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抄詩這個儒家弟子好凶殘李牧!
畫舫之上。
眾人羨慕的看向穆家兄弟所在的雅座。
如煙姑娘今晚不但親自出來演奏,更是落座雅閣之上,陪著眾人飲酒。
如此榮殊,誰不嫉妒?
能得佳人相伴,雅座上的一眾學子,挺直了胸膛,都露出了欣喜,驕傲的神色,倍感榮耀。
穆家兄弟倒是表現的比較平淡一些。
心里清楚,單憑他們的面子,還不足以讓如煙姑娘作陪。
所求不過是一張西山詩會的請柬而已。
這樣的事情,最近幾天經常能發生。
但不管如何,如煙姑娘的出現,還是讓他們臉上有光。
畢竟出來玩,講究的就是個面子。
“如煙姑娘的琵琶藝技果然名不虛傳。”有學子贊嘆道。
“不錯,不錯。”另外一人跟著附和道“今日能听上一曲,不枉此行。”
……
“各位公子過獎了。”如煙姑娘盈盈笑語。
看似熱情,實則有著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離感。
她的容貌絕麗,聲音婉轉動听,再加上一襲水藍色的紗衣,襯托的她越發的清純。
這讓畫舫中不少客人都露出了痴迷之色。
穆文遠和穆文軒看著淡雅的如煙姑娘,暗自點了點頭。
他們早就听聞了這如煙姑娘的名號,只是未曾見過真人罷了。
不過如今看來,確實不負其孤傲的盛名。
和眾人喝了一杯之後,如煙姑娘再次端起酒杯,朝著穆家兄弟嫣然一笑道“奴家敬二位公子一杯。”
“如煙姑娘客氣了。”
穆家兄弟寵辱不驚,端起桌上杯盞,一飲而盡,並無過分的熱情,也不會讓人感覺有自傲之態,一切恰到好處。
跟表哥李牧接觸久了,他們發現,對這些風花雪月,並沒有以前那麼心情澎湃了。
可能是更自信了,心境也更高了。
如煙姑娘美眸中露出贊賞之色,這穆家兄弟不愧和詩仙是表兄弟,氣度果真是不凡。
見微知著,由此可以看出那位名傳天下的李侯爺定然也是卓然之輩。
今晚的酒宴極為開心,一直到了深夜眾人方才散去。
穆家兄弟賺足了面子,如煙姑娘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西山詩會的請柬。
時間一晃,三天過去。
八月金秋,金桂飄香,一輪圓月當空,灑下皎潔柔和的月華,映照在整個天地間。
中秋是團圓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晚飯,一起上街游玩,猜燈謎,看表演,最後才是文人才子們的主場。
江南郡城。
夜幕漸深,更為繁華。
街道上燈火如龍,各色花燈將整座古城照亮,猶如白晝。
街頭巷尾處處充斥著濃郁的節慶氣氛。
一處燈市口處,人群熙攘,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李牧帶著小丫頭和兩位表妹,沿著街邊小攤買上一些吃食,便隨著人流去往最為繁華的臨河街道。
秦淮河上,歌舞升平,一座座燈火通明的畫舫游船交織,儼然一座水上宮殿,美輪美奐,令人沉醉。
這里是郡城最大的燈市,不但能看到最好的表演,吃到最美味的吃食,還能欣賞到秦淮河上的風景。
臨出門的時候,母親穆雲給小丫頭荷包里塞了不少碎銀子,今夜眾人的花費都是懂事的小丫頭在掏錢。
河上微風佛面,很是清爽,整條臨河大街獅龍共舞,燈會雜耍極為熱鬧。
每個攤位上都掛有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花燈,花燈上寫有燈謎,若能解開,便能免費拿走,猜不出來也可以掏錢買下。
一路走走停停,小丫頭遇到喜歡都會買下,不貴,都是幾文錢的小玩意。
糖人,布偶,泥人全都在李牧手中拿著。
受表哥的影響,兩個表妹一人手中拿著一些吃食,邊走邊吃,也不在注重什麼儀表。
“哥哥,那個花燈好漂亮。”小丫頭指著一個虎頭燈眨著明亮的眼眸道。
李牧看了看手中的玩偶吃食,笑道“喜歡的話自己去解謎底。”
一行人來到攤位前,攤位小販熱情的招呼道“公子小姐,看中那個燈,可以猜一猜,猜中的話可以免費拿走。”
“我來。”
穆婉兒自信上前,看著虎頭燈上的燈謎,念了出來,“南望孤星眉月升。”
“這位姑娘,這個燈謎猜一個字,您好好想想。”小販笑呵呵道,一點都不擔心。
這個虎頭燈可是他攤位上做工最好的花燈,燈謎也最難的,入夜到現在,還沒有一人能猜中。
“婉兒姐姐,你想出來了嗎?”
小丫頭看著穆婉兒半晌都沒動靜,不禁開口問道。
一開始還自信的穆婉兒,皺著秀眉搖頭沮喪道“猜不出來。”
“嫣兒姐姐,你來看看。”小丫頭扭頭招呼道。
慕嫣兒也來了興趣,走上前去。
李牧站在她們身後饒有興趣的看著。
一小兩大,三位容貌姣好,穿著華貴,氣質典雅的女子湊在攤位前。
很快就引起了不少路人的注意,紛紛駐足看向那道燈謎。
更有一些自信的儒衫學子上前,想要在佳人面前一展才學。
可當看燈上的燈謎之後,眾人無不訕訕退開。
倒是有一些比較執著文人,依舊站在一旁冥思苦想。
一開始他們可能只是想賣弄一下才學,但現在他們卻是起了好勝心。
越是難解的謎題,他們就越是喜歡。
漸漸的,攤位前駐足的人越來越多。
攤位小販臉上笑開了花,趁著這個機會倒是賣出不少東西。
站在原地冥思苦想的大多都是讀書人居多,更多的還是一些好奇看熱鬧的百姓。
“這道謎題不簡單,一看就是老板壓軸的燈謎。”
“難怪這麼多讀書人一時間都想不出。”
“先看著吧,要是這些讀書人都解不出謎底,那就沒人能解開了。”
听著周圍的議論聲,這也讓一些想要離開讀書人有些為難了,他們好像確實解不開謎底。
但這麼多人圍觀之下,就這麼走了,還不得被人恥笑。
現在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站在原地,假裝思考,心中只希望趕緊來一位飽讀詩書的大佬,解開謎題。
這樣他們也能跟著附和兩句,然後不失顏面的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