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誤入桃花深處!
三桿子對我說,據抓獲的俘虜交代。
在十八家的村長,會盟陳家鎮的時候。
起初也不是那麼順利,黃王更是為此操碎了心。
先是黃王的父親,不肯就天父位,說了些許難听的話,說什麼黃王連親戚都殺,黃王做得不太地道。
黃王的母親也是氣得不輕,說黃王的父親要是就了天父位,是不是就要找小仙女姐姐,妻妾成群之類的話。
這讓黃王的父親和黃王的母親沒少干仗,黃王的父親更是指著黃王的鼻子,說黃王不孝順等等之類的言語。
一旁的孔獻策,是止不住地偷笑,黃王知道是孔獻策搞的鬼,黃王也不好說些什麼,就這樣黃王的父親,在老臉被黃王的母親撓破的情況下,稀里糊涂的就了天父位,自號黃天之父。
黃王的母親自然也就了黃天之母,二人在流民隊伍里,號稱二聖。
孔獻策為此還編了個順口溜,在流民隊伍里傳唱,什麼二聖出,天下足,二聖笑,神仙到,神仙下凡,來把黃王保。保得黃王坐朝廷,保得天下百姓樂淘淘之類的鬼話,一度有的流民還曾唱著這些順口溜,拿著大刀扁擔,斧子鋼叉殺貪官,除惡霸,打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說是十八家反王,會盟于陳家鎮,其實也就是陳家鎮附近幾個村的老村長,有的還被拿著刀架著脖子,大家一致同意推舉黃王秉承天命,順應時事,揭竿而起的。
黃王自號天公將軍,號天父之子,臨凡降世,救苦難百姓等等之類的話,自此以後黃王不再稱小黃王了,改成黃王或者黃王天公將軍了。
黃王的母親也就是聖母,說黃王如今都是天公將軍了,黃王是不是該納幾個妾,也好讓黃王的母親早日抱孫子,黃王又向聖母稟明原委,黃王的母親大喜,一口氣為黃王封了七個黃後,看的孔獻策眼楮都直了。
此外黃王還封孔獻策為天命正軍師,是流民隊伍里的二號人物。
孔獻策的號令,就是黃王的號令,黃王的天公將軍就是孔獻策的,黃王的父母,就是孔獻策的父母,黃王的七個老婆還是黃王的七個老婆。
此外黃王還封了黃王的兩個弟弟,二弟為地公將軍,三弟為人公將軍。
而就是因為許些小事,黃王的兩個弟弟,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差點翻臉打起來。
黃王對外說是家庭矛盾,和旁人無關,就連孔獻策也不讓插嘴,只是讓孔獻策在一旁幫忙,拉著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說是別讓黃王的,親兄弟真打起來了,至于具體的因何事鬧矛盾?大部分人都不清楚……
據抓獲的孔獻策的姐夫交代,說是黃王的二弟,也就是地公將軍,在大年三十喝了點酒,埋了些金銀珠寶,這其中有人公將軍的份子,說是搜刮附近幾個,富戶得來的不義之財,結果地公將軍趁著酒勁埋了起來,後來他哥倆因為瑣事鬧翻,地公將軍就想挖出來,結果地公將軍挖了半天,也沒找到地方。
地公將軍埋在這里,人公將軍說埋在哪里,明明記得就埋在這個地方,還是二人親手挖的坑刨的土,怎麼就找不到了呢?
後來孔獻策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命眾人一起幫忙找找,結果還真被一個村民挖出來了,結果是一個石人,石人上面還有字,什麼天生石人三只眼,跟著黃王要造反,不愛谷子愛水稻,跟著黃王哈哈笑,眾人見了紛紛大驚。
附近的村民見了,也紛紛朝黃王磕頭,十八家反王因此會盟。
黃王自此揭竿而起,裹挾流民席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