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法他家長子策凌以前是信的。
但這不是兩國要開戰了麼?
他本著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的基本原則,也開始派人了解了下清廷的消息。結果這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嚇一跳啊!
印象中為了個仁字,連國庫都敞開了允許朝臣借銀的大怨種不知道為何竟有些洗心革面之意。
不但把借出去的銀子都如數要了回來,還開始大力整頓吏治。
懲治貪腐。
連兩江總督噶禮——他的嫡親奶兄弟都沒逃得過一死。
整個江南官場都跟著大地震,數百官員被處死。鮮血把菜市口的地面都染紅了,血腥味經久不散。
據說不少犯官臨行刑前還在痛哭流涕,求皇上饒命,說什麼上天有好生之德,您是自古未有的仁德之君之類之類。
悲從中來,情真意切。
硬哭得監斬官心有戚戚,還真暫停了行刑,求問皇上意見。
結果?
好家伙,斬首改凌遲了!
皇上有旨,他老人家雖仁心仁德,但也斷不姑息貪贓枉法之輩。他是大清之君,所思所想都著眼大清江山、心系天下萬民。
那起子貪官、贓官為一己私利罔顧國法,禍國殃民。
原為十惡不赦之輩,只判斬首已經法外開恩。既然他們一個個不體聖心,不念聖恩,那便從嚴從重處理,也好警示後來人們……
洋洋灑灑一大堆,在策凌看來,都是傻瓜清明,越發不好對付的征兆。
為此,他還𩓥著膽子給興致正濃的父汗潑了瓢冷水︰“父汗也別只看以往,只以老眼光看康熙。去年……”
策妄阿拉布坦興致正濃,哪願意听兒子長篇大論?
他只擺手︰“我兒不必多言,父汗曾跟康熙遙相呼應,合伙賺了你叔爺噶爾丹。書信頻繁往來間,對他性格了解頗深。他啊,就是個好大喜功的,那所謂的八旗子弟……”
策妄阿拉布坦搖頭,一臉的不忍直視︰“你父汗我啊,就是瞧見了那些個花架子,才沒如喀爾喀等部一樣屈膝投降。而是蟄伏起來,隨時準備給清廷一個狠的。”
也隨時準備著再建大蒙古國,統一九州四海。
父汗這麼斗志昂揚,策凌哪還敢再潑冷水啊?只能繼續默默關注清廷動向,好能隨時隨地拆穿他們的陰謀詭計。
可康熙自己往準噶爾放探子,又能不防備著這一點呢?策凌那點小動作,不但在他眼皮底下,甚至還在他授意之中。
為了知己知彼,他還故意在胤 面前感嘆︰“那策妄阿拉布坦本人不怎麼著,倒是養了個好兒子。小小年紀,就有這等縝密心思。”
胤 果然輕易上套︰〔那你以為呢?那可是以幾萬軍隊同時對抗清廷跟沙俄的猛人。在位期間親賢使能,整個準噶爾上下一心。〕
〔雍正年間,策妄阿拉布坦猝死,雍正帝老高興了,還以為徹底平定準噶爾的良機到來。不顧群臣反對,派出數萬大軍遠征準噶爾。結果被策凌誘敵深入,有了和通泊之敗,八旗精銳大損,連點精氣神都打沒了……〕
一提起和通泊三字,十三就眉心緊皺,忍不住擔憂地看向自家四哥。
想著等會子散場就找他喝幾杯,好好勸慰一下。
讓他別什麼鍋都搶著背,現在有了小十八在,一切都將不同。原本歷史線上的種種,再也不可能發生了。
結果這一抬眼,好麼,他四哥正側耳細听,生怕錯漏哪怕一個標點符號呢。
哪有什麼功夫傷懷感嘆?
事後,四阿哥輕笑著對他說︰眼看著策妄阿拉布坦就要‘攻咱們不備了’,大戰在即啊!挖空心思做準備都來不及呢,哪有閑工夫傷春悲秋?
再多傷懷一會子,原本歷史線上的種種在現實里重演了怎麼辦?
世事如棋局局新。
上一局小輔星沒挺到困龍得水之時,九子奪嫡,慘敗慘勝。而後他那好兒子雖然達到了封建帝王的頂峰水平,卻也被遺落在時代發展浪潮之外。極盛到漸衰,再到一切都不可挽回……
“諸般慘烈,為兄都不忍細想。只努力盡心,把能想到的、十八弟能指出來的所有弊端都盡量消除或者改正。就算時代浪潮浩浩蕩蕩,大清最終還是會走向滅亡,也別亡得那麼憋屈,那麼慘。”
那一刻,有著同樣目標的兄弟倆相視一笑,緊緊握手。
說好了要共同努力。
當然這都是後話,現在十三見四哥跟諸兄弟都這麼認真,他也不好意思再溜號。
繼續仔細傾听小十八對那個噶爾丹策凌的盛贊與同情。
是的,就是同情。
〔可惜啊,噶爾丹策凌猛,博爾濟吉特策稜更猛!和通泊之敗後,多虧了我那十姐夫率軍大敗策凌,要不是那個誰配合不到位,讓他趁亂跑了。可能雍正九年,準噶爾汗國就徹底玩完了。〕
什麼???
康熙一個沒忍住,直接問了出來。
胤 微愣,思緒隨即被打斷。一抬頭,就看自家皇父憋得臉紅脖子粗的,正跟那兒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