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樣,那確實十分的麻煩。兩人爭論了好一會兒,露西生氣了。干脆到林筱雅的面前跟她說。
“我也可以設計箱包,讓我跟你們一起去華夏!”
听到這個,劉常青也是非常的意外。露西可以去嗎?看向漢斯,漢斯的表情非常無奈。
不知道國外的人是什麼樣的文化,這種家庭問題他們會怎麼解決。
幾個人僵在這里也不是辦法。
漢斯把露西帶回房間,不知道跟露西說了一些什麼。
過了好一會兒,漢斯才出來。
“劉先生,讓我的女兒露西和你一起去華夏吧,她可以負責箱包的設計,至于生產方面,就要你照顧一下她。”
看來是已經做好決定。劉常青有些好奇。“那露西呢?”“她在收拾東西。”
“啊?”
劉常青一愣,這露西速度也太快了吧?看來是相當的想要出國玩啊。
不一會兒,露西就下來了,還提著一個行李箱。“可以走了!”
“那個,露西小姐,去華夏的話機票還沒預定,可能還要等兩天。”
“沒關系,我跟你們去酒店!這個家我是一分鐘都待不下去了!”
林筱雅把露西的話告訴給劉常青之後,劉常青也是哭笑不得。
看來這父女的關系很一般。
帶著露西一起來到兩人下榻的酒店,林筱雅先去購買機票,然後回來安撫露西。
幾個人運氣挺好,明天就可以動身。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就坐上了回華夏的飛機。
在飛機上林筱雅和露西一直在閑聊,偶爾和劉常青說一下情況。
大概知道了是怎麼回事。
原來那個教漢斯中文的人是漢斯的大學同學,是來到法蘭西留學的一個華夏人,而且還是一個女人呢。
漢斯其實並不喜歡中文,也沒什麼興趣,況且中文對于外國人來說相當的難以學習。
漢斯喜歡的其實是這個華夏女生。
但是在學校的漢斯比較靦腆,一直不敢提起此事,本來是打算等到女生畢業的時候和女生告白。
結果女生家庭出現變故,提前回國。
走的時候十分匆忙,也沒時間和漢斯打招呼,就這麼消失了。
漢斯因為這個事情一直非常的內疚。
後來雖然也娶妻生子,可心里一直忘不了這個華夏的女人。
而漢斯的這任妻子也因為意外喪命。
自從妻子離去,漢斯一直都是郁郁寡歡,整日拿著華夏女人的照片懷念。
好在妻子雖然離去,留下了露西這個孩子,漢斯就一直一個人照顧露西,把露西養大成人。
一直以來漢斯都是壓抑著自己的感情。
露西也知道漢斯的事情,一直在勸說漢斯去華夏找那女人。
可漢斯怎麼都不肯。
不知道是缺乏勇氣,還是覺得一切都已經過去。氣不過的露西就決定自己來華夏找人。用一張二十多年前的黑白照片。
听完整個故事,劉常青也是相當的意外。年輕人就是年輕人,真的是有拼勁。
也不知道華夏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更不知道華夏有多大,居然就想要找人。
要知道,整個華夏現在可是有十幾個億的人!這麼多人里面找一個人,還是二十多年前的人。
這無異于大海撈針。不過這是露西的私事,劉常青也不打算干擾。
回到華夏之後幾個人先是休息了一天,把時差給倒了回來。
然後就開始進行工作。劉常青先把露西的入職手續給辦好。
露西作為設計師在劉常青的公司工作,劉常青給的工資非常高,一個月兩百塊人民幣。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的法蘭西,雖然他們也是發達國家,可他們普通員工的工資換算過來也不過就是一個月一百塊。
而且這還只是一部分,在劉常青和露西合同里面還約定了獎金。
如果露西設計的東西銷量非常好,劉常青會給她一筆不菲的獎金。
這也是露西願意跟著劉常青過來的原因。
法蘭西老爹的那個店鋪賺錢不是很多,家里的生活比較艱難。
劉常青的這個工作和錢來的非常是時候。另外就是安排露西的生活。
一個外國人來,肯定有諸多不便,劉常青給林筱雅撥了一批款項,專門用來安排露西。
林筱雅和露西生活在一起,肯定方便不少。而劉常青,這次又去了秦明月的工廠。他打算把箱包的生產線放在服裝廠。
一方面是因為服裝廠和箱包有類似的地方,管理起來比較方便。、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秦明月的工廠管理的很好,不會出亂子。
如果放在其他工廠,劉常青搞不好要很費心思。跟秦明月說明了這次的事情。
秦明月自然是欣然答應。
“剛好服裝廠的西邊還有一片空地,我馬上找施工隊來搭建車間。”
“對了劉總,設備方面你打算怎麼辦?”
生產箱包的設備不太一樣,要去采購,而且根據露西的要求可能采購的設備也要有區別。
甚至有可能需要定制一批設備。
剛好車間搭建要時間,設備的定制也要時間,等一切就位就開始生產,另一邊露西也要進行設計。
箱包的品牌包裝和代言人計劃同步進行。
劉常青很明白一點,商業上的事情從來都不是一件一件的做,而是很多事情同步進行。
就像是步坦協同一樣,一旦有什麼東西的速度慢了,會非常影響整個計劃的進行。
听到劉常青的計劃,秦明月也是十分的佩服。
因為劉常青可以讓這些事情一起協同進行,秦明月之前曾經做過類似的世情
當時可以說是非常的費勁。
因為總有一些人的進度會慢,影響很多其他事情。
干得快的人無事可做,干得慢的人一直拖累其他人,影響效率。
“那我就盡快去辦,盡量不拖累您的進度。”
第二天,劉常青帶著林筱雅和露西一起再次出差。
這次要去的是一個設備廠。
這個工廠是一個機械廠,專門負責建設工廠流水線。
因為工廠的工作內容特殊,所以他們的位置也不在縣城,而是在有著機械城稱號的臨城。
臨城距離劉常青所在的縣城大概三百多公里,開車也要好幾個小時。
畢竟是這個年代,高速公路也不是很多。
幾個人晃晃蕩蕩的來到了臨城,這一片劉常青很是熟悉。
之前采購設備的時候曾經來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