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劉常青說買不起,店家老板也不生氣,因為每個月過來看車的不少,但真正買的也是萬里挑一。
幾個小破村子里,誰能一次性拿出來那麼些錢,而只是買一輛貨車?
“給我看看那輛二手的吧。”
“別看咱家這輛是二手車,但是它各種配件配置都是齊全的,也不用擔心出問題,當初賣四千多哩。”
劉常青撫摸著這輛車的車身,又握了握手柄,坐上去試了一試,而後道︰
“多少錢賣?”
“一千六,你要真買的話給你算一千五就行。”
劉常青思考了一會兒,發現也就這一輛買得起,且各方面確實沒什麼瑕疵,用來拉貨再好不過。
“給我再便宜點兒,一千四百八,我就買了。”
地中海老板眼楮一亮,“成交。”
買到車後,劉常青先是在對方院子里試了幾圈,熟悉一下手感,便直接給開了回去。
“劉哥,這車不便宜吧!”
張小剛圍著新買來的三輪摩托,好奇的轉了兩圈,因為上了油裝飾了一下後,外觀上就跟新的沒什麼區別了。
“二手的,一千四百多。”
以後終于不用早晚來回租借別人的車,劉常青覺得還是很有用的。
以後拉貨載人出門什麼的,都可以用這輛車了。
試問幾個村子里,有幾家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三輪車,甚至還是摩托三輪呢?
“這麼貴!劉哥,你可真有錢。”
張小剛羨慕道。
“這算什麼?以後能買的好車多的是 。”
劉常青招呼他把燒烤爐子、串好的串兒放在干淨桶里,還有木炭、各種調味品,全都擺放進了車後的拖箱里。
拖箱的空間還有很大,劉常青坐在前面開車,張小剛、劉曉雅則都在後面。
“出發!”
劉常青大手一揮,發動車子,三輪便“轟通通”的震動起來,從山上一路駛下,後面的排氣缸也突突的冒起一拉黑煙。
真是特別拉風。
三輪摩托行駛的很快,沒過多久,便到了山下,再開了大約五六分鐘的時間,三人來到先前劉常青賣隻果的地方。
也就是縣政機關的辦公大樓前。
附近家屬院里的人都有錢,這也是劉常青勘察出來的,第一個同時滿足了人流量和經濟問題的地方。
“出攤!”
劉常青跟張小剛負責把爐子搬下,裝好,劉曉雅則將桶里的生肉串,以及瓶瓶罐罐的調味料、醬料刷子都拿下,一排排的整齊擺好。
正夏天氣炎熱,劉常青還特意從家里帶出來一蓬遮陰的黑布,用幾個竹竿撐在了四周。
做完這一切,爐子點著,生起火來。
劉常青把木炭放進去,撥弄均勻,便可以放上肉串兒了。
此時大約十點多近十一點的光景,除了其它一些常年擺攤賣雜物、水果的,劉常青這家可謂鶴立雞群。
現在還沒到下班時間,路上行人不多也不少,大約三三兩兩,不過總有人被吸引到這邊的攤位上。
今天第一個顧客,是個大約二十來歲的年輕小伙子。
他走在路上,見劉常青那邊似乎在烤著什麼,有煙霧從簡易棚子里飄出,雖然不多,但也足夠顯眼,吸引人的視線,于是好奇的湊了上去。
“這位小兄弟,來一串嗎?特正宗,好吃價不貴!”
青年好奇的湊近,發現烤架上擺放著正不斷翻面、用刷子上油的羊肉串,好奇問道︰
“這是賣的什麼,我咋從來沒見過?”
“烤羊肉串!特別香,不好吃不要錢,保證你吃了還想再吃一串兒!”
“多少錢?”
青年有些意動。
“只要六毛錢一串!”
“好,先給我來一串吧。”
小青年交付了錢,從劉常青手中拿到一串,嗅了嗅,發現很香,不知味道嘗起來怎麼樣?
他吹了吹,咬下一口,在嘴里咀嚼了一下,眼楮一亮,又飛快的吃完了一串。
“怎麼樣?”劉常青笑道。
“嗯,很好吃!味道很棒!簡直是外酥里嫩!”
他豎起大拇指,道︰
“再給我來兩串,一串自己吃,另一串帶回去給朋友也嘗嘗。”
“好 ,您的串!”
“慢走啊!”
待到送走一位客人,另一邊又來了兩位,不過這次是兩個老人,一對兒老夫妻,大約五六十歲的年紀。
“老哥,給您老伴來一串吧!香酥可口的串兒,只要六毛錢!”
老人身旁的老太太看著羊肉串,似乎有些意動,听到價格,雖然不貴,但也微微猶豫了下。
老人對金錢節儉的觀念比較重,這一點劉常青心知肚明,特別還是在這個年代。
但難道這樣,這個錢就不賺了嗎?
張小剛同樣好奇的看著劉常青,想知道他會怎麼處理。
“這樣吧!我看你們都是老夫老妻,今天也是第二第三位來我們這里買燒烤的,可以給你們打八折,只收四毛八!”
听到這話,老太太點了點頭,看了自己老伴一眼。
人的劣根性之一便是凡是總喜歡佔便宜,就算多老的人,經歷多麼深厚的人也不例外,甚至更容易忽悠。
果然,老人開口了︰“拿兩串吧。”
“好 !”
不一會兒,劉常青又收下錢,送走了兩人。
就這樣,不斷的有顧客前來詢問,購買,而且總體上對于這個羊肉串是都挺喜歡吃的。
消費的主力群眾之一,還是大媽,回去後要不了八卦幾句,聊起來幾句。
有的年輕人買過後感覺好吃,也會帶回去給朋友,或是熱情的跟其他人介紹。
劉常青這招很有效!
隨著顧客購買人數的逐漸增多,這邊家屬院區的居民,幾乎都知道哪里開了一家燒烤,賣的還是幾乎誰都沒怎麼吃過的稀缺烤羊肉,主要燒烤還完美的祛除了羊肉的腥羶味!
很快知道的人越來越多,閑著的幾乎都過來瞧一瞧,要不得買一串。
買了,嘗著覺得好吃,又會再過來買,成為回頭客,可謂良性循環!
而太陽逐漸挪移到正中時,臨近飯點兒,下班的多,路上行人便也逐漸的多了起來。(www.101novel.com)