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重啟黃金年代!
上午九點,甦晨跟著榮秀莉去了一趟銀行,跟銀行的行長見了個面兒,兩人交談甚歡。
貸款詳細的內容在進行了一次核對叮囑,三千萬的貸款只有半年時間,也就是到年底,甦晨同意了,在他的打算中,年底公司絕對可以站穩腳步。
最後貸款合同是雙方簽字,蓋上公章。
“合作愉快,甦總。”行長跟甦晨握著手,笑著道。
甦晨也連連點頭,“合作愉快。”
從銀行出來之後,榮秀莉長長的松了口氣,放下電話,道“財務來電話了,安蹋的兩千萬和銀行貸款的三千萬已經全部到賬了。”
突然間公司和廠子就有了五千萬的資金。
“速度還挺快的,先回公司。”
到了公司,甦晨經過人事部的時候,把腦袋伸了進去,開口就問“那個總工程師打電話沒有?聯系到沒有?”
人事部的小姐姐們都是一愣,看到大老板,立馬站起來,回道“還沒有,他今天還沒有打電話,不過留了電話號碼,要不要打過去?”
甦晨站在門口想了想,道“不著急,今天先別打,看他會不會打過來,要是打電話過來了,就接通我辦公室的電話。”
他的想法很簡單,想讓對方覺得現在是他需要自己,而不是自己需要他,在一定程度上,自己會佔據主動位置。
說完,甦晨轉身就要走,那個人事部的小姐姐突然拿著一份報紙,跑過來道“甦總,這是今天的報紙,您看看上面的頭條。”
甦晨接過報紙看了看上面的頭版頭條,還讓他愣了一會兒,榮秀莉看到他是這個表情,也審過腦袋看了過來。
這份報紙的頭條上寫的很簡單海外博士跟你談電子行業。
上面放著一張照片,里面是個混血兒,西裝革履,雙手交叉,好像是故意把自己手上的伯爵名表露出來的,從照片上看,這小子的目光都給人一種非常自信的態度。
這則報道甦晨通篇看了,雖然沒有點名說的是誰,但字里行間都在擠兌甦晨跟他的晨語,謬論,夸夸其談等等一些詞匯。
還說什麼當下社會,科技不分國界,只要能造福國家,就是好科技,哪怕是國外引進的電子研究技術。
而且似乎這位博士對自己了解的還不少呢,知道自己之前是做鞋業的,根本不懂什麼是電子行業,讓一個做服裝的來電子行業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同時也有很多當地的行業表示了一番支持慰問什麼的,很贊同這個海外博士說的話,科技不分國界,也對甦晨這種開發布會作秀的姿態表示廉恥,抵御這樣的人存在。
“呵,咱們產品還沒發布呢,沒想到這麼快就被申城的行業內部給盯上了。”榮秀莉皺起眉頭,很顯然眉宇間有些苦惱,最後行業內部的這番話明顯是在站隊。
甦晨看著也驚訝,這很明顯,是來蹭熱度的,趁著現在甦晨的熱度正盛跑過來蹭一蹭。
“嘶,這家伙誰啊,咱們之前得罪過?”甦晨皺著眉頭想了半天,也想不起來跟這家伙有什麼交集的地方。
榮秀莉也看了半天的照片,搖搖頭“不認識,也沒見過。”
甦晨隨手把報紙扔進垃圾桶里,說道“腦子有病,別管他,你們繼續忙你們的。”
來到辦公室,公司里的辦公室還真是第一次來,甦晨站在落地窗前看著外面的風景,一覽無余,不遠處就是黃浦江和蒲江大橋,下面還有船經過,發出嗚嗚的聲音,他的思緒卻不在這上面。
現在前期的造勢已經達到了頂峰,根據市場部反饋過來的報告,很多人都等著華信手機上市,想看看國產貨到底如何。
其實甦晨現在也擔心市場上的問題,畢竟第一款手機並沒有達到他想要的要求,他害怕這麼大的造勢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但他也知道,市場已經經不起等待了,不管第一款手機如何,都必須盡快進入市場了。
等于現在的市場,已經萬事俱備了。
可就在這時,桌子上的電話響了起來,甦晨直接走過去接听,那邊傳來人事部小妹妹聲音,那個總工程師已經打來電話了,現在立馬轉接到甦甦晨的電話上。
“喂,你好,請問是甦總嗎?”
甦晨听到聲音,面露喜色,暗自松了口氣,道“對,是我,你就是人事部跟我說的那個工程師,叫什麼來著?”
“楊福林。”
“楊師,你主要是負責哪方面的,是單項工程師還是專業技工?”
“是總工程師,在國內電子的總工程師方面,我還算是有一席之地的,甦總,那我們是見了面談還是就在電話里說?”
“見面吧,你說個地點,我直接帶人過去。”
掛了電話,甦晨激動不已,畢竟來的這人可是熊貓之前的總工程師,這樣的人放到現在,花錢是請不來的,熊貓是國企,雖然說現在私企也慢慢的起來了,但是跟國企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對方能自己身份,從國企到私企,錢已經對他們沒用了,就得靠點其他的手段,索性是成功了。
對方似乎也是個高雅之人,把地點定在了一處茶樓,甦晨直接趕了過去,這一次他誰都沒帶。
剛走沒多久,榮秀莉就敲了敲門,走進去卻發現甦晨沒在。
“甦總人呢?”
“剛才著急忙慌的出去了,好想接到了誰打來的電話。”
“電話?誰打的?那個工程師的?”
“這我就不知道了,您可以去問問人事部。”
榮秀莉點點頭,然後轉身就走了。
听雨閣,在申城還算是有名的一件茶樓,焚香古韻,到處都彌漫著紫檀香,還放著小調,門前流水。
在服務員的指引下,甦晨來到一處包廂,里面坐著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額頭很光滑,發際線很高,戴著一副塑料眼楮,看到甦晨就來就起身走過來握手。
“甦總您好,昨天的發布會現場我去看了,您說的很震撼,年輕有為,來之前也了解過貴公司,我厚著臉皮毛遂自薦,我來之前在熊貓擔任國內研發團隊的總工程師,手底下也有二三十人,對電子研發,我說二,就沒人敢說一,之前僥幸看到報紙上的文章,听了甦總在發布會上的研究,我就想加入貴公司。”
楊福林說的很客氣,態度也謙卑,不像那些有技術就覺得自己很牛逼的人。
“多謝,先坐,我讓服務員弄點茶過來。”
“不用,我已經點了,咱們直接喝就行。”
兩人相互客氣著坐下,楊福林道“甦總,我看報道上說您之前不是做電子行業的?”
“是,我在這之前不是做電子行業的,在燕京有家鞋業公司,叫晨曦,前年發展起來一直到現在,目前市場上對我那個公司的估值獎金七個億,未來估值也不會變少,十幾億,二十五十億甚至一百億都不在話下。”
楊福林聞言臉上有些尷尬,總覺得這牛逼吹的有點兒大了。
“甦總,先喝茶。”楊福林把一杯茶推到甦晨面前,說道“那您怎麼會想到做電子行業,這兩個企業不沾邊啊!”
“不沾邊就不代表不能做,我之前上大學的時候,就對這方面很了解,學的也是電子方面的專業,我可以實話告訴你,其實在我創業之初,沒錢的那段時間,我就是做收音機才攢來的錢,那時候我家里窮,還欠了學校一學年的學費,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靠著維修,販賣收音機才掙得第一桶金,當時我看著手里索尼牌子的收音機,我就在想,為什麼我們要用國外的牌子,而不能讓我們國家有屬于自己的電子品牌,在那時候我就有了從事電子行業的想法。”甦晨說的頭頭是道,也說得很激憤。
楊福林震驚的看著甦晨,思考了很久,才說道“最後一個問題,我能問問甦總對于現在國內電子科技有什麼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