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秋水

第235章 三生陌上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用戶39256703 本章︰第235章 三生陌上煙

    三生三世陌上煙,千里塵緣憑誰定?

    那一瞬間,對于前世今生、穿越重生什麼的,趙昭婷也說不上有多少感觸和感悟。多年以後,她只是隱隱約約地覺得,那樣的一段故事,如果能夠從那個暮春雨夜說起,或許就顯得要順暢、自然一些……

    雨,就那樣淅淅瀝瀝地下著,綿長如細絲,沒日沒夜的。

    窗台下面有一張桌子,桌子旁邊有一把椅子。

    趙昭婷就坐在椅子上,雙手支頤,靜靜地望向窗外。

    其實,即使雙眼向著室內,她也能夠確信,外面正下著雨。

    因為,雨點打在枝葉上、瓦片上、草叢中,都是有聲音的。而更為明顯的聲音,就是雨水滴落檐下,地面上那“滴答”“滴答”的聲響了。

    不難想象,此時此刻,屋子外邊那暗沉沉的天幕,就像是被扯開了無數道針眼大小的口子,于是,那些雨點,才會輕涌而出,毫不遲疑地往下落,落在大地上。

    若是換作杜甫之類的大詩人,深諳“春雨貴如油”之理,詩興大發之際,自然而然就能夠吟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樣流傳後世的詩句。

    只是,這一刻,趙昭婷卻是另有一番想法︰杜甫關心人間疾苦,心系蒼生黎庶,自然能夠來一番“春夜喜雨”了。只是,對于我來說,一連好幾天了,每天都是無休無止的雨點、雨絲,別的且不說,你看看,單是那屋檐下、牆角根,桌椅旁,到處都是濕意肆意的,就足夠讓人心煩不已的了。如果能夠自由選擇的話,我只希望,這樣的雨天,能夠盡快結束。

    嗯,是“濕意”,不是“詩意”︰那些衣物,都掛了五六天了,一擰之下,甚至都還能夠擠出水來!在這種情況下,連衣物的換穿,都成問題了,那些詩情畫意,又何從談起呢?

    由此看來,要想有什麼大格局、大襟懷、大抱負,絕非易事!而像我這樣的小女子,識見短淺,多半就只能斜倚窗前,發幾句諸如“這陰雨天,夠煩人的了”之類的感慨了……

    百無聊賴之際,看到窗台上擺著一本書。

    趙昭婷無暇多想,站起身來,伸出手去,將那本書拿回到桌面上。

    由于閑置的時間久了,這本書封面上的字跡,都有點模糊不清了。用桌布擦拭一番之後,顯出了“唐詩三百首”幾個隸書大字來。

    趙昭婷不由得暗自解嘲道︰平庸如我,怪不得吟不出“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之類的詩句,原來,連這樣一部家喻戶曉的唐詩名作選,都“束之高閣”了。哦,這窗台邊,高度有限,說什麼“束之高閣”,也是不恰當的。若說是“棄之如敝屣”,倒有幾分相像。當然,如今既然把它找到了,以後就不會再讓它受冷落,受委屈了……

    這樣一邊低聲說著,她一邊信手翻閱起這部詩集來。再過了一陣子,她的眼前,出現了這樣幾行字︰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趙昭婷心頭一怔,那目光,一時半會兒之間,再也無法從那字里行間挪移開了︰這首詩,也不算有多麼晦澀難懂吧?其實,就在幾年之前,我就讀過這首詩了。只不過,當時是只識其字,未解其意。如今想來,那王謝兩家,原本是東晉時期的名門大族,既然那些“堂前燕”,已然“飛入尋常百姓家”,自是經歷了一番滄桑巨變的!而時過境遷之後,唐代詩人由此生發出來的感慨,如今又讓我百感交集。

    由此,詩人內心的悵惘與感慨,不難想象。

    據說,這“朱雀橋”與“烏衣巷”,在歷經一千多年的滄桑變遷之後,至今依然留存于金陵城中。而我家與這金陵城,也不過就一百多公里。如此說來,我是不是也要找個時間,實地探尋一番呢?

    其實,也不是為了憑吊懷古,畢竟,我不是騷人墨客。

    而前天夜里,我做了一個夢。

    那個夢,也是蠻長的吧?醒來之後,我只是隱隱約約地記得,夢里所遇到的那幾個人,也曾經吟詠過“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這樣的詩句。至于當時我所在的地方,是不是金陵城,倒是不敢確認。快醒來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就在一個亭子里,斜倚著亭子里的一根廊柱。而那亭子上方,赫然寫著兩個行書大字︰

    昭亭!

    那麼,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要說這世上,亭子自是不少,像什麼“陶然亭”“醉翁亭”“蘭亭”,一直為人們所心口相傳。至于“昭亭”嘛,夢醒之後,我一直想不起會是在哪兒,或者說在什麼時候听說過?總而言之,是兩眼一抹黑。

    當然,換作另外的一個人,他她)也就是微微一笑︰這夢境嘛,一向都是光怪陸離、千奇百怪的,切不可信以為真。

    本來,對于這樣一個夢,我也可以一笑了之的。

    只是,既然這“昭亭”,與我的官名“昭婷”同音,似乎就沒那麼簡單了吧?萬一,它真的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于是,醒來之後,閑著無事,我就信手翻閱起幾本古書來。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本詩集里,有這樣一種說法,“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諱,易名為“敬亭山”。

    尋思片刻之後,我總算想清楚了︰司馬炎建立西晉之時,由于他父親單名一個“昭”,因此,這“昭亭山”就不能再叫了,于是就變成了“敬亭山”。

    司馬昭啊司馬昭,你的功過是非,自是眾說紛紜。不過,你居然只因為自己的名字,就讓一座名山改了名字。單憑這一點,你也足以讓後人不時記起言及了。

    是啊,“昭亭山”那麼大的,如果建有幾個亭子,那些亭子,如果就此名喚昭亭,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吧?

    只是,對于我來說,如果“昭亭”真的就位于“敬亭山”一帶,也沒多大意思︰如果能夠自由選擇的話,我倒是寧願,這“昭亭”,就在金陵城附近。這樣一來,有朝一日,看完那“朱雀橋”與“烏衣巷”之後,我就可以順道去看一下那與我同名的“昭亭”了。

    當然,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甚至,有點像囈語。

    這“敬亭山”位于安徽,無論如何,距離金陵,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也就是說,也不是我想去就能夠去的。

    再大膽地想象一下,如果真有前世,那麼,我的前世,極有可能去過那敬亭山。接著,又在那座山上,見到了昭亭。說不定,還會想起自己當年所經歷的一些事情。

    多年以後,就有一些殘存的信息,絲絲縷縷的,就像那一陣清風,來到我的夢境里。甚至,有可能向我預示些什麼。然而,那些信息,畢竟太過久遠,對于我來說,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實在難以辨明清楚。于是,我就有點不知所措了?

    如此說來,夢境畢竟還是出現過的。只是,由于水平和閱歷有限,我難以索解而已。當然,如果換作一般的人,對于這樣的夢境,也只是一笑置之而已。畢竟,這樣的夢境,對于自己所在的現實,並沒有多大的影響。而且,大白天里,多半還要為生計而奔波勞碌,也顧不了那麼多的。這樣一來,再過一段時間,這樣的夢境,也就徹底地遺忘了。

    不過,對于我來說,事情似乎就沒那麼簡單了。

    這些天,一直都是陰雨綿綿的,我沒必要外出,也不至于就到了為生計發愁的階段,因此,既然還能夠記起,自然就要仔細斟酌一番的了。

    如此一來,也就不妨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嗯,先從那兩句詩說起吧?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唐詩,不過,它的源頭,或者說,所寫的卻是東晉時候的事情。據相關的史料,東晉立國之初,王謝虞桓等門閥士族,在當時的政壇上,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那“王與馬,共天下”的典故,就說出了瑯琊王家的地位︰堂堂的東晉皇帝,要與王氏共治天下,同坐龍椅!這樣的聲勢,甚至,就是在幾千年的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就是到了東晉末年,晉室的倒數第二個皇帝,娶的依然是王氏的女兒。注意,皇上一向都是三宮六院的,而那位王家的女兒王神愛,卻是被立為皇後的。皇後為後宮之首,母儀天下。由此也不難想象,近百年之後,瑯琊王氏,依然不容小覷。

    當然,到了王皇後那時,門閥士族已經接近尾聲了。就是那位王皇後,也是郁郁不得志。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那位皇上,已經形同傀儡,無權無勇的。

    也就在那些年,一個來自于尋常巷陌的劉裕,劉大將軍崛起了。原本,這位劉大將軍也還只是當朝大丞相,不過,有那麼一天,當他覺得,晉室大勢已去,也就不再客氣了,索性將晉室的最後一個皇帝也趕下台去。他自己做了皇帝之後,改國號為宋。由此,歷史就來到了南北朝時期。與晉室一起式微的,還有那王謝虞桓等名門大族。

    我想起這些,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多年以後,唐代詩人劉禹錫重游烏衣巷,對于這些名門大族的衰微,也是有感而發的,于是,後人才能夠讀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樣的詩句。巧合的是,這位詩人也姓劉,在此,我也不妨大膽地想象一下,對于自己幾百年前的那位本家,劉裕劉大將軍,他還是頗為欣賞的。畢竟,終結晉室社稷,讓那些門閥士族走向衰微的,真是他,晉室的大丞相!這點小心思,會不會真實存在過呢?

    或許,這也只是我的一點小心思、小心眼吧?

    其實,我真正感興趣的,似乎還在于,當年,劉大將軍采取行動的時候,他的身邊,會是怎樣的一些人呢?若是換作尋常百姓,自然會這樣想,劉大將軍要入宮,要把東晉的皇帝趕下台去,自然是要仰仗武力的了。這樣一來,陪侍在一旁的,定然就是一些滿臉凶光、面帶猙獰的武士了。

    然而,我卻不情願這樣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試想一下,東晉的最後兩個皇帝,手無縛雞之力,無論是文采武功,都不值一哂。這樣一來,劉大將軍步入皇宮,就是帶幾名侍女,也就綽綽有余的!只是,這樣的歷史,一向都是鮮為人知的。是啊,就是那些寫歷史著作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情,也是語焉不詳。

    那麼,我為什麼要往這一方面想呢?

    是啊,如果在我的夢境里,不曾出現這樣的事情,那麼,我也不會這樣想的。歷史著作上的列女傳,所能夠列舉出來的女子,畢竟還是有限的。而且,她們所做的事情,她們能夠名留青史的事跡,也是相當有限的。至少,她們跟文韜武略,一向都是不沾邊的。

    當然,唐朝時候的“娘子關”,據說就是跟某一位公主連在一起的。然而,既然身為公主,她的地位,一開始就是極高的。那麼,一些出身較為低微的女孩兒,到底有沒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呢?

    這,這才是我最想知曉的。

    說到底,“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作為一個塵世間的俗人,我最為關注的,應該還是那些尋常百姓家的女孩兒。

    這樣的一個夜晚,有的是時間,于是,我就有可能,將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都仔細地想一下。

    只是,就是到了目前這一刻,我所能夠理出的思路,依然是極為有限的。能夠確認的,只是一座“昭亭”。只是,如果要將這座昭亭,和烏衣巷聯系在一起,似乎又缺少那麼一根絲線……

    嗯,這樣的一個雨夜,在心靈的原野上,如此信馬由韁一番,究竟又是為了什麼呢?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月明秋水》,方便以後閱讀月明秋水第235章 三生陌上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月明秋水第235章 三生陌上煙並對月明秋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