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抄詩這個儒家弟子好凶殘李牧!
“挑釁我大周威嚴者……死!”
聲音在秋風寒雨中響起,冷酷而無情。
天空中雨勢似乎小了一些,但運河水面依舊洶涌澎湃,就像眾人的心情一般。
岸邊,三名黑袍和尚看著眼前的錦衣公子,心中一陣苦澀。
他們在佛國年輕一輩也是數一數二的天驕強者,沒想到今日竟被人逼的不得不低頭。
對于眼前同樣是年輕一輩的大周天驕,他們連反抗的心思都生不起來。
這樣的威勢,他們只在老一輩的強者身上感受到。
同時也對這位年輕公子特別的好奇。
這樣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且有著絕頂的實力,這是何等的妖孽,絕非等閑。
“我等三人願隨侯爺前往衙門走一趟,到時自會說明一切。”為首的黑袍和尚三師兄開口道。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們不得不低頭。
三師兄也看出來了,眼前的錦衣公子是想要有話問他們,不然絕對不會對他們這麼客氣。
“好!”李牧點點頭並未多說,他也明白這三人是不想暴露身份,也並未拆穿。
剛才戰斗中他們所說的話,都被天地元氣所隔絕,所以其他眾人到現在也並不知曉三名黑袍人的身份。
說完,也不擔心三人逃走,轉身朝著甲板上走去。
縣衙的捕快們紛紛讓開一條通道。
“侯爺!”
余知風,嚴唐紛紛上前行禮。
李牧微微點了點頭,轉而看向柳一劍和漕幫眾人,聲音很冷,狹長的雙眸帶著冷酷之色,帶著無上的威嚴。
“放下武器回衙門伏罪,或者現在就死。”
強硬的態度,絕對的氣勢,讓空氣似乎都凝固了起來。
漕幫弟子面對恐怖的威壓,臉上皆是驚懼之色,不由自主的後退了兩步。
好半晌後,不知道眾人是嚇呆了,還是想要繼續頑抗,竟沒有一人有所動作。
雨水滴答滴答的落在眾人的斗笠之上,隨後滴在甲板之上。
雙方一二百人對峙,竟無一絲雜音,氣氛格外的緊張。
李牧掃了漕幫眾人一眼,冷幽幽的直接揮手下令,道“拿下,膽敢反抗者,殺無赦!”
話音剛落下,安靜的場面瞬間一抹實質般的肅殺之氣彌漫,不知是誰吞了一口唾沫,“咕嘟”一聲。
隨後緊接著便是“ 當”一聲,一名漕幫弟子因為緊張沒有握緊,手中的鋼刀掉落在了甲板之上。
清脆的聲音,在風雨聲中格外的清晰入耳。
柳一劍雖然也被殺氣震懾,但武道修為最高,他微微轉身看向那名慌亂的幫眾。
其他人也回神看了過去。
那名漕幫弟子見所有人都盯著他,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看著甲板上的鋼刀,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自己是撿起來了呢?
還是不撿!
“ 當!”
“ 當, 當……”
而正當他糾結要不要撿起甲板上的鋼刀之時,只听周圍傳來一陣兵器落地的聲音。
漕幫弟子丟下兵器之後,便站在一旁束手就擒。
在北境,死在李牧手下的妖族數以萬計,身上殺氣散發而出,就如同一座座壓下的大山一般,讓他們心中無比驚懼,氣都快喘不過來。
漕幫眾人被彌漫的殺氣所震懾,早已沒有丁點反抗的心思。
而那名漕幫弟子意外掉落的鋼刀,也正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著那把鋼刀的掉落,有人帶頭,其他人便紛紛效仿。
而這時,嚴唐也反應了過來,連忙帶人上前把所有漕幫弟子鎖了起來。
柳一劍知道大勢已去,滿臉木然的看著,再無之前的意氣風發,他手中的長劍雖未放下,卻根本不敢有所動作。
但他並未有過多的擔心,現在還有一個機會就是等漕幫上層把他撈出啦。
“走吧,柳堂主!”
余知風可不管柳一劍在想什麼,直接上前奪過了他手中的長劍,又出手封住了他的氣海。
柳一劍也不反抗,隨著嚴唐往船下走去,走到一半之時,忽然停住了腳步,轉身疑惑道“柳某想請教一下,閣下到底是誰?”
李牧看了他一眼,想了想緩緩道“本侯李牧。”
“李牧?”柳一劍想了想,這個名字很耳熟,似乎在哪里听過,但一時間卻又想不太起來。
……
慶陽縣。
縣衙糧倉,縣尊余知風和主薄陳青松看著滿倉的糧食,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
這一次,他們果然在漕幫那艘大船的船艙內發現了被劫走的賑災糧食。
不知道柳一劍怎麼想的,劫走了糧食之後,竟然沒有轉移,或者藏匿起來。
估計他也沒想到會有一名大周侯爺插手此事,而且也沒想到對方也是絲毫不給漕幫面子。
柳一劍被抓之後,糧食又被余知風親自帶人原封不動的運了回來。
主薄陳青松撫著長須一臉輕松,微笑道“大人,賑災糧食找回來了,慶陽的危機算是解了,不過……”
說到這里,陳青松又不禁皺起了眉頭,斟酌道“不過這次把柳一劍抓了回來,大人需要面對的壓力可是不小。”
畢竟柳一劍可是江陵郡漕幫分堂的堂主。
抓了他,江陵郡和漕幫有關系的大小官員,都會想盡辦法保住柳一劍。
漕幫的銀子可沒那麼好拿。
余知風目光從糧袋收回,沉吟了一會,笑道“陳主薄無須擔心,此事侯爺已經解決了。”
當時柳一劍在江陵渡口問過,而李牧直接報上了自己的姓名。
這就想要告訴所有人,這次對漕幫下手,抓捕柳一劍的是他李牧,而余知風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這樣做的目的有兩點。
第一,拉走了全部的仇恨,所有人也都知道余知風是威武侯的人,只要李牧還在,沒人敢拿余知風怎麼樣。
沒有人會愚蠢的去得罪一個大周手握實權的一等侯爺。
而且這個侯爺還是儒家百年難的一見的天才弟子。
李牧將要擔任大周令一職,這並不是秘密,很多官員都知曉。
無論哪一個身份,都不是他們願意得罪的。
特別是最後一個,恐怕大周所有的官員都不敢明著和李牧做對。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江南郡守寧願把自己外甥送進牢獄,也不想得罪李牧的原因。
當然,江湖勢力也一樣不敢明著得罪一個一等侯。
五千帶甲親衛可不是說著玩的,大周有這樣權利的一共也就兩位而已。
第二,無論是漕幫還是江陵郡官員,想要保住柳一劍,他們都不會去找余知風。
而這也是李牧當眾報出自己姓名的原因,為的就是幫余知風抗下所有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