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回來看看

第十二章 盤古研究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方格化十 本章︰第十二章 盤古研究院

    我就是回來看看!

    莫非說的波瀾不驚。

    卻掩蓋不了那顛覆常規的驚人事實。

    “你……又找到了一個寶藏?”

    亞力克不得不這麼想,畢竟有前車之鑒的嘛。

    而自己,也不是沒有親身經歷過那種神奇。

    那麼莫非再復制一個,好像也……不算是太困難吧?

    “做夢呢吧,能找到一個已經是燒了高香了,再有第二個,那不得折壽啊。”

    莫非撇了下嘴。

    感情這孩子玩尋寶還留下後遺癥了,這個可不怎麼好玩。

    “那你倆是怎麼玩的?干嘛不帶上我啊?”

    聲音很幽怨,充滿了被遺棄的聲討與抗爭。

    莫非不為所動,卻給出了另一個誘餌,“這一次的機會很偶然,但相信我,馬上就有另一個機會要來臨的,到時候一定會拉著你一塊兒玩的。”

    亞力克眼楮一亮,“什麼項目?短期的還是長期的?”

    果然只要有新的誘惑,所有的往日陰霾,都會很快煙消雲散。

    “期貨。”

    莫非簡單的給出了答案。

    亞力克“就是當初你提過的那個黃金價格?會在年底漲到500美元盎司的那個?”

    “不是,”莫非再次化身神棍,一臉的高深莫測,“黃金最多也就翻一倍,但是白銀,卻很有可能從現在的6美元盎司,直接飆到40美元盎司,你能想象,如果我們插一手的話,會從這里面賺到多少嗎?”

    “怎麼可能?”亞力克又一次差點跳起來,連他自己都感到有些羞恥,但還是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不好意思啊,我不是不相信你,只是被你嚇到了而已……我去,真要是有這麼個機會,那不是能直接成為億萬富翁?”

    莫非笑的相當淡然,“亞力克,夢想還是要有的,指不定哪天它就會實現了呢。”

    “你說得對,好吧,咱們回歸正題,你就直接說,我應該怎麼去做吧。”

    亞力克想開了,既然資金不是問題,那還有什麼阻礙。

    制度?還是規則?

    都不算,資本有時候就是這麼為所欲為。

    再說了,又不是觸犯法律,只是利用一下游戲規則而已。

    對此,他毫無心理負擔。

    莫非也不廢話,“我需要至少8到15公頃的土地,一半用于科研中心和試驗工廠的建設,一半則規劃為住宅區,以及配套的商業休閑中心,所有物業概不對外出售,至于地皮,可以參照市場價格溢價購買,但如何規劃,得我們自己說了算。”

    香江的用地標準,很多都是有限制的。

    比如工業用地,一般都會限制在12層之上,目的,就是為了分攤高地價,所帶來的高成本。

    但是,這對于那些輕工業來說,還算是可以接受。

    畢竟當前香江的工業形式,還是多以紡織、制衣、塑料花、玩具、電子產品為主。

    但如果想建一座標準化的晶圓廠,那就需要高標準的無塵車間。

    把它放在十幾層的高樓里?開什麼玩笑……

    要知道,後世標準化的晶圓車間,是可以堪比兩個足球場大小的。

    當然了,這會兒不需要那麼高的標準,但是,莫非不說一定要一步到位,該有的前瞻性,還是要有的。

    亞力克卻沒有他的先知先覺。

    他微微蹙著眉頭,“就算是按照當前大埔的地價,10公頃多的土地,差不多也要將近10個億的港幣,就算是工業工地,會比商業用地便宜,但其實相差也不會太離譜,值得嗎?”

    莫非灑脫的一批,“錢是王八蛋嘛,花出去總有辦法再掙回來的,但時間就不一樣了,所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嘛,總之,權衡一下利弊,我認為還是很劃算的。”

    亞力克“那我們如果把資金都投入到地皮上,期貨市場上還怎麼玩?”

    莫非撇嘴,“先不說什麼時候能把地拿下來,就算明天辦好了,抵押給銀行,我們照樣可以玩啊,再者說了,啥事也耽誤不了,連先期的建設資金,都有人會搶著給我墊付的,你信不信?”

    亞力克“怎麼可能和你想象的這麼簡單?銀行是你家開的啊?”

    莫非沒上當,“事在人為嘛,到時候你就明白了。”

    “好吧,你是老大,你說了算。”

    亞力克聳了聳肩,表示被說服了。

    外國人就是這賤脾氣,根本不知道謙虛是什麼意思,就喜歡玩硬的……

    …………

    第二天.

    莫世文就在沙田區的昌明工業大廈里,租下了一層樓。

    作為研究院暫時的研發中心。

    同時也拜托亞力克,抽時間幫自己注冊了一家公司。

    名字就叫做盤古研究院。

    亞力克也只能無奈感嘆,自己這一次算是自投羅網了。

    擺明了是送上門給人家當牛做馬的嘛。

    對此,莫非只是輕輕拍拍他的肩膀,“能者多勞嘛,長得帥,是上帝賦予你不懂的拒絕他人請求的天性基因。

    “等習慣了之後,你就會發現,當它成為你人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被人無視要幸福的多,所以,且行且珍惜哦。”

    亞力克毫不客氣的丟給他一個白眼……藍眼!

    其實這個時候在香江,注冊公司是十分簡單的。

    只需要交納幾百塊錢的商業登記費用,幾天之後就能拿到營業執照。

    這在後世簡直是無法想象的。

    所以,亞力克需要做的,其實僅僅是跑個腿而已。

    因為莫世文確實沒有時間,去管理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他租到場地之後,就直接一頭扎了進去。

    一個個物件,憑空出現,然後在他那雙非人類的手中,慢慢組裝成形。

    有的只是半成品,經過簡單的組裝就可以使用,比如一些機械設備,實驗儀器;

    而有的,僅僅是一些散件甚至是材料,需要進行拼裝焊接、錄入程序、編寫應用軟件等。

    比如小型計算機,工作站等。

    莫世文需要利用這些現有的技術產品,來完成從無到有的過程。

    然後,用他們制造出更先進、更專業的儀器設備。

    進而不斷的升級換代,實現超越這個時代的可能性。

    當前科技最大的限制是什麼?

    是理論研究,還是技術突破?

    是應用研發,還是工藝制程?

    都不是,最關鍵,就在于基礎材料上的研發和應用。

    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基礎材料。

    甚至可以說,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這里指的物質,都可以被稱之為基礎材料。

    從建築到醫療,從工業到農業,從化工到冶金,再到國防建設,探索太空。

    材料,涉及到了所有的行業領域。

    可以說。

    每一個領域的突破,差不多都是建立在基礎材料的技術突破之上的。

    無論是金屬材料里的普通金屬、各種合金;還是非金屬材料里的無機陶瓷玻璃和有機高分子材料;以及各種復合材料,甚至是新型功能性材料等等。

    所以,設備儀器,工藝制程,甚至是能不能進一步實現自動化,對于莫世文來說,都不在于科學理論與技術研發。

    而在于基礎材料。

    只要材料上有了突破。

    所有的設備儀器、試劑溶劑,都能帶動科技飛躍式的發展。

    進而有條件繼續推進更新一代材料的誕生,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

    舉個簡單的例子。

    納米這個概念,早在30年代就意識到了,50年代末,就有物理學家在演講中提到了納米技術的靈感。

    但是直到80年代中期,甚至是90年代,納米技術才得以真正的有了用武之地,成為一個熱門。

    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在1981年,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出現。

    才讓科學家們,看到了原子、分子的世界,進而有了研究納米應用的基礎條件。

    而在這個基礎上。

    于1986年出現的原子力顯微鏡,更是直接實現了表面觀測,也就是可以觀察,甚至是操縱微觀粒子,為納米技術的發展,插上了真正騰飛的翅膀。

    所以才有了接下來,在1990年舉行的首屆國際納米科技會議。

    納米技術形式,才算是正式誕生。

    進而形成了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學、納米機械學、納米化學等科技學科。

    而現在。

    莫世文不需要太長時間,就能利用自己組裝好的設備儀器,制造出這兩種顯微鏡。

    包括隧道針尖的制備,以及特殊的氧化涂層、制作三腳架和陶瓷管的壓電陶瓷材料、制造減震系統的橡膠墊和金屬板、電子控制系統的步進電機和電動馬達、專門的計算機在線掃描控制,以及離線數據處理軟件等。

    所有涉及到的資料、數據、制備、工藝、檢測、調試等,都在他的記憶庫里。

    它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操控就行了。

    所以接下來,他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包括無塵實驗室的建造,幾個簡單的防盜預警布置等。

    總之,該用到的材料以及物資,他早在國外的時候,就已經全部買好了。

    剩下的就是水磨功夫了。

    但是,他一個人的效率,可絲毫不比一個團隊上陣差。

    而且,他還是一個不用睡覺的工具人。

    莫世文在那邊按部就班、有條不絮的開展著工作。

    莫非這邊卻迎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客人……

    人是董伯帶來的。

    年紀大約在30左右,身材修長,相貌儒雅,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身上的衣服,看起來也很考究,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很有涵養且很自律。

    在董伯介紹的時候。

    他就很主動的上前微微躬身,伸出雙手和莫非握手。

    對莫非的年輕,也沒有流露出絲毫異樣,“莫生你好,這麼久才來給您道謝,有些失禮了。”

    從董伯的介紹里,莫非才明白過來。

    此人正是前幾天,自己搶救回來的那個病人的小兒子,名叫周崇華,在美利堅的哈斯商學院讀博士。

    莫非也沒有謙讓,“開診所的,擬方用藥、治病救人,都在情理之中,這也是我們這一行的規矩,何來失禮一說?周生千萬不要這麼客氣。

    “再說了,大家都是街坊鄰居,你來我往的也少不了打交道,這樣鄭重,反而顯得有些生分了。”

    周崇華態度很真誠,“話是這麼說,但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道理講得再好,也及不上感同身受,所以,當面說一聲謝謝,已經是最廉價的表示了。”

    他玩實在的,莫非還真沒法反駁,只能岔開話題,“咱們別站著說話了,先坐下來喝杯茶吧。”

    董伯讓過兩人,笑著道“那你們年輕人聊吧,我就不摻和了,那邊還有點兒事,就先去忙了……呵呵,你們坐著聊,坐著聊。”

    說著,連忙開門走了出去。

    “周哥在老美那邊讀的是哪個專業?”

    莫非怕他繼續剛才的話題,干脆直接繞了開來。

    “啊,我讀是哈斯商學院,在西海岸的加州。”

    周崇華並沒有覺得奇怪。

    在他想來,像莫非這個年齡,也該考慮留學的可能了。

    所以,對方這樣問,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莫非卻不會糾結這些,“哈斯商學院啊,我知道的,老美第二大古老的商學院嘛,僅次于沃頓商學院……前幾天,我哥還去過你們學校,參加了一個學術交流研討會呢。”

    周崇華“是嗎?那真是太不趕巧了,前一段時間,我正好跟隨一個公益組織,去了非洲搞調研,那邊通訊很不發達,所以也很難聯系上。不然的話,異國相逢,說不定還能略盡地主之誼呢。”

    他臉上流露出幾分惋惜的神色。

    莫世文他當然知道,畢竟二人年齡上很相近,雖然沒什麼太多的來往,但也算是那種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悉陌生人。

    而且,他雖然出去的早。

    但是,卻也知道莫世文就讀的,是英吉利的名校。

    說起來也算是地位相當吧,難免就有些英雄識英雄的惺惺相惜。

    “這有什麼好可惜的,外邊就是再好,那也是別人家的地盤,華人無形的天花板,在歐美是公認存在的,這個誰也否認不了。所以,終歸還是自己的家鄉好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就是回來看看》,方便以後閱讀我就是回來看看第十二章 盤古研究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就是回來看看第十二章 盤古研究院並對我就是回來看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