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秋水

第227章 蕭郎殊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用戶39256703 本章︰第227章 蕭郎殊榮

    王朝余暉,就這樣漸漸落入了沉沉夜幕。

    日落月出,長夜未央。曉風晨曦,朝霞滿天。

    斗轉星移,遂有晝夜交替,四季輪回。而塵世間的興亡盛衰、滄海桑田,多半也與此相類似吧……

    “趙姑娘,”只听青兒輕聲說道,“今夜里,是不是要把酒言歡一番了?”

    趙昭婷淡淡一笑︰“到時候,劉大將軍會讓你一醉方休的……”

    一旁的劉大將軍听得出來,一旦大事告成,自然是要大擺筵席,好好地慶賀一番的。

    “趙姑娘,青兒姑娘,就等著看好戲吧……”劉大將軍說著,先是哈哈一笑,接著昂首闊步,向皇宮大門口走去。

    東晉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晉恭帝司馬德文迫于情勢,禪位于當朝大丞相劉裕。至此,延續了一百零三年的東晉王朝,壽終正寢。

    劉大將軍劉裕即位之後,改國號為“宋”,並改元“永初”。當時,雄踞北方的北魏,立國已是三十余年。南北對峙的局面,就此形成。由此,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為了與數百年之後趙匡胤所建立的“宋朝”9601279年)相區別,後人一般將劉裕所建立的“宋”,稱為“劉宋”或者“南朝宋”。

    劉宋永初元年七月的一天夜里,剛剛登基不久的劉裕,特設私宴,盛情款待蕭正濤、趙昭婷、青兒三人。

    酒過三巡,寒暄客套也差不多了,劉裕這樣說道︰“昭婷啊,朕隱約記得,大漢王朝曾經有一個名揚四海的巾幗才女,你能為朕分說一二吧?”

    趙昭婷暗自思忖道︰劉大將軍既然已經登基,就是一言九鼎的聖上了。他既然開口說起這樣的一個人,自然也是心中有數的。換句話說,他這是在試探我……

    “聖上,”趙昭婷試著這樣說道,“聖上說的是班昭吧?”

    皇上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緩緩地說道︰“對于班昭,人們知曉得較多的,是她繼承父兄的遺願,最終完成了《漢書》的編撰。其實,這位史學大師,還奉召入宮,致力于女德方面的教誨。甚至,太後臨朝之時,也曾經參與政事。就算是放眼數百年的大漢王朝,這樣的女杰,著實也是不多見的啊……”

    趙昭婷暗自揣度道︰聖上跟我說起這些,主要的目的,自然不是為了回顧一下塵封的往事,點評一下歷史人物。其實,他是在暗示我,要以班昭為榜樣,在後宮的教化、禮儀等方面,有所作為。甚至,希望我能夠“以身作則”,在上層名媛之中,樹立起一個標桿。其實,我一向自稱“民女”,才疏學淺,只怕難以擔此重任……

    “民女何德何能,怎麼能夠與班姑相提並論?”趙昭婷謙遜道。

    皇上哈哈一笑︰“昭婷啊,要說文才,你或許尚有不及。不過,你年紀輕輕的,前景不可限量啊!至于武學嘛,倒是難得一見的奇才了!朕的意思就是,如今王朝新立,急需各方面的才俊之士。因此,你作為朕的老部屬,可不能敷衍塞責啊!”

    “聖上既有此意,昭婷若再妄自菲薄,不思進取,倒是,倒是辜負了聖上的知遇之恩了……”趙昭婷緩緩地說道。

    眼見趙昭婷口風有所松動,劉裕甚是欣慰,只听他這樣說道︰“班姑單名一個昭字,而我們的趙姑娘呢,名字之中正好也有這個昭字,倒是巧合了!昭婷啊,你一向不汲汲于富貴功名,這一點,朕是了然于心的。只是,眼下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作為朕的心腹、親信,你若只想著清閑自在,旁人見了,又會怎麼想呢?”

    趙昭婷心想︰聖上的這番話,語重心長,可謂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了。若是再長上個三四十歲,我自然可以說些年老多病告老還鄉之類的話語。而現在呢,就只能夠先硬著頭皮,先奔忙幾年再說了。聖上都能夠“老驥伏櫪”,作為後輩,我如何還能夠想著逍遙自在?

    “聖上,”趙昭婷試著這樣說道,“聖上既有此意,昭婷卻之不恭。嗯,昭婷才疏學淺,多半也只能夠領個閑差,庶竭駑鈍,為社稷蒼生,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昭婷啊,”皇上欣慰不已,“你能夠以社稷蒼生為念,也不枉朕當年的一片苦心了。嗯,這樣吧,以後,你和青兒姑娘一起,要在女德、後宮等方面,有所建樹……”

    “屬下,屬下遵命!”一旁的青兒應聲說道。

    眼見自己的屬下都開口了,趙昭婷如何還能夠敷衍塞責?于是,淡淡一笑之後,她斬釘截鐵道︰“但請聖上吩咐,屬下遵命!”

    皇上露出一絲欣慰的微笑,沉聲道︰“如此,如此甚好!”

    接下來,三人就相關事宜,簡單地交流了一番。

    這位登基未久的皇上,也就是趙昭婷、青兒此前口中所說的劉大將軍,素來以行軍作戰著稱,至于後宮名媛方面的事情,就只能提個框架、說個大概了。不過,對于巾幗之事,作為女兒身,趙昭婷與青兒,倒是甚為在行。因此,這一番商議,也還是頗有成效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眼見此事暫時告一段落了,皇上端起酒杯,這樣說道︰“蕭兄弟,你,你在想些什麼呢?”

    趙昭婷心頭一怔︰赴會之前,這件事情,我就已經想過了。也曾經心存僥幸,覺得皇上或許不會再提起。然而,冷靜地想一下,如果不是為了這件事情,他怎麼會有心相邀呢?由此看來,事情就是事情,總是要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的……

    這樣想著,她的目光,下意識地轉向了蕭正濤。

    這一刻,她也注意到了,皇上的目光,恰似穹廬籠罩大地一般,網住了蕭正濤的整個臉龐。

    只听蕭正濤這樣回應道︰“聖上,正濤此前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甚是歉疚、羞慚……”

    劉裕哈哈一笑︰“蕭兄弟,再怎麼說,那都已經是以前的事情了。朕讀書不多,不太喜歡彎來繞去的。因此,朕真正想知曉的,依然是蕭兄弟現在的想法……”

    這塵世間,又有多少人敢跟皇上稱兄道弟呢?

    此時此刻,劉裕不惜放下架子,直呼對面這個二十上下的年輕人為“蕭兄弟”!他心中的誠摯與期待,溢于言表。是啊,如果不是這樣,他甚至根本就沒必要請蕭正濤赴宴。

    遙想兩百多年之前,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這一次,劉裕效法前人,求賢若渴,有心要請蕭正濤為自己效力,其真心誠意,與當年的佳話,倒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了!

    也就在這一瞬間,趙昭婷心思飛閃如電︰到了這一刻,劉大將軍依然稱蕭正濤為“蕭兄弟”,這又是為了什麼呢?

    大致說來,蕭正濤盡管屬于大宋子民,只是,他一直不曾在朝中任職。因此,某某“愛卿”之類的稱呼,皇上似乎也說不出口吧?

    為此,對于此前的這樣一位救命恩人,就只能以兄弟相稱了?

    只是,就算劉大將軍可以這樣說,若是讓另外的那些臣下知曉的話,那又如何呢?不難想象,那些文武大臣,多半就會覺得︰好你個蕭正濤,皇上都跟你稱兄道弟了,我們這些老部下,那張老臉,又將往哪兒擱呢?

    劉大將軍一直都喜歡說,自己讀書少,文才有限。其實,就是這樣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不難想象,他長于攻心,善于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妨試想一下,當蕭正濤體會出這句話的深意之後,還能處之泰然嗎?

    皇上跟你稱兄道弟,那是因為皇上寬厚仁慈、禮賢下士。

    而你呢,卻不能不識趣︰因為,朝野內外,就你一個人“享此殊榮”,相應地,你也就站在了眾人的對立面!

    試想一下,那些文武大臣、袞袞諸公,見到你蕭正濤之後,是不是也要恭恭敬敬地喊一聲“蕭兄弟”呢?

    而且,就算人家這樣喊,你就能夠坦然接受嗎?畢竟,你只是一介布衣,並沒有一官半職的。

    如果你不想成為眾矢之的,唯一可行的辦法,似乎也只能是,接受皇上的委任,先弄個差事當當。

    這樣一來,皇上就把蕭正濤置于群臣的對立面,以此迫使“蕭兄弟”就範!

    由此也不難想象,到了這一步,蕭正濤能夠選擇的余地,其實也不多了。

    如果再說得長遠一點,不到兩年的時間,劉大將軍先後廢掉了大晉的兩個皇帝,而且,都是“兵不血刃”的。如果是文官類的權臣,或許還好理解,而劉大將軍呢,偏偏就是一個武將!文臣都做不到的事情,作為一個武將,他偏偏就做到的!單就這一點而論,劉大將軍的手腕,就非同凡響。我記得很清楚,大晉的最後一個皇上,也曾想著爭辯幾句,然而,劉大將軍的寶劍,尚未完全出鞘,那個大晉皇上,就低頭屈服了。

    此前的劉大將軍,如今的大宋開國之君,到底在想些什麼呢?

    此前的幾年,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將大晉社稷,化為己有。于是,就想方設法,將軍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這樣一來,大晉皇帝,以及一些忠于晉室的文武大臣,就算心有不甘,面對著手握重兵的當世第一權臣,也就只能徒呼奈何了。

    與此同時,當他發現,我和青兒所想的,與他的宏圖大業,大體上相似,于是,對于我和青兒的想法和行動,也是鼎力支持,不遺余力的。

    經過兩三年的穩扎穩打,劉大將軍的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

    那麼,接下來他所要做的事情,應該與北伐大業有關吧?

    從表面上看,最近幾年,他一直兵權在手,再加上如今已然成為九五之尊,要揮師北伐,應該不成問題了吧?

    只是,他遲遲沒有采取行動,至少也意味著,他覺得,某些方面的準備工作,尚有待于提升?

    兵權在手,也能夠舉全國之力,為何還要遲疑再三呢?

    一個可能的原因,應該就是,戰將方面,依然不足。

    想想也是,劉大將軍此時,已然是年近花甲,在行軍打仗方面,早已無法跟前些年相提並論了。而他此前的那些手下,能夠獨當一面的武將,特別是智勇雙全的武將,依然較少。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目光,才最終轉向了蕭正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啊,如果人手足夠的話,他就不會盯著“蕭兄弟”不放了!

    將才,尤其是帥才,這方面的不足,已然成為制約他出師北伐的瓶頸。為此,他才會如此看重蕭正濤!

    只是,蕭正濤的身份,卻是頗為獨特的。

    蕭正濤無心于功名利祿,而且,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對此,劉大將軍深知,這樣的人,是不能夠勉強的。

    然而,如果輕易放棄,那出師北伐的大事情,卻又無從談起!

    這樣一來,才出現了這一次私人宴請。

    對于蕭正濤,我的熟悉程度,似乎也依然不夠。

    不過,有一點到是可以肯定的,放眼如今整個大宋天下,能夠得到皇上如此垂青的,似乎也只有他這樣一個人了!

    對此,蕭正濤會不會覺得很欣慰,很激動,甚至很驕傲呢?

    不過,說真的,我都要為他感到驕傲了。

    熟悉他的人,其實並不多;而我呢,卻能夠躋身其中。

    周文王眼中的姜太公,漢高祖眼里的韓信,劉備心目中的諸葛亮……我能夠想起的,也就是這樣的幾個人了。

    要說蕭正濤的真實本事,我識見有限,自然不便于妄下結論。然而,從劉大將軍的器重程度來看,這位蕭世兄,確實不容小覷。

    此前,我也一直在想,這位蕭世兄,憑什麼如此高人一等、自視甚高?確實,你從孫復的手下,為劉大將軍解圍。只是,就此居功自傲,也未見得就很高明吧?

    此刻想來,蕭正濤敢如此拿架子,自然還是因為,他總覺得,跟劉大將軍,自己手上還有討價還價的籌碼……

    蕭正濤拱手作揖,緊接著,就是單膝下跪……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月明秋水》,方便以後閱讀月明秋水第227章 蕭郎殊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月明秋水第227章 蕭郎殊榮並對月明秋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