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我來追星,你們追我干嘛!
鄭燁到的時候,句舉果然親自下來接他了。
“你可算是來了,真是讓我好等。”
句舉熱情的引著鄭燁來到後台休息室。
“我這來的不算晚吧?”
鄭燁特意提前兩天過來的。
“不晚不晚,來得及。主要是我這久仰大名,想早點見到你這個新生代作曲第一人。”
句舉這一說話,把鄭燁捧的老高。
只是現在所有人都知道,穆良才就是因為不滿他被稱作新生代作曲第一人才特意約戰打壓他。
他這話說出來不免讓人多想。
“還不是呢,現在可不敢當,已經有人看我不順眼了。”
鄭燁先是謙虛了一下,隨後淡淡說道“不過之前程昆老師也看我不順眼,不知道現在他怎麼樣了。”
他這是在說之前程昆的事。
上一個看我不順眼的已經被我打臉了。
這個也不會例外。
句舉很滿意鄭燁的態度,他就怕鄭燁到了現場就慫了。
那這節目看點可就沒那麼勁爆了。
“不知道鄭老師這次來準備了多少首歌曲?”
對于創作人,圈內人士都統一稱老師。
句舉這是打听情報來了?
鄭燁“需要多少首?”
他現在還有七張作品自選券。
如果不夠,他也不慌。
大不了現場找個導師要簽名,直接綁定了。
再合個影,送導師個小禮物。
這點要求不過分吧?
綁定給一張,再做兩個任務,三張到手。
如果還不夠,那就再綁定一個。
只是句舉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到金牌挑戰賽之前需要五首原創歌曲。”
鄭燁了然。
“算上金牌挑戰賽就是要準備六首了?”
那他還是夠的。
句舉尷尬一笑,這位爺是真沒看節目組發的賽程規則啊。
“不是,金牌挑戰賽是主題賽,到時候是命題創作,決出四強後會選擇主題,有一天的創作時間。”
鄭燁“那前面五首呢?”
“前面的都由選手自己安排,不限類型和主題。”
句舉簡單解釋了一下。
“那你這也沒什麼難度啊。有歌就行了唄?”
句舉點頭,“是這麼個道理。”
但是怎麼感覺你這話說的這麼輕松呢?
哪個創作人能說隨隨便便就掏出五首拿的出手的歌曲。
要說小樣兒可能大家都有不少存貨。
但是比賽用的都是完成品,一首歌曲從創作到完成可不是一個小工程。
那是需要精心打磨的。
“行吧,不限類型就是隨便什麼題材的都行是嗎?”鄭燁還沒想好出什麼歌曲。
他有些想法,但還不是很確定。
“雖然規則是這麼規定的,但是關于歌曲類型方面還是有些東西需要注意的。”
句舉怕鄭燁亂來,畢竟這小子是有前科的。
而且他的作品類型和質量跳躍幅度很大。
這可是央視直播,面向全國觀眾的。
容不得一點岔子。
他語氣誠懇,“盡量還是保證歌曲積極向上,正能量。”
“不能太低俗”
鄭燁冷哼一聲。
你直說好了,我哪首歌低俗?
“雖然我們不排斥喊麥這種類型,但是像《驚雷》這種歌曲還是盡量避免。”
句舉努力讓自己的語言說的委婉些。
“放心吧,我不會亂來的。”
鄭燁還是能理解節目組的擔憂的。
“還有就是因為這是創作人比拼的舞台,可能對作品專業度有些要求。”
“所以,像《老鼠愛大米》這種口水歌恐怕不會得到導師們和金牌點評人的認同,也無法走的太遠。”
雖然這類歌可能會火,但句舉也是有私心的。
他還是希望這個舞台能留下更多優秀的作品。
鄭燁打斷他,有疑問。
“這次不是全程網絡投票嗎?導師們還能影響比賽結果呢?”
句舉“是這樣沒錯,但是盲選是由導師決定是否邀請你加入他的戰隊的。”
“後續k才是由網絡投票。”
鄭燁也不客氣,直接問道“所以,有什麼類型推薦嗎?”
“容易晉級的。”
句舉打了個哈哈,“這我也不清楚導師們會怎樣選擇,你可以看一下他們的作品和喜好。”
“不過,像古典,爵士,搖滾這些類型是比較容易得到導師青睞的。”
鄭燁和他聊了這麼多,發現這個句舉還是挺愛說這些東西的。
“句導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
句舉被他這一句問住了。
他似乎有點不好意思說出口。
他剛剛沒有說的是,在音樂流派中也是有鄙視鏈的。
音樂流派鄙視鏈古典>爵士>搖滾>民謠>電音>流行>說唱>土嗨。
“我還是喜歡一些比較年輕化的作品。”
“比如說?”
“電音,嘻哈,舞曲”
鄭燁小吃一驚,看不出來這句導老大不小了,愛好倒是挺前衛的。
句舉看到鄭燁的表情也是有點不好意思。
“見笑了,見笑了,做節目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新的東西,了解多了就喜歡上了。”
“不過大眾對這些東西接受度還是比較低,還是有些小眾了。”
鄭燁給他豎個大拇哥,“挺好的,我也喜歡這些。”
“是嗎?那你這次比賽的作品會有這些類型嗎?”
他似乎有點期待。
“沒有。”
開玩笑,我這次比賽是要贏的。
這些還沒有普及開來的歌曲類型,沒有足夠的大眾基礎,很容易翻車的。
句舉被他的回答噎了一下。
“那你準備了什麼類型的歌曲?”
鄭燁查了一下幾位導師和金牌點評人的資料。
“民謠吧。”
句舉沉思。
“你知不知道穆良才特別看不起民謠?”
“知道啊,我就是沖他來的。”
句舉被他驚到了,知道你狂,沒想到你這麼狂。
你這早就想好了要寫民謠了吧。
就正面硬剛?
用他看不上的音樂類型打敗他?
鄭燁確實有這個想法,剛剛查資料就是看看別的導師是不是也看不起民謠。
事實證明,看不上民謠的只有穆良才。
有一位金牌點評人還是專門寫民謠的。
導師里面也有人是唱過民謠的。
他之所以選擇民謠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他的特質“樸實”,對民謠這些抒情歌曲加成比較明顯。
有,就要好好利用起來。
句舉對他的選擇還是抱有疑問,但沒有多說什麼。
他對民謠沒有偏見,但是從之前的經驗來看,民謠確實很難走到最後。
一個是競賽現場不容易調動觀眾氣氛,很容易被那些比較嗨的,高難度的歌曲比下去。
再一個就是民謠編曲比較單一,容易讓听眾感到乏味。
而且民謠更注重情感的表達,對技巧反而要求沒那麼高。
總之,在比賽中,民謠並不是一個萬無一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