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回來看看

第四十二章 1號試驗車間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方格化十 本章︰第四十二章 1號試驗車間

    我就是回來看看!

    章仲謀也很滿足。

    他懷揣著莫世文設計的天工半導體廠區規劃圖,躊躇滿志的回到了台南。

    美利堅那邊的晶圓廠,依然備受關注。

    刺探生產線商業秘密的有,但釋放善意,談合作談交流的更多。

    對此,章仲謀早就囑咐自己的團隊,最好的應對方式,只有一個字……拖。

    產能擺在那兒,也無需遮掩。

    所以,沒必要的罪人,商業上的東西,除非必要,還是要以利益為先的。

    人脈和資源其實就是這樣,在你來我往中逐漸形成的。

    他不會把人拒之門外,也不會去吃獨食,他懂得如何把蛋糕做大,再分而食之的道理。

    這,也是莫非當初看重他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這人,有足夠的自知之明。

    既分得清大勢所趨,又可以很理性的,去分析利益鏈條中的孰優孰劣。

    章仲謀不知道莫非開掛了,但不妨礙他對于莫非和莫世文的心存敬畏。

    他不會忘記自己看到規劃圖的那一刻,心里是如何的震撼。

    也不會忘記,當初看到研究院與試驗性車間科技園區的規模時,感受到的那份野心。

    那種熱火朝天極具活力的工地建設,與圖紙給予自己迫不及待,想要去開創一番事業的沖動。

    是兩種截然不同,卻又殊途同歸的心靈沖擊。

    或許,這就是夢想中的追求吧!

    章仲謀只能這樣在心里感嘆。

    莫非告訴過他。

    天工半導體總廠,將會使用全新的生產線設備。

    從制程工藝,再到精度、效率的提升,都會有全方位拉高。

    一句話,良品率會提高,成本會下降,相應的市場競爭力,也就隨之顯而易見了。

    而且,一期規劃就是四條生產線。

    這與美利堅的晶圓廠相比,這可不是簡單的規模翻一倍,就可以形容的。

    所以,他心滿意足了,還頗有些躊躇滿志的期待感。

    而下一步,就要調動人馬了。

    既要撤回幾個團隊里的大部分人手,還要從台南,重新招募一批工人,派去美利堅的晶圓廠,熟悉各種工位的在職培訓。

    雖然是千頭萬緒,但他卻依然樂在其中……

    事情也一如他所料,與台南這邊的最終協商,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波折與意外。

    一方面,是因為大體的談判框架,已經談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細枝末節,協調起來也比較容易;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天工半導體,算是工業園落地的第一個大型項目。

    而且章仲謀帶來的技術,代表的,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

    行政院不惜代價把它引進來,也算是千金買馬骨了。

    至于章仲謀按照莫非圖紙規劃,提出的大面積廠區需求,行政院經過再三討論,還是給予了通過。

    台南的土地,可不像香江那樣的奇缺。

    他們缺的是一流的技術。

    正所謂栽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

    在這一點上,這些人的眼光還算是看得長遠。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香江的總督府,也只是揣著明白裝糊涂而已。

    性質不一樣嘛,這其實無可厚非。

    所有手續齊備,章仲謀也就開始拿出所有精力,全力以赴撲在了基建上。

    隨著一些事情發生,這也讓章仲謀,再次看到了莫非那份高瞻遠矚的目光。

    他不知道莫非與莫世文兩個人,究竟誰才是真正的主導,甚至他們背後是否另有其人,他也不知道。

    但這些都不需要他去了解。

    他只需要知道,人家就是有這份遠見與格局,那就足夠了。

    自己已經抱上了大腿,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于是,他特意叮囑自己團隊里的所有人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注搞建設,守好自己的地盤,就是最大的成功。

    其余的,一切都是浮雲。

    …………

    莫非的生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他一直有條不序的,過的有滋有味。

    “嘖嘖,這就是傳說中的無塵車間啊,感覺也就那麼回事兒啊,沒什麼驚喜度。”

    站在龐大的1號試驗車間里。

    莫非砸吧著嘴,一臉“看起來也就那樣”的傲嬌。

    當然了,這只是工業潔淨室。

    控制的對象,也只是無生命的微粒,對操作對象的污染。

    只適用于精密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以及航空航天工業等。

    要求的是對溫度、濕度、風速、流場、潔淨度等參數的控制。

    一般只要保持正壓,不影響產品的質量、精度和純度就可以了。

    而生物潔淨室則不一樣。

    它控制的是有生命微粒,比如單細胞藻類、菌類、原生動物、細菌和病毒等。

    需要防止它們對工作對象的污染。

    適用于食品、制藥、醫療設施、化妝品的生產等。

    當然了,相對于一般的生物潔淨室,還有一種生物安全潔淨室。

    它對室內要求的靜壓,比周圍環境低一定數值,施工難度更大,安全度要求也更高。

    比如無菌手術室、藥品以及疫苗制備等高標準環境。

    這些暫且拋開不說。

    單說工業潔淨室,要求也不只是程度上的標準,其實也近乎于苛刻。

    防塵、防火、保溫、抗靜電都需要達到一定規格;

    裝修材料更別說了,不但要耐化學性、耐氧化性、防滑、防菌,還需要一些高級裝料,比如裝飾面板等。

    自流平的地面處理,縫隙部位的密封處理,送風的濾網系統,頂部的密封盲板,四周的防靜電垂簾,都需要達到局部對潔淨度的高標準。

    後世的無塵車間的潔淨度。

    按標準分為六級,從1級、10級、100級,一直到最普通的10萬級。

    什麼意思呢,其實指的就是每立方米內,塵粒、微生物、浮游菌數的最大允許數,還包括多大微米的粒子數不超過多少個。

    比如萬級無塵車間,就規定每立方米內,微生物和浮游菌數,最多不能超過500;大于5微米的塵粒數,最多不能超過2萬;大于0•5微米的塵粒數,最多不能超過350萬。

    這種車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級車間。

    可用來裝備液壓設備或擠壓設備,食品飲料等。

    進出必須穿長袍無塵衣、無塵鞋、戴帽子與面罩。

    100級無塵車間的規格,則要求每立方米內,微生物和浮游菌數,不能超過5個;大于5微米的塵粒數不能存在;大于0•5微米的塵粒數,最多不能超過3500個。

    這也是我們後世中,最常見的a級無塵車間。

    一般用于醫藥工業的無菌制造,尖端光學產品的生產,或者頂尖的外科手術以及術後隔離上。

    進出需要穿戴特殊的潔淨連體衣和無塵鞋,將全身裹住,並戴上手套和面罩。

    而1級的無塵車間,已經不允許有1微米以上的塵粒了。

    這種車間,多用于集成電路的微電子工業,可以滿足精確到亞微米的需求。

    但是事實上,10級的無塵車間,也能滿足線寬小于2微米的半導體工業需求。

    莫世文規劃的這座試驗性科技園區。

    涵蓋了從萬級到1級的好幾個類別。

    為的就是一步到位,省卻有需要時臨時抱佛腳的麻煩。

    比如在明年的規劃里。

    汽車發動機的制造與組裝、特種合金的材料制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縴維和碳縴維的工藝生產制備試驗等。

    都離不開這樣標準的車間。

    “昌明工業大廈那邊的所有東西,都在這里了?”

    莫非看著車間內無數的機床設備和實驗儀器,感覺有些眼花繚亂的。

    “一部分在這里,還有一部分並沒有拿出來。”

    莫世文這樣一說,莫非也就瞬間明白了。

    的確,有好多東西,還是暫時無法曝光的。

    只能等盤古研究院的五行樓交付使用之後,莫世文有了真正的獨立實驗室,才能肆無忌憚的大展拳腳。

    而現在的1號試驗車間,是準備用來為天工半導體打造芯片生產線的。

    到時候,會有不少的工程師入駐。

    按照當初周崇華在美利堅招聘時簽署的合約,這些人,大多數是要在元旦後才會來香江的。

    而正式的大規模招聘,莫非還是決定放在研究院正式啟用之前。

    否則,還真的很難安排如何分工。

    當然了,這些事情也不需要他來操心。

    商務上有周崇華和他的團隊負責,研發上有莫世文在統籌安排,哪一個都比他強了不止一籌。

    而他,也樂的站在背後指點江山。

    現在這樣一內一外的局勢,很完善也很和諧。

    內部掌握核心技術,進而推陳出新,更迭換代,專注于項目研發。

    至于需要的外購件以及完善的技術專利,則交給外部去操作。

    涇渭分明且配合默契,絕對的相得益彰。

    比如這次需要打造的芯片生產線,也有很多零部件需要外購,世界上沒有哪一家公司,可以做到全覆蓋上中下游所有產業鏈的。

    哪怕一個國家,有時候都不行。

    就拿光刻機來說吧,其實它說白了就是一台超、超、超高精密度的照相機,能把設計好的電路投影到 片上。

    所謂的光刻機構件。

    也不外乎是對準器與正負性光刻膠等。

    但是它的發展,卻一直在求新求變。

    從60年代的觸式和接近式,到70年代的投影式,再到80年代步進式,甚至新世紀的浸入式以及euv。

    都可以寫一本小說了。

    光刻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各國也一直在持續投入研發光刻技術。

    1978年,美利堅的gca公司,花費500萬美元的巨資,終于開發出了光學圖形發生器和分步重復精縮機。

    成功研制出了全球第一台,分步重復投影曝光機ann4800ds。

    將線寬從1•5微米,縮小到了0•5微米節點。

    它用的,是波長436納米的g線,作為曝光光源,carlzeiss的snar100•28鏡頭,進行101的縮小比例曝光。

    可以對10毫米乘以10毫米的區域進行曝光,分辨率可達1微米。

    售價45萬美元。

    相對于之前市場上,那些接觸式或接近式的設備,gca的ann4800ds可以說是革命性的。

    它不但改變了對準器對晶圓造成的污染,還利用分步重復的大覆蓋面,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良品率。

    但是,它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吞吐量太低。

    致使生產效率無法提高。

    所以,莫非想要的,是新一代步進掃描式投影曝光機。

    將光源技術、物鏡技術,以及後來的精密工作台的制造技術,全部攥到手里。

    至于普通的零部件,滿世界有的是商家。

    不但能貨比三家,還可以隨時有備胎可以選擇。

    這才是理想中的形勢。

    他想嘗試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比老美更牛逼。

    在光刻機領域內,後世的阿斯麥夠牛吧,在高端市場上一統江山,無人能出其右,要多風光有多風光。

    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你就會發現。

    阿斯麥的風光,基礎並不那麼牢靠。

    它算得上是一個集大成者的企業,卻絕不是一家,可以俯瞰芸芸眾生的企業。

    因為他自己掌握的核心技術,只有百分之幾。

    而euv光刻機的核心技術,集中在哪方面上呢?

    答案是德意志蔡司的高精度鏡頭,同樣來自于德意志的精密工作台制造技術,以及2012年收購的cyr的光源激光技術。

    當然了,還有一個方面。

    那就是euv的很多專利,其實都在euvllc聯盟手里。

    而這個聯盟是由誰組成的呢?

    答案還是美利堅。

    其成員包括英特爾、美利堅能源部、摩托羅拉、ad、美利堅的三大國家實驗室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桑迪亞國家實驗室……

    最後才是阿斯麥。

    這樣看來,阿斯麥,倒是像極了一個被推到前台的傀儡。

    所以,阿斯麥算是應運而生。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因為它崛起的時機太好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就是回來看看》,方便以後閱讀我就是回來看看第四十二章 1號試驗車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就是回來看看第四十二章 1號試驗車間並對我就是回來看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