,雖應奪命,但在幽冥界卻無需再受折磨,如有不服,爾等撫養的梅兒便難有活命,便與爾等同赴黃泉。”
那鐵拐頭陀罵道“這玉帝老兒,當真是狼心狗肺,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要殺,真是豬狗不如,咱就算做鬼也要罵他個八輩祖宗。”
那假仙姑卻對神君正色道“君無戲言,如我等伏法真能放梅兒一條生路嗎?”
神君道“有聖旨在此,誰敢違抗天命!”
誰知此時那梅兒哭道“各位師父,梅爾絕不一人苟且偷生,師父們沒有了,梅兒還怎麼活?就讓梅兒與師父們同赴黃泉就是。”
那鐵拐頭陀叫道“梅兒休再胡說,要說你這八位師父,卻也是未做甚麼好事,為了復仇,干盡不義之事,今日受懲也是情理之中,但我等做的唯一一件善事就是真正的疼愛和撫養了你這小生命,你就是我們的一切,只要你能好好活著師父們也就安心了,好吧!楊戩,你就把那甚麼奪命化形丹拿來,俺們服就是,但你必須要保得梅兒平安無事!”
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倒讓神君有一番感動,神君拿出那漆盒,慢慢打開,從中拿出八個蠟丸,走到假八仙面前,在每人面前放了一粒蠟丸,隨後走到梅兒跟前。
對她道“梅兒還有甚麼話要和師父們說麼?有就趕快說吧!”
梅兒哭道“各位師父,梅兒本想與您們此生廝守,孝敬床前,不想今日就要生離死別,梅兒無能,無法救得各位師父,但梅兒如能活著,定要為師父們報仇雪恨。”
假仙姑怒道“梅兒休得胡言,切不可說甚麼為師父報仇,你要好好活著,如若不然,師父們便枉死了,你答應師父們,快說答應師父們!”
那梅兒已泣不成聲!
鐵拐頭陀又叫道“楊戩快快給吾等松綁,這樣如何服用那奪命丹?”
神君將手一揮,口中念動咒語,那天罡縛妖索應聲而解,八個妖孽各拿起蠟丸投入口中,霎時便都在地上翻滾,痛苦嚎叫,突兀,那小女娃沖到漆盒前,抓起最後一枚蠟丸,也投入口中,群妖一見紛紛沖過來想搶奪蠟丸,為時已晚,梅兒已然吞掉蠟丸,倒在地上,而八個妖孽此時也已化身于無形,到那幽冥界報道去也。
神君此時微笑著抱起梅兒,走出洞穴,來到高台之上,那八仙眾神,四個娃娃,已在台上等待多時,見神君出來,急忙迎上,神君將梅兒放在台上,扶她坐起,她慢慢睜開雙眼,看著眼前的眾仙神,現出驚異之色,竟如換了個人一般,原來那般野性早已無影無蹤,倒有一番大家閨秀之態。
口中喃喃自語“俺這是在哪兒?你們都是甚麼人?我是誰?”
神君微笑輕聲道“臣楊戩叩見公主!”
說著躬身下拜,眾仙神被他這一舉動驚呆,不知所措,等驚醒之後也都紛紛施禮。
四個娃娃見眾仙對這女娃施禮,十分意外,憨娃更是怒不可遏,對這梅兒怒目而視,卻被一旁的修善娃拉了一把,示意他莫要胡來!
此時,那梅兒被這場面嚇住了,不知如何是好?神君這才起身。
對眾仙道“眾位仙兄,此女原本是天宮仙女,是玉帝著她下凡修煉,今當回歸天庭,就由眾仙兄護送,現玉帝有旨,眾位仙家听旨,眾仙齊齊跪倒。
神君宣道
“奉天承運,玉皇詔曰今差二郎神君赴凡間,斬妖除魔,接陵水女仙還宮,此事乃宮中機密,所有參與之仙道不得泄露此事,直到朕重下旨意之時,如有違者,定斬不饒,欽此!”
眾仙齊聲回道“臣遵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那憨娃何曾見過如此場面,不禁暗自偷笑,被木娃狠狠瞪了一眼,縮過一旁,不再做聲。”
神君此時喚過木娃道“本將軍這就回天庭交旨,此處後事就交由你們善後,但願日後有緣再見。”
木娃道“多謝楊叔父解救之恩,孩兒這里謝過!”說著躬身一禮。這才是
善惡終來必有報,多行不義罪難逃。
除妖救難傳千古,風流韻事當自嘲。
且說木娃四人送走眾仙神,回到逍遙洞府,木娃道“咱們得趕緊到那瞻禮去見族長,不能落得失信之名。”
四個娃娃收拾行囊,來到洞外,只見那小河馬與那神鹿仍是親密。
憨娃叫道“那梅兒怎不要這神鹿了,我看這鹿與俺那河馬是一對好朋友,就讓它倆在一起如何?”
修善娃道“這鹿很是奇特,又與小河馬如此之親密,我看憨娃哥的辦法行。”
木娃道“那梅兒服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已然成了仙身,可騰雲駕霧,且也忘記了以前的所有事情,恐怕也已忘了這神鹿,咱就替她養這鹿也是件好事,就由三弟四弟輪流騎它如何?”
四個娃娃都很喜歡這神鹿,那三個娃娃聞听齊聲歡呼,甚是興奮不提。
且說四人備好行囊,牽過河馬、神鹿,一路朝瞻禮村行去,不多時已來到村口,有那村口戲耍的孩童,見他們來到,急回村內報信,不多時便見由族長帶領眾鄉親迎出村來,大家簇擁四個娃娃來到村中祠堂,
話說簡短,那族長擺下酒宴款待四個娃娃,席間族長對他們表達謝意,並拿出禮物相送,也就是一些土特產品,木娃一一謝絕,並把傳經之事說與眾鄉親,族長馬上找來村中讀書之人,連夜抄寫因果真經,傳于九村一十八寨,木娃見傳經之事已畢,心中甚是高興,便與族長暢談甚歡。
那老族長向木娃詢道“四位仙童,不知欲往何處傳經?”
木娃答道“吾等傳經之路並無一定之規,隨走隨傳,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是傳經的場所。”
老族長點首笑道“這才是傳經的真諦,要有目的也就枉辜了佛祖的意願,老朽有一處地方,不知四位仙童有無興趣前往?只是去那里可有苦吃了!”
木娃聞听起身施禮道“老人家請講無妨,吃苦受累,經歷磨難乃是吾等傳經必備的功課,要真有如此地方還請老人家明示,吾等感激不盡!”
那老族長點首道“既然如此,老朽就告知與你,出了我這瞻禮村,便是茫茫群山,連綿千里,有一處地方名喚珠穆朗瑪,那里有一處凡間最高山峰,名喚聖母峰,此峰高聳入雲,頂接蒼穹。在那群峰之處建有一處部落,要知那群峰凡人罕有能攀上之能,能在此處建群居之所,這些人不是有仙術,也定有異能,只是那里冰天雪地,寒冷無比,極難生存,老朽與這部落的族長有一面之緣,雖並未登臨此地,但深知那里的人淳樸厚道,而且剽悍勇猛,但部族中不知何時出了兩個巫師,宣揚惡念,古惑族人,族人便都信奉邪教,致使族中怪事連連,族人倍受愚弄,那族長也是無可奈何,眼見部族頻遭災難,卻是無能為力,老朽見四位仙童神通廣大,傳經志堅,如能到那珠穆朗瑪,傳佛祖真經,去邪教磨難,豈不是大大的善緣,佛祖知曉也必欣悅。”
木娃聞听,起身施禮道“多謝老人家指點,吾等明日便起身趕往那聖母峰,把因果真經傳到那里。”眾人點首稱揚。
次日四個娃娃告辭族長及眾鄉親,便要上路,臨走之時,木娃對族長說道“那逍遙洞府中錢糧無數,族長可派人運回村中,當做恢復村寨的資財,族長聞听甚是高興,千恩萬謝率眾鄉親送出十里方回,依舊依依不舍,眾人灑淚而別。這才是
路經奇地鏟妖魔,不知前途是福禍?
老翁指點傳經道,必遇艱險歷折磨。
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